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27章

    芮如风没敢猜,刚刚从太子的语气之中,他觉得皇上未必会高兴。

    “我从来都是目标明确的,不过我不会用什么大逆不道的方式。从求娶如雪的时候,我已经做好了这个准备。还劳烦舅兄告诉孟家,我的事情顺其自然就好。”

    第578章

    顺利开市

    芮如风听得懂,他是想要用这样的方式保护他们孟家。

    可是这些关系早就已经摆在那里了,不是他们想要避开,就能避开。

    在皇上的心中,这些关系不需要他们在朝堂上多说什么了。

    “只怕这些事,表妹都能想到。”

    芮如风知道,崔安如能够走到今日,一定是个绝顶聪明的人。

    京都这些消息,背后到底代表了什么意义,她心中也会有数。

    “嗯,她那样的头脑,一定第一时间就明白了。这次我们回去,面对的一定是个让我们都陌生的京都。”

    太子的话,说得格外有新意。

    双城那边的变动,影响了整个云州的格局。

    当云州刺史来到西城,准备参加最后的开市仪式的时候,崔振邦并没有出面。

    这些日子,关于崔振邦的消息,他们竟然真的隐瞒了下来。

    云州刺史已经安排好了双城的事,不过新的县令总要等到吏部任命才能前来,这段时间只能是他多看顾提携一番。

    如今边关三座城池都已经成为了通商城市,之后管理起来一定需要更多的精力。

    吴县令在这个时候出事,确实是增加了他们的负担。

    不过云州刺史知道他犯了什么事,也明白这种人不能救,容易把自己搭进去。

    崔振邦从那日知道京都的消息,听闻如尘大师又一次出现在众人视线之中之后,就不太跟旁人说话了。

    他还记得当年如尘大师诬陷镇国公那个时候的样子。

    如今皇上又让他出来了,这是换个方式打镇国公府的脸么?

    终于到了开市那一天,大庆的代表对于如此的规模也很是感慨。

    从前两国那么多的人碰面,就是爱战场上,如今却换成了这样的方式。

    有不少闹事的,这个都在他们意料之内。

    有些百姓经受过战争的洗礼,所以看到敌国的人,都觉得是仇人,说话的时候没有任何友善。

    其实大庆的人也是一样,这样的问题,并不会在几天之内缓解,更不会因为谁的一句话,就彻底消失,不过陆景荣提前有所防备,选出了中正的人作为市场的监督和管理者,一旦发现矛盾,直接让他们处理。

    互市需要一个接受的过程,两边的百姓,谁有没有经历过战乱之苦?

    他也安排了人专门在城楼之上,发表了很是严肃的讲话。

    两国百姓都因为连年不断的战争失去了亲人,朋友,爱人……这些并不是百姓的错,也不是将士们的错,只是之前两国决策没有想到这样好的交流方式。如今两国皇上英明,想要保护百姓们的利益,通过互市来让这些年的征战划上句号,是时候让这场战争,也在百姓们的心中结束了。

    你所思念的人,可能杀了他所思念的人,也可能被他思念的人所杀,这些都已经没有办法回溯了。

    是他们的牺牲和鲜血,换来了如今这样的局面。

    两国百姓若是继续对立下去,将来再次发生战争,死的就是更多让人思念的人……

    这个办法是陆景荣想的,词汇却是崔安如写的。

    毕竟从她的视角出发,更容易注重细节。

    百姓们果然和善了很多,相互见面的时候,虽然还是有些尴尬,总归是没有了一开始的剑拔弩张。

    太子事先安排好的人,也开始带着大家去大庆的摊位上买东西,大庆代表那边经过太子的提醒,也早就做了这样的安排。

    看着市场真的慢慢流动起来,那些来来往往的人,如同血管之中的血液在流动,崔安如感慨颇深。

    他们在这个地方的任务,终于彻底结束了。

    晚上,云州刺史特意设宴给他们践行。

    太子没有要求他们一切从简,毕竟这里的官员距离京都很远,朝廷的管束对于他们来说,会有延迟。

    而且一个没有任何槽点的太子,会更加让皇上担心。

    有些鱼,还是可以养一养。

    吃过东西,晚上收拾东西的时候,丹青都感慨一转眼的时间,他们已经出门一个半月了。

    加上回去的路程,估计还有至少半个月。

    这两个月的时间,太子妃的肚子应该有四个月了,那就能看出来了。

    也不知道林知音那一家人到底死没死。

    其实她最为关注的,是萧让。

    大家都默契地闭口不提,毕竟能够让萧让这样的人活下来,到底存了什么心思,他心中清楚。

    “哥哥,回去之后,有些东西就要隐藏在心里了,明知道的东西,也太多了,可是皇上照样摆在我们眼前了,不是么?”崔安如说道。

    崔振邦看了看她,说道:“妹妹,如今我是相信了你之前的猜测了,原来想要让我们死的,从来不是我们的对手,而是我们一直都在用命守护的人。”

    用了这么多天的时间,崔振邦才敢把这个话说出来。

    这些日子,他的思想斗争格外激烈。

    父亲一生的荣辱,所有的忠心,到头来都在别人的算计之中,成为了别人可以舍弃的东西。

    父亲战死的时候,那个不甘心的眼神,他还是记忆犹新。

    若是父亲知道,他效忠的是一个这样的人,会不会后悔这些年的一腔热血。

    “我觉得,即便是父亲活着,知道了皇上的嘴脸,也不会后悔这一生……”

    崔振邦的话,让崔安如很是认同。

    “是啊,毕竟父亲觉得他在守护天下,只不过这天下恰好是皇上在掌控,仅此而已。”

    崔安如说完,崔振邦更加豁然开朗了。

    “我们要回到京都,去见那些已经打回原形的所谓亲人了吧?”崔振邦问了一句。

    他之前在朝堂上,并不是没有见过温庶人和温继礼。

    只不过他们之间,并没有交集。

    如今他们已经知道了自己的身份,若是看到自己活着回去,会不会端出长辈的架子,跟自己说血浓于水?

    第579章

    力保萧让

    队伍集结完毕之后,他们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朝着京都出发。

    一路上,百姓们都在夹道欢送,崔振邦还是没有出现。

    他躲在马车里面,不想引起骚动。

    这里的百姓们若是知道,这么多年一直都在他们前面充当防线的人并没有死,应该会很激动吧。

    可是如今他高兴不起来,这些东西又能代表什么呢?能够让父亲活过来,还是让皇上的荒唐消失?

    活下来的洛璃也在城门那里目送车队离开。

    她这些年唯一一次心动,无疾而终。

    崔振邦,是她不该去想的男人。

    她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自己的心情,失去,还是错过?

    但愿,此生不再相见吧。

    就让他留在自己心里,只有那个一个影子,就够了。

    离开双城之后,崔安如看着崔振邦仍旧没有振作起来的样子。

    “哥哥,回去之后,我们要面对的就不只是如今这样的气愤了,可能还有更加难以接受,甚至是屈辱的事。”

    崔安如没有粉饰太平,毕竟没有这个必要。

    哥哥既然回来了,镇国公府自然还是要靠他顶着。

    “我知道……”崔振邦自从知道如尘大师出山,还收下萧让为徒弟之后,就已经想了很多种可能。

    而且这一年,妹妹经历的事,他已经听过了。

    皇上竟然一而再再而三地装糊涂,放任那些人欺负镇国公府,这样的人值得他们效忠么?

    他和父亲在边关拼命,皇上在后面想着怎么样才能把自己的妹妹踩到泥里?

    他的心态已经完全变了,不像是之前那样,会把皇上他们放在第一位了。

    父亲已经用生命表达了镇国公府的忠诚,自己也死过一次了。

    皇上却用保下萧让这个办法,给了镇国公府一个响亮的耳光。

    崔安如没有再说话,一路上看着距离京都越来越近,他心情好像是更加沉重了。

    “我已经给嫂子写信,让她在家安心等着了。”

    半个月之后,他们马上就要进入京都。

    崔振邦抬起头,想到梁紫玉和崔琅,眼神都变得柔和起来。

    “不过嫂子说,这次皇上准备了宫宴,她在被邀请的行列……毕竟太子这一趟过去,也算是立下了功劳,而且我们也让一直盘桓的山匪销声匿迹,对于地方也是大有裨益。”

    崔安如说完,崔振邦想着,就要见到皇上了。

    “那个如尘大师也会在么?”他问了一句。

    “大概率应该会在吧……毕竟如今皇上很是倚重他……”

    崔安如想的是早晚都要面对,不如直接来吧,多见过几次,总会适应,以后杀起来的时候,可能会更加方便。

    “那个萧让呢?”崔振邦又问了一句。

    陆景琛回答了一句:“若是萧让也在,那皇上是真的在挑战所有忠臣的底线了……”

    崔安如却说道:“咱们这位皇上,如今看到没有什么战事,加上身边没有什么真正可以信任的,还不如直接试探朝臣们的态度。毕竟,没有几个人会真的为了百姓,为了天下苍生着想,冒险以死规劝皇上。”

    崔振邦也说道:“这种情况下,能够让萧让活下来,就说明萧让一定有活下来的理由,也许这个理由并不是萧让自己找的……”

    他的话说的时候自己都觉得有些悲哀,说到底,这些人还是一样的自私。

    之前崔安如说的话,又在他心中具象化了。

    边关的事,皇上一开始就知情,甚至是策划者。

    参与行动的人都死了,安排组织这一切的萧让没有事。

    这件事无论从哪个方面,都处处透露着诡异。

    车队到达城外驿馆的时候,楚王陆景年和礼部尚书李存忠都已经出来迎接。

    “太子殿下一路辛苦,这次边关之行,一切顺利,都是太子英明,领导有方,山匪也在翊王堂弟的配合下得以铲除,父皇看了你们呈上来的奏折,十分高兴,已经准备了宫宴,明日我们一道进城……”楚王如今意气风发,说话的时候都不像刚刚错失太子之位的时候那样压抑了。

    太子很是客气的应对:“大哥哪里的话,这些都是我们为人子的分内之事,毕竟这对于两国都是顶级重要的事,父皇不能亲自前往,本宫作为储君,自然要身先士卒。”

    陆景年听着他这种强调身份的话,只是稍微顿了顿,并没有说什么。

    想必京都发生的事,他们已经听说了,这一路上应该很揪心吧?

    尤其是崔安如,萧让这样折腾最后竟然没有死,她一定是最生气的那一个。

    “唉,只不过你们离开之后,京都发生了很多事,那个最该死的萧让,竟然没有死,闭关多年的国师突然出关,说是感受到了我们大夏的国运发生了变化,说是要找到一个生辰八字都能对得上的人,放他的心头血,足足一年的时间,要取十二碗,分别封存于祭坛上,一年之后向天祈福,就能保佑大夏昌盛,萧让刚好就是那个人……”

    楚王当然也不相信这种话,反正是给萧让一个活下来的理由而已。

    至于国师的说法,那就是皇上的说法。

    朝臣亲眼看到萧让被人从天牢带出来之后,国师亲自在他身上动了刀,取了一碗心头血。

    想着一年之后,取了十二碗心头血的萧让未必还有命活下去,而且皇上能够让国师出来,自然是相信他的话,他们这些为人臣子的反而没有办法多说什么。

    即便是孟青麟和贺钊,都没有什么开口的机会。

    这些事,让马车里的崔振邦听了之后,再次攥起了拳头。

    一碗心头血,就能抹除他害死了上万将士的罪过?

    他努力压制自己的怒气,并没有从马车里直接出来。

    陆景琛问了楚王一句:“堂兄如今说这个话,是想让太子跟皇上表达一下不满,还是想要让我们直接冲到皇上跟前,让他把萧让交出来?更有甚者,让安如直接去把国师杀了?”

    楚王一愣,随后反应过来,轻飘飘地说了一句:“自然不是,我只是觉得你们离开京都这段时间,总有事情是打听不到的,我讲给你们听,免得明日宫宴上,国师出现,或者是有人提到萧让的时候,你们的态度会有问题……”

    崔安如问了一句:“楚王殿下觉得我们应该是什么态度?”

    第580章

    心理建设

    楚王对于崔安如的性格早就已经有所了解,所以对于他的态度和语气并没有觉得意外。

    “本王觉得,你们应该接受现实。”

    崔安如点了点头,说道:“这是自然,我一直都很接受现实。”

    楚王看这个她,其实也知道她内心一定是不满,也会做一些事来表达。

    她算是太子那个阵营的,做什么最终只会影响到太子,所以他说这些话,也是在期待她做些什么。

    崔安如才不管他在想什么,反正都跟自己无关。

    李存忠一直保持着笑容,这段时间眼看着陆景年封王,国师出关之后,也是力挺陆景年,他作为陆景年的亲舅舅,自然觉得看到了希望,而且这个希望距离他们很近。

    太子一直保持着自己的风度,无论他们说什么,都没有皱一下眉头。

    看到崔安如和楚王之间气氛并不友好,也没有劝阻。

    京都的局势,说是跟楚王没有关系,他肯定是不会相信的。

    楚王离开之后,崔振邦去见了太子。

    “太子殿下,我们镇国公府若是跟你走得太近,也会增加你的压力吧?”

    陆景荣看着他担忧的样子,问道:“将军是想着,这次你回来,父皇一旦恢复你的身份,让你承袭国公之位,表面上鲜花锦簇,其实会暗藏很多隐患吧?”

    他停顿了一下,又说道:“而且这些隐患,会因为你们跟我走得近转移到我身上……”

    陆景荣的话,让崔振邦陷入了沉默。

    这种沉默的气氛,被刚好过来的陆景琛打破。

    “在研究什么?”

    他进来的时候,那个轻松的语气,让刚才的气氛瞬间得到缓解。

    “大将军在想着直接退回镇国公府的爵位,他对父皇失望了,也担心镇国公府跟我走得太近,会给我带来麻烦……”

    崔振邦一愣,没想到太子竟然把自己没有办法说出口的担忧一并说了出来。

    如今的皇上,跟他们当初誓死效忠的那个已经不同了,让人寒心。

    当初他和妹妹都经常进宫,皇上也会特意关照宫里人,一定要把他们照顾好了。

    如今,物是人非了。

    陆景琛听了之后,看了看崔振邦的表情,就知道太子所言不虚。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