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27章

    黄大娘不说话,歪了歪身子,把手里的簸箕往一边歪去,板着脸,一副不想多话的模样。

    林姐也不气恼,伸出手来烤火,“虽说我来的时间不长,这两个月咱们可常打交道呢。你不相信我还不相信自己的眼光吗?年前说想跟我结亲,还不是觉得我这个人稳妥嘛,咋就又觉得我是那种咋咋呼呼的人了。”

    这样话说的,虽然显得哪壶不开提哪壶。

    但是黄大娘爱听。

    这会儿都说她家财迷,不过在林姐这里,只是单纯看上了她这个人稳妥。

    这可不说到了黄大娘的心坎里了吗?

    她终于转过身来,却还是语气冷硬,“我就是觉得你是个稳妥人,可这世道啊,知人知面不知心。”

    “您这话就说远了。”林姐笑了笑,“我哪有那么无聊,再说大春哥好得很,没结亲是我没福气,我一个寡妇,就是混口饭吃,人生地不熟的,夹着尾巴做人都来不及,哪能说得出那些有的没的话。”

    换做以前的林姐,压根就说不出这种自我贬低的话。

    可是经历了婆家娘家以及亲生孩子的抛弃,这些对于她来说都是一种磨难。

    又加上这段时间做生意,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对于别人怎么看的,早就不在乎了。

    能过来解释,无非就是为了以后能便利点,别到了需要求人的时候被人穿小鞋。

    其实黄大娘人也还行,被人在背后说坏话,生气归生气,最后还是开了磨面机子干活。

    冲这点,就值得解释。

    黄大娘听了这话,心里的疙瘩也没了,反而是叹了口气,“其实我也没完全相信别人说的,只是吧,唉。这事也怪我,急吼吼的就想要让你做我儿媳,确实不合适。”

    就是别扭啊,就算不是林姐说的,大家已经这么议论了。

    不管怎么讲,肯定都会起来的是黄家见钱眼开。

    这种坏名声,和林姐有关系。

    无非就是迁怒罢了。

    现在说这话倒也有几分真心实意,当时就是觉得林姐不错,没想过大家会说这话。

    要是早知道,不管亲事能不能成,当初就不会开这个口。

    林姐都自己来解释了,黄大娘人老成精,哪里还不知道,肯定是赵玉兰给传出去的。

    毕竟她跟陈可秀还有林姐有仇。

    这种事情不好辟谣,影响也不大,陈可秀和林姐都不打算管了,但是黄大娘却是不肯咽下这口气的。

    她和林姐说道,“咱就当这事儿没提过,谁要是问你,你就说没有这回事。”

    林姐倾刻间明白她说的是什么事,立刻点点头,“那肯定啊,我这种买卖人,街头小卒,大春哥哪能看得上我呀,也不知道谁胡说八道的。”

    黄大娘很满意她的上道,难免又是叹了口气。

    说句实在的,就冲林姐这会儿的表现,要是真能把人娶回来,就算是背了见钱眼开这个名声也值得了。

    可惜就是得了差名声,人家也不愿意呀。

    所以,这事儿不能就这么算了。

    黄大娘的做事风格很简单直接,放下手里的活,站起来,就去找赵玉兰。

    林姐和她同行了一段路,就自己回家了。

    刚到家,就忍不住和陈可秀挤眉弄眼,“你看着吧,赵玉兰光会欺负你,惹到黄大娘,够她喝一壶的了。估计这会儿已经在找她算账了”

    “真的?那确实太好了。”陈可秀忍俊不禁,“就喜欢做些偷鸡不成蚀把米的事情,永远都学不会乖。”

    赵玉兰总是这样,做什么事情,想一出是一出。

    只觉得当时能出口恶气。

    现在摊上事儿了吧。

    黄大娘家在村里,也是有名的殷实人家,所以说没欺负谁,但是也绝不是任人欺负的主。

    这回有好戏看了。

    不过陈可秀是不会去看戏的,就她的身份,说不得还惹一身骚。

    反正有啥消息,不过是一阵风的时间,邻居们都会吹进她耳朵里的,等着听就是了。

    黄大娘是下午闹腾的,第二天中午,赵玉兰的下场才传进陈可秀的耳朵里,高兴得多吃了两碗饭。

    消息不是邻居带来的,而且刚来上工的谌小芳带来的。

    虽然她没亲自去看,不过她家赵玉兰家里不远,就得到了第二手消息,知道陈可秀想听,就和她说了。

    第669章

    就跟选妃似的

    赵玉兰就是欠的,黄大娘去找她质问,让她澄清。

    赵玉兰是自然不承认,但是黄大娘可不是会慢慢和她讲道理的人,难听话骂了出去,赵玉兰难免回嘴,不免是承认了。

    黄大娘否认了想结亲的意思,赵玉兰还据理力争,举例说明黄大娘就是有这个意思,但是不肯承认她添油加醋说了那些话。

    结果,被比她还大十岁的黄大娘,满村追着打。

    赵玉兰被打的挺惨的,打到最后实在没办法了,就承认了自己胡说八道。

    黄大娘这才算满意了,拍了拍腿,施施然回去了。

    小芳学得活灵活现,陈可秀听得好笑,赵玉兰真是敬酒不吃吃罚酒。

    讲道理,摆事实,还真不如直接动用武力来得快。

    黄大娘搞了这么一出,怕是就没有人敢议论这个事情了,赵玉兰每天都在出洋相。

    做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活该的。

    赵玉兰被追着打了,更加觉得丢人,又惹不起黄大娘家,彻底连门都不出了。

    现在的赵玉兰,名声虽然很臭,倒也不是没有人搭理她。

    毕竟邵建国读书读的好,这是村里人都公认的。

    不管怎么说,大家都觉得,邵建国能考上好的学校是板上钉钉的,现在这样的环境,有一个好的学校,出来就是包分配工作的。

    只要得到工作,就会从农户人家变成吃商品粮的城里人。

    试想有几个人不心动呢?

    想要把邵建国变为女婿的,也未必是想在他身上得到什么好处,大概就是单纯觉得,女儿嫁一个好人家有面子。

    有的也是疼爱女儿。

    在世人的眼里,吃商品粮总比在乡下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强。

    所以,即便赵玉兰的名声很差,她自己顶着一脸的伤都不想出门,难免还是有人家跟她串门的。

    不过话题的中心当然都是已经17岁的邵建国。

    一来二去的,才过了一个星期,赵玉兰又抖擞了起来,她又想出了别的招数挽回尊严。

    ——逢人就说,邵建国要相亲了。

    村里还是挺热闹的,想要相亲的人家,得用两只手书。

    赵玉兰更加得意了。

    毕竟这么多姑娘看中,邵建国又变成了她骄傲的底气,尤其是在这种丢人丢份的环境里。

    她倒没有看不上村里的姑娘。

    对于她来说,邵建国以后娶的媳妇儿,是一个能干又勤劳还孝顺老娘的人就最好了。

    城里的姑娘娶回家有面子,但是还不一定有村里的好。

    所以,她最近忙碌着给邵建国定亲的事,倒是不怎么作妖了。

    同住在一个村里,陈可秀还是能听到她的消息。

    赵玉兰在村里,搞得跟选妃一样的,还放话出来,想要给儿子娶一个什么样的媳妇儿。

    说出的那些要求,感觉村里的姑娘都是她家养的一样,真是把邵建国当做皇太子了,对人家的女娃指指点点。

    又不是每户人家都想和她家结亲的,甚至有的姑娘家也不愿意,这些话说出来就像是笑柄。

    有不少人当做笑话来听。

    同样,也吓退了大多数人家的姑娘。

    不过也有几个姑娘,坚持对邵建国有意的。

    邵建国这两年长高了一些,不像之前那么矮了,活儿干得少,还算白净,说出去又是个读书成绩好的,怎么看都有一层滤镜。

    虽然个子依旧不太高,也是很得姑娘们喜欢的。

    即便邵母要求未来的儿媳妇,不能要彩礼钱,要生得好看,还要干活麻利。

    一大堆的要求,总有那么几个,还是有心思的。

    不过大多数的人家提到赵玉兰,都不屑一顾。

    不管家境有多好,以后邵建国有多少出息,就凭赵玉兰这种性格,就不想把女儿嫁过去。

    跟她没有办法相处,而且还挺丢人的。

    村里现在两级分化很严重,想要把女儿嫁给邵建国,就说什么儿子是儿子,当妈的是当妈的,不能放在一起说。

    而另一头就说,简直就是糊涂,现在都还没有什么成就,只听说成绩好就忙不迭地把女儿倒贴过去,也是挺没皮没脸的。

    不管村里人怎么说,赵玉兰依旧我行我素。

    去年承包的地,今年就开始种了,本来是打算让邵建国和邵梨子放学之后帮忙的。

    现在真的有几个姑娘想嫁给邵建国,家里的活忙完了,就去帮赵玉兰的忙。

    没想到,赵玉兰承包了土地,竟然也能挺清闲的。

    陈可秀听说这些东西,都觉得大跌眼镜,怎么会有人,因为一门赌博一般的亲事,就上赶着去帮忙干活了。

    她是真的不能理解。

    林姐笑着说道,“你不懂,这嫁人嘛,就是第二次投胎,要是嫁的好,后半辈子也就不愁了。”

    看不上邵建国,那是因为太了解这对母子了,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可是别人又不怎么了解,加上邵建国这些日子以来,看着还挺勤快,和村里人打招呼也热切。

    都说浪子回头金不换,以前他口出狂言的那些话,大家也都当做年少不懂事。

    现在看着有礼貌了,又是读书好的后生,说实话,长得也不次,装起来像模像样的。

    自然有人垂涎。

    这会儿的姑娘也挺大胆的,喜欢就勇敢的向前追,为了嫁人,一点都嫌不寒碜。

    “别说现在啊,就说之前的时候吧,就我那个前夫……以前嫁给他之前,他家就是双职工家庭,未来的路规规整整的。”

    “那时候,就他们街上,多少大姑娘都想嫁给他。别说就是帮忙干点活了,有的勤快的,大早上就过去帮他家晒被子。”

    “甚至还有的,帮忙去做饭什么的,明明八字都没有一撇,都已经当做自家的活干了。”

    林姐提起前夫的趣事,语气倒是没有波澜,似乎也不觉得有什么,只当做笑话来听。

    陈可秀随口问道,“那后来怎么没从那些姑娘里头选呢。”

    林姐剁着肉馅儿,嗤笑起来,“哪那么容易,这个结婚吧,就讲究门当户对。那时候我家也不咋地,但是我爸妈都是有工作的,而且我本人当时也是读了中专的。有工作也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那些女孩子,能这么倒贴,也是因为家里条件不太好,想要嫁个条件好的。”

    “那我前夫也会算啊,谁不想找个也有工作的,一辈子平平顺顺,日子稳稳当当的过,自然而然相中了我。”

    第670章

    还真有上当的

    林姐说到这里,多少有些惆怅。

    年轻的那会儿没想到这些,还以为是难得的互相欢喜。

    那会虽然是经人介绍,不过也是相处了一段时间,才决定结婚的。

    看似感情好,所以为了那个家,明明自己也有工作,却任劳任怨,付出的也不少。

    没想到竹篮打水一场空。

    人到中年,婚也离了,儿子们都不愿意跟着,竟然还嫌弃她是一个累赘。

    现在想想往事,以前还真是单纯的可怕。

    要说后悔吧,其实当初也没有多少选择,总不能自己有工作,选一个无业游民吧。

    无业游民还不一定对自己好,加上家里那关就过不去,能找到前夫结婚,在当时也是很令人羡慕的。

    只是现在看来,觉得村里倒贴的这几个姑娘,把邵建国当做香饽饽去争抢,不免有些感叹。

    其实做什么都没有用的,邵建国有野心,他想要读书,然后分配工作,吃上商品粮。

    这可不是简单的事情。

    一个家里只有一个吃商品粮的,想要在城里站稳脚跟都不容易,毕竟不是工作了就分配房子,最起码要干满5年。

    那这五年的时间处哪里?

    只能是哄一个城里的女孩子结婚,然后慢慢来了。

    这些女孩子的付出,最终都会竹篮打水一场空,甚至还会沦为村里的笑柄。

    要不是事不关己,都想劝上几句。

    毕竟最后是没有结果的。

    陈可秀摇摇头,“这事儿咱们就别管了,每个有自己的想法,我们跟赵玉兰的关系微妙,要是跑过去劝别人,还显得是我们心怀鬼胎。”

    虽然觉得唏嘘,能够因为不确定的未来,就去家里帮人干活,可这是别人的选择。

    谁也管不了的。

    林姐点点头,“那倒是,我们就别管了。”

    谌小芳在一边听着,半晌都没有说话。

    讲真的,要不是有这份工作,加上经常听林姐和陈可秀说起邵家的人,她其实对邵建国的观感还可以的。

    虽然村里的那些人说,邵建国特别傲气,又不像个男人,力气还特别小。

    可是她觉得吧,读书人,识文断字的,有点傲气很正常,因为本身和大家就不一样啊。

    至于说没什么力气,人家以后也不靠下力气生活,力气大小又有什么打紧的呢。

    每次听到那些同龄的大哥们说邵建国的不好,都觉得很心烦的,觉得这些人就是嫉妒人家读书好。

    当然,经过这段时间近距离的观察赵玉兰,也时不时从林姐嘴里听说邵建国都凉薄,倒是也没觉得邵建国能是什么好人了。

    可是她有些着急,村里有个和她玩的很好的姑娘谢红艳,也就是隔壁的邻居,也喜欢邵建国。

    之前对邵建国的好感,都是来自谢红艳,那些所谓的优点,都是红艳姐说的。

    这几天,好像也去帮邵家干活了的。

    她琢磨着,林姐说的话肯定是有道理的,到时候红艳姐可别竹篮打水一场空。

    遭人笑话不说,还付出了劳动力,想想都觉得可怕。

    自从来林姐这里干活,没少听同龄的女孩子尖酸刻薄,阴阳怪气,但是这个朋友倒是没说过。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