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77章

    她不知道蒋嫂子是性格大变,还是本性如此。

    她清晰看到了劣根性。

    真不好说,以后为了利益,又或者说为了儿子,会不会做出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来。

    她希望给蒋清清留一条后路。

    这是她最喜欢的后辈。

    蒋清清嗯了一声,"好,姨,我先回去了。我妈在气头上,你别和他计较。"

    她其实也很无奈,怕是老妈不会让她和秀姨往来了。

    老妈的性格就那样。

    喜欢的时候,怎么看都顺眼,恨不得掏心掏肺。

    一旦有意见了,肯定不许身边的人和她的态度不一样。

    陈可秀见她敷衍,只是叹气,"你就记住吧,我肯定会帮你的,快回去吧。"

    当然,不用帮最好。

    说明懂事的清清能够继续幸福。

    看着蒋清清跑着去追蒋嫂子,背影慌里慌张的,陈可秀难免叹气。

    她也很无奈啊。

    她又不是什么有权利的,怎么可能还有人听取她的意见呢。

    蔺主任还差不多。

    胡主任的话,想都别想,她还是看得很清楚的。

    谁会听一个以后可能和这边没有一毛钱关系的人的推荐?

    这个想法,很天真。

    也是强人所难。

    罢了,感情都是缘分。

    该散就散。

    晚上和邵卫国说起这事的时候,依旧还是有些惆怅的,“按理来说,她们都是工作过的人,怎么会觉得我在组织的面前,挺有面儿?都能打的这种主意。”

    邵卫国有一搭没一搭的拍着如意的背,哄闺女睡觉,随口回答,“也许有可能呢,毕竟组织之前那么看中你。”

    陈可秀无语,小心翼翼地翻了个身,斩钉截铁,“没可能的。”

    组织之前看重她的想法,愿意听取她的意见,无非是因为她的意见都对大院有好处。

    且她是妇联的主任。

    即便是下属,在往后的工作中,家属院的工作还需要她配合,给她树立威信,对于组织来说,也是减轻负担的。

    而现在,她甚至算不上家属院的一员了,又是哪根葱呢。

    至于没有消除她的档案,也只能说组织是目前对于妇联的几个工作人员都不太满意。

    所以啊,才搞得好像希望她能回来一样的。

    实际上,她没有那么大的面子。

    要是真有这份可以推荐的殊荣,组织肯定会主动找她的,她一定二话不说,推荐蒋嫂子。

    她想着便笑了。

    因为这几乎不可能。

    而事实也正如她所料,直到离开家属院的那一天,组织上没有任何人来找过她。

    来给她送别的领导中,也只有蔺主任。

    蔺主任是唯一和她私交还算不错的领导了。

    之前听取了她的意见,在新招聘老师的世上,又了她的,把周建华这个斯文败类给刷下去了。

    她要离开了,来送她一程,都是念旧情的了。

    虽然和蒋嫂子不欢而散,甚至可能是这辈子最后一面,都没有体面告别,她挺遗憾的。

    也仅仅是遗憾。

    对于她来说,悲欢离合都是常态,她不会因为失去一个朋友而难过的。

    何况还是如此不体面的收场。

    但是,总体来说,陈可秀算是比较开心的。

    来送她的人里,不管目的是什么,都是对她的认可。

    而不是看在邵卫国的面子上的。

    第571章

    这就是盖的房子?

    在家属院做妇联主任的日子,也没白干,搞笑的是,她的档案里,多了一份做了两年半妇联主任的履历。

    多出来的两年……是组织给她的奖励还是补偿?

    她不清楚。

    但是总是有好处的。

    有这个履历,她甚至有可能找到工作的。

    也算是以后能多一个选择。

    有人送她,自然也有人送邵卫国。

    和到家里和她聊天不同,送邵卫国的,都是在家属院门口,大家聚在一起。

    陈可秀识趣的没听,先抱着孩子上了大巴车等候。

    林姐已经过来等着了。

    陈可秀虽然回老家,可她答应了林姐,不管去哪里,都要带着她一起离开,自然是要说到做到。

    她靠在窗户边,远远看着邵卫国他们拍肩膀告别。

    晃眼间,看到了唐安容。

    对方也只是冷淡的点点头,没有上车和她叙旧的意思。

    她和唐安容,连朋友都算不上。

    要是不算对方发疯的时间,甚至可以说没有见过几面。

    如今,彻底离开家属院,也算是称了唐安容的心意了。

    因为邵卫国的离开,她回原籍,这辈子大概和箫林也没有什么交集了。

    即便邵卫国和箫林的关系再好,离得远,又各自有家庭,那些陈旧的友谊,能否经得起岁月的考验,还是另外一回事。

    自然而然的渐行渐远。

    又或者在岁月的蹉跎下,以及各种事的辗转下,逐渐疏远,这都是各类感情最终的归宿。

    唐安容应该可以放心了吧。

    她也没必要再和她说什么了。

    就算唐安容继续发疯,也影响不到她的生活了。

    唐安容静静地看了她好久,似乎想到了什么,最终走到窗户边,"相识一场,祝你平安。"

    陈可秀笑了笑,"也祝你事事顺心。"

    平常的问候语,唐安容的脸色却变了变。

    她缓慢地勾起嘴角,"没有你,我肯定能顺心,而且会和箫林白头偕老。"

    陈可秀无语。

    有病。

    这两人能不能白头偕老,和她有屁关系?

    她直接把车玻璃关上。

    不如别说话了。

    反正以后也见不到,不必对不喜欢的人虚情假意。

    她永远没法和唐安容一个频道。

    唐安容也没纠缠,丢下一个挑衅的眼神,转身走了。

    两人都觉得,要不是刻意的奔赴相见,以后可能就再见不到了。

    可人群熙熙攘攘,缘分兜兜转转,总是会落在那么一些人身上,山水难相逢,偏偏总会相逢。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大巴车到了县城,已经没有了回老家的车票,只能在县里的招待所住了一天,第二天才回去。

    这次回到家不是深夜,所以也没有在城里逗留,直接去了乡下。

    什么都顺利,也就是给林姐开介绍信的时候,稍微麻烦了点。

    找了个公司打掩护,塞了钱,介绍信写的是去外派工作,介绍信的有效期只有三天。

    不过没有关系,在别的地方,介绍信和暂住证会卡得很严格,不过到了帽儿山大队,也就没关系了。

    林姐又不干活挣公分,也不会分走大队的任何资源,只是暂住,邵卫国在村里,这点面子还是有的。

    顺顺利利的回了家。

    正是麦子茂密生长的季节,还有忙着翻土,干得热火朝天的乡亲们。

    看到邵卫国这个时候,大家都很惊讶,纷纷打招呼,“卫国怎么这个时候回来了?”

    “退伍了吗?”

    “怎么退伍了呀,级别都能那么高了,怪可惜的。”

    邵卫国一句话都没插上,就变成了他已经灰溜溜的退伍了,全是羡慕又可惜的目光。

    陈可秀觉得有些好笑,忙说道,“没有退伍,就是把我们送回来,过两天就走了。”

    她没说要重新回战场,这种事并不多见,况且别人听了,未必会赞他一句好,多半会说他傻。

    总归不是什么太好听的话,索性就不说了。

    就当她就是暂时不随军,回老家居住,也能少很多事端。

    听她给了解释,大家恍然大悟的同时,又不免挤眉弄眼。

    邵母回家,虽然没敢继续作妖,但是也没少说陈可秀的坏话,大家都觉得“了然于心”。

    随军随得好好的,现在被送回来,肯定是不得心了呗。

    只是没有人当她的面说,都在心照不宣。

    陈可秀也懒得管大家想什么,招呼林姐,抱着孩子往家里赶。

    坐车转车的,早就累得不行了,谁还有空应付这些。

    这个时候,能找个地方躺下,美美的睡上一觉,那才是正经事。

    她也想看看,邵母花那么多钱和时间,盖出来的房子究竟是什么样的。

    可看到邵家依旧是茅草房,有变化的,只有门口侧面那堆被刨过的黄土之外,再没有别的。

    她看了眼邵卫国,“这不会是,耗时两年多盖出来的房子吧?”

    七五年的初春,邵母就哭喊着要盖房子,而现在已经是七七年的初夏了,盖出了个啥?

    纵然邵卫国知道邵母的真面目了,可也不免觉得难堪,臊得脸红。

    之前那些事就算了,不曾想连盖房子的事情也是骗他的,亏得他振振有词好一段时间。

    话里话外总在说陈可秀小气,恶意揣测人。

    哪怕他在陈可秀面上,脸面早就丢的一干二净了,现在也还是忍不住又添了几分难堪。

    亲娘真的是不给他争气啊,不好的事都让她做绝。

    大概是有人报了信,邵母急急忙忙的往外走,在门口看到一行人盯着土堆,神色有心虚。

    她瞟了一眼所谓的"房子",很快又挺直了胸膛,若无其事地招呼了一声,“怎么不声不响地回来了?”

    她没什么可慌的了。

    反正已经和邵卫国撕破脸了。

    关系最差,也就到这里了。

    每个月就给十块钱,别提盖房子了,吃喝都费劲,总不能怪她没盖房子吧。

    至于以前给得多,她都不记人情的,满脑子都只有,去年一年,只给了她十块钱的事儿。

    这么多年,邵卫国掏心掏肺的好,只用了去年一年,就被她抹除得一干二净了。

    她的态度冷漠,邵卫国突然无话可说,机械性地说,“送她们回来住一段时间。”

    邵母打量着一行人,挤出笑容,“还以为你转业了呢。快进来吧。”

    有句话怎么说的来着,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之前让回来,死活都不肯,现在还不是回来了。

    既然回来了,住她的,吃喝在家里,大的小的,那点工资,得全部寄过来吧。

    哼,可算是落在她手里了。

    第572章

    看谁折腾得过谁

    心里打着主意,邵母的态度热情许多,仿佛之前的隔阂都不存在。

    甚至都没计较陈可秀回老家,还把保姆带回来一事,拿出了十分的热情招待,脸笑得比菊花还灿烂。

    又是喊邵建国端茶倒水,又是让邵梨花打扫屋子的,忙得团团转。

    陈可秀知道她唱的哪出,也没生气,还笑嘻嘻地和邵卫国咬耳朵,“比上回来强,你说是不?”

    上次基本上是把工资都给她了的,也没见这么热情重视。

    所以说啊,谁有都不如自己有,钱这种东西,还是放在自己的手里是最好的了。

    邵卫国见她不生气,也放松许多,轻轻捏了捏她的后脖子,惹得她又笑了两声。

    结果就是……收获了路过的邵梨子的一个大白眼,以及一句嘟囔:"不要脸。"

    陈可秀没和她计较,只是打量着她的背影。

    小姑娘已经十三岁多了,不过没有前两年那么胖,也黑了不少,比豆芽菜强不了多少。

    反观倒了热水,就坐在邵卫国旁边的邵建国,他已经长高了很多,都有陈可秀高了。

    唇边长了一圈小胡子,头发有点长,看起来也不胖。

    邵建国和以前一样,无视了陈可秀,张嘴就是冲邵卫国抱怨,“哥,我还以为,你是不打算要这个家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