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3章

    楚玉站在原地,苦笑着摸摸脸:她竟然表现得这么明显么?明日不能这么虚掷光阴了,须知她现在每一天都是用来救命的,明日就算再怎么反感刘子业,也要以一副好姐姐的模样去见他。

    会客的大厅名作余香斋,其他宾客陆续到来时,楚玉也身在其中了。

    余香斋简洁而清雅,厅中木质摆设,乃至房梁木壁,皆采用带着香气的木料,因为时日已久,香气早已消散,可是倘若细细的嗅闻,却又于虚无之中,感觉到那么一丝若有若无的余香。

    余香斋大厅内摆放着两排堪一尺高的长几,楚玉与随她同来的流桑越捷飞一起坐在一条长几后,越捷飞虽然也跟着坐下,但他的手始终按在剑柄上,随时可以拔剑。

    聚会的主体无非是吃吃喝喝,众人在一起谈论些文学或人生道理,更有甚者讨论起了生命的意义,场面很热闹,楚玉却觉得没什么意思,不想参与其中,她不说话,流桑和越捷飞就更加不会说,因此楚玉这一座的沉默,便成了唯一的不和谐。

    裴述与萧别是坐在一起的,就正好在楚玉所在长几的对面,萧别神情冷淡,不怎么说话,但是裴述却与人交谈得热切,好容易休息下,楚玉瞧见萧别偏头对裴述说了些什么,心中警铃声陡然作响,不一会儿,就看裴述望了过来,开始发难:“子楚兄一直不说话,可是心中有什么高论?”

    楚玉凝视着裴述,见后者的目光有些闪烁,便知他此举是萧别所指使的,再看看萧别,后者又恢复了眼观鼻,鼻观心的不理睬状态。

    知道是萧别有意为难,楚玉心中冷笑一声,镇定的开口道:“在下其实在想一件不怎么相干的事,一直百思不得其解,请诸位见谅。”

    “哦?是什么事呢?子楚兄请说。”王意之取出折扇,刷的一下展开,这个动作顿时吸引了其他人的注意力,便有人询问折扇的来路,王意之自是笑笑抬出楚玉,于是又有更多的人将目光集中在楚玉身上。

    楚玉冲王意之一笑以示谢意,随后吩咐流桑去马车上取来自带的折扇,流桑快步跑出去了,她才不紧不慢的道:“我所想的,是前几日有人跟我说的故事,是说,一位拥有神通法术的天师,将一名二十八岁的男子送往三十年前,命令他杀死两个人,那两人便是男子的生身父母,而三十年前,男子还未曾出生。听了这个故事,我觉得很是奇怪,倘若那男子在自己出生之前,杀死了他的父母,那么三十年后也不会有他,可是倘若没有他,也不会有人去三十年前杀死他的父母,那么他的父母又将生下他来,可是倘若他能够生下来,又会回到三十年前去杀父母……如此反复想下来,怎么也不是个尽头呢。”

    楚玉丢下遗传话,便自顾自取出折扇展开,风度翩翩的轻摇。

    其实她方才所想的并不是这个,但这个问题,她在一段时间前却是考量过的,这是个奇妙的悖论,每一个结局,都可以造成其前提不成立,想必足够这些人费些时间思考,没有人会再有闲暇来为难她。

    不出楚玉所料,她话才说完,周围便一片寂静,众人各自陷入沉思,楚玉嘴角挂着一丝冷笑,瞥一眼发愣的萧别后望向首座的王意之,后者并无为难之处,只如楚玉一般慢悠悠的摇着扇子,似是胸有成竹。

    过了片刻,流桑抱着一堆折扇回来了,这是楚玉事先便准备好的,而每把折扇的吊坠上,都是一只小扇子,扇上刻着她的请贴,只不过这些小扇子的材质多半是木材,制作较为简易,不似王意之手中那柄花了许多功夫。

    楚玉微微一笑打破沉默:“这是我自家自制的折扇,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物,平日出入携带也方便些,算是给各位的见面礼,此外,吊坠之中有在下的邀约,一月之后,我楚园将举办一场极为别致的聚会,诸位如是有暇,盼望拨冗来访。”

    众人接过折扇,看了都觉新奇,一时间投向楚玉的目光和悦了许多,萧别嘴角一勾,像是笑了,可笑意却冷冰冰的透着寒气:“这扇子确实别致,可惜主人人品污秽不堪,前日你说我的琴声粗劣,眼下大家都在,你可敢操琴一曲,让旁人品评一番。”

    原来萧别见裴述没能为难着楚玉,便自己开口挑明,语调的冷意之中,颇有几分咄咄逼人的意思。

    第084章

    琴心今何在

    然而楚玉还真就等着他亲口发难,否则她还不知道怎么办。她微微一笑,又摇了摇折扇,她外貌清雅秀美,又兼风度洒落,明亮,坦然,锐利,亭外的日光打在她身上,好似将光源汇聚起来。

    就连王意之,也不由得挑了挑眉头。

    ……装吧。

    楚玉心中无奈暗叹,表面却不露破绽,风仪越发的从容优雅,她过了片刻,才望着萧别,慢慢的道:“这位……萧别兄,会下厨烧饭么?”

    萧别不知她这话什么意思,不由得愣了下。

    趁着萧别没反应过来,楚玉又慢悠悠的问:“人言君子远庖厨,想必萧别兄也是不会的,可萧别兄却会吃饭吧。会吃饭的人,未必要会做饭,同理可证,会听琴的人,未必要会弹琴,只因我说萧别兄琴艺粗劣,萧别兄便逼在下弹奏,这未免心眼儿太小了些,难道不会抚琴,便没有资格说不好了么?”

    她这一番话连打带消,乍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楚玉自己却晓得,她不过是在无耻的偷换概念罢了。

    吃饭是每个人的本能,饿了就会想吃东西,好吃不好吃,味觉会自动品尝出来,可是琴艺到了萧别这个水准的,想要挑出其错处,却是需要极为高明的艺术修养的。

    只不过她这个概念偷换得十分巧妙,用了相似类比的办法,所以就连王意之也没能分辨出来,虽然感觉出些不对劲,可是却抓不住其中的关键。

    用这句话噎住萧别,楚玉摇着扇子,继续教训:“萧别兄抚琴的技法的确无可挑剔,可是我倒要问,你的琴心呢?”一声脆响,她拢起折扇拿在手上,目光清澄而锐利,逼视着萧别:“琴是什么?清微淡远高山流水之声,乃是最为出尘的,可是萧别兄,你在拿琴做什么?你在为自己逐名!替人演奏,供人玩赏……”

    “住口!”裴述急急打断楚玉的话,腾地站起来,怒指楚玉道:“你这人真是不知好歹信口开河,萧别兄前次为我等伴奏,乃是朋友之谊,你明白什么?”

    楚玉展开折扇,神情翩翩的等他说完,裴述正高声斥责,说着说着忽然感觉到不对劲,瞧见楚玉面上带着点嘲意的微笑,他感觉周围十分安静,安静得令人不安,左右看去,发现所有人看着他的眼神都有些不对劲。

    王意之懒洋洋的直起腰来,用折扇敲了敲长几边,笑道:“裴兄,你有点儿失礼啊。”

    裴述也陡然醒悟过来,方才他情急之下,竟做了一件很不招人待见的事——插嘴。

    如王意之举办的这类聚会,有个名字叫做清谈会,说白了也就是聊天辩论会,没事扯扯嘴皮子,但是清谈会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那便是,其中一方在陈述观点时,另一方应该倾听,等对方说完了再针对的回答,打断别人的说话是很冒失无礼的行为。

    因为裴述这么一来,便引来纷纷侧目。

    楚玉虽不知道这规矩,但是她一来抢不过话二来也觉得没必要抢,跟人辩论时,假如气急败坏脸红脖子粗,那么气度上便首先落了下乘,有理有据娓娓道来才更容易让人信服。

    所以楚玉让裴述尽情的抢。见裴述停了下来,楚玉笑笑,很好脾气的问:“裴兄说完了么?”

    裴述很是后悔,他恨恨的看了楚玉一眼,暗道当初在街上怎么没看出这小子是个狠角色,早知道如此,便不该邀请他参加诗会,然而此时后悔也是晚了。

    确定裴述不会再来抢话了,楚玉才又凝望向萧别,悠悠然的道:“追名逐欲,以琴为器具,在你的琴声里,我听不见悠远的情怀,也听不见淡微的深意,纯粹完美的技法之外是一无所有。孤傲之心蔽目,孤芳之心塞耳,孤寒之心绝情,可……你的琴心呢?”

    她声音不大,声调不高,几乎可以说是温文尔雅,可是每一个字都好像尖刀一般,刺进萧别的心里。她说话间,萧别的面色变化几次,最后一字话音落下时,转为雪一般的苍白。

    裴述很是不忿,正要继续反驳,忽然面前横出一只手,却是萧别站了起来。

    萧别拦阻住裴述,却没看他,只转向王意之微一欠身,随后转身离座,朝外走去。裴述狠狠一瞪楚玉,也跟着追了出去。

    耶?就这样连战都不战就认输了?

    见萧别如此,楚玉也有些意外,她原本还做好了迎接对方反击,并且一条条与之辩驳的准备呢,却没料到自己只一亮兵器,对方就转头跑了。

    大约是,正好被她说中了吧。

    楚玉曾经令人翻找山阴公主曾经留下笔迹的所有书籍或卷宗,总算在一本琴谱上,瞧见山阴公主对萧别的琴曲点评,说萧别徒具琴技而无琴心,千金公子这个俗气的名号对他而言是再适合不过。

    这便是山阴公主曾与萧别打过交道的唯一证明,楚玉思来想去,决定就围绕山阴公主这句话的核心来批驳萧别,以他为踏脚石竖立自己的形象,反正萧别是看她不顺眼的,倒不如她抢先出手……但她并不能判断山阴公主这话的可靠性,因而还做了许多的准备,用来对付萧别的反击。

    却没料到,萧别在这番话面前,竟是如此的无力,直接逃跑认输了。从这一点看来,似乎山阴公主音乐鉴赏水准,还是相当不错的。

    通过这个激烈的手段,想必在座的所有人都记住了喻子楚这个名字,也许这名字甚至并没有伴着太好的印象,但总算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想忘也忘不掉。

    目的已然达成,楚玉宽袖一掸衣袍站起来,转向王意之,手握折扇一揖,微笑道:“扰了大家的谈兴,子楚实在是有愧于心,今日尚有旁事,就此作别,还望意之兄见谅。”

    见王意之微微点头,楚玉也没多客套,慢慢的摇着扇子,翩然走出余香斋。她每个动作都文雅从容至极,行云流水赏心悦目,可是这离去的时机,却是嚣张又高调。

    楚玉在前,越捷飞与流桑随后跟从。三人走出很远,楚玉才停下脚步,抬袖擦拭额头,眼下天气和暖,可她额头上的汗水都是冰冷的。

    楚玉擦完汗,又用力的摇扇子,再无一丝方才的风雅之态,脸上的神情古怪又难受,好一会儿才恢复如常。

    她方才作态,全是刻意伪装,因为她的对手是名门弟子,世家风范,她不仅仅要在言辞上压倒对方,风度也不能输人,为了这个,她曾把自己关在房子里排练了大半日,而这些动作,有几分是学的容止。

    仔细回想一下方才的情形,楚玉又是一阵寒毛倒竖,她很是奇怪,为什么同样的文雅风度,容止做起来赏心悦目,她模仿起来却感觉那么的不自在呢?仿佛全身上下,每一根骨头的位置都不对劲……

    这大约便是自然与刻意的区别吧。

    走出大门,巷道内停着一大排的车驾,来此的客人都是有些身家的,出车入轿的自然不会少,楚玉便在其中寻找自己的马车。

    正要上车,身后却传来拔剑声,回头一看,却是越捷飞停下脚步,执剑指着三五步外的萧别,看他的样子,似乎是早就在这里等待了的。

    萧别面色微白,眼睛一眨不眨的,望着楚玉。方才跟出来的裴述已经不知所踪,只剩下他一人。

    楚玉皱着眉道:“你做什么?”难道是不忿刚才被她打压,特地前来找场子的?

    怎料萧别长身一揖,坚定的道:“愿赌服输,萧别自愿入府,请公主收留。”

    咦咦咦咦咦咦咦?!

    自自自自……自愿?!

    楚玉瞪大眼,看萧别似乎不是在开玩笑,脑子里忽然嗡了一下:她刚才,是不是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啊?

    怎么会演变到这个局面?

    第085章

    你有天师道

    看萧别的模样,不像是在开玩笑。

    楚玉极力镇定,不让自己表现出震惊的神色,咳了两声,佯作漫不经心的问道:“愿赌服输?”

    萧别轻叹一声,道:“四月之前,我与公主狭路相逢,公主烧毁了我的琴谱,我一直视公主如仇寇,今日听闻当头棒喝,才知晓公主烧得没错,我确实已经失却了琴心。”他原本学琴,不过是为了陶冶性情,以求自娱,可是不知从何时开始,越来越在乎外人的赞美,技法上努力的精益求精,并且频频参加各种聚会……

    虽然受万人盛赞,可是他再也找不到当初弹出第一个音时,那欣喜欢悦,宁和淡远的情致。

    然而这些变化,他却不曾发现,反而是眼前这声名狼藉的女子一针见血的指了出来。

    之前山阴公主嘲弄似的与他立下的赌约,他愿赌服输。

    楚玉迅速在心里盘算一下,四个月前,她还不在这里,换而言之,真正跟萧别有过去的人是山阴公主,究竟怎么回事她现在大约也能猜出五六分,倘若是原来的公主,面对萧别自己送上门来,只怕会欣然笑纳,而对于现在的楚玉而言,却好像烫手山芋般接不得。

    流桑抱着楚玉的手臂,带点警惕的盯着萧别,这个可能成为他……呃,成为他弟弟的人……

    楚玉沉默半晌,才慢慢的道:“不过是一句戏言,你不要当真,就当我没说过那话吧。”说完她不再理会萧别,自顾自的上了马车。

    萧别下意识的上前一步,面前却横过越捷飞的长剑,阻拦他靠近马车。

    虽然不知道楚玉为什么放弃自己跑到嘴边的肥肉,但既然楚玉已经表明了不想让萧别接近,越捷飞还是按照指示拦阻住了他。

    一拦之下萧别也意识到自己的失态,他收住脚步,眼睁睁的看越捷飞驾车离开。

    楚玉透过马车门的缝隙,瞧见萧别伫立在道旁,高挑的身形有些孤单,她只看了一眼便收回目光,安抚的摸摸身旁流桑的头发。

    流桑蹭一下楚玉的手背,困惑道:“公主,你不让那个人入府吗?”

    楚玉语塞了一下,她低头瞥着流桑,微笑道:“你很想他进公主府?”

    流桑想了会,眨眨眼,摇摇头,诚实的道:“不想。”他之前便在公主身边的人倒也罢了,可是他之后的来的,怎么都看不顺眼。

    “那不就得了。”楚玉又摸摸流桑的头发,细软的发丝摸起来很舒服,她的眸光转向马车后方,一刹那间变得幽冷:

    她的脑海中,似乎依稀有这样一个印象,山阴公主所在刘宋王朝之后的下一朝代,皇帝好像是姓萧的。

    而萧别,也是姓萧的。

    ……

    从王意之那里回来,时间才是中午,楚玉回府换回正装,便令人驱车入宫。

    宫中远远瞧见一抹出尘的紫色身影,楚玉当即让领路太监改道,绕远路去找刘子业,不和天如镜撞上。

    绕路途中路过一座空园子,楚玉不由自主的停下脚步,想起几日前她便是在这里发现天如镜身具非人力量,几乎打乱她的所有计划。

    她曾经装作不在意的随口问容止,倘若想要杀死天如镜,需要多强的武力,容止在思索片刻后,给她的答案是——至少五千精兵,还是骁勇善战状态完好武器装备齐全的那种。

    听容止这么说,楚玉立刻便打消了从武力上制服天如镜的念头。这么尊大神,她惹不起,难道还躲不起么?

    今后远远见了避开就是,眼下她也确实是这么做的。

    来到永和宫偏殿,踏入门口,刘子业在里面发脾气,又摔书本又摔笔,一旁的太监宫女也不敢反抗,只有硬着头皮站在原地任他随意砸,楚玉到来时,看到的便是几人鼻青脸肿头破血流的模样。

    楚玉下意识的摸一下藏在袖子里的香囊,这才走上前去,柔声的问道:“又是谁惹陛下不高兴了?”

    刘子业正回头那东西,听见身后有人说话,怒火蒙心之下也没想起是谁,反手拿了条玉如意就要往来人脑袋上敲下。

    楚玉眼睁睁的瞧着那玉如意当头砸下,一瞬间本能的想要躲闪,可身体却动不了那么快,只有僵立在原地。

    玉如意砸下之际,刘子业也看清楚了身后的人是谁,淡雅的香气令他神智一清,他猛地转动手腕,如意改变路线,擦着楚玉的额际侧过,在额角上留下一小块红痕,但万幸的是没有砸实。

    刘子业丢开如意,也不管那上好白玉在地上摔成两段,他倒抽一口气拉起楚玉的手,有些后怕的道:“阿姐,你怎么突然来了?”他是知道自己手劲的,那玉如意也不是什么丝绢羽毛,真要敲中了,楚玉脑袋上只怕会出现不小的血口子。

    楚玉安抚下狂跳的心脏,若无其事的微笑道:“前些天说的故事,我一直想来有些后悔,一直在家中反省呢。”

    过了片刻,刘子业的情绪稍稍缓和,令左右退下,一旁被打得满头鲜血的太监宫女感激的望了楚玉一眼,以尽可能平稳的步伐往外走,可是步伐的频率却泄露了他们迫不及待的心情。

    刘子业兴致勃勃的拉着楚玉坐下,却没有如同往常一般将脑袋枕在楚玉腿上,只摇晃一下楚玉的手,有点儿迟疑的道:“阿姐,你上回给我说的故事,还有没有别的?要稍微不可怕一点儿的。”

    楚玉坐下后便忍不住抬手揉额头被擦伤的那块,第一次没听清楚,待第二次听他重复原话,她忍不住有些惊讶的偏头,目光越过抚额的手瞟向刘子业:他神情带点跃跃欲试,可是却又有点儿惧意,很想可是又不敢。

    不会是听鬼故事听上瘾了吧?可她现下肚子里没鬼故事了,怎么办?上回给刘子业说的那个,已经是集合了她所看所有恐怖的精华,短时间内无法超越。

    楚玉目光飘移不定,最后在飘到了小皇帝身上时,忽然有了点子。她清清嗓子,道:“我这里还有个故事,没有鬼,不知道陛下可愿意听?”

    听说没有鬼,刘子业略显失望之色,楚玉看着直想翻白眼,感情他就是冲着鬼故事来的?鉴于眼前人的身份,楚玉不便发火,只有温声解释:“我只听人说了那么一个有鬼的故事,别的故事也极是有趣的,陛下不妨听听?”

    楚玉要了杯清水,润了润嗓子后开口道:“话说在千万年前,有上古的朝代,比我们所知的三皇五帝还要久远许多,远到所有的记载已经消失,有一个皇帝,名叫康熙……”

    手指有节奏的敲着杯沿,楚玉便将前世看过的电视剧胡乱的换了个名头,当故事给刘子业说了出来,她说的正是前世中学时代曾无数次在电视上播放过的——《康熙微服私访记》。

    横竖这时候不可能有人指出康熙生于一千多年后而不是什么所谓的上古时代,楚玉也乐得瞎编。

    电视剧格调不高没关系,能吸引住人就好,准确的说,能吸引刘子业听下去便好。

    “……话说那康熙皇帝手下有一名忠臣,名叫纪晓岚。”楚玉喝口水润润冒烟的喉咙,忽然发觉不对劲,那纪晓岚是康熙的孙子乾隆那一辈的,她一时失言给说错了,只了愣了一会,楚玉又安心的继续说下去:“那纪晓岚有个外号,名叫铁齿铜牙,为什么呢,因为他这人特别能说会道……”串就串吧,反正这时候不可能有人来指出她的错误,这个故事是由她说了算的。

    在这个尚未成为体系的年代,她抬出来的这故事领先了上千年,糊弄个刘子业,足够了。

    刘子业趴在楚玉腿上,眼睛一眨不眨的听得入神,听到紧张处便忍不住抓楚玉的裙子,原本平整的衣料被他抓得皱皱巴巴的,但楚玉反而心中欣喜:只要他能听进去,别的什么都好说。

    楚玉方才又想了一遍刘子业如今性情的形成原因,一来大约是他的爹上梁不正,二来,也大约是那教导他的人教不得法。

    刘子业的性格偏急躁,经常会不耐烦,而教导他的人,恐怕不懂得什么因材施教的道理,只会一条一条灌输刻板的教条。

    叛逆期的小孩都有这样的毛病,那些大道理他半个字都听不进去,越是教训,反而越是逆反,以至于道路越走越偏,最后一条道走到黑,假如把想要说的道理不着痕迹的溶入故事之中,也许反而有些效果。

    楚玉并不期待,自己说个故事,刘子业便会立即大彻大悟改邪归正重新做人了,那不现实,也决不可能,江山易改,本性却要慢慢的潜移默化。

    她不辞辛苦的说故事,只是想告诉刘子业这么一个大致的概念,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恶的,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

    所谓的故事,不过是在刘子业心中种下一颗种子,这颗种子什么时候发芽楚玉不知道,也许永远都不会萌发,可至少是个希望。

    楚玉是这么想的。

    这一说,就说了大半日,直到夜色完全降临,楚玉才疲惫不堪的走出永和宫,刘子业还依依不舍的拉着她的手,反复叮嘱:“阿姐,你明儿一定要来继续给我说,要是你不来,我便到你府上去听故事。”

    楚玉反手拍拍他的手,微笑哑声道:“那陛下便来吧,最好是午后再来,我也好令人做些准备。”

    所谓连续剧,便是以长为特点的,更别说楚玉自己又加进去不少情节,估计没个一两月说不完,这样也正合了楚玉的心意,至少一两个月刘子业惦记着她的故事,便没空去做混世魔王了,也好安稳些少惹事。

    好容易告别了依依不舍的刘子业,楚玉踏着夜色,慢慢的朝宫外走去。

    接近宫门时,迎面走来天如镜,这回楚玉没有避开,目不斜视的与他错肩而过。

    你有天师道,我有电视剧。

    各凭手段,阳关道独木桥,大家走着瞧。

    第086章

    你看过天书

    回到府上,楚玉虽然疲累,却并未睡下,她穿着单衣,找来纸笔,便简要的将今天所说的故事给记录下来。

    虽说是瞎编,但也要编圆了,一个漏洞百出的故事,即便是故事,也没多少人愿意听的。

    鉴于她已经让纪晓岚穿去了康熙时代,楚玉想了想,又把唐宋元明清五代的有名人物都穿到了康熙手下,从魏征到魏忠贤,忠臣奸臣文人名士,个个顶尖角色,整理完讲过的故事,又顺便给明天要说的部分编了个大纲,把写下来的文稿放在床头,楚玉才揉着酸涩的眼睛放心睡下。计划是想得不错,可是楚玉高估了自己的身体,第二天她醒来,竟是被嗓子的不适唤醒的,喉间麻痒隐痛,张张嘴,只能发出低哑得变调的声音。

    原来昨天楚玉在宫中给刘子业说了一整个下午故事,嗓子一直没得到休息,已经是伤着了,回府之后又不曾调养什么的,写完故事便躺下,睡一觉便恶化成现在这个状态。

    拍门把幼蓝粉黛传进来,楚玉比划着让粉黛去叫容止,说一下自己的情况。在幼蓝的服侍下洗漱完毕,坐在床边,楚玉看见容止从门口进来,顿时露出松一口气的神情,她伸手指自己的喉咙,无声的张张嘴,随后露出无声的苦笑。

    容止走过来,站在楚玉身前,原本站在一旁的幼蓝立即自动退开,给他让开空间。尽管已经受过教训,但幼蓝依然丝毫不敢对容止有半分不敬。

    嘴角挂着浅笑,容止静静的看着楚玉,却迟迟没有动作。楚玉等得不耐,又拿手指了指咽喉,才见他低笑一声,耳边轻飘飘的擦过三个字:“失礼了。”

    容止微微倾身,伸出手来轻扣楚玉下巴,漆黑的眼眸里却有些好笑的意味:“公主,你不张开嘴,叫我怎么瞧呢?”他声音依旧是如方才一般的轻,轻得好像羽毛的尖端,若即若离的划在心尖。

    楚玉有些窘迫,想要挣开他的手,却又怕动作过大显得可疑,她犹豫一下,最后还是顺着容止的动作扬起投来,慢慢的张开嘴,可嘴张开了,她又忍不住回想她刚才漱口有没有漱干净,恨不得立即回头再漱一遍才能放心。

    仰起来的目光只能看见容止额际以上的头发,漆黑不带半丝杂色,好想他的眼睛一般。看不见容止此际的神情,楚玉的其他感官分外的敏锐起来,她能感觉到容止低下头,由于赶来得太急,他连头发都没仔细梳理,几缕如丝柔软的发丝顺着他的动作垂在楚玉脸颊上,发梢有点刺人,而容止的呼吸很近,温暖的气息吹在她的颈脖上,那部分肌肤好像冒出了细小的疙瘩。

    而楚玉的呼吸,则吹拂动容止额前的头发,微微的飘开来,很快又落在她脸颊上,楚玉几次忍不住屏息,可过一会儿又憋不住,反而让呼吸更加的剧烈了。

    时间瞬间被无限的拉长,每一秒都慢慢的数着过去,楚玉仰着头,双手放在腿上,尽管容止扣着她下巴的动作很轻柔,轻柔得随意便能挣脱开,可她却好像被施了定身法,任由他摆弄着。

    感觉上好像是过了许久,楚玉深呼吸一口气,伸手扯扯容止的袖子,以行动示意问他什么时候结束,接着便听见容止的笑飘过:“公主你昨日究竟做了这么,喉咙里肿成这副模样?”楚玉感觉到下巴上的手松开,立即如蒙大赦的朝床里坐了一些,直起仰得发酸的脖子,目光正与后退半步的容止对上。

    容止凝望着楚玉,温声安慰道:“公主不必忧心,我这便去开药,只需调养三五天,便可恢复如常,不过这些天要留神别再说话,以免伤上加伤。”

    楚玉已经吃到可苦头,哪里还敢任意乱来,连忙闭嘴点头,虽然遗憾这两日不能继续给刘子业播种,但她也要先保住这嗓子,才能今后继续作为。

    粉黛送走容止,楚玉又比划着让幼蓝取来纸笔,给刘子业去信,说明自己的情况,故事暂时停止连载,等她什么时候嗓子恢复了,再继续说。

    容止先去了尚药司取了医治咽喉的药,写明用法用量后令人给楚玉送去,他却一个人回了住处,在书阁中将自己关了足足大半日。

    一直到傍晚,容止才缓步的步入修远居,坐在一旁静静的看着桓远与墨香忙碌,直到桓远忙完了歇下来,问他来此何事,才带着点困惑不解的神色,问道:“桓远,你可知道,古诗有个叫康熙的皇帝?我阅遍典籍,也未曾找到有关康熙帝的记录,你学识渊博,想必知道的典故比我多些。”

    今日给楚玉看喉咙时,他不小心瞥见楚玉放在床头的文稿大纲,纸上写得密密麻麻的。他倒也不是存心偷看,只是他目力极佳,又兼记性惊人,只瞟了一眼便记住了七八成,好奇心下又多看了两眼,虽然不耽误给楚玉看病,可心里却记住了那个名叫康熙的皇帝,以及纸上所记载的有关事迹。

    那纸上所书的断断续续,甚至有些文理不通,但容止心思灵敏,很容易便通篇理解,然而他搜遍记忆,却想不起史上什么时候有这么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皇帝。

    桓远自然也不记得什么时候有一个叫康熙的皇帝,然而他知道容止不是一个会在这种问题上胡闹的人,思索片刻后道:“也许我所学也有不足之处,不知你房中书典可有记载?”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