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55章

    所以说手里拮据,不过大冬天的,闻着香香甜甜的味道,谁闻了谁不迷糊呀?

    果然,宣布了开业大酬宾,价格打折之后,也有一些顾客开始选购,不过都得先问一问价格之类的。

    林姐也不含糊,耐心的解答,即便是别人觉得有点贵,她也不说啥,也不劝说。

    不愧是大城市,一天下来,前一天准备的东西,都全部售罄了。

    毕竟她只有一个人,陈可秀就是个做吃的废物,连打个下手都勉勉强强,其实也没有多少可以出售的。

    结束之后盘了盘账,除了送给孩子们吃的那种拇指小蛋糕之外,里外里赚了一块钱四毛钱。

    林姐有点挫败,也累得慌,坐在边上半天没说话。

    总觉得未来堪忧,这店太难活了。

    也怕让陈可秀全赔了,焦虑都写在了脸上。

    第730章

    一天天的净白干

    陈可秀坐在她身边,笑着问道,“这么快就打退堂鼓了?”

    林姐垂头丧气,“那可不嘛,太打击人了。”

    搁摆摊的时候,要是一天能赚一块四,其实也不算差。

    可是搞了这么一个店,后面的永远只加上前面的店铺,建房子加上装修,花了2000来块钱。

    按照这样的速度,也不知道多少年以后才能把本弄回来,更不知道明天还能不能赚1块4。

    哦,这还没加上水电费,搞来搞去好像也不赚钱。

    之前搞起来的时候,想着要大展拳脚,好好干一番事业,没想到上来就是这么个结果。

    真的让人郁闷。

    陈可秀安慰道,“没关系的,这只是第一天而已,咱们这个地方也偏一点,的名气打出去,收入也就上来了。做生意嘛,前期都是要亏一点的,好歹咱们没亏呢。”

    林姐心态稍微好了点,不过还是有些垂头丧气,“要是用这么大的店铺开个饭馆,指不定能赚多少钱。”

    只是嘴上这么抱怨了,开饭馆的话没有那么多粮食,而且总得有肉。

    去黑市上能换点粮票,然后在附近的人家家里收点鸡蛋,那已经是顶天了的,肉这种事情想都不要想。

    开都已经开起来了,总是得继续开下去才行。

    陈可秀和她说道,“不要愁,等过几年的时间,大家都知道幸福蛋糕店,生意是不愁的。现在咱们还是少几个学徒,准备迎接生意的到来吧。”

    林姐啼笑皆非,就这种惨淡的生意,还招学徒呢。

    再多一份学徒的工资花销,那可是真的要赔出去了。

    陈可秀劝道,“磨刀不误砍柴工,别看今天真正的顾客不多,咱们就是做一个口碑,沈城人这么多,咱可是第一家蛋糕店,目前也是唯一的一家,别到时候客人多了忙不过来。”

    现在又没有广告,宣传的手段也有限,今天过来的都是附近的居民,这里还类似于后世的城中村,蛋糕的消费又是中高消费,付费顾客自然不多。

    但是,口碑嘛,不就是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的,等知道的人多了,幸福蛋糕店又号称“高等”消费,有的手里有几个小钱的,多半会来瞅瞅。

    尤其还有两个来月就要过年了,自然就是要准备起来,到时候定做点礼盒,总有人看了迷糊的。

    林姐听她一分析,好像看到大量的顾客涌进店里,又觉得有干劲了。

    “小陈,要不说你写的故事写的好呢,咱这么惨淡的生意,我愣是让你给说搞热血了。”

    陈可秀嘿嘿一笑,“我这叫做画大饼,但是我就饼你肯定能吃着。这样吧,店里的事情呢,由你来操持。招收学徒还有做广告以及准备订礼盒的事情,都交给我吧。”

    林姐白了她一眼,“你不是还要写作吗?怎么感觉你一天都有忙不完的劲。”

    陈可秀摆摆手,“我做的那些小事,不费什么脑子,就当跑来跑去锻炼身体和放松精神了。”

    总不能每天写完稿子之后,就在家里窝着休息吧,人是会废掉的。

    虽说没指望这个店现在赚多少钱,可是这个店是从无到有的,就像是一手养大的孩子,当然是希望越来越好。

    陈可秀用的方法也简单,既然没有什么宣传的渠道,她花了两块钱,在大院里借了两辆自行车。

    然后又雇了两个半大的孩子,找了两个喇叭,请了覃嫂子,给喇叭李吆喝幸福蛋糕店的优点,开业大酬宾之类等等话语。

    至于为啥请覃嫂子,就是因为她的嗓门不比较亮,而且说话的口音有点儿形似这边的,显得亲切。

    录完之后,就让两个孩子骑车出去溜达了,带队的就是覃嫂子家的老大,他对城里熟,领着他同学,两人嘻嘻哈哈的出去跑业务了。

    当然,现在时下雪时不下雪的,但是积雪已经很厚了,陈可秀也不着急,让老人注意安全,也不用想着一天就能把全城跑完,比较滑的路段下车推着走。

    别看只是两个十四五岁的少年,在这种年代绝对能当大人用,人也鬼精鬼精的,也不用很担心。

    这一天,幸福蛋糕店的广告有点“扰民”了。

    有很多人都听到了,喇叭里传来响亮又亲切的声音,“幸福蛋糕店开业了,西氏蛋糕,松软不腻,大人小孩都爱吃,佳节送礼必备,还有精美礼盒相赠。开业大酬宾,消费满五元以上,加送一块钱。”

    现在物资还是紧俏,要不然陈可秀非得要送点玩具或者是其他的东西,问题是蛋糕店除了蛋糕什么都没有。

    确实是路不太好走,覃老大带着同学,花了四五天的时间才跑完。

    陈可秀除了承诺的每人一块钱佣金之外,每天在他们回家之后,还能送上两块蛋糕。

    这两个孩子都特别喜欢这个活,还跟陈可秀说了,以后要是有这样的活,包在他们身上了。

    反正放假了,出去跑着玩都要去,还能赚钱,有蛋糕吃,这活络在谁身上,保管都是欢喜的。

    除了开业那天之后,幸福蛋糕店因为有免得赠送,人比较多之外,之后的几天冷冷清清。

    一天也卖不出去几个东西,要不是现在天气比较冷,都担心东西会不会放坏了。

    林姐愁得不行,也不敢继续做别的,就怕烂在自己手里,正坐在柜台后面,看着贴在门上面的招聘愁眉不展。

    生意都成这样了,还招人干什么呀,指不定啥时候就黄了。

    唉,不知道小陈哪来的自信和底气。

    看到客人进店,她有些懒散,还是站了起来。

    穿着面包服的客人问道,“这里的蛋糕能尝尝吗?”

    林姐有点失望,不过还是指的是柜台上面用来试吃的蛋糕,“在这儿,你尝尝吧。”

    说真的,这几天遇到了不少人,都问能不能尝尝,尝完以后就不买了。

    她觉得小陈出的是馊主意,倒不是舍不得,只是吧,要是不让人尝,顾客想要吃这一口,怎么也得花点钱买。

    现在属于是白给别人吃了,完事人家还不买,说了声谢谢或者是悄悄咪咪的走了的还行,有的人分明就是不买,还得说上一句不好吃。

    让她这个做蛋糕的人情何以堪,有时候都觉得晦气。

    这个客人一来就要试吃,估计也不会买,一天天的净白干。

    第731章

    一路同行

    顾客看了一眼,捻了一块尝尝,眉头皱了皱。

    林姐心想,实锤了,又是一位要挑剔但是不买的主儿。

    没办法,开门做生意和气生财,别人说两句也不能怼回去,老老实实的受着呗。

    顾客想了想,“其实我吃过蛋糕,你做的大差不差吧,不过你这个是吃的是不是放的时间长了点,我觉得味道有点不太对了,有没有新的给我尝尝?”

    林姐见她挑剔得狠了,本来不想搭理,可是她有点不服气,试吃的也是好的,不说是新做的吧,反正绝对不是坏的。

    非得要争这么一口气。

    想了想,挑了架子上,最新做的,揭开盖在上面的纱布,给人切了一块,“我们不给人试吃坏的,这个是今天早上做的,你尝尝味道是不是一样?”

    顾客尝了尝,末了说道,“还真是差不多的味道,终究是差点意思。不过也有可能是用的面粉的质量问题,也有可能是发酵粉的问题。”

    林姐有点来气,心说挑三拣四,又不是个真顾客,真挺闹心的。

    回头还是和小陈商量商量,把试吃的这种活动给停了吧。

    她虽然不乐意,不过她一向脾气好,也没摆脸色,只是点点头,“您是行家。”

    “那是当然。”顾客也没客气,不过画风一转,“能在这地方找到这口吃的也不容易。听说你们这边还有那种礼盒,就这么着吧,给我拿七盒,不过你不能现在就做啊,我腊月初七过来拿,你腊月初六给我做出来,这样能行吗?”

    林姐有点傻眼,上一秒还说不太正宗味道也不怎么好,怎么突然就要买这么多?

    她有些不确定的问道,“盒子里是一斤左右的蛋糕,到时候会用油纸包好,不过价格……是两块八一盒,你确定吗?”

    “当然啊,买来送人的,盒子得给我弄的好看点。”顾客没有丝毫犹豫,“先给你十块钱的定金,我过来拿的时候,再付剩下的钱。然后你给我称两块的小蛋糕吧,按照时间算,现在不是在活动期间么,买10块钱的就要送两块钱的,这还算数吧?”

    “算算算!”林姐连忙说道,立刻给人夹了蛋糕,放在油纸袋里,好好的包起来。

    这可……真是发了。

    一个礼盒,蛋糕加上盒子还不值一块钱,就算加上把那种消费满了赠送的蛋糕成本除外,真的就不值一块钱。

    她觉得,这种是不实惠的东西没多少买,没想到来了个大主顾。

    刚送走了客人,留下了对方的地址和名字,又进来客人。

    虽然没有这么大的手笔,人家试吃之后,多少还是买了点。

    林姐一打听,这都不是附近的人,专门过来买的,就属于是只要不太难吃,就不会空手而归的人。

    寂静冷清的店里,打破了平静之后,不说顾客络绎不绝,倒是没有多少空闲。

    最后来了一波人,应该是相约而来的,把剩下的蛋糕和面包都包圆了,只留下饼干。

    也是,做饼干就是多此一举,店里的什么东西都比人家食品公司的贵,看起来差不多的饼干,只有冤大头才会花钱买。

    林姐想着,她做的饼干,不行就停了吧。

    生意最好的就是那个奶油蛋糕,可惜就是鸡蛋不充足,不然就专门做这个好了。

    她这回看着门口的招聘广告,觉得应该多贴两张,不说别的,有个人能在后面忙活,也得有个人在前面招待顾客。

    晚上见陈可秀过来,她忙问道,“你都干啥了?今天生意莫名其妙的就好起来了。”

    她都仔细算过了,刨去成本,居然赚了21块钱。

    这可是一天的收入啊,林姐简直觉得人在天上飘,就怕明天被打回原地。

    陈可秀眨眨眼,“我都和你说了,咱们就是地方稍微偏僻点,别人还不知道这里开了个店。你手艺那么好,等口碑打出去人就多了。”

    目前作为沈城的第一家私营店,就算是猎奇的,也会有人来瞧瞧的。

    附近的路过,占个便宜也正常,其实亏不到哪里去。

    现在蛋糕是稀罕物,有些顾客虽然没买,但是吃到了,别人要是问起来,肯定都会说是买了的,也会帮忙吹捧的。

    吹嘘,是无聊的广大群众爱做的事,谁都不会承认自己是白吃的。

    就算觉得味道不咋地,一听说别人没吃过,多半都会说还可以,就算是说不好吃的,那也是名声宣传。

    林姐的手艺还不算很好,而且材料有限,但是也能甩现在食品公司同类型的点心一大截。

    因为之前没有竞争,属于全垄断,国营的厂子从来不会研究新的口味和品类,都在按部就班。

    现在时间还短,等过些日子,陈可秀就该出生日蛋糕活动了,营销嘛,要一步一步的来。

    做什么事都不能急。

    林姐有些脸红,“我就是害怕,我还无所谓,可是你投了那么多钱,就怕给你干亏本了。”

    陈可秀摇摇头,“不会的,你就放心干吧,营销的事儿交给我,雇两个人帮忙,你有空了就研究研究口味。咱们把口味做好,才是最重要的。”

    其实后续的,她还没说呢。

    现在工厂大幅度裁员,国营厂子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幸福蛋糕的名声打出去,后续就可以轻易和工厂合作。

    国营厂子再差,也是有自己的底子和销售渠道的,而且各种框架都有,幸福蛋糕店很容易就能得到这方面的便宜。

    不过做蛋糕,还有研发新品,她是完全不懂的,都只能交给林姐,她负责商务合作就行。

    只是这个事情现在八字都没有一撇,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就不告诉林姐了,免得她压力太大。

    林姐点点头,“行,那我就听你的。主要是我没做过这方面的生意,心里没底。要是开饭馆之类的,我肯定没这么怕。”

    陈可秀笑笑,“行啊,等这边什么时候物资丰富了,我也投钱给你开饭馆,干啥都支持你。所以你别怕这个店赔了,胜败乃兵家常事。”

    这年头,只要手里有点资金,能把摊子支起来,奋斗的方向也不算太偏的话,不存在赔钱的。

    最赚钱的无非就是衣食住行。

    住、行还差点时间,这些时候,不管是卖衣服还是搞吃的,不会赔。

    既然林姐担心,她就给出承诺。

    林姐见她淡定,心态也稳多了,“有你在背后,我真的不怎么怕了。”

    被指责得多了,就怕干不出成果,辜负别人的期待。

    尤其是陈可秀是给她投钱,真把投资打水漂了,她都觉得没脸面对她。

    见她情绪稳定,也觉得心安定。

    她相信,一定能干起来的。

    第732章

    生意有起色

    这个天气,路不好走,店又比较偏,陈可秀还没想过,现在生意就能有起色,不过打广告付出的成本比较小,这都试试了。

    能让林姐感到安心,陈可秀也挺高兴的。

    其实她从来没想过要赚多少钱,也没想过真的做很大的事业,主要是在这个时代吃的苦头太多了,就想丰衣足食,衣食无忧。

    投这个店的时候,也是看林姐找不到合适的出路,才提议开店,既然已经开了,自然就要弄好。

    虽说现在的情况依旧不容乐观,但是林姐总算乐观了。

    只要在乎的人开心,其他的反而没有那么重要。

    冬天的生意不算好,但也不算很差,周末休息的时候,人还挺多的,基本上都是带孩子过来的。

    幸福蛋糕店的名声打了出去,主要是有礼盒套装,现在的人情世故可不必后世的差,幸福蛋糕店的蛋糕礼盒几乎成为了送礼必备。

    过年简直忙碌的不行,要不是请了两个小姑娘来帮忙,还真有点忙不过来。

    陈可秀是负责运营的,她决定增加套装,和蛋糕一起配合卖。

    选择的东西也很简单,那就是不算太畅销的汽水。

    只不过汽水是玻璃瓶的,大家购买之后喝完要还,陈可秀抽了时间,和厂子谈了谈。

    她出装饮料一次性纸盒子的制作方法,进价方便不能太高,两年的时间之内只能供应给她。

    厂子那边算下来,还是有得赚,拉扯了几个月,才接了单子。

    陈可秀明白,对方是国营厂子,这份合约大概持续不了多久,她也没那么在乎。

    目前就是提升客流量,优先抢占市场,后续饮料厂那边要出自己的牌子,她也管不到的。

    蛋糕那么大,别人要吃一口,她也没什么意见。

    这一番操作下来,仅仅半年的时间,幸福蛋糕店在沈城的知名度很高,再远点的地方都有人会过来买。

    再加上,农贸市场彻底开起来了,也有很多的散客。

    店里的品类越来越多,光是在店里卖东西的小姑娘都有两个,后面帮忙做蛋糕的,也有两个。

    一切都在稳步进行,陈可秀总算能歇一段时间了,开始抓起了孩子的学习。

    今年就要上小学,就算不卷,该学的也要学。

    可是这两个孩子,没有一个喜欢学习的,天天在家里闹得鸡飞狗跳。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