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皇上一听,就知道他想到了别处去。“不是……”
“那这件事,臣想不到为什么会跟镇国公府的人扯上关系,按理说,就连臣都找不到萧让的藏身之处……”
皇上听了之后,竟然有些为难。
他沉默了一会儿,似乎在权衡着什么。
最终,他还是下定决心开口:“继礼,有些事情,你或许不知道。镇国公府,与萧让之间,有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这些秘密,关乎到大夏的安危,也关乎到朕的皇位。”
吴公公听到之后都蒙了,皇上这是要在温丞相面前公然造谣?就不怕温丞相转头就告诉崔家人么?
温继礼一听,心头一震。他没想到,这件事竟然会牵扯到如此深的层面。他看着皇上,等待着皇上的下文。
皇上叹了口气,继续说道:“萧让此人,虽然不才,但他手中掌握着一些重要的情报。这些情报,足以颠覆大夏的江山。朕之所以保住他一命,就是为了从他口中得到这些情报。可是,他却一直不肯说。如今,他失踪了,朕担心他会将这些情报泄露出去,所以,朕必须找到他。”
温继礼听了之后,消化了半天。
皇上没有具体说是什么事,可是能够颠覆大夏皇权的,无非是军队或者经济。
若是经济的话,崔安如虽然有钱,可是大夏并不是没有人能够跟她抗衡。
所以,只能是军队了。
军队的话,这些年镇国公父子常年驻扎在外,难道是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不知道为什么,想起之前萧让陷害镇国公父子的事,温继礼觉得这次又是故技重施。
“皇上,萧让这个人通敌又抢功,实在不能信任,他的话只是为了拖延自己的死期,也是为了多拖一些人下水而已。臣不相信镇国公府会有什么事情瞒着皇上,甚至威胁皇上的龙椅。”
皇上听到这个话,也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看样子,他是想要帮镇国公府开脱。
“南风帮的事情,继礼还记得么?他们回来之后,说是崔振邦在南风帮呆了一年,而且南风帮跟芮逐仙,也就是你母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你真的相信,这些年南风帮的人,竟然不认识崔家的人么?他们可是常年都在边关双城。”
这个问题,让温继礼疑惑了。
之前他并不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不过并没有细问。
毕竟大家都在庆祝崔振邦归来,并没有人去追究,到底镇国公府跟南风帮有什么关系。
“这些事,萧让知道,他在军中曾经亲自调查过,知道崔家不少秘密,所以这件事事关重大,朕知道你是安宁的哥哥,崔振邦和崔安如都是安宁的儿女,可是真没有办法容忍有人这样威胁朕的江山,无论他们是谁……你是朕最信任的人,朕相信这个时候,你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吴公公已经听懂了,皇上是要颠倒黑白,让温继礼做出选择,是不是要跟崔家翻脸,同室操戈了。
第644章
已经不信
温继礼听了之后,内心也在不停地挣扎。
他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办了。
一方是自己一直发誓要效忠,一起长大的皇上,一方是自己亏欠了太多的妹妹的孩子。
“皇上,他们做的事,应该都是为了大夏吧……”
皇上看着温继礼,还是痛心疾首地说道:“在朕看到一些证据之前,确实都这样认为,不然也不会给了崔家无上荣光,可是萧让归来之后,不只是带回了那样的战功,还有一些证据,让朕产生了动摇,也因此才会对崔家不闻不问,甚至默许你想办法打压……”
温继礼一听,怎么还扯到了自己头上,好像一切都是自己主导的一样。
可是,他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反驳。
皇上继续说道:“朕知道,你刚刚知道崔家人的身份,想到他们跟你之间的关系,于心不忍。但朕希望你能明白,朕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夏的江山社稷,为了百姓的安居乐业。崔家若真有无辜,朕自然会还他们清白,但若真有罪,也绝不能姑息养奸。”
温继礼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皇上的脾气,一旦决定的事情,很难更改。可是,他又怎么能眼睁睁看着妹妹的骨肉受到牵连?
他深吸一口气,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说道:“皇上,微臣明白您的苦心,只是这件事事关重大,微臣还需要时间好好想想,还请皇上给微臣一些时间。”
皇上点了点头,说道:“好,朕给你时间,但你要记住,朕的耐心也是有限的。崔家的事情,必须尽快有个了断。”
温继礼恭敬地行礼,退出了御书房。他的心中充满了矛盾和挣扎,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个棘手的局面。
他甚至想通知崔家人,让他们有所防备。
可是,他不能这样做。
最后,他长长地叹了口气,然后离开了。
这件事对于任何人来说,都不太好接受。
“四海,朕看着刚刚温卿的样子,不会背叛朕吧?”
温继礼离开之后,皇上问了一句。
吴公公再次低下头,说道:“温大人跟随皇上多年,从宫内伴读开始,情义非同寻常,不然皇上也不会一次又一次一次地给他机会,温大人也是个知道感恩的人,应该不会做出那种事。”
皇上却说道:“就连自己的亲生母亲都能背叛,何况是朕了……”
皇上的眼神变得深邃,仿佛在回忆着过往的种种。他缓缓说道:“人心隔肚皮,这世间最难看透的便是人心。温继礼虽然跟朕有情义,但谁能保证这次,他还是会选择朕?”
吴公公闻言,心中一惊,却不敢多言。他深知,皇上一旦起了疑心,便很难再消除。
“派人去盯着他吧,毕竟如今他年岁也大了,儿女都不在身边,又已经和离,应该很需要亲情。若是这个节骨眼上,把朕对他说的话告诉了崔家,对朕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
吴公公没有反驳,而是照做。
皇上一直在那里坐着,直到吴公公回来,才重新开口:“四海,这些年朕对温卿如何?”
吴公公赶紧说道:“自然是百般信任,恩宠于一身……”
“看来朕问心无愧,若是他真的做了对不起朕的事,朕也没有必要跟他客气了。”
吴公公又不接话了,皇上的决定,他不会干扰。
“淑贵妃那边,好像没有什么动静了,这个进度对么?”皇上问道。
吴公公低头说道:“皇上,太医已经回禀过了,淑贵妃平日里注重保养,所以会比别人体质好一些,不过那些药早就已经深入脏腑,如今已经有了病症了,听闻这两日脸色都不太好了。”
皇上再次叹了口气,说道:“也不怪朕心狠,她怎么都是朕最为宠爱的女子,只可惜她的母族势力庞大,哪怕这些年都没有李家那样激进,若是将来太子即位,那也是最有权势的外戚。外戚干政,对于任何帝王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朕只是提前帮他们铲除这一份阻力……”
吴公公听出来皇上是在自我安慰,所以也点了点头:“皇上所言极是……”
皇上又说道:“朕心中总有些不忍,毕竟她与朕相伴多年,朕对她也是一片真心,但为了太子的将来,朕不得不狠下心肠。若她母族日后借太子之势,行不轨之事,朕岂不成了大夏的千古罪人。”
吴公公听罢,心中不禁感慨。
皇上的话,是在表达他的无奈。
可是自己已经跟随皇上多年,怎么会不知道他的为人。
皇上如今应该都没有下定决心,真的要把皇位传给太子。
这次动了淑贵妃,皇上一定会想办法把罪名推给皇后娘娘,让淑贵妃的母族跟李家鹬蚌相争,到时候势力不足的刘家也许就会趁机跟他们三足鼎立。
太子和两位王爷,说不定会势均力敌。
若是镇国公府的事情爆发了,太子就更要受到牵连了,孟家不敢出面,太子的地位更是岌岌可危。
到了那个时候,一个被皇上猜疑的太子,两个虎视眈眈的王爷,才是皇上最想看到的平衡局面。
“皇上每日都在想这些,可是他们未必清楚,也未必理解……只是淑贵妃那边……”
皇上摆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罢了,事已至此,悔之无益。你继续派人监视,一有异动,即刻来报。”
皇上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挥了挥手,示意吴公公退下。吴公公恭敬地行礼,然后退出了御书房。
皇上独自坐在龙椅上,目光空洞地望着前方。其实如今这种情况,他的心中充满了忧虑和不安,他不知道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也不知道未来会走向何方。
镇国公府这些年到底是不是忠心耿耿,他心中比谁都清楚。
可是那样大的隐患,他不能视而不见。
若是真的亏欠了自己的兄弟,来生再报答吧。
纵然知道自己的行为也许有些不妥,他也没有想过停止,毕竟在这个位置上,就已经注定了孤独。
他知道,作为一国之君,所有的权力,都应该掌握在他手里,所有的人都不能脱离他的掌控。
第645章
贵妃病重
淑贵妃突然病重的消息,是在三天以后传出来的。
这个让太子乱了分寸,他马上进宫,却没有办法见到淑贵妃。
皇上那边下令,如今淑贵妃身子不适,禁止任何人前去探望。
这已经是变相的软禁,想要活活拖死淑贵妃了。
太子虽然心中早有准备,对于皇上的冷心绝情,还是有些震惊。
这些年,皇上对淑贵妃的感情并不像是假的。
如今这种残忍,也是真的。
太子在宫门外徘徊了很久,并没有去求皇上。
他知道,即便是自己去了,皇上还是一样的态度,甚至会更加狠心。
最终,他无奈地转身离开。他知道,此时硬闯只会让皇上更加恼怒,对淑贵妃更加不利。
他回到东宫,召集了心腹商议对策。可是在这个皇权至上的国度,他们又能想出什么办法?
东宫的动静,自然是瞒不过皇上。
他并没有动摇,为了让朝堂平衡,他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吴公公看着皇上有些纠结的样子,终于劝说了一句:“皇上,淑贵妃若是这样一直病着,对于太子来说,也未必不是负担。若是她真的不在了,皇上将来再后悔,就真的没有办法让她复活了……”
皇上听了之后,沉思了片刻。
“再看看吧……”
他需要综合一下这几日太子的表现,再决定是不是让淑贵妃活下来。
夜幕降临,太子独自坐在书房,望着窗外的月光,心中五味杂陈。
终于,父皇还是下定了决心,对母妃下手了。
之前母妃给他传信的时候,他的内心已经有些崩溃。
芮如雪端着一碗参汤进来,递到他面前。
“母妃没事,我知道太子是在苦恼父皇的态度,不过这个并不是你的错,不要因为没有办法理解别人,就觉得自己做得不好……”
芮如雪的话,让太子的心情突然放松了不少。
他说道:“之前父皇做的事,我还心存怀疑,如今亲身经历,却是另外一番感受。在他心中,到底什么最重要?难道失去一切亲人之后,等到他实在守不住江山的时候无奈传位,他会有什么好下场?”
芮如雪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说道:“你们不一样,所以不用站在父皇的角度,想着他是什么样的心态,你只要告诉自己,不要成为那样的人就好。”
太子抬起头,看着芮如雪的眼睛。
他握着芮如雪的手,说道:“是啊,我终究跟父皇不同……”
而此时的淑贵妃,被软禁在寝宫,身边只有几个贴心的宫人。她躺在床上,脸色苍白,气息微弱,可是眼神却异常坚定。
“娘娘,外面的人去休息了……”
贴身嬷嬷小声说道,表情也格外小心。
淑贵妃一改刚刚那个颓废的样子,赶紧说道:“赶紧扶我起来……装了一天的病,实在是难受得紧……”
嬷嬷配合一个宫人把淑贵妃扶起来,在她身后铺好枕头。
“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还挺快,不过我们也不是没有准备,只不过是有些着急而已。皇上这段时间,应该会纠结到底是让我死,还是一直这样病下去,反正能够让太子分心就好。这样就方便让其他两个王爷滋长势力,跟太子抗衡了。”
淑贵妃语气和缓,对于皇上的行为,没有任何怨恨。
嬷嬷有些心疼地说道:“娘娘陪伴皇上多年,结果竟然是这样的结局……”
淑贵妃轻轻摇头,脸上带着一丝苦笑:“这世间的情分,终究还是敌不过权力的诱惑。皇上他,也不过是个凡人,有他的软弱和无奈。只是,我从未想过,我们的情分会走到这一步。”
嬷嬷闻言,眼泪直接留下来了:“娘娘,您受苦了。这些年了,竟然捂不热皇上的心。到头来,皇上竟然想着去母留子……”
“这有什么,”淑贵妃语气寻常地说道,“你看看他是怎么对待安宁的儿女的?当年他对安宁那样执着,硬生生要从自己最好的兄弟镇国公手中抢走安宁,镇国公救过他两次命,他还是想着依靠自己的身份,让镇国公把一切都让给他。”
“镇国公唯一一次不让着皇上,就是因为安宁,可是安宁去世之后,你看皇上对崔振邦和崔安如有半分爱屋及乌的样子么?”
“无论是之前对崔振邦的猜疑,还是在萧让和林知音欺辱崔安如的时候那种默许的态度,都说明他本来就是个冷心冷情的人,他根本不会真正在意什么人,他最在意的只有自己。”
“所以,跟他动情,就是在玩火自焚,因为他的感情永远先给自己……”
嬷嬷听了之后,更加替自家娘娘觉得委屈。
淑贵妃拍了拍嬷嬷的手,示意她安静下来:“哭什么,我还没死呢。现在,还不是放弃的时候。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在,就不能让太子的地位受到威胁。”
嬷嬷强忍住泪水,点头应道:“是,娘娘。奴婢都听您的。”
淑贵妃深吸一口气,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传令下去,让下面的人继续密切关注皇上的动向,同时也要留意其他两位王爷的动静。我们虽然不能出去,但消息还是要灵通。”
嬷嬷领命而去,淑贵妃则再次躺下,闭上眼睛,心中默默盘算着接下来的计划。她知道,这场权力的游戏,不到最后,谁都不知道结局会如何。而她,必须为太子,为自己的母族,战斗到最后。
至于皇后,呵。
皇后娘娘对于淑贵妃突然病倒的消息,也是有些意外。
“皇上对淑贵妃都能下手,是真的让本宫出乎意料了……”
没人的时候,她跟嬷嬷说道。
嬷嬷点头:“娘娘的意思是,这次是皇上动的手?”
“你看淑贵妃之前的样子,像是会突然重病的人么?皇上直接下令封宫,就连太子来了都没有让他进去见面,还不是不想让人看出来什么。咱们这位皇上,怎么会真的被这些儿女情长绊住。他独宠淑贵妃多年,还不是因为后宫这些人之中,只有淑贵妃的相貌和性子都像那位镇国公夫人……”
“明明心中忘不掉镇国公夫人,却还是默许萧让和林知音欺辱崔安如,他这是在记恨镇国公当初没有把安宁让给他,安宁给镇国公生的孩子,在皇上眼里那都是镇国公不服他的证据。”
“皇上给了机会,让柔妃和康王上吧,我们还是静观其变,免得触了霉头,传话给楚王,低调行事……”
第646章
魏家无忌
温继礼回到家中之后,还是一样不安。
皇上的话,他已经没有之前那样相信了。
镇国公府拥兵自重,还私下养了别人不知道的军队,他们是要做什么?
若是他们有这个本事,还需要在战场上捐躯?
他越来越看不懂皇上了,今日跟自己说这些,是为了让自己站队,还是警告自己,他要对镇国公府动手了?
温继礼坐在书房,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陷入沉思。
所有的苦恼,都写在脸上。
这些年,皇上与镇国公府的微妙关系,他并非一无所知。但今日皇上提及镇国公府拥兵自重之事,言辞间透露出的深意,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这局势。
他回忆起皇上的眼神,那是一种深藏不露的锐利,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温继礼心中暗想,皇上或许早已布局,只待时机成熟。而自己,身处这权力的漩涡中心,稍有不慎,便可能万劫不复。
他站起身,在书房内来回踱步,心中盘算着应对之策。镇国公府的动向,他必须密切关注,同时也要留意皇上的下一步行动。这局势,愈发扑朔迷离了。
若是放在以前,他会毫不犹豫地帮着皇上,可是如今……
想到崔振邦和崔安如是妹妹的孩子,他根本不可能坐视不理。
他一整夜没有睡觉,他的休沐期还没有过,皇上就这样着急地把他召进宫,可见萧让是真的失踪了,而且真的跟镇国公府有关。
如今,是皇上和镇国公府之间的博弈。
一直到东方泛白,温继礼都没有想到什么好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