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94章

    这件事情让陈可秀觉得很意外,明明安安的专注力比较强,偏偏在学习这件事情上,就是不如如意的。

    也许是安安的兴趣爱好太多,分散的注意力吧。

    毕竟如意只喜欢练武,练完武以后就学习,对其他的东西没有任何兴趣。

    她是打算考军校的,对自己的规划很清晰,不想文化课落下去,整体来说比较努力。

    安安属于没什么规划的,学习对他来说,就是敷衍着完成任务。

    喜欢拍照,喜欢画画,甚至还喜欢钢琴。

    不过钢琴和画画没能坚持下来,目前只保留了摄影。

    这次的分班,安安多少有点挫败。

    虽然他不声不吭的,其实还是多少有一点儿好胜心,进入初一的时候跟姐姐差不多的成绩,两人在同一个班,感觉差距也没有特别大。

    谁也没想到,上半年的期末考,他考试失利,突然名字就比如意差太多。

    更是没想到,突然把班级分成三六九等,他刚好被卡在了实验班外。

    这个心理落差不是一般的大。

    回到家都是垂头丧气的,一方面是真的有点失落,另一方面又担心陈可秀说他。

    陈可秀倒是没说成绩的事,“别弄那些德性,我不说你什么,人生是你自己的。再说学习也不是唯一的出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看吧,我就说了。老妈是多开明的家长呀,怎么可能会因为成绩的问题怪罪你。”

    如意在旁边挤眉弄眼的,用手圈住安安的肩膀,“行了,这事儿就过去了。”

    陈可秀见她像个大姐大似的,简直是没眼看,提醒道,“这个事情过去了,那还有别的事。”

    她看向安安,“虽然学习这个事情不是最要紧的,但是我希望你能够有自己的规划,选择一件自己喜欢且擅长的东西,坚持下去。哪怕不是世俗觉得最优秀的事情,只要你能坚持,那你依旧是成功的。”

    安安虽然摄影能拿奖,那也是很偶然的,不可能一直这么优秀下去。

    他有点天赋,不过心思实在是太散了。

    属于是那种意志不太坚定,思想容易左右摇摆的人。

    他上的学校里,基本上都是富贵人家的孩子,说白了,不是有钱就是有势。

    别看这个年代,很多地方饭都还吃不饱,层次差异也很明显,学校里的人基本都有选择的方向。

    而安安就是那个看别人怎么选择,然后觉得有意思,就要掺和两下子。

    等到热度过去之后,他又很快就不能坚持了。

    陈可秀之所以这么说,那是因为安安之前跟她学过画画,学习的时候他可以很认真,一旦不想学了,屁股底下就跟长了刺一样。

    要说他不感兴趣吧,头几个月他都能坐得住,也能潜心研究。

    一旦过去那几个月,就变得看一眼都嫌烦。

    而拍照摄影这个,几乎是他坚持的最久的了,但是他最近似乎也有点懒散,又不太喜欢了,相机放在那里好几天都不碰一下。

    陈可秀猜测,是因为上次报名参加的那个摄影大赛,他没有得到奖项,所以就没有兴趣。

    她希望安安可以坚持,而不是东一榔头西一锤子的,这是一种人生态度。

    不然终极一生都会感觉到迷茫。

    安安现在大了,完全能够理解她话里的意思,垂着头,“我知道了。”

    他其实也不想这样,每次都想坚持下去,可是真的提不起兴趣,就算是强迫自己也不行。

    真的觉得姐姐很优秀,姐姐从五六岁的时候就想学武术,居然没能去专门学武术的地方,但是沙袋都让她打破了几个。

    十年如一日都在坚持,明明她学习那么愚钝,就是可以付出成倍成倍的努力。

    她的目标从来没有变过,想要做一个优秀的军人,也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心无旁骛。

    而他真的不行,想过做一个天马行空的小画家,或者能拍出震惊世人的照片,甚至还想弹奏出最美好的乐曲。

    还有许许多多的兴趣和爱好,却都在艰难学习中,丧失了兴趣。

    说真的,姐姐努力,文武双全,就算是在学校里,她都许多朋友。

    妈妈是优秀的作家,而爸爸也是出色的军人。

    只有他,在学校也没什么朋友,努力的融入也融入不进去,学什么都不好使。

    现在还要跟姐姐分开,不在同一个班级,想想都觉得很迷茫,也挫败。

    陈可秀叹了口气,抬手推了推他的脑袋,“你心思就是太重了,想学什么,就不要去想那么多,卯足了劲往前冲,不管别人说什么。”

    “真的能不管别人说什么吗?”安安小声说道,“有一个同学说我拍的东西很丑,不知道我凭什么拿奖。还说这次大赛我没有入围,这是老天有眼。”

    陈可秀皱眉,怎么还有嘴巴这么欠的人。

    不过她很快松开了眉,笑盈盈的说道,“人家说人家的,你做自己的就行。他不懂欣赏,你又不是拍给他看的。”

    安安的眉毛皱成了毛毛虫,“真能这样吗?”

    “怎么不能?”

    陈可秀搬出了读者的来信,虽然有很多是表达喜欢的,也有提出建议的,也不乏骂她的。

    甚至来信骂她的比例很高。

    她拿了骂得很难听的信给安安看,亲自叙述。

    第815章

    大跳水

    “看看,这位读者朋友说,我的没有内涵,浪费了文字。完全就像是农村妇女挥笔,直白得没有任何曲线。总结——他说我写的就是狗屎,臭不可闻。”

    其实她不是写不出稍微华丽的辞藻,只是有的剧情不适合。

    她觉得,只要能够把信息传递给读者朋友即可,嘛,不需要从里头获取文学价值。

    想要得到那些,完全可以去看名著,没必要在里头找。

    安安看得火大,“他们凭什么那么说?”

    在他眼里,妈妈是最最厉害的,恨不得隔空把别人的嘴给堵上。

    陈可秀耸耸肩,语气平静,“不管什么样的,都会有人骂。不喜欢你的人,没必要向他证明什么,因为他就是不喜欢你。而喜欢你的,自然会懂你。”

    况且,来信不算什么。

    相比售卖出去的书籍,来信的比例不到千分之一。

    一件东西,喜欢的人,大多数都是沉默的欣赏。

    只有不喜欢的,才会跳脚着骂,甚至贴着邮票的钱,都要写信来长篇大论的辱骂。

    甚至有抠一个剧情和事件,逮住不放,使劲骂的,还上升到了人身攻击,满信纸都是脏话的。

    她都懒得搭理,连生气都不会,毕竟故事的原型从来不是她,很多人物的选择也并非她的主观意愿。

    她笔下的人物的灵气在于,代入角色的性格和环境以及经历,站在她们的十字路口,猜想她们会做出的选择。

    什么样的选择,都会有人不喜欢,何必置气?

    安安若有所思,半晌后,还是有些沮丧,“我做不到不在乎别人的想法,我希望大家都喜欢我。”

    如意一把搂住他的肩膀,“喜欢你的人很多,我老弟生得好看,拍照好,品学兼优。你都不知道吧,班里喜欢你的同学能从咱家排到学校,想这些做什么?”

    安安一脸不信,“别骗我了。”

    “当然是真的。”如意努力点头,笑嘻嘻地说道,“能坚持自我的男生,真的很帅的。”

    姐弟俩毕竟还是孩子,开始说起了班里的谁谁谁。

    都是眼冒金光的。

    陈可秀扶额,两个小家伙,不会早恋吧?

    这才刚满十三岁啊。

    她担心归担心,但是也没有提醒,毕竟两个娃都是有分寸的,即便是早恋,最多就是约着学习,顶天了逛街买个东西。

    这种青春的发散,她觉得没有阻止的必要。

    她还有别的事,因为月亮的笔名还有点名气,距离华兰拿到国内代理权,出版了之前的书,销量还不错,她也准备出版《招娣》了。

    她觉得《招娣》没有那么差,偏偏大点的出版社都拒绝了。

    有几家有意向的,但是要求和前面的几本书有联动。

    可是风格南辕北辙,那些联动和欺骗读者购买没有任何区别,她只能拒绝。

    却有个很小的出版社找到她,死皮赖脸的要出版,她自然是同意了。

    不过坏消息是,这家出版社没有什么资源,只敢说尽力给她铺货到二十家书店。

    听起来不算少,其实分散到全国各地,就像是泥鳅入海,很难激起水花。

    不过陈可秀不怕,也不想搞什么宣传,有缘人能看到的。

    明天就是首日销售,她多少有点激动的,毕竟没有经过华兰的帮助,她自己找的出版社,也不是很大的,甚至没有名气。

    她也想知道数据如何。

    华兰也在等销量报告,一直让人打听着。

    一家很小的出版社,应该还是这几年创办的,只出过几本书,也就是这种实力的,才会听到月亮的笔名,就想全力以赴。

    不过,就算全力支持陈可秀,她那种沉闷没有亮点的书,也不可能起来的。

    虽然笃定,可华兰还是紧张,就怕陈可秀自己出头了,啪啪打她的脸,简直比陈可秀还关注事态的发展。

    首日销售,自然是没有多大的水花的。

    毕竟帮助陈可秀出版的小出版社,没有什么资源,谈出来的书店也不如何。

    现在的人,认作者的笔名,也看发行的出版社,没有任何营销,要是能巨大的销售份额,那才是有鬼了。

    陈可秀也没做任何宣传,单纯就是写出来了,等待着发行。

    至于成绩如何,倒是也没有想那么多。

    一天的销售统计下来了,出版社那边很看中这本书,还是特意打电话通知了她。

    全店铺销售,日销十本。

    陈可秀都沉默了。

    确实是她写书生涯里,最烂的成绩,没有之一了。

    华兰利用星河出版社总监的身份,打听到了这个数据,瞬间就没憋住笑。

    “十本,她说她有底气和自信呢。现在都什么年代了,才十本。就她当初随手写的几个小故事,放在我的手里,那还是70年代,我给她卖出去的都不止这个数。”

    “90年了,文化复兴成这样,是炙热可热的东西,她挂着月亮的笔名,销售出去的也只有十本,这种数据,她没话说了吧。”

    余松也觉得解气,他们一家都讨厌陈可秀。

    奈何陈可秀已经不是他们能够随便凌驾于上的了,也不是他们能动的,看陈可秀吃瘪,就好像报仇了。

    “谁让她不听你的话,身为干了多年的编辑,这点市场把控的能力她都不信任,还想自起炉灶,这不是活该的。”

    见华兰听得高兴,他继续说道,“说实话,这些年又不是你给她把控大方向,她能有如今的地位?只是单单这本书离开了你,立刻就不行了。要我说啊,还就不能把所有的资源都给这种老人,容易飘。”

    这话也说到了华兰的心里,她就是这么想的。

    她觉得,陈可秀没有尊重她了。

    很多事情,她嘴上不说,实际上特别希望别人能够捧着她。

    就像当初当编辑的时候,把着作者们的命脉,唯有把她捧高兴了,她才能答应发行。

    这几年文化复兴,这个行业兴起,很多老牌的出版社不是改革就是倒闭。

    但是市场经济活跃,不止是文字的载体,而是成为了一种另类的娱乐行业。

    而伴随着这个时代兴起的,也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出版社。

    就比如陈可秀找的这个,叫什么田野出版社,什么野生的东西,估计就是有个小破空壳公司,托点关系找个印刷厂,然后就自称出版社了。

    第816章

    你还真是关心我

    连个自家的完整产业链都没有,也敢来分一杯羹。

    陈可秀也真是走投无路了,找了这么一个小小的出版社,也不知道谈铺货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现在销售这么差,可能用不了一个月就会全面下架,这本书连个泡沫都砸不起来。

    指不定多么后悔呢。

    她收敛了笑容,给陈可秀打去了电话,“关于你的新书,我也关注了,数据确实不太好。不过你也别着急,你的功底摆在那里,就是类型的变化太大,读者适应还需要一些时间,别影响你的心情。”

    还没打算跟陈可秀撕破脸,哪怕是嘲笑,她也不敢说得太明白了。

    只能用这种方式,表达她已经知道了陈可秀的窘迫,也让人挑不出错来。

    陈可秀语气淡淡的,“意料之中的事情,劳驾你费心了。出版社里那么多事情,亏的你还记得我首发的日期,华姐果然是把我放在心里的。”

    她哪能不知道华兰的意思,打着关怀的旗子,实际上是来臊她的。

    无非就是当初因为这本书的事情,两人闹得不愉快。

    这是提醒她,华兰是多么的有本事,没了她,就不会有太高的名望。

    陈可秀并不在意这些,这本书只是因为她想写,所以就写了。

    找个地方发行,也算是善始善终,至于能赚多少钱,压根就不在她的预期内。

    最重要的问题是,她觉得田野出版社还行,有意向投资,或者是以收购的方式融资。

    她做了多年的写手,和华兰又起了龌龊,暂时不想退出这个行业,就有必要有自己家的出版社。

    只不过她现在手里的钱没有收回来,足够保证生活质量,但真的想要做风投,还是差点意思。

    所以也没有跟现在田野出版社的创始人谈这个问题。

    这本书是她投石问路,也想看看创始人的耐受度和水平。

    她对做老板是不感兴趣的,即便是完全控股,她也不会作为管理员亲自上阵。

    最后除了股份什么都不变,依旧是原班人马在经营,也想看看这些年轻人如何。

    今天那边打来电话,虽然成绩很拉胯,他们为了铺货,就属于求爷爷告奶奶的,让书店上架,结果出了这个成绩。

    一般年轻人都该心浮气躁了,然而那边还很平静,不停的安慰她,说这本书一定可以起来。

    甚至,还说了很多书里优点,比如节奏很快,每一件事的冲突矛盾都能够吸引别人看下去。

    只是这些年大家都习惯了,女生就是言情故事,沉溺在情情爱爱之中,获得一些现实获取不了的情绪。

    而这本书的后期也可以满足这一点,虽然不是情爱的情绪,但是能够获得成就感。

    而且她们觉得,立意是很不错的。

    虽然开放这么多年了,女性的地位一直都很低,而这本书表达出了抗争和女性的力量,他们都很看好。

    虽然首日销售的数据不好,甚至称得上是很烂,但是田野出版社并没有表达出放弃。

    田野出版社负责人甚至觉得,是田野出版社太小了,铺货的面积小,而且商家的一些书店都不是什么地理位置很好的地方,人流量不是很大,没能帮她把销路打出去。

    接下来还会继续洽谈别的书店,哪怕是多让利,请求书店上架,也会把这本书做起来。

    虽然其中有月亮,这个笔名的加成,他们才会很看中。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