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40章

    刘太妃蒙了,李皇后这是默认了崔安如的行为?

    “可是皇后娘娘不是一向不喜欢崔安如么……”

    “本宫不喜欢的人多了,难道都要亲自动手管教么?弟妹,如今这个情况你还没有看懂么,离那个崔安如远一点,人狂必有祸。而且本宫最近心情好,不想跟她一般见识。”

    这时刘太妃猛然想起来,赶紧问道:“皇后娘娘,传闻是真的,大皇子真的要回来了?”

    第348章

    不忘施恩

    李皇后的嘴角差点压不住。

    “若是没有什么意外,应该是……”

    刘太妃马上说道:“这个怎么会有什么意外,大皇子在边关多年,也该回来了……臣妇也是好多年没有见到大皇子了,这次他回来,也该解决终身大事了吧?皇后娘娘也该有个出色的儿媳妇了……”

    其实他们心里都明白,李皇后早就已经定下了李存忠的嫡女。

    他们的想法很简单,如今这一代的皇后是李家的,下一代还应该是。

    只不过皇上是不是这样想的,他们一定没有打听过。

    “这件事倒是不着急,皇儿有自己的志向,本宫自然没有办法阻拦。”

    刘太妃看着李皇后的表情,都知道她心中已经在得意了,赶紧又奉承了几句。

    李皇后心情大好,刚刚对刘太妃的失望也忘在了脑后。

    “不是本宫不肯帮你,只不过本宫了解崔安如那个性子,即便是本宫真的把她召进宫来盘问,也没有什么效果,你信不信,若是你质问她不尊重死者,竟然在萧家老太夫人死的时候放爆竹庆祝,她一定会回一句萧让和林知音还不是在镇国公父子战死的时候有了孩子……”

    刘太妃一听,确实,这个完全是崔安如能说出来的话。

    到时候,他们还真的就没有办法继续多说什么,会非常丢人。

    “还是皇后娘娘想得周到,是臣妇想得太少了……”

    “不是你想得太少了,你是终于看到她有小辫子了,忍不住伸手抓一抓,加上听到了一些小道消息,所以才会进宫来探一探本宫的口风,是这个意思吧?”

    李皇后开始就明白,刘太妃最近这么安静,突然因为这样的一件小事进宫,甚至没想好要怎么对付崔安如,这个完全不是她的性格。

    归根结底,她有另外一个着急进宫的理由,想要尽快落实。

    “皇后娘娘,什么都没有办法瞒过您……”

    刘太妃最终还是选择承认,不再扭捏。

    看到她的样子,李皇后一副看穿一切的表情,不过刚刚被刘太妃捧起来的心情,倒是可以给她这个面子,心平气和地听完她的诉求。

    “娘娘,这次长公主若是跟着回来的话,是不是就不会走了……”

    刘太妃开始了自己的铺垫,表情也比刚刚更加紧张。

    李皇后对于这件事并不意外,还是她故意把这个消息透露给刘太妃的。

    她不想浪费了这样一颗棋子,虽然这些年都没有将军成功,也算是一颗听话的棋子,而且还没有废。

    比起萧让和林知音更加可控,而且风险低。

    若是真的废了,其实损失也不会太大。

    “你说呢?皇上既然让本宫布置长公主府,自然是要让她好好在大夏生活,她已经在大雍生活了几十年,没有自己的儿女,回去之后要做什么呢?还不如这边这些侄子和侄女们都在身边,也能有所慰藉。”

    李皇后的回答,让刘太妃心情更加激动。

    她的手紧张得不知道怎么叠放才好,干脆抬起来在胸前交叉。

    “那皇后娘娘,长公主这样的功臣归来,对于我们大夏来说,应该是一件大好事吧?”

    “自然,皇上也高兴呢。”

    刘太妃看着李皇后那个近乎鼓励的眼神,又鼓了鼓勇气说道:“娘娘,这样的大好事,难道不适合大赦天下么?”

    李皇后已经完全理解了她的逻辑,原来如此。

    她没说话,表情也变得格外严肃。

    刘太妃紧张得不行,刚刚的话说完,她就已经是听天由命的状态了,她知道那四个字是皇上对全天下的祝福,大夏遇到普天同庆的事,才能这样颁布一次。

    大夏自从建立以来,一共也就用过两次,而且都是新皇登基的时候。

    她刚刚可以渲染长公主的功劳,是在给自己提气,只有她自己觉得有可能,才敢大声说出来。

    可是皇上怎么想,他们左右不了。

    李皇后叹了口气,问道:“所以你进宫一趟,就是为了帮景霖求情?”

    刘太妃没敢否认,反正不管什么形式,只要把他的儿子还给她就好了。

    看着她低落的样子,李皇后语气也柔和下来。

    “皇儿这次回来,肯定也是希望看到所有的兄弟们都在,不用大赦天下,本宫也会看在皇儿的面子上求一求皇上的……而且长公主离开这么多年,这些侄子们自然应该在身边请安……”

    刘太妃听了之后,开始激动,不过还是担心。

    “若是没有大赦天下,他回来之后还是要回去,单独赦免他的话,还是会让人诟病……”

    刘太妃的话,不是没有道理。

    如今陆景霖的名声已经很差,不能再有什么闪失了。

    她还是没有放弃要让陆景霖抢走陆景琛的王位,既然都是先翊王的儿子,而且都是嫡子,她的儿子就该有这个机会。

    李皇后给她解释道:“若是皇上真的让他回来,皇儿和长公主都会开口帮他求情,他这一路颠沛流离,又是发烧又是呕吐,早就已经吃够了苦,就说让她闭门思过,也是一样的……当然了,这个前提是皇上能够准许他回来,本宫只能尽量帮忙。若是求得太狠了,会影响皇上的心情,也会让他误会是皇儿在邀功……”

    刘太妃赶紧说道:“臣妇都懂,皇后娘娘费心了,臣妇真是不知道该怎么报答才好……”

    李皇后做作地说了一句:“若是有机会回来,赶紧让他们要个孩子才是正经,对于皇室来说,子嗣才是重要的,只要有子嗣,一切皆有可能……”

    刘太妃今日真心觉得自己没有白来,她觉得这次一定是稳了,陆景霖一定能回来。

    当初把他发配出去,也不是皇上的本意,是陆景琛逼得太紧而已。

    从宫中出来,刘太妃终于可以松了一口气了。

    她走路都觉得轻快起来,有了皇后娘娘那句话,她就已经看到了希望。

    她没有回家,直接去了安南侯府。

    毕竟萧家是她的亲家,她肯定要出面。

    看到她过来,萧让他们马上礼貌地接待,礼数周全。

    杨氏完全是一副把婆母当成亲娘一样的表情,信念感格外强,她就是那个最伤心的人。

    他们难免谈到了崔安如的事,都觉得委屈,又觉得气愤。

    刘太妃说道:“今日我也是听闻这件事,一气之下进宫了,不然不会耽误时间,这个时间才过来。虽然宫里的答复没有办法解决这件事,不过我还是给你们带来了好消息,若是顺利的话,景霖和雪灵很快就可以回来了……”

    第349章

    求认义女

    杨氏和萧让听到这个消息,先是震惊,之后一阵喜悦。

    “真的?太妃娘娘,这是怎么回事?是皇上改变了心意么?”萧让赶紧问道。

    林知音在一边也觉得好奇,小姑虽然没有犯什么错,可是她毕竟是陆景霖的夫人,陆景霖犯了那么严重的错误,肯定是没有办法轻易回来。

    怎么到了刘太妃这里,就这么简单?

    刘太妃说道:“这个消息我也是从皇后娘娘那里得到的,不过你们不要出去乱说,万一被陆景琛和崔安如他们两个人听到了,直接搞破坏,他们回来的日子就真的遥遥无期了。”

    萧让更加好奇:“娘娘,我还是没有懂,皇后娘娘又是从哪里得来的消息?”

    刘太妃说道:“我没有办法跟你们透露太多,不过这件事应该也会很快公布了,大皇子要回来了。而且这次,还带了一个人回来,大皇子想要看到兄弟们都在,另外那个人更是会影响将来朝廷的格局。这几天皇上高兴,所以皇后娘娘想着跟皇上提起这件事,他应该不会反对。”

    萧让马上说道:“岂止是不会反对,原本皇上就没想放逐妹夫,是翊王殿下一直在那里说一些逼迫皇上的话。”

    刘太妃眼里瞬间一片冰霜:“这个我当然清楚,他不想让我们好过,我们也没想让他好过。”

    “可是,什么人能够有这个分量……”温氏想了半天自己知道的人,都没有能够对应上的。

    刘太妃看着她,说道:“林夫人难道忘了大皇子是在哪里驻守?”

    温氏还是没有想通,懵懂地回答了一句:“大雍边关啊……”

    刘太妃看到她清澈的眼神,就已经明白自己不该对她有所期待。

    “大雍那边,什么人回来会影响到朝廷局面?”

    萧让脑子里想起一个人,他激动地问道:“难道是长公主?”

    这个问题,让杨氏和温氏都愣在那里。

    长公主和亲嫁到大雍多年,从来没有听说过她要回来啊?

    而且一个和亲的公主,还能回到故土么?

    结果刘太妃不但没有反驳,还有些欣赏地看着萧让。

    “还是安南侯敢想,不错,皇后娘娘确实说的是长公主……如今皇后娘娘正在收拾长公主府,而且是皇上的授意,这个消息很快就会公布天下,你们应该想想办法,怎么抢占先机……”

    萧家人都很激动,既然这个消息是真的,那陆景霖和萧雪灵能够回来的消息也是真的。

    “那我们应该做些什么?”萧让马上反应过来,刚刚刘太妃说的话,其实也是在给他们机会。

    刘太妃暗示了一句:“如今皇后娘娘正在整理长公主府,别人却不知道这个消息,想要巴结也没有门路……你们既然知道了这个消息,还想不到自己能做些什么?”

    萧让听懂了这个暗示,却有别的担忧。

    “既然这件事还没有别人知道,皇后娘娘那边自然想要保密,我们若是贸然表现,岂不是让她知道了太妃娘娘没有帮她保守这个秘密?”

    刘太妃却没有当回事,直接说道:“安南侯,你就没有想明白,皇后娘娘为什么会跟我说这件事么?她知道我在惦记景霖他们,她也是看着景霖长大的,甚至当年我进入王府成为了先王爷的继室,也是皇后娘娘做主。”

    “难道皇后娘娘想不到,我得到他们能回来的消息,会瞒着自己的亲家?”

    萧家人这才恍然大悟,果然皇族的人做事,里面的弯弯绕就是多,每个人都是拐弯抹角,有些事情根本不说透,甚至要故意反着说。

    “晚辈懂了,多谢太妃娘娘指点……只不过这些东西要怎么送到皇后娘娘手中呢?”

    刘太妃看着他,不知道他是不是在装傻。

    她问了一句:“侯爷还是自己想想吧,毕竟机会已经摆在眼前了……”

    萧让想了想,确实如此,总不能任何事情都让刘太妃帮他考虑周全了。

    温氏这个时候才反应过来,她问了一句:“太妃娘娘,既然如今长公主回来了,是不是说明那边的王爷已经不在了?”

    刘太妃点了点头,说道:“应该是……”

    “那长公主不是没有自己亲生的孩子么?将来总要有人给她养老吧?若是萧让他们认真帮忙修缮长公主府,能不能劳烦太妃娘娘帮忙美言几句,让长公主收知音为义女?”

    刘太妃轻轻一笑,不愧是贺氏的女儿,知道怎么样利益最大化。

    她给萧让出的主意只是讨好长公主,至于她能不能领情,领多少情,这份情能够用多久,这个确实是不一定。

    可是认了长公主当义母,那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林知音可以跟崔安如一样,有郡主的身份,将来也有了长公主撑腰。

    萧让想着,这个确实好,不过林知音这个时候身份上缓过来,自己以后又要小心翼翼的应对她了。

    秦姨娘和崔姨娘那边,自己又要冷待他们一段时间了。

    不过这样也好,自己的正妻地位高了,也代表他的地位跟着水涨船高。

    若是林知音能够成为长公主的义女,自己也就是长公主的女婿。

    他看着温氏的眼神都不一样了,这个占便宜的脑子,完全没有浪费贺氏的血脉。

    “这个我没有办法给你什么保证,如今我对长公主的情况并不了解,不知道她这次回来,是不是一个人,回来之后,会不会有认下义女的想法,即便是有,将来见到知音会不会满意,这些都未知。不过我可以把你们的想法透露给皇后娘娘,如果时机合适,娘娘也许会帮你们提一嘴。”

    她又强调了一句:“不过我不敢保证成功。我相信皇后娘娘也是一样,你们不要把这件事当成一定会完成的,抱着太大希望。”

    萧让赶紧说道:“这是自然,这是我们无上荣光,不能强求,还是多谢太妃娘娘了……”

    刘太妃能够过来,也是因为她知道皇后娘娘一个人是靠不住的。

    她要有足够的本事,让皇后娘娘看到她还能带动其他朝臣,才会愿意继续帮助他。

    温氏松了一口气,自己刚才的操作真的是神来之笔。

    这时林知音问了一句:“我们跟大雍之间向来没有什么战事,这样的情况,即便和亲的话,象征性地选择一个大臣的女儿封为郡主送过去不就行了么,为什么当初是长公主亲自嫁了过去?”

    第350章

    陈年旧事

    她这个问题,其实已经有些吓人了。

    温氏经历了之前的事,如今也知道影响了。

    她赶紧示意林知音小点声,这种事情不能公然讨论。

    杨氏颇有些为难地低下头,这种事情她说肯定是不合适,不符合她的人设。

    刘太妃看到他们都是这个态度,自己若是再扭捏,反而没意思了。

    她说道:“没什么,因为当年长公主犯了错误,太后娘娘大义灭亲了……”

    “什么意思?”林知音马上就困扰了。

    萧让也是一脸问号,对这个回答显然是云里雾里。

    “是啊,太妃娘娘,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刘太妃扫了一眼,问道:“林夫人,萧夫人,若是你们不方便说,那我就说了……”

    “太妃娘娘说吧,我们哪能说得明白……”温氏赶紧说道。

    杨氏更是不吭声,只在一边点头。

    既然确定了要让自己说,刘太妃也没有继续端着,直接告诉他们:“这件事跟镇国公夫人有关。当年长公主看上了镇国公,可惜镇国公心中喜欢的人是镇国公夫人,就是那个叫安宁的。”

    “崔安如的娘?”林知音马上就对上了。

    “不错,”刘太妃说道,“当年长公主为了得到镇国公,用了一些手段,结果每次都没有让安宁受到委屈,因为镇国公自始至终的相信,还因为另外一个人的保护……”

    “另外一个人?”萧让又觉得自己迷糊了,完全没有听出来。

    刘太妃解释道:“这件事知道的人不多,这些年敢提起这件事的人更少,你们听了之后知道怎么回事就行了,烂在肚子里不要再往外说,那个时候皇上喜欢的人是安宁。”

    萧家人觉得他们的头已经大了,这些讯息他们听着就觉得当年那个场面一定格外精彩。

    皇上喜欢镇国公夫人,长公主喜欢镇国公,结果他们兄妹两人都失败了,之后镇国公和夫人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长公主被太后做主送到了大雍和亲,倒是不用看着这个画面了,皇上却没有办法避免每日上朝都能看到镇国公……

    “怪不得皇上对崔安如多有照顾……”林知音不服气地说了一句。

    她刚刚说完这一句,脑子没有跟上嘴巴,亲耳听到自己又补充了一句:“怪不得皇后娘娘不喜欢崔安如……”

    她反应过来的时候,这句话已经秃噜出去了。

    林知音赶紧捂住自己的嘴巴,想要装作自己刚才什么都没有说,萧让好像也明白了很多事,原来过去还有这么多事。

    不过他心里清楚,在皇上心里,一定没有想过对崔安如有什么特殊照顾。

    不然自己总军功求娶平妻,明显会让崔安如进退两难的时候,皇上直接就会训斥自己了。

    他没有解释出来,现在不是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

    “若是这样,这个长公主一定不会喜欢崔安如,当年就是因为崔安如的母亲,长公主才会背井离乡这么多年,如今安宁虽然死了,可是崔安如还在。这么多年的异国他乡生活,一定会让长公主心中充满了怨恨,说不定也会因为这样,对知音更加顺眼……”

    萧让的分析,让他们都看到了希望,就连刘太妃都差点被说服了,她竟然从来没有朝着这个方向想过。

    “这些都是将来才能确定的事,你们知道得这么早,如果准备得不够充分,那就不合适了。”

    刘太妃提醒了一句,她发现这些人还是喜欢做白日梦。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