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她的声音很小,说这句话的时候,萧衔已经骑马离开了村尾。直到他的身影彻底消失在视线范围内,她才带着狗子回家。
萧衔不在的这段时间,她的生活又恢复了以前的日子,不同的地方在于,无意中多了几分期待。
这天,她在秋天林家跟何鸢聊天。
听到她要把后山的地给自己,何鸢思忖了一番,很快猜到了她话里的意思。
“妙妙,你是打算搬到风沙县去住?”
李妙妙躺在摇摇椅上,敲着二郎腿,一摇一摇的,相当悠闲。
“嗯,离得近可以经常见面。”
她的声音里带着笑,何鸢也跟着笑,“照你们现在的情况,就差将军上门提亲了,你也不用去那边购置房子,等他跟你提亲以后,直接住进将军府,岂不是更方便。”
主动给安全感和萧衔自己找安全感是两码事。
李妙妙笑着摇头:“给他一个惊喜。”
“打算什么时候搬过去?”
“这两天过去找房子,看到合适的就买了,然后尽快搬。”
何鸢点头,她想了一会说道:“我跟你一起去,我跟天林当时来这里主要是保护你的安全,你这一走,我们心里也不踏实,一起过去看看,有合适的房子,咱们还做邻居。”
第124章
成亲那天你和萧将军记得来吃酒
李妙妙的动作很快,她把家里喂鸡的事让李三娘帮忙,便带着李霸天跟秋天林夫妇去了风沙县。
风沙县靠着边境,这边的将军府在县城中心。
他们几人在城东住宅区看房子,找了几天便找到了满意的房子。
李妙妙看得是二居室的,何鸢他们也是。
交了定金,几人和买主去了衙门办理了过房手续,处理好这边的事,李妙妙便打算回家。
临走之前,何鸢问她:“不去跟将军见一面吗?”
李妙妙踩着马凳,刚准备踏上前室,听到何鸢的话,她往军营的方向的看了一眼,随即摇头。
“不去了,不耽误他做事。”
等三人回到五河县,在酒楼吃饭的时候,他们听到店小二说刘有行要成亲了。
李妙妙微微愣了一下,他要成亲了?
回到家第二天,她在家忙着赶客户的家具,大门被敲响。
她放下刨子,拍了拍手上的木屑,走过去拔掉门闩,拉开大门看到刘有行带着刘青娴站在门外,刘有行手上还提着一盒东西。
见到他二人,李妙妙首先目光落在了刘青娴身上。
这姑娘这次没有带帷帽,脸上的痘印浅了许多,她微笑着跟李妙妙打招呼:“妙妙姐,我和我哥来看你了。”
瞧她笑时自信了很多,李妙妙也为她感到高兴。
伸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快快请进。”
请他们到堂屋坐下,提起旁边的铁壶给他们倒了一杯茶,笑着问道:“今天怎么有空过来?”
刘有行把盒子放到桌上,解开绸布,从盒子最上面拿了一封红色请帖递给她。
“我要成亲了,今天过来给你送请帖的。”
看着面前喜庆的请帖,李妙妙把手在衣裳擦了两下,才双手去接。
接过来她没有先打开,抬头看着刘有行,他脸上虽然带着微笑,也不知道是不是要成亲的原因,从眉宇间的神情来看,感觉比以前更加成熟了。
“昨天回来在县城里吃饭,听酒楼里面的人说了。”
她面上始终微笑,语气里面带着开心,是真心为他祝福和高兴。
见她眼中染着真诚的笑意,刘有行眼底闪过一丝黯淡,随即轻笑:“不问问我对方是谁?”
刘青娴跟他从小一起长大,自家哥哥的性格她怎会不知。
她拉着他的衣袖,轻轻扯了扯,心疼的说:“哥,咱都来妙妙姐这里了,你就别强装开心了。”
闻言,李妙妙垂眸看了眼手中的请帖,又看着笑得无所谓的刘有行。
她敛了敛眸,想说点什么安慰他,想了想回到房间,从柜子里拿了一盒糕点出来,打开推到他面前。
温声说道:“吃点吧。”
看着盒子里的杏仁糕,刘有行记得这是他们从江南带回来的。
他叹了口气,拿起一声杏仁糕,收起了脸上伪装的笑意,说不上忧愁,只是有些无奈罢了。
“转眼我就要成亲了。”
听到她这句话,李妙妙拿了一块递给刘青娴,提起小铁壶翻动炉子里的炭火。
偏头看他,清脆的声音很是平静:“跟女方见过面了吗?”
刘有行拿着那块杏仁糕,迟迟下不了嘴,他端起茶杯在指尖旋转着,浅浅应道:“定亲那天见过一面。”
“相貌明媚,性格温柔,我父母很满意。”
闻言,李妙妙手中的铁钳顿了一下,她咬了咬内唇,忽然不知道怎么开口了。
这个时代的婚姻没有多少人能自由恋爱。
普通人家基本就是由媒婆提亲,像刘有行他们那种大户人家,去到女方家中见女方的第一面,基本就是定亲了。
交换了信物,这门亲事基本就板上钉钉。
即使她知道刘有行心里有些不甘心被父母干预自己的亲事,她也说不出什么让他想开点之类的话来。
他们那种大户人家,有家族的牵绊,太多身不由己。
她思索的方寸间,刘有行又是一声叹息:“妙妙,有时候我真的很羡慕你。”
他望着漂亮的小院,视线定在那棵杏树上面。
“一个人,不在意任何人的眼光,只为自己而活。”
他声音里带着叹息和无奈。
闻声,李妙妙抿了下唇,她手上的小铁壶还未放回小炉子里面,她睨着炉子里像萤火虫般的火淬子。
心里并没有那么开心。
因为她也不知道这种自我能保持多久,时代摆在这里。
其实她心里也害怕。
害怕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慢慢忘记自己是一个现代人,害怕未来被同化。
她沉了口气,把小铁壶放回去。
转头对他微笑道:“你羡慕我自由,我也会羡慕你有一个好家世”,说着她看向刘青娴,嘴角微勾:“我还羡慕青娴有穿不完的漂亮衣裳。”
“身居高位的一些人小时候会羡慕街上的普通人,普通人家的孩子羡慕富贵人家的孩子吃的好穿的好。”
刘有行忽然笑了,他咬了一口杏仁糕,脆脆的杏仁和甜甜的糕点混合在一起。
很甜,但不是腻。3708
咽下后,他喝了一口茶,才缓缓说道:“想来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羡慕别人,因为那是我们没有拥有过的,可真当交换人生去过苦日子,又未必会心甘情愿接受。”
等李妙妙在板凳上坐下,他思索了一会,开口说:“或许,未必不是一段良缘。”
听到这句话,刘青娴松了一口气。
从定亲那天哥哥就不太开心,她知道原因,哥哥不喜欢被家里人掌控。
但身在他们这样的家族,婚姻大事又有几个能自己做主的....
兄妹俩在这里待了两个时辰,李妙妙也跟他们说了要搬去风沙县的事。
刘有行问她:“我们还能一起做生意吗?”
李妙妙笑着点头:“当然,只要你没破产,我们可以是一辈子的生意伙伴。”
有了这句话,刘有行这些天以来,他第一次露出了轻松的笑容。
“好,成亲那天你和萧将军记得来吃酒。”
“一定准时到。”
看着他们二人坐上马车,再看着他们离开,李妙妙不喜欢多愁善感,但此时心里又有一些感触。
她回头望着院里不停追着狗尾巴咬的李霸天。
抿着唇鼓起腮颊,随后呼出一口气,喃喃道:“没有遗憾的人生,还真是不完整呢。”
第125章
吃婚宴跟干仗一样
刘有行成亲是在一个月后,李妙妙也把家里的东西陆陆续续搬完了。
关于后山那块地,为了感谢这么多年村长的照顾,她把那块地直接转给了村长,村长要给银子,她没要。
房子她还留着,万一哪天需要回去住呢。
萧衔知道李妙妙搬家的事情时,他面色如旧,当作寻常事。
当天晚上,他等李妙妙在新家睡着后,一个人离开将军府,在李妙妙房间的房顶独坐到天亮。
二人一起出席刘有行的成亲宴席。
萧衔给了刘有行最大的尊重,他以将军的身份为二位新人送上了一份厚礼。
得知萧衔的身份时,刘父也惊讶了。
他看着自己的二儿子,眼神复杂又有些欣慰。
李妙妙买了一块上好的木头,雕刻了一个栩栩如生的荷花白鹭当作贺礼送给他们。
看着新人穿着喜服并肩站着,两人一条牵巾,两位新人各牵着一端。
周围都围着宾客,在一片热闹声中,媒人喊道:“一拜天地。”
新娘子盖着红盖头缓缓转动身体面向外面,李妙妙站在萧衔身边,她看着他们弯腰拜天地。
她也笑着跟着大家一起鼓掌。
听到旁边的鼓掌声,萧衔不动声色地敛眸,在思索着什么。
“二拜高堂。”
“夫妻对拜。”
随着最后一声落下,整个刘府围观的人群全都发出恭贺声。
李妙妙也学着他们的动作,双手拱起,嘴巴都快笑裂了,“新婚快乐,恭喜恭喜。”
宾客不止敬新人,也互相恭贺。
管他认不认识,热闹最重要。
等把新娘子送入洞房,接下来就是酒席了,这是李妙妙最期待的环节。
刘府算是五河县相当有脸的人家,来吃席的人基本也是他们那个圈子里的人,他们都比较重规矩,男西女东分开坐。
李妙妙自觉往女席去,她以为萧衔也会自觉去男席。
发现有女眷时不时往她身后看,她秀眉微扬,以为是自己后背有东西。
转过去一看,一八八左右的萧衔乖乖跟在自己后面,她停下脚步,他也跟着停下。
这下才明白,那些女眷们方才在看什么。
她左右看了看,见她们掩面在笑,立马拉着男人的手腕走到旁边去。
给端菜的家丁让开位置以后,她才垫脚掩嘴小声问他:“你的酒席在那边,你跟着我做什么?”
萧衔把她的手拿下来,他长的高,视线也看得远。
他看到已经有些女眷坐下,眼神在那些菜上蠢蠢欲动了。
“我怕你抢不过她们。”
李妙妙顺着他的视线也瞟了过去,没觉得有什么异样,“吃个宴席而已,谁会抢呀,而且今天来的人,我看大家都挺有礼貌的。”
知道了萧衔身份,刘府有些人和其他男客都想巴结他。
看他走到女眷的宴席这边,刘父亲自过来邀请他,“萧将军,这边是女眷们的席,您跟我去那边,大家都在等您。”
刘父常年做生意,一笑就容易让人觉得他在打算盘。
萧衔牵着李妙妙的手腕,在别人面前,他身上的压迫感重得让人不敢忽视。
他冷声回道:“多谢刘老爷的邀请,我要跟我家妙妙坐在一起,你请过去吧。”
说完,他向刘老爷微微颔首,便带着李妙妙在一张坐满女眷的桌子,挑了一方坐下。
一张桌子可以坐八个人,他和李妙妙坐一方。
刘老爷看着萧衔若无旁人的坐下,他也不敢说什么,“萧将军可真是一位怪人啊。”
毕竟这位不止是将军这么简单,他的家世跟当今皇上都有关联,属于真正有实权的人。
一个桌子七个女人一个男人。
李妙妙以为自己的脸皮就够厚了,跟萧衔比起来,还是差了一截。
不管是大儿子还是二儿子,刘老爷在宴席方面,给了他们同等的待遇,请的是北地有名的大厨。
猪肉羊肉等大菜一个都不少,还有一些李妙妙也不知道什么名的菜。
总之菜一上来,不说饿马奔槽。
手速要用在现代打麻将上面,绝对不到三分钟一局就结束了。
北地虽然民风豪放,但大厨做的菜比较精致,刚上一个类似炸春卷的菜,正好八个。
李妙妙筷子放下,菜盘子就空了...
还是萧衔夹了一个放到她碗里,看着自己碗里的菜,再看着他碗里空空如也。
李妙妙抿了下唇,轻声说:“下一个菜上来,你给自己夹。”
萧衔放下筷子,不甚在意,“你吃。”
后面上的每一个菜,李妙妙就跟干仗一样,一上来就动筷子。
后来她发现,今天在县城里吃的宴席都算委婉的了,去参加村长大孙女成亲,在村里举办的宴席,那才叫一扫光。
按理来说,新郎敬酒只敬男客那边就好,刘有行还是破例跟女眷们敬了酒。
轮到萧衔跟李妙妙时,他亲自给他们各自斟满一杯白酒。
把酒壶递给一旁的小厮,他双手托杯,向他们二人微笑道谢:“萧将军,妙妙,谢谢你们二位能来,过来的时候我想了很多。”
说到这里,刘有行笑了笑,“现在看到你们发现那些话没有什么必要,你们比我更懂。”
“来,我敬你们。”
李妙妙双手把酒杯端的板正,看着日渐成熟的刘有行,她想到这三年两人风里来雨里去。
从前两人拼的时候,身后没有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