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要去读书也行,也可以笼络住这个女儿,就当做陈可秀帮她养女儿好了。反正张香香就是他的孩子,这是谁也没有办法否认的。
张香香点点头,“好吧。”
扯了半天,她还是要走,张婆子想到家里的一堆事,就觉得心烦意乱。
虽然还有几个女儿,孝心可嘉,不过各自都有自己的事情,也没办法把老头接到家里去照顾。
她得伺候一家子吃喝拉撒,晚上还要带爱哭的孙子,没有张香香帮忙,怕是得累死。
她开始口不择言,“要是你走了以后我就不认这个孙女,果然是赔钱货,能干点活的年纪就跟着别人走,真是……”
“妈!”张平打断了她的话,虚情假意的说道,“是我们对不起香香,为了她有更好的未来,不能强留她。”
他腆着脸和张香香说道,“好了,你收拾收拾东西吧。记住老爸的话,等到家里宽裕了,就把你接回来。”
说完还摸了摸口袋,给了张香香10块钱,“家里开销大,你拿着这点钱,要好好的读书。到时候给我打电话,寒暑假回来啊。”
张香香接过,乖顺地点点头,“我知道了。”
大姨要带她走了,她以后不会回来的。
至于钱嘛,给她她就要,不要白不要。
前段时间在乡下读书的时候,支教老师说了,没满十八岁,父母就该养的。
所以,给钱养她,这不是应该的嘛。
以后要是一直给,等他老了,她也给点钱养他。
要是他以后不管了,那就不养了,长大了把赚的钱都给大姨。
谁养她,对她好,她就对谁好。
什么亲情血脉,妈妈毫不犹豫抛弃她的时候,她就抛弃这些了,不在乎。
她的东西已经收拾好了,也没什么东西,就连衣服都还是陈可秀之前给她买的那些,已经短了。
一个书包就能把所有的东西都装好。
陈可秀也没多留,带着几个孩子离开。
身后传来张婆子的骂声,“养的是什么孩子?心思都不在家里的,跑了出去,以后哪里还能指得上。”
“我老婆子命苦啊,一大把年纪了,又要照顾孙子,又要照顾老伴,也没人分摊。”
“你倒是大方,把劳动力都给让出去,娶了个媳妇还只会压榨家里,要我说还不如陈可馨,至少让她干活没一句屁话。”
后面的也听不清了,张香香一直抿着嘴。
这句话她都听倦了。
爱说什么说什么吧。
至少,正午的阳光很灿烂,罩在头顶上暖融融的。
如意姐姐的手也很软很暖,未来的日子一定很好。
第984章
我眼光不如你
陈可秀既然要把人接走,难免花了两天的时间,开了一些证明,把户口迁移,不想给娃留下安全隐患。
让张平的大姐,给了寄养手续,把户口转出来,回到了陈可馨的名下。
陈可馨对于这件事,自然是乐见其成的。
虽然她不要张香香,毕竟她的女儿,能得到好的教育和富足的生活,她觉得也不错。
还暗自窃喜,大姐就是大冤种,给她养女儿,蹦着高的处理这件事情,直接给她寄养了。
虽然不是收养,但是因为要读书的缘故,户口直接挂到了陈可秀家,只不过关系是侄女。
虽然麻烦了一点,不过也是有好处的,等到张香香满了18岁之后,就可以单独立户,不用挂在谁的户口本上。
她亲生的父亲那一栏,写的虽然是张平,不过因为没有联网,才让张平假装没孩子,逃脱了政策和号召的处罚。
就是因为没有联网,陈可秀重新给她办理了档案,生母是陈可馨,父不详。
虽然显得陈可馨浪荡点,毕竟生了个孩子,父亲都不知道是谁,她都没有犹豫,就同意了。
她和张平没有领证,到离婚的地步都没有迁移户口,她和罗大柱,还能算头婚。
她恨张家,自然也不想扯上关系,所以同意得果断。
张香香以后要是想认张家人,就可以认,要是不想认,完全可以不认的。
也就是现在没联网,这种操作才能实施,不就是找找关系的事儿吗?
回到京城的第5天,这件事情就解决了。
张香香热泪盈眶,她终于和大姨家在一个户口了,虽然是人家说的寄人篱下,心中也充满了安全感。
她也不要别的房间,就想和如意住在一起,如意也没有意见,就这么安定下来。
陈可秀帮她办理了入学,这次户口在她家里,也不用到处找能够借读的学校。
直接报学区的小学就行。
张香香是该读初中了,不过她的基础比较差,从四年级开始读,一切都很顺利。
家里多了一个年纪偏小的孩子,也没影响陈可秀的决策,她依旧要出去走走看看。
反应张香香是如意要养的,如意很懂事,家里的这点人,也没什么三观歪的,张香香本性也不错,养不歪。
不过也没有很放心,还是买了大哥大,到时候给家里打电话比较方便。
也不缺钱,虽然是贵了些,也没关系了。
其实在两三年前就已经有手机了,不过她不怎么出门,而且买手机需要找渠道,她觉得麻烦,也不想欠别人人情,就没买。
这两年手机距离普及也差得很远,不过不算难买,有钱就行,就是重了点。
不过出门在外,要是不能随时给家里打电话,她不担心,家里都得担心了。
她收拾了东西,准备到处转转,如意和安安也支持,并没有她想象中的那样难舍难分。
果然放心不下孩子的只有她,孩子并不会非要她黏着。
她收拾了东西,就出去走走,先去了田野出版社。
由于不在同一个城市,她还从来都没有去过,正好有时间,打算去看看。
她才是老板,如今都没有露过面,所以田野出版社是她的第一站。
邵卫国送她去火车站,怎么都不放心,“不然就让红平跟着你吧?开车出门好了,现在也不算太平,别出了事儿。”
他是不想让陈可秀出去的,尤其她说归期不定。
他又不能到处乱跑,想见到她还不知道什么时候。
也觉得没必要,为了开办一个慈善基金或者是慈善的企业,就要单枪匹马的出去搞调研,真的没有必要。
完全可以让别人去。
可是陈可秀一句话,就让他不敢劝了。
她说她这么多年,虽然有着自己的事业,主要还是围着家里转的,觉得麻烦了,天高海阔的,就想出去走走。
邵卫国还能说什么呢,自然是同意了。
不过现在的治安还不太好,她又是柔柔弱弱的,就怕她出现意外,到时候鞭长莫及。
陈可秀白了他一眼,从他手里拎过行李,“我又不是往偏远的地方跑,没必要让人跟着。而且红平都快要结婚了,他有心想发展,总不能让人做一辈子的司机。”
当初郭红平是来给她打工的,但是,她是把对方当做侄子培养的。
一直给她当司机算怎么回事儿?
如果郭红平不想发展,其实也无所谓,问题是,大侄子见过很多东西了,他不会想一直开车的。
他和小桃回了小桃的老家,听说小桃的家人还算满意的。
就是觉得地方有点远,但是他表现还不错,婚事提上启程了,他想成家立业,总不能因为当初那点恩情把人给捆死了。
“对了,他和我说了,可能会去林姐那边。不过送几个孩子上学,确实还需要司机,你留心。”
邵卫国点点头,“有个战友,早些年因伤退役的,不过他儿子有二十七八岁了,一直都是开车的,不过这两年“八大员”不吃香了,工作被顶了。既然你要放红平走,那我让他来?”
“行啊,工资方面你看着给,别太抠搜了啊。”
陈可秀叮嘱道,又提起小桃,“嗯……小桃可能也要跟着去,保姆的事儿,你有空的时候上上心。”
小桃就是典型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只羊儿满山走。
她之前不愿意去林姐那边,是因为她前对象不让她去,她就按兵不动。
现在跟郭红平在一起了,郭红平要去,她也是一句话都没有,直接同意了。
两人回了一趟老家,能看得出来感情好了不少,比之前那种跟哥们儿一样搭伙过日子的状态强了很多。
用小桃的话说,家里都同意了,又觉得郭红平对她挺好的,给体面也给尊重,她应该喜欢他才对。
虽然不理解小桃的想法,喜欢这种感性事情都用应不应该来说事,不理解,但是尊重。
小桃跟郭红平就像是家人一样的,只要两人过得好,司机和保姆可以另外找嘛。
陈可秀每次想到这里,都觉得有点好笑,人家总说司机保姆是一对,她原本觉得这话有点歧视人。
现在想想好像也合理,两人是同事,接触的久了,日久生情的可能性很高。
只要是年龄相当,走在一起的可能性确实很大。
邵卫国有些不舍,“我哪会找什么保姆啊?我的眼光可不如你,要不你帮忙物色完再走吧。”
陈可秀翻了个白眼,“早晚都是要去的,别整这套。你之前给你妈找的那个阿姨就挺不错的,正好我不在家,能让她帮忙盯盯孩子们的作息。”
第985章
遇故人
别的不说,那个阿姨的执行力是真的强。
说一不二,挺好的一个人。
那边房子没人住,估计以后也用不上,分的单位房,不行就让出去给有需要的人吧。
正好能让那个保姆阿姨过来,一举两得。
邵卫国再不愿意,陈可秀还是踏上了火车。
她不去远处,也不做长途,哪怕是坐火车,也只会选择最多四个小时车程的。
反正也没什么目的地,慢慢走,慢慢逛呗。
如果有心情,也可以开本新书,真是提前步入养老生活了。
不过她本来就不是什么很有朝气的人,养老不养老的,颜色是比较正常。
要去田野出版社的事儿,并没有提前跟田昕说,就是路过,随便看看。
之前田心跟她说过,田野出版社是在比较偏僻的地方,不过后来她往里投了钱之后,搬到了一个很像宽敞的地方。
是之前的国营厂子,倒闭之后,厂子都是空着的,不过陈可秀打算打算一条龙。
省得到时候印刷还要去找别的厂子下单,自己家有地方,需要的时候比较方便。
而且也可以接别的单,就把这个场子给盘下来。
本来就是要荒废掉的,价格也不高,也就一万多块钱,还顺便把地皮都给拿下了。
现在盖楼还没有那么疯狂,圈外大家都还不知道地皮的重要性,要是搞建筑的圈子里的,有钱人已经开始囤地了。
花这点钱把地皮都买下来,怎么都不会亏的。
就算以后不干出版社,不管是做哪一行,哪一业,只要地皮是自己的,稳赚不赔。
陈可秀有时候都在想,提前预知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个金手指开的实在是太大。
只要手里稍微有点本钱,就不愁赚不到钱。
不过转念一想,又幸好有谋生的技能,运气也比较好,能在时代红利到来之前,赚够了一些买地的钱。
要不然的话,可能还要等开放市场经济的时候摆摊发家致富,那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等到把钱给攒够了,恐怕红利都要过去了。
不过如果没有这些预知的方向,她本来就不太会做生意,哪能累积到现在的资产。
随便出去走一圈,投点项目都能够赚钱。
要是没有资金,哪怕遍地是黄金也捡不起来。
在厂房外面看了一会儿,地方挺大的,毕竟之前的国营厂子嘛,也不会特别小。
转了一圈才走进去,没想到还能遇到熟人。
要不是真的太熟,陈可秀只怕都认不出来了。
是蒋嫂子,王恨美。
蒋嫂子一直都是一个比较理智,有条理的人。
让陈可秀记忆深刻的是,她的头发,永远都梳得很整齐,不怎么喜欢笑。
虽然不怎么平易近人,却也不是那种长板着脸,更不会像眼前这样。
此刻的她,头发有些散乱,脸上怒气未消,似乎那个理智的蒋嫂子,泯然众人矣。
跟其他那些同龄的妇女没有什么两样。
蒋嫂子看了她一眼,眼神有些迟疑,随后脸色僵硬,然后慢慢的低下头看了自己的衣服,就没肯把头抬起来。
她也认出来了,背着一个包的是陈可秀。
变化挺大的。
容貌没有太大变化,不过整个人变得从容不迫,不太像当初在大院里面,跟这个嫂子掐会儿架,跟那个嫂子据理力争。
整个人看着很自信,周身的气质都带着些许散漫,平易近人,又带着些许疏离感。
这是一种属于上位者的气息。
没想到多年后相见,会是这样的。
她一直觉得,她不比谁差,从来都没有觉得比陈可秀差,而今天的最是狼狈,却让陈可秀看见了。
她不想抬起这个头,更不想把头低下去。
沉默了好一会儿,她才若无其事地打招呼,“好久不见。”
“好久不见。”陈可秀也不紧不慢的回应她的招呼。
记得两人之前在大院的时候算得上是无话不谈,曾经也有很亲密的时光。
一直站在统一战线,甚至算得上是并肩作战。
不过十几年的时间,却又觉得很生疏,物是人非。
又因为之前闹的不太愉快,后来在也没有联系过,突然重逢,自然是相顾无言。
甚至不知道应该先说哪一句话,也开不了这个口。
陈可秀先打破沉默,“这些年过得还好吗?”
“过得挺好的。”蒋嫂子点点头,似乎又觉得这句话不太有说服力,给出了补充和解释,“其实一切都挺好,就是老蒋后来断了腿,不过家里都还挺好的,之前在妇联那份工作,哪怕离开之后也拿到了退休的工资,一切都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