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55章

    皇后娘娘说道:“既然他们给了你足够的自由,那回到家中,我们就更加不能亏待你了,你是我们大夏的功臣,这些年大雍和大夏之间关系稳定,也有你的原因,所以你理应有奖赏……”

    长公主说道:“皇兄不是已经赏过了么,我也不想要求更多,这些年,有些事情已经看淡了……跟那些边关整日与烈日和极端天气为伴的将士们,我这算是什么功劳。”

    这个时候李存忠开口了:“长公主谦虚了,这么多年背井离乡,确实是长公主牺牲了很多。倘若当年换成别人代替长公主,皇上也会给她无上荣光,和亲之事,对于女子来说本来就很痛苦,长公主身份尊贵,亲自前往,已经是诚意十足。”

    大家听到这里,这才反应过来,皇后娘娘一句一句往上贴,李尚书现在也开始树立长公主的功劳,顺带着踩一脚当年没有被算计出去和亲的镇国公夫人。

    这种操作,估计一会就该提到安国郡主了吧。

    崔安如始终淡定,这种情况,比她想的还差了一些,皇后娘娘这个铺垫过程被长公主打断了两次,好像不是很顺利。

    陆景琛也观察着长公主的表情,发现皇后娘娘说话的时候,其实她并不是非常在意的样子,这个跟传闻中,当年他们两人关系很好,有很大的出入。

    太后娘娘也是并不担心的样子,随便他们怎么铺垫。

    “没错,历来和亲的政策不是为了维护和平,就是为了止战,长公主身份尊贵,却足足在大雍呆了二十三年,这么多年大雍和大夏相安无事,边境无忧,才能让大夏对付大庆的时候,没有什么后顾之忧,长公主就不要谦虚了……”

    又有大臣顺着李存忠的话继续往下说,恨不得直接用功劳把长公主捧到天上。

    一个又一个大臣开口,场面还真是不一般。

    贺氏开口的时候,全场都安静了下来。

    “长公主确实是我等女子的楷模,臣妇虽然年纪大了,仍旧愿意为长公主摇旗呐喊……”

    崔安如皱着眉头,这样的酸话她是怎么说出来的?

    这么大岁数了,不怕酸么?

    温少卿随后也说道:“不错,长公主作为皇室女子,勇敢承担了自己的责任,为大夏百姓带来二十多年的和平,实在是女子典范……”

    若是放在以前,他们两个人说话,肯定会有人附和。

    如今这个情况,跟他们站在一起都会让人觉得丢脸。今日本来就是想着普天同庆,就连流放的陆景霖都已经得到赦令正在往回走,他们能来到这,也是给了他们颜面,没想到他们是真的给点阳光就灿烂起来了。

    看到很多人脸上那个不耐烦的表情,皇后娘娘也觉得他们这个时候说话,简直就是多此一举。

    还好这个时候皇上把话接了过去:“朕记得之前皇后娘娘还说过另外一个人,也是女子典范。”

    林知音激动的心情要控制不住了。

    终于轮到我了?

    第390章

    给个理由

    没想到这个时候长公主主动提了一句:“皇兄说道可是那位随军立下功劳的女军医,如今的安南侯夫人林知音?”

    林知音的心脏都要提到嗓子眼了,长公主竟然听过她?

    而且从长公主给出来的描述,明显能够感觉到她是欣赏自己的。

    旁边的萧让也跟着激动,他跟林知音的想法一样,都觉得既然长公主能够用这么正向的事放在林知音前面,肯定是对她印象不错。

    哪怕她知道林知音和崔安如之间的矛盾,估计也因为镇国公夫人的事,自动选择站在林知音这边了。

    凡是希望林知音好起来的人,都在暗中得意,就冲着长公主刚才这个语气,就能品出来她的态度。

    皇后娘娘点了点头,说道:“是啊,她做了之前我们想都不敢想的事,孤身一人直奔边关,以医女的身份在军营做贡献,经过她手中救治的将士已经不计其数。”

    长公主点了点头,说道:“这些事我也听说过,确实是让人钦佩。”

    皇后娘娘趁机说道:“没想到你回来的路上,已经听说了这么多……”

    长公主却说道:“并不是,我在大雍的时候,已经听说,王爷活着的时候,也尽量打听一些大夏的事情给我听,免得我太过想念大夏。”

    长公主又一次无意之中打断了皇后娘娘的铺垫,这个让皇后娘娘非常难受,情绪都连贯不起来了……

    不过她还是硬着头皮说道:“没想到大雍都已经知道了知音的壮举……”

    长公主点了点头:“确实……”

    她没有多说其他的,反而给人留下了悬念。

    皇后娘娘想了想,还是说道:“这样说来,你们两个也算是有缘分,都是为大夏做出过贡献的女子典范……皇妹,其实本宫倒是有个不错的提议……”

    林知音都不敢呼吸了,生怕错过了皇后娘娘说的话。

    皇上也在想着一会怎么帮忙,毕竟这个也是他和温继礼商量之后的结论,这样做,更加有利于制衡崔安如。

    “皇嫂还是直接说吧……”

    长公主一副准备好的样子,并不抗拒。

    反而是太后娘娘,似乎是想起来什么,直接问道:“你们之前跟哀家说,担心昭华回来之后一个人太过凄苦,想着让她膝下能够有一儿半女,那个时候你们还说没有合适的人选,如今这是已经想好了人选吧?若是哀家没有猜错,是安南侯夫人林知音?”

    太后娘娘突然开口,而且直接把答案说出来,马上就让整个广场都像是开了锅一样。

    林知音当长公主的义女?如果他们没有听错的话,太后娘娘刚才是这个意思吧?

    而且还是皇上和皇后娘娘几天之前已经跟太后娘娘提过的,说明这件事并不是临时起意,而且早有预谋,只不过那个时候人选未定。

    长公主的义女……

    这最起码是个郡主的,身份很尊贵。

    有些人这才后知后觉,这可是改变命运的好机会,他们家也不是没有女儿,怎么就输给了林知音这样的女人?

    按理说,她是最没有资格的一个才是。

    有些人甚至开始联想,觉得这么长时间不敢出现在大家面前的温少卿和贺氏今日都来了,刚才还忍着大家的厌恶在那里讨好长公主,原来都是为了帮林知音铺路。

    林知音觉得自己浑身的血液似乎都已经开始倒流,萧让也在紧张的观察着长公主的表情。

    贺家人反应挺强烈,毕竟他们知道崔安如的身份,哪怕崔安如不接受他们的道歉,他们也不愿意让林知音往前走任何一步。

    没想到如今她竟然有能力接触到长公主,还把主意打到了她身上。

    反而是贺钊,毕竟他刚刚回来,而且一直都是跟在大皇子身边,有些东西已经受到了影响,对于当年的事,更是断断续续听了一些,这些事情很难传到边关将士那里,毕竟容易影响军心。

    “父亲,大哥,怎么看起来你们并不高兴啊?知音若是真的有这个机缘,不也挺好的么?”

    贺钊说完,就被贺之年狠狠地瞪了一眼。

    “别以为立功回来,就能胡说八道,从贺氏到温氏,再加上这个林知音,都跟我们贺家无关,将来你也不许跟他们有来往。”

    贺钊懵了,还想问什么,被贺铸拉住了。

    皇上和皇后娘娘表情都有些尴尬,没想到太后娘娘会当着所有人的面前把事情说出来。

    “母后,确实如此……”皇后娘娘看皇上一直不说话,也只能自己承认,毕竟刚才是她一直在说话。

    这个时候皇上才开口:“母后的意见呢?”

    林知音更加紧张了,不只是她,温少卿和贺氏,温继礼,温氏,杨氏,萧让,甚至刘太妃都在觉得紧张。

    若是太后娘娘直接拒绝了,这件事还能不能进行下去?

    太后娘娘看着皇上,表情有些复杂。

    “皇上觉得她合适?”

    皇上有些心虚,皇后娘娘也不敢接话了。

    这个时候还是刘太妃勇敢地站了出来:“母后,儿媳也觉得安南侯夫人很合适,从身份,还有之前做过的贡献,这些都是别人没有办法相比的……”

    太后娘娘目光转向了刘太妃,说道:“刚刚孩子们请安的时候,把你这个嫂子落下了,昭华,这是你二弟先前那位王妃去世之后又娶的继室,如今琛儿承袭王位,她也从王妃变成了王太妃。”

    长公主这才认真地看了刘太妃一眼。

    刘太妃赶紧说道:“皇姐,方才没敢上前,是因为我儿子景霖之前犯了错,被流放到漠北,这次也是大皇子和皇姐归来,双喜临门,才得到了皇上恩典,如今正在回到京都的路上,他已经来信,让我代他给皇姐请安,还请皇姐不要怪罪。”

    长公主说道:“怎么会怪罪,景霖的事情我听说得不多,不过皇兄既然已经同意他回来,你们母子团聚的日子也就不远了……我倒是很好奇,为什么你也觉得,我应该收下林知音为义女?”

    第391章

    推选义女

    刘太妃被问住了,她总不能说因为他们都想促成这件事,林知音就有足够的底气跟崔安如对抗,将来他们也能从中得到好处,不只是萧让,就连她的儿子陆景霖回来之后,都有了指望了吧?

    “我只是觉得长公主一直都在大雍,是为了国家做出贡献的人,一般的女子肯定是没有办法被长公主看上。只有安南侯夫人,自己去过边关,也在那里有自己的功劳,跟长公主一样,为了国家的安定做出了贡献……”

    长公主问了一句:“所以,我没回来之前,你们已经商量过这件事,并且已经帮我想好了人选,甚至都没有考虑到我是不是愿意?”

    皇上也没有想到,这次长公主这么不好控制。

    年轻的时候,昭华对皇后不是言听计从么?

    皇后娘娘也有些慌了,长公主这个反应明显不对啊。

    “昭华,你别误会,我们也是担心你将来膝下没有子女,将来会觉得孤独……”皇后娘娘解释道。

    “那也该给我一点时间让我了解一下这些人吧,我这次回来就不走了,有的是时间跟他们接触,总能选到自己中意的,你们何必这么着急帮我定下来?”

    皇上这次也觉得理亏了,他想了想还是说道:“并不是帮你定下来,他们也是给你个建议,觉得林知音比较合适而已。若是你不满意,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选择,或者再观察一段时间。这件事朕之前也问过母后了,母后也没有意见。”

    长公主听了之后,知道皇上也是以退为进,说是不干涉自己,结果又说太后娘娘也同意了,这不就是让自己表态愿意接受他这种安排么?

    太后娘娘听到皇上提起自己,也没有说什么,反正先看看女儿的态度,如果女儿愿意,自己再反对也不迟。林知音这种货色,还想当自己外孙女,真是异想天开。

    长公主看了看林知音,对方今日特意打扮得很是端庄,但是也很显眼,显然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可想而知这件事她事先也知情,只有自己被蒙在鼓里。

    “皇兄既然想到这里,自然是为了臣妹好……”

    长公主的称呼马上变得生疏,这个也让皇上心里一顿。

    “不过这件事总要经过安南侯父母的认可,毕竟她不是什么无父无母的孤儿,我们虽然是皇族,总不能抢别人的孩子……”

    这个时候温氏直接激动了,赶紧冲出来跪在长公主跟前:“参见长公主,臣妇林温氏,是安南侯夫人的生母,对这件事臣妇自然同意,没有任何意见,女儿能够成为长公主的义女,是她的荣幸,也是我们全家的荣幸……”

    她的话让贺之年听到之后,直接冷哼了一声。

    贺氏的孩子,果然跟她一样不要脸,都喜欢抢着认别人当娘,之后顺势而起。

    只不过这次有皇上和皇后娘娘撑腰,这件事还真是匪夷所思了。

    到底林知音给这些人吃了什么,他们都愿意帮着她?

    还没等他想明白,温继礼也站了出来开口了:“启禀长公主,这件事是臣之前跟皇上提起,因为臣也觉得林知音确实适合成为长公主的义女,若是让长公主误会了是皇上和皇后娘娘故意安排,那真是臣的罪过。”

    他开口之后,别说是长公主,就连那些大臣都觉得不可思议。

    温家之前发生的事,大家还历历在目,温继礼也是迅速地跟温少卿和贺氏划清了界限,没想到他还愿意这样帮着林知音。

    几乎所有人都不理解温继礼这种行为,这不是圣人,而是傻逼。

    贺钊坐下来之后,家人已经用最短时间跟他说了这些事,他心中对贺氏的恨意同样强烈。

    他没有想到,自己的亲姑母竟然是被他们用这样的方式逼走的。

    不过贺家人没敢告诉他崔安如的身份,因为这里人太多,不一定就被什么人听到了。

    贺钊听到温继礼的话,暴脾气的他都想直接冲上去扇他的嘴巴子。

    崔安如保持着淡定,静静的坐在那里吃瓜看戏,陆景琛也是一样,期待他们一会好好表现。

    “本宫没有记错的话,温丞相和林知音的外祖母之间,不是有仇么?”

    长公主果然听说了这些事。

    陆景年一脸迷茫看着皇后娘娘,似乎想问,这件事怎么会放在这个时候讨论,而且林知音这个身份,确实有些开玩笑了。

    这个对于姑母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皇后娘娘却给了他一个安心的眼神,毕竟这件事也是她一心想要促成的。

    “那件事确实是父……温少卿和贺氏做错了,而且大错特错,温氏那个时候年龄尚小,可是她应该知道发生了什么,所以对于他们,臣没有办法轻易原谅,可是知音是后来出生的,这些年一直都是真心把臣当成舅舅相处,臣也是真心实意的对待她,过去的事,不该牵扯到她头上,她也是被自己的母亲和外祖母害了……”

    长公主面色震惊的看着温继礼,他刚才那个理论,是真的有些吓人了。

    她肯定是没有办法理解,能够说出林知音无辜这句话来的人。

    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然后看着皇上,之后又看看皇后娘娘。

    “皇兄,皇嫂,这边的事情,我虽然远在大雍,也是知道的……这个林知音,不是勾引了安南侯,导致他忘恩负义抛弃了镇国公府嫡女崔安如么?如今这个崔安如还是母后亲封的安国郡主,为何温丞相还会想起让林知音当臣妹的义女?”

    皇上语塞了,皇后娘娘也是一脸不可置信,没想到她知道林知音和崔安如之间的矛盾之后,竟然没有联想到她和安宁的矛盾,进而讨厌崔安如,自愿帮助林知音。

    温继礼也开始紧张,长公主这个反应,跟他们预期想到的可不一样。

    林知音听到自己的丑事再次被人提起,心中的紧张几乎要变成了害怕,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提起这些?

    长公主这是不想跟自己有什么关系,而且对自己充满了嫌弃?

    第392章

    激怒安如

    “长公主有所不知,知音也是被逼无奈,她年龄小,少不经事,之前做的所有决定,都是贺氏和温氏帮她拿主意,她不懂得要怎么反抗自己的外祖母和母亲,所以才会发生那样的事。虽然她也确实做错了,可是没有人可以否认她在边关做出的贡献。”

    长公主看着他们的样子,眼里的鄙视其实已经要压不住了。

    “嗯,错误都是别人的,她自己没有错。那这次认本宫为义母,也是贺氏和温氏的主意吧?你那样恨贺氏却愿意帮他们一起说服本宫,认下你这个外甥女,一旦她成为本宫的义女,将来应该没有什么人敢说她了吧?可是本宫刚刚回到大夏,对于很多大夏百姓来说,本宫已经没有什么威严存在,本来就是一个差点无家可归的人,还要维护林知音,那本宫就是个臭不可闻的开局,是么?”

    温继礼没敢说话,也没有想到应该怎么解释。

    皇上和皇后娘娘也是心中有些没底了,长公主说的确实没有什么问题。

    长公主看着温继礼那个难看的表情,继续说道:“温丞相,贺氏和温氏带坏的孩子,你扔给本宫,是觉得本宫跟他们一样坏,还是觉得本宫就只配收这样的人为义女?”

    这句话已经是很明显在表达自己的不满了,在场的人都听得出来。

    “回长公主的话,臣绝无此意……”

    温继礼赶紧解释,心中的紧张,已经让他有些忘了该说些什么,这次失败,让他觉得难以接受。

    “那你是什么意思,不妨说出来听听,别说本宫不给你机会。本宫刚刚回到大夏,你们就用一个抢别人夫君的女子来羞辱本宫,是在提醒当年本宫也差点做了同样的事么?”

    长公主说完,没有人敢接这个话。

    这次就连太后娘娘都觉得事情发展的方向,似乎是不太好掌控。

    崔安如也没有想到,长公主竟然在回归第一日就自揭伤疤,敢于面对之前的事。

    “怎么,解释不出来么?”长公主看着温继礼。

    温继礼想了想,还是硬着头皮说道:“自然不是,当年长公主只不过是看上了一个不值得的人,镇国公夫人同样也不知道尊重长公主,不肯把话说清楚,还故意败坏长公主的名声,最后导致长公主误会加深,才会走了那条路。这些年,长公主在大雍,而镇国公夫人却早早去世,想来也是愧疚在心,没有办法开解自己。”

    崔安如听到这里,实在是不想听下去了。

    她直接站起身,看着温继礼。

    “温继礼,你还要脸么?你还算是个男人么?你也配做人?”

    温继礼对崔安如的性格是有所了解的,知道她这个时候敢站出来说,而且一定会跟自己发生冲突。

    只要让长公主看到崔安如那个嚣张跋扈的样子,一定会想起当年安宁是怎么坚定不移地跟她对抗,就是不可能把镇国公让给长公主。

    只要长公主讨厌崔安如,他们的目的基本上就能完成一半了。

    剩下的那些,还有皇上和皇后娘娘共同的情面,总能把事情定下来。

    “安国郡主年纪还小,对于当初发生了什么,并不清楚,我们这里大多数人,却是亲眼见识过,当年你母亲对长公主多无礼。”

    贺家人都要气死了,这个温继礼,将来你知道你口中那个处处是错误,被你贬低的一文不值的镇国公夫人。就是你那个苦命的亲妹妹,看你怎么办。

    贺之年直接起身说道:“温继礼,你这个畜生。”

    温继礼懵了,这件事跟贺家有什么关系?

    贺铸赶紧拉着贺之年,不让他太过于冲动,万一说出什么不该说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崔安如却不领情,当年外祖母的很多伤害,同样来自贺之年。

    如今他说自己后悔了,想要弥补了,自己就要给他这个机会?

    原谅?不可能的。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