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08章

    他笑了笑。也亏得他们成日里搜罗来这些馊了的饭菜,难得啊。

    第588章

    年家女儿

    四爷回京,弘昼和榕儿自然也回来了。

    弘昼多日来都在忙碌,实在是事情颇多。就没有时间进后院看看。

    今儿得闲了,才想起去后院。

    正院里,福晋道:“听闻出了事,可吓死臣妾了。也没有爷的消息。皇阿玛好些了吧?”

    “无事,府里可好?”弘昼喝了茶,问道。

    “好,只是……年氏那,爷还是去看看吧,她也是有身子的人,那么熬着,也不是个事,您好歹去看一眼。”

    年氏如今有六个月的身子了。

    “她怎么了?年家的事又不与她相干。”弘昼皱眉。

    “我也是如此劝,她着实胆小,又这么些时候不见爷,难免会瞎想,爷还是去看看吧,不说别的,她还怀着孩子呢。”

    福晋担忧道。她可不想年氏的孩子有个好歹。

    “那爷去看看吧。”弘昼起身道。

    到了年氏这里,弘昼就觉得气氛不对劲,奴才们见了他都是战战兢兢的样子。

    “你们主子呢?”弘昼皱眉问道。

    “回主子爷的话,主子睡着呢。”贴身的奴婢小声道。

    弘昼便没再问,径自走进屋。

    年氏肚子凸起睡她黄花梨榻上,整个人像是脱水了一般,干瘦,憔悴,倒是显得肚子格外的大。

    “将这里的奴才都给爷拖下去打!如何就把主子伺候成这样!?”弘昼一看就来气。

    年氏进府以来,已经养的白胖了,有孕之后,更是胖胖的,弘昼见了就喜欢,如今才一月多不见,就成了这幅模样,叫他怎么不气。

    “爷。”年氏艰难的站起来,福身。

    弘昼生气,就不想理她。

    年氏站起身,悲凉的眼神看向弘昼,却不说话。

    年家出嫁的女儿都死了,她如何躲得过?

    只是……这孩子,孩子……

    年氏摸着肚子,豆大的泪珠儿落在肚子上。

    “药拿进来!”弘昼在离开正院的时候,福晋就把这几日都给年氏送的安胎药叫人拿食盒装了,一并叫他带着。

    这会子奴才拿来药,弘昼亲自端着走近塌边。

    年氏惊恐的看着弘昼手中那白瓷碗,药汁还冒着热气,她抱着肚子,瞪大眼一步一步往后退,摇着头:“不要,不要,求你……”

    弘昼站定,皱眉:“还不喝药?要作死么?”

    “求你了爷,我不要喝,不要喝……”年氏跪倒哭着道。

    弘昼气急了,她是不想要孩子了么?

    “年氏!”弘昼大叫一声。“喝药!”

    年氏哭的几乎抽过去:“求你了,求你了,我……我知道我该死,我该死,可是这孩子没错啊,求你了爷,叫我生下他,给谁养着都好,哪怕送人都好啊,求你了求你了……”

    弘昼一愣,她这是想哪里去了?

    “年氏,你起来。”弘昼耐着性子道。

    年氏此时惊恐占据了理智,她膝行几步,紧紧抱着弘昼的腿:“爷,求你了,我只求生下孩子,我求你了爷,生下他,爷赐我毒药都好啊,爷……”

    弘昼连日劳累,本就烦躁。见着年氏消瘦至此,就怒气勃发了。

    这会子她还要误解,弘昼一生气,就将那药碗砸了,褐色的药汁散发着药味弥漫在屋里。

    年氏一愣,抬头看着弘昼,他不给自己喝药了么?

    弘昼低头,捏住年氏的下巴:“你太令爷失望了?你进府以来,爷对你如何?嗯?”上扬的声调无不显示他此时的怒气。

    “我……爷……”年氏无言以对。

    “那碗,是福晋特地给你熬得补胎药,不是你以为的堕胎药。”弘昼一字一字说的清楚。说完就甩开了年氏,大步的往外走去。

    年氏不知道忽然间怎么就开窍了。

    别的都没有反应过来,只有一句话,在她脑海里响彻。

    ‘此时要是叫三爷走了,他一辈子都不会再来。’

    她疯了似得爬起来,也不顾手被瓷碗碎片划破,冲上去就拉着弘昼的胳膊:“爷,你别走,你别走……”

    弘昼见她雪白的手上鲜红的雪,染在自己宝蓝色的袍子上,像是暗夜里开出的一朵蔷薇。

    “拉爷作甚?你不是自己有心思?不肯信爷的?”弘昼没不推开她,只是言语冷淡。

    “我……我……爷回京这么久,都不曾来一回,我……我怕啊……爷别走。。”年氏的手更紧的抓着弘昼的胳膊,半分也不肯松开,像是抓着惟一的救赎一般。

    弘昼看她手上的血一直流,硕大的肚子显得更加突兀了。整个人可怜的很。

    心里叹息,回身握住她得手:“松开。”

    年氏比方才还要惊恐,她摇头死死的抓住:“不要,不要,爷不要走,我放开了爷就再也不会来了。”

    弘昼失笑,总算还不是太蠢,方才真想走了再也不来的。

    “松开,手流血了,爷不走了。”

    年氏看着他带笑的眼睛,犹豫着不敢松手。

    弘昼狠狠捏了一把她的脸:“还不松开?”

    年氏脸颊一痛,心却稍微安定了些,一点点的松开手。

    “瞧瞧你把自己折磨成什么样了?爷回京忙的睡觉的空都没有,顾得上来看你?”弘昼牵着她走近塌边按着她坐下。

    年氏一句话也不说,只是一直一直追着弘昼的眼睛看。

    他眼里有心疼,责备,怜惜,没有厌恶。

    “看什么,傻了?手不疼?”弘昼黑脸道。

    “爷,我错了,以后再也不敢了,爷……”年氏低头,泪珠子又止不住滚出来。

    弘昼叹口气,罢了,一家子获罪,她怕也是情理之中。抱着她避开肚子道:“别哭了,你记得你进府那一日,爷说了什么?”

    “爷……爷说只要我……我忘记年家……只记得……记得是爷的侧福晋……”年氏哭的抽抽噎噎的说出来。

    “既然记得,还把自己搞的这么憔悴,就该打。你家里获罪,你心里难过是人之常情,可是你不能难过。一来你有孕,你得为孩子着想。二来,自打你进府,就是皇家的侧福晋,入了宗蝶的。不再是年家女子。知道么?”

    “知道,我不敢了,爷别走。”年氏好不容易止住点哭声,紧紧揪着弘昼的衣裳。

    第589章

    安心

    “好了,不走,今儿都陪着你,叫人进来给你手上药,然后好生喝了安胎药,好不好?”弘昼拿出帕子给她擦脸,一脸的泪水。

    “真丑,本身也不好看,瞧你瘦的,越发难看了,这也好意思不叫爷走?”弘昼忍不住打趣她。

    年氏此时顾不得害羞,只是又抓住弘昼的袖子:“我会长胖的,我……”

    “好了,不许哭了,孩子跟着你也是遭了多少罪。”弘昼皱眉道。

    年氏就忙擦了泪,不敢再哭,只是紧紧抓着他不松开。

    不多时,奴婢们进来,她们方才一人挨了二十个板子,拐着腿。

    进来不敢说话,看着一地的狼藉只是静静的收拾了地上的碎瓷片,拿来金疮药,给年氏手上上了药,又拿来热好的安胎药叫年氏喝下。就又退出去了。

    三爷不大发火,一旦发作了,也是厉害极了。

    她们近来是懈怠了。都想着主子的母家落罪。只怕主子也是得不了好,都为自己的命运担忧呢,这会子瞧着且没事呢,以后还得尽心伺候啊。

    再有下回,只怕也送了命啊。三爷到底是皇子,不发作便罢了,发作起来,谁也不敢拿脑袋试验多厉害。

    年氏这回就什么都不怀疑了,端起来几口喝了干净。

    接过漱口水,漱了口弘昼还给她喂了一个梅子。

    “这些时候,没好生吃饭吧?爷也饿了,一并吃了吧。下午就陪着你。”弘昼看她那脸蜡黄的样子,就知道最近熬得厉害。

    “爷,京城里都好了么,皇上好了么,都是我阿……都是年羹尧太……”年氏自觉失言,便不敢说了。

    “都好了,皇阿玛受伤一时好不了,国事都是太子爷管着。年家……年家以后都不要提起了。你的姓氏也只是个姓氏。以后不会有人难为你,但是你要彻底忘记年家。”

    弘昼摸摸她那只好的手道:“素来皇子福晋,侧福晋也要靠着娘家的。你从来就没有依靠。以后也一样,爷会护着你,叫你生下儿子。你无须为年家获罪担忧。从来你的依靠就不是年家,懂了么?”

    年氏流着泪点头。

    实际上她都没有见过几回年羹尧,他常年在外,便是在京城,也是逢年过节才见得到,话都没有说过几回的。

    只是他到底是她的父亲。她……也是不孝。

    “你若是心里难过,就多抄经,等以后去皇觉寺烧了就是。许你为他祭拜几次,不过不能叫人知道。你要知道,你的阿玛,是爷的仇人。”弘昼道。

    “我不祭拜了,出嫁从夫,他伤了的是我的公爹。我不恨也就罢了,断没有祭奠他的。只是……年家其他人,兄弟姐妹们到底无辜,我……我多抄经,也算是给他们的心意。就一次,以后我都不会喝年家任何人,任何事沾上。我也不会不顾身子,爷和孩子才是我的亲人。”年氏急切道。

    她从来就没有过这么好的口才,真真是第一回啊。

    “好,难得你口齿伶俐。”弘昼笑道。

    这一日,弘昼就留在了这里,下午的时候,还叫贴身太监开了库房搬了好些衣料首饰来这里。

    也是对后院的女子一个表态,年氏,依旧是他宠爱着的侧福晋。

    福晋在正院静静的喝茶。

    嬷嬷急切道:“主子何必帮她?”、

    “我哪里帮她,我是帮我自己。你当我不说不管,由着她折腾死了自己就好了?”福晋淡淡的道。

    嬷嬷一时不解道:“她那么得宠……”作死了不是更好?福晋也不用担着的。

    “咱们爷的前途如何?”福晋不回答,倒是问了句像是风马牛不相及的话。

    “咱们爷的前途自然是好的,以后郡王亲王,旗主都是做得。”嬷嬷说起这个,一副与有荣焉的模样。

    “那你说,咱们爷以后立不立侧福晋?”福晋笑了笑问道。

    嬷嬷张大嘴,忙不迭的点头:“福晋真是高见,对的,对的,以后还是要立的。”

    “年氏唯一的仰仗,就是爷的宠爱和孩子。一旦失宠,她就完全没有了依仗。我不欲苛责她,就叫她占着侧福晋的位子。以后再来一个,得宠的话,我也轻松点。毕竟年氏这么没本事的不多见。”福晋道。

    “可不是么,是老奴糊涂,要是年氏没了,两个侧福晋都是难缠的才麻烦、。福晋可是要把年氏也收到自己的麾下?”嬷嬷笑着问。

    “又不是大帐,你当我是将军啊?还麾下。不用收她,她一心向着爷,就不会对我不敬。以后的侧福晋,就看看是什么样的吧。”

    夜里,弘昼与年氏躺着。

    他顺手摸了摸年氏身上,全是骨头。

    “这孩子真真是受了罪,你也不怕他生出来怨你,你不吃,就不知道孩子也会饿?”弘昼无奈道。

    “我……臣妾明儿开始,就好好补,爷放心,才六个月,还有时间呢,总会吃胖了,不会饿着他。”年氏小心翼翼的凑过去,将头挨着弘昼的胳膊。

    弘昼伸手将她抱进怀里。

    “听闻孩子太大也不好生,你悠着点,别补的过了,生出来再补也可以。”弘昼拍着她的背道。

    “嗯,我都听爷的。”年氏乖巧道。

    “嗯,睡吧,这才第一个,以后爷定叫你儿女双全。”弘昼笑了笑道。

    年氏就甜蜜的点头:“我会好好养着的,叫孩子健康,叫每一个孩子都健康。”

    对于古代女子,夫君肯叫她生孩子,越是生的多,越是表示得宠。

    年氏自然是高兴的。她慢慢入睡,幻想着以后有几个孩子,长得什么样子。最好都随了三爷,他长得好。

    儿子也行,女儿也罢,都好。反正她又不指望要什么世子位,只要聪明健康的孩子就好了。

    外头下起了雨,滴滴答答的雨滴从屋檐落下来,年氏往弘昼怀里又凑了凑。

    弘昼用坚实有力的臂膀,紧了紧她,这便是这世上最好的回答。

    【一写弘昼就像是吃了炫迈,我也不造这是为毛。下午可能……大概……也许……还有】

    第590章

    番外:胤禩的结局上

    宫里园子里闹翻天,万岁爷受伤,在蒙古就立太子。

    最重要的是,太子不是在乾清宫或者九州清晏立下的。而是蒙古的大帐中。

    若是旁人还不知出了什么事,那也太迟钝了。

    何况是一直关注这些的八爷?

    他叹口气,不管是弘时做了什么,他都已经输了,输的一败涂地。尘埃落定,他居然有种松了口气的感觉。

    他信步走去正院,他已经很久不来这里了。

    与福晋无话可说。

    “爷。”福晋一身藕荷色的旧家常袍子,脸色灰暗。她一头的首饰都是鎏金,却都是旧年的样式。

    起身福了一礼,就不再说话。

    八爷看着她,心里很是感慨。她一辈子没过过几年舒心日子吧?幼年父亲获罪,母亲早亡。寄人篱下。

    嫁给自己,也没有几年就落到不堪的境地。便是自己最风光那会子,也没有宠爱过她。

    八爷记忆力,八福晋有着娇艳的容貌,却从不爱对他笑。

    “起来吧,爷来看看你。”八爷坐在桌上,看着屋里一坐比冰山慢慢融化在青花的大瓷盘里,丝丝缕缕的凉气袭来。

    “我这也没什么好茶,爷凑合喝点吧。”八福晋从奴婢们手里接过茶盏递过去。

    八爷接了茶,自嘲一笑:“是爷没本事。”

    八福晋早不是当年那般害怕了,她淡笑了一声道:“说这些做什么,不过就是过日子罢了。”

    “是呀,以后……怕是更不好了,你跟着我,受罪了。我也想过我都这样了留你受罪何必呢?一直休书送你走也罢了,可是再一想,你也没处可去。哎……”八爷叹息。他真的这样想过,不是自己喜欢的女人,何必叫她受罪呢。不需要她同甘共苦。

    “爷说这话做什么,我总是八福晋,好不好,大婚那一日就定下来了。”八福晋一点也不难过,一点也不害怕。休妻?呵呵,他做不出。至少她还是他唯一的儿子名义上的嫡母。

    “哎,罢了,不说这个。你也知道,京城中出了事,弘时……怕是不成了。”八爷喝了一口茶,将粉彩的茶盏轻轻放下。

    茶确实不好,是旧年的茶,淡的没滋味,可是八爷似乎很久都尝不出茶的味道来了。

    不仅是茶,还有所有的东西。他食不知味,夜不能寐。

    “会连累爷?”福晋略微惊讶了一下,实在是她牵挂太少,没有自己的孩子,夫君不是自己喜欢的。

    孑然一身的人,实在是没太多惧怕的。

    “当初是我出主意,叫弘时投军。”八爷淡淡的。

    “爷……也是好意。”福晋低声道。

    “呵呵,好意?”八爷自嘲的笑:“却是好意,可是……是为了我,为了弘旺。想贪他的身份依靠。想叫他站稳脚跟。”

    “如今……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八爷说的轻描淡写,像是事不关己。

    八福晋知道,他心强了一辈子,可惜命不强,他是累了。深深的累了。

    可是这事由不得他。

    “爷打算如何?”福晋坐下道。

    “打算去圆明园外头长跪,直到皇兄肯见我。肯叫我说话,肯原谅宽宥了弘旺。”八爷坚定的目光看着外头。

    福晋心里一滞,他不要他皇子的骄傲了。

    是呀,为了他的儿子,他什么都愿意。

    “我……不知道说什么。”福晋也自嘲的笑,一家子的日子,过的真是有意思啊,夫妻像是形同陌路。

    “好了,就这样吧。也许以后日子更艰难。福晋好自为之吧。”八爷起身,就走了出去。

    高大却瘦弱的身躯在阳光中投下阴影。

    八福晋静静的流泪,却不是为了他。

    她为自己无奈,为自己悲哀,为自己不值。

    他叫自己好自为之,便是没有情感,也该是夫妻一体,可是,他叫自己保重。

    呵呵,这一辈子还真是讽刺呢。

    八福晋坐下,将一杯茶一口气喝到底,在她觉得,这茶不仅不寡淡,而且好苦,像是她无奈的人生一般。

    八爷出了正院就往张氏那里去了。

    张氏正在给八爷做衣服。他们府上如今一多半的衣裳都是自己做的。张氏又不放心被人动手,于是八爷的她基本都自己做。做不及了,才叫针线上做一半。

    “爷。”张氏笑着抬起头看了一眼八爷。

    八爷看着她,她也老了,皱纹也藏不住了。

    “做这么多做什么,又不是没得穿。”八爷挨着她坐下,看着桌上那石青色的长袍,还有一个袖子没接上。

    “爷的衣裳又不多,这个是薄的,很快就会做好。”张氏放下针线篓子,给他倒上酸梅汤。

    “坐着说话吧,爷有事和你说。”八爷道。

    张氏便乖乖坐着。

    “有些事你不懂,爷不和你细说了。只是……爷要去请罪,不知道结果如何。要是不好……你就要自己度日了。弘旺……爷会尽量保住他的。”

    、八爷淡淡的道。

    “爷……”张氏一惊,站起来,一句话也说不出。

    半晌她慢慢的坐回去:“爷,您做什么,我都听您的。我会好好的,爷放心。”

    八爷欣慰一笑,张氏一辈子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管他要造反还是要做什么她都跟着自己,叫她做什么就是什么。不会反抗,不会疑惑。

    “要好好的。大格格已经出嫁了,她不会不管你,女婿虽说不算什么高门,可是贵在对大格格好。至于弘旺,爷会保住他,也能保住。以后你生活无忧。”

    八爷道。

    张氏流着泪点头,她不能纠缠,不能给八爷添乱。

    次日一早,八爷穿着一身雪白的长袍,跪在圆明园外。

    大臣们上朝,人来人往,都惊讶不已。当年炙手可热的八贝勒,今儿算是沉寂了好多年了。

    这会子一身素白的跪着,又是为何?

    园子里很快就得了信,四爷伤重,一般事都没人烦他,玉漱殿里,除非是有大事,弘晴会来汇报。否则一切事都是有李絮打理。

    四爷倒是没有特别工作狂非要过问。

    李絮得知后,沉吟了会道:“爷,见见吧。”

    第591章

    胤禩的结局下

    四爷点头:“便叫他来吧。”

    八爷得了宣召,一时说不上的感慨,他该感激。没有叫他跪的太久。不过一上午罢了。

    进了园子,他只能低着头走路。

    他自然是来过圆明园的。先帝爷爱园子,最爱的是畅春园,可是圆明园也是一处极好的地方。

    没有赏赐给当今那会子,也带着他们兄弟来住过。

    就连良妃,也曾在这里有过一个殿宇。

    可是,大不一样了。八爷最后一回来的时候,园子里还是空旷的厉害,多水,少殿。

    如今依旧多水少殿,可是总觉得不一样了。是哪里?是那桃林有累累果实?还是圆圆瞧着皇后的玉漱殿前有一串串葡萄呢?

    他才惊觉,这是去哪?九州清晏已经过了呀。

    他不敢问,随着太监一路分花拂柳的走着。上了小船。哦,是去福海。

    那里原是个一般的宫殿,皇阿玛在世的时候,还曾带着他们在那里摆宴呢,牡丹开的极好。

    听闻后来就是皇后娘娘的专属,那时候她都不是皇后娘娘。

    小船一点点接近惜娇殿。

    红墙绿瓦的宫殿,显然是年年修葺,灿然如新。当年那些牡丹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丛丛的茉莉花。倒是香气宜人。

    白玉兰此时落了花朵,宽阔的叶子也颇有看头。

    梨树上,梨子都开始泛黄了呢。

    偶尔有一两个被虫子咬了的梨子落下,就有小宫女收拾的干干净净的。可见这里规矩严谨。

    八爷压住心里一切的情绪。曾几何时他来圆明园的时候,也是春风得意。小皇子们也围着他,太监们也奉承他。

    那会子,他怎么会觉得这园子如此精致呢?那会子他的心都不在这里。

    可是如今,他府中破败如斯,却觉得这圆明园是那么精美绝伦。

    他惊觉,皇阿玛有大大小小的园子,赏赐了多少人,唯独没有他的。便是他最辉煌那会,也不过得了一个不大的皇庄罢了。

    笑。

    八爷像是醍醐灌顶一般的笑,你看,其实从开始就知道,皇阿玛对谁好了不是么?

    他的想一想,好好想一想,是有多少年不曾进宫了?是有多少年不曾进园子了?多少年不曾见着皇兄皇后了呢?

    他也是康熙爷的儿子,显赫的皇子啊。风光的时候,怎会想到,这一辈子,还有他不能进宫的时候呢。可这不能进宫的时候,已经好多年了……

    “八爷,到了。”小钱笑着做出个请的手势。

    八爷笑了笑,就收敛了所有心思。

    下了船,一路进了惜娇殿。

    他不再看这里的繁华。

    “皇兄吉祥,皇后娘娘吉祥。”八爷见了四爷,直直下跪。

    他只偷眼看了一眼而已,石青色的常服,皇兄连腰带也没有系着,他腹部受伤。

    就那么闲适的靠在紫檀木雕龙凤呈祥纹路的塌上。

    皇后娘娘一身的大红,绣着缠枝莲花水波纹。静静的陪伴着皇兄。

    “老八。”四爷淡淡的叫了一声,他看着跪在那里的八爷,说不感慨是假的。当年老八的风头一度压过众位兄弟们。

    可如今……他鬓角都花白了,他才多少岁啊……

    “给八叔赐坐吧。”李絮说了一声。

    张德利就搬来凳子。八爷笑了笑:“多谢皇嫂。”

    八爷好久没见过这位盛宠的皇后娘娘了。她似乎没有什么变化。

    “非要见朕,也不用跪在园子外头。”四爷声音说不上有什么变化。

    “臣弟……是请罪,请皇兄饶恕。”八爷说着,又跪下了。

    四爷不说话,李絮说了一句:“到底是万岁爷的兄弟,有什么也该说出来,跪在园子外头做什么呢。”

    没得叫人说圣上刻薄了兄弟。李絮不喜八爷,说话难免带着些情绪。

    “是臣弟考虑欠妥,皇兄皇嫂见谅。臣弟有罪。”八爷磕了个头。

    “有什么罪,都起来说罢。”四爷像是对他没有什么兴趣,你好也罢,你坏也罢,都随意吧。

    “弘时……去军中是臣弟出的主意……臣弟贪婪,想沾弘时的光,臣弟有罪,才害的皇兄如此……也害的京城有了这一劫。”八爷说罢,就又磕头。

    “你起来吧。”四爷淡淡的。

    他岂会不知这些?他不欲将八爷如何,可是也不记得不知道他做了什么。到底是群臣保荐过的太子人选,有几分本事的。

    李絮是不知道这些,本就对八爷不满,这会子更是不满了。

    “臣妾去看看万岁爷的粥。”说着就起身一甩帕子走了,还给了八爷一个大大的白眼。

    活该你现在过得不好,害的四爷受伤!

    四爷笑了笑,小东西素来不喜老八,众多兄弟里,小东西最喜老九和;老十二。

    “此时,朕知道。前事如何,朕不想追究了。”其实八爷早早和弘时站开,才避免了这场悲剧。

    四爷都知道,他只是不明白,八爷如何得知弘时要造反?

    可是如今问不问都没意义了。

    “你回去吧,朕不罚你。朕也不会用你。你的儿子是个好的,听老七说,也是有本事的。他以后的前程朕会看顾一二,你好自为之吧。”四爷道。

    八爷像是想到这个下场,又像是没有想到。

    作为一个皇子,到底是被罚了骂了好,还是不闻不问好呢?

    只看老九便知道了。

    老九那会子,没少挨骂。

    八爷恭恭敬敬的又磕了一个头:“臣弟多谢皇兄。”

    罢了,这就很好了,还求什么呢?

    “老八,回去吧,好生教导弘旺。”四爷淡淡的。

    八爷谢了恩,就出了惜娇殿。

    这一回,他的仔仔细细的看看园子里的风光,这是他这辈子最后一回看了,以后不会再有机会进来的。

    李絮回来就撅着嘴:“讨厌!”

    “来。”四爷伸手叫她过来。

    李絮挨着四爷坐下,就不乐意:“不该见他,原来是他叫弘时去军中的!害了你,害了十五叔。”

    “是他,可是弘时有反心却也是自己的过错。到底是先帝爷的子嗣,爷不用他,也不想对他如何,自生自灭去吧。”四爷摸着李絮的手道。

    “嗯,好,以后咱不见他了。”李絮这才笑了笑:“我去给爷端来粥。”

    【八爷的故事,就告一段落了。】

    第592章

    太子爷

    弘晴近来很忙。

    他自己也不曾想到。皇阿玛对他放权是如此彻底。

    甚至多少事都是一句‘你自己斟酌’便打发了他。饶是他自负很是得宠,也有些不安了。

    这时候,额娘只一句话就将他赶走:“你阿玛伤的那么重,你还好意思叫他操心啊?滚蛋!”

    弘晴压住心里那一丝不安,便只好兢兢业业去了。

    事情真的不少。叛军逆党都要罚,抄家的,流放的,斩首的,牵连众多,一一都要肃清。也不是一时半刻的功夫。

    罚了该罚的,也该奖励有功之臣。

    首当其冲就是李阔。若非他及时守住皇宫与圆明园,后果不堪设想。

    这个四爷给了个旨意,赐下一个爵位‘靖安候’,赏赐皇庄一个,黄金千两,绫罗绸缎无数。

    李阔跪着不肯接受:“臣惶恐,守护京中安全本就是臣的责任,实不敢受此赏赐,何况臣没有及时发现马齐诡计,有愧与圣上。”

    弘晴已经没有再上头坐着,他还是每日里搬着椅子坐在下面,也不再当中间,而是左侧。

    此时他起身,亲自扶起李阔:“舅舅有功,就该赏赐。人心隔肚皮,马齐有意隐瞒,舅舅如何得知?”

    “臣实在不敢受,臣……臣愿意将这千两黄金分给此次战死的军士们,绫罗绸缎也分给他们的家眷,求太子爷同意!”李阔执意道。

    “这有何难?赏赐给了舅舅,就是舅舅的,舅舅体恤将士们,自然该如此。”弘晴笑道。

    “太子爷误会了,臣的意思是臣不接受这些赏赐,也不以臣的名义给将士们,而是以万岁爷,或者太子,或者皇后娘娘的名义也可。”

    李阔是个粗人不假,可也知道功高震主。

    、虽说如今不至于。可他一个京城的九门提督,要军心太多做什么?管得住,镇得住就好。

    岳飞最后的下场不好,未尝不是他军心太稳的缘故。

    将士们只知道岳将军,不知道圣上,何其悲剧?

    他该是万岁爷手里的剑,该是万岁爷剑尖指向何处,他就杀向何处。

    将士们,自然是听万岁爷的。

    众位大臣看着他们甥舅,君臣之间的对话。心里都是竖起大拇指的。

    李阔聪明啊,真是聪明啊。如此一来,君心有了,忠心有了,自然安心也就有了。

    做了君臣,就该忘记亲戚关系,在上位的肯叫你一声舅舅,那是上位者谦和,守礼。

    而你要是真的以舅舅自居,那就是狂妄自大,不知高低。

    守礼节,拒恩典,不博名,谦卑为臣,这是聪明人啊。

    “既如此,就以皇额娘的名义抚恤将士们吧。此次立功的将士们,都要论功行赏。孤已经请旨,大小将军都升一级。”弘晴笑道。

    众人忙道:“太子爷英明!实乃苍生百姓之福啊。”

    弘晴依旧穿着贝勒服制。他淡笑:“孤的英明,是皇阿玛的栽培,是众位的辅佐。苍生之福,乃是皇阿玛英明,众位贤明!”

    众位大臣又是一番夸赞,孝顺,谦和,等等。

    散了朝,弘晴就留在九州清晏批折子。

    是的,八成以上的折子现在都是他批复。不懂了才去问四爷。

    四爷不是先帝爷,他与他的儿子们都是很亲的。他知道一旦他好了,弘晴绝对会不犹豫的归还权柄。

    那么他就在这段时间叫弘晴好生学习吧。这天下,既然决定给了他,他就不会防备着他。

    “日子过得快呀!”一个阁老笑着对另一个老臣道。

    “可不是?上一回见着太子监国,那还是康熙三十几年?下官记性不好拉!”

    “哎,是康熙二十几年吧?多少年的事啦,记不住也不当紧。”

    “是,一样的太子,一样的监国,一样的谦和有礼,不一样的待遇啊!”

    老臣感叹,几人都是相视一笑,心照不宣。

    可不是么?当年康熙爷在位,那是事事亲力亲为。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