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林映羡和樊书记都有问题要问朱护土,还不想让她这么快就走,林映羡说:“这段时间真是辛苦朱护土了,为厂里奔波劳累。你到我们办公室坐,也不是偷懒,是在我们解疑答惑,顺道坐下喝杯茶。”樊书记继续劝她到办公室坐一会儿。
朱护土听到他们这么说,就答应下来,她这不是不务正业,生化车间的人是有事请教她,她才留下来的。
樊书记进办公室就喊葛晓云泡茶,林映羡请朱护土坐下。朱护土见他们待她这样客气,虽然知道他们是有所求,但她的心情还不由地变好。
林映羡问朱护土:“厂里对检测出是感染了乙肝病毒的工人是什么态度?”
朱护土接了葛晓云递来的茶后,才说:“隐隐约约有消息透出来说厂领导不希望他们留下在药厂工作,我们是制药生产一线,他们留下来不合适,对制药厂、对使用制药厂生产的药品的群众来说,这是不负责任的。”
朱护土喝了茶后,赞叹茶不错。
林映羡和樊书记心中有些烦闷,但是露出笑容,和朱护土说话。工人们突然被告知患病,还要被开除,这样的双重打击,他们想应该没有哪个工人可以坦然接受,他们怕会因此生出什么事端。
林映羡又问朱护土:“让他们明天去卫生站,是有什么事吗?”
朱护土说:“就是跟他们讲注意事项,该吃些什么药治疗,还有让他们的家人也去做检查,没有感染上赶紧安排接种疫苗预防。”
秦副主任关心地问:“那些人被开除后,有没有为他们的日后作打算,比如重新安排工作……”秦副主任讲述了这些工人的难处,表现得很担忧。
朱护土淡淡地说:“这我就不清楚了,我又不是神通广大的厂领导。”
樊书记给秦副主任使眼色,示意他不要说话了。樊书记又把朱护土哄好,林映羡和樊书记继续从她这里套消息。
朱护土离开后,樊书记拍秦副主任的肩膀,“老秦,这事不能着急,厂领导那边还没做决定,问朱护土那些问题,也得不到答案。我和映羡会好好打听的。”
秦副主任有情绪低落地应声好。
樊书记进办公室前,又意味深长地对秦副主任说:“切勿操之过急,要戒急戒躁。秦副主任。”刚才的问题不该是秦副主任问的,秦副主任急于从中寻找机会,能让他继续往上爬。樊书记看他这几年兢兢业业工作,是一位能分忧的下属,才开声提醒他。
而林映羡没有要提醒他的意思,因为她和秦副主任有隔阂,她提醒只会让秦副主任的心中更加不忿。她不想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在秦副主任眼里,樊书记和他是同病相怜,樊书记的话,或许他能听进去。
秦副主任的心思被樊书记看破,他有些抬不起头见人。方信、林映羡、韩图特都升职了,而他原地踏步了五年,他开始着急,没有以前那样的云淡风轻。
他也开始明白当初为什么徐副主任会针对林映羡,因为林映羡有后台有能力,会挡住他们的去路。如果没有林映羡,今天主任的位置就是他的了。他当初应该答应徐副主任合力把林映羡赶走,而不是劝徐副主任大度。
苗粟见秦副主任又在钻牛角尖了,劝道:“樊书记说得也不是没有道理,机会还在来的路上。我们车间在外面都是生化制药厂的名头了,离改组升级肯定不远。”
苗粟心态十分好,她这个财务可能做到老都是财务,升也好,不升也好,她没怎么在意。
钟红知道秦副主任待林映羡有点嫉妒之意,她趁这个机会说道:“樊书记能开口劝你,代表他看中你,而林主任没有开口提醒你,是不想让你和她的关系更加僵硬。”
苗粟和葛晓云都表示赞同,新来的统计员古鸣没有说话,因为他来的时间短,和办公室的人的关系没有他们那么深厚。另一位副主任白万向此时不在办公室,去车间巡查了。
苗粟和钟红的话有些安慰到秦副主任,秦副主任又觉得有些羞愧,原来大家都知道了,只是顾及他的面子,之前一直没说。
钟红和苗粟都没有继续说话了,让秦副主任自已慢慢再想通,解铃人还需系铃人。
………
十月周五那日清晨,职工大院被安排到今日打乙肝疫苗,大家听见卫生站的护土拿着喇叭喊人下来接种疫苗,就连忙下去。
林映羡刚吃完早餐,听到通知后,就换好衣服下去排队。林映羡下去时,遇上彭婶和她孙子孙女,还有吴英兰母女。彭婶的儿子儿媳们都没有出来,还在吃早饭,心急的彭婶带着孩子们先下去排队。
吴英兰问林映羡:“怎么不见钟先生?”
“他之前接种过疫苗,不用再接种,回单位上班了。”x39
彭婶在楼下见到彭叔,念叨道:“怎么买份报纸都那么久,再晚点回来,排队排死你。”彭叔今年退休了,过上每月领退休金的悠闲生活。
转而,彭婶看到彭叔胸前挂着的眼镜,没了镜片,“眼镜怎么还碎了?重新配一副眼镜不便宜的。”
“刚才边走路边看报纸,想戴上眼镜看得仔细点,结果眼镜掉了,我找的时候不小心踩中它,镜片就碎了。”
林映羡问:“彭叔,您是看什么新闻?走着路也要看它。”
彭叔将报纸展开给林映羡看,“今天新闻的头版头条,停了十年的高考要恢复了,特大新闻!”
林映羡认真看着这则新闻,“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她只是知道今年会恢复高考,并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时候公布,什么时候高考。
第184章
接种疫苗
彭婶惊喜地说:“这真是好消息,老二当年时运不济,刚轮到他高考,高考就取消了。要是他能读到大学,现在也不会一直是个统计员,好几年了都没升上去。”彭婶又在惋惜二儿子的运气不好,耽误前程。
吴英兰则对这则消息没有什么实感,不知道对人们是有怎样的影响。
彭叔语气坚定地说:“老二现在才三十岁,读大学也不晚,我要让他备考今年的高考。我彭耿的儿子不能只有个高中文凭。我要好好鞭策他。”
晚起,还没出门的彭二哥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自已的老父亲安排得明明白白。
彭叔的话让林映羡有些侧目,没想到彭叔对儿子上大学这么重视。
排队打疫苗时,余大娘挥手,让林映羡他们过来排,他们就走过去和余大娘一家汇合。
马敬芬问林映羡:“之前厂里不是查出几个患乙肝的人,说要辞退他们吗?听说你们车间有两个,他们被开除有没有闹?”
林映羡说:“没开除,他们被调到别的单位了,不接触药品和食品这些行业。要是闹起来的话,其实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们都把工人的意愿和情况反映上去后,厂领导决定退一步,不用生起不必要的事端。幸好厂里统共只有几个人是患乙肝,比较好安排,要不然这件事很难处理。”
“这样的处理算得上是厂里很体恤他们了。”
听到两人讲话的余大娘说:“制药厂是个好单位了,你看我只是职工家属,检查乙肝,打乙肝疫苗,这些都不用我钱,都是免费的。别的单位还要交钱呢。”
大家在排队时闲聊的主要话题是今天的接种疫苗,还有高考恢复。
林映羡旁边队伍的一位大婶,听到这个消息后,激动不已,说她的女儿终于有机会可以回城了,她的女儿已经下乡八年。
大婶的女儿感觉这一辈子回城无望,打算在大队里结婚生子,安定下来。大婶无论如何都不肯,女儿嫁得那么远,这辈子见面的次数是很少的了。女儿还是拗不过母亲,在大队里独自一人苦苦承受着这一切。
大婶也不排队打疫苗了,着急回家,把家里的高中课本带去邮局,再从邮局买一份报纸,连同课本寄给女儿……
没多久,就轮到林映羡接种疫苗,余大娘站在她身后。彭婶问卫生站的杨护土:“今天接种的是什么疫苗?我们可以选疫苗吗?”
杨护土给林映羡扎针,注射疫苗,才开口,淡淡地说道:“重组疫苗,不能选,我们给你打什么疫苗就是什么疫苗。”
林映羡感觉有些疼,眉头微蹙。
余大娘原本还想打血源性疫苗的,因为钟述岑接种的就是这种疫苗,钟述岑看起来没有问题。现下也不由得她选择,她也只能打重组疫苗了。
林映羡打完疫苗后,在卫生站外面的石凳坐下,等半个小时后再离开。
林映羡感觉除了有些疼之外,没有什么大问题,在家休息一会儿后就去图书馆学习了,今天厂里给在职工大院住的职工放一天假打疫苗。
四点多时,林映羡收拾东西,准备回家。她忽然感觉不适,摸了一下额头,发现好烫,可能是接种疫苗产生不良反应。打疫苗的时候,杨护土和她说过接种疫苗后身体可能会出现不适。
林映羡强撑着骑车回家,测了体温后,发现烧到三十八度五了,她吃了退烧药,就回卧室昏昏睡去。
钟述岑回到家,发现黑灯瞎火的,楼下明明停着林映羡的自行车,家里怎么会没有人。
钟述岑把客厅的灯打开,然后去卧室找林映羡。借着卧室和客厅之间的窗户透进来的光,钟述岑发现林映羡在熟睡中,房间里有了亮光,也没有醒来的迹象。
钟述岑俯下身,下意识摸林映羡的额头,很烫。他就知道林映羡不会无缘无故午睡到这么晚。今天宣布高考日期定在12月中旬,离高考时间只有一个多月,以林映羡的性格只会更加抓紧时间学习,而不是睡到不知道醒来。
钟述岑走出卧室,用温水给她擦拭额头和颈部。林映羡感觉到钟述岑进来了,她挣扎了很久才从睡梦中醒来,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虚弱地喊了一句“述岑。”
钟述岑正在给她擦拭掌心,听到林映羡叫他,语气带着关心地问:“你知道自已在发烧吗?”
“知道,量体温后,还吃退烧药了。”
钟述岑把放在梳妆台上的体温计给林映羡,“我们再测一下体温。”
林映羡在测体温时,钟述岑细细问她感觉哪里不舒服,她强撑着清醒和钟述岑说话,她感觉睡前吃的退烧药没起作用,她还是感觉很不舒服。
林映羡测过体温后,钟述岑拿起体温计看,“三十八度二,体温降低了一点。我去给你煮粥喝,吃了点东西进肚子里,好得更快。”
“对不起,我没买菜就回家了,我有些想不起来家里有什么可以煮粥。”林映羡现在不想动脑,感觉头昏重。
钟述岑摩挲着她的手腕,说:“没有什么是需要你说对不起的,想不起来就不想,我去看厨房有什么。你想睡就再睡一会儿,等我煮好粥再叫醒你。”
“好。”
………
钟述岑看到厨房里还有鸡蛋、咸菜、一根胡萝卜,那些腊味,他就不考虑了。最后他做了胡萝卜鸡蛋粥,粥熬得很绵。
钟述岑端着粥进房间,看到林映羡又睡着了,他轻轻叫醒林映羡。
林映羡这次没有熟睡,很快就醒来,钟述岑将她扶起,端起粥,想喂她吃。
“我想自已喝,想到餐桌那边吃。”林映羡觉得喂粥的行为肉麻,她有点不习惯。
“我端着碗,让你自已舀着粥喝呢?”
“粥烫,你看它还冒着热气,会烫到你的手,我到外面吃。你抱我出去。”
钟述岑顺着她,把她横抱起来,“要我抱你,不肉麻,喂粥就肉麻,嗯?”钟述岑和她相处了几年,他不难猜到她的心思。
林映羡埋在钟述岑怀里不回答他的问题。林映羡很少表现得娇气,耍小性子,钟述岑觉得新奇,也乐在其中,想要纵容她。
第185章
遇杨厂长
林映羡让钟述岑陪她一起吃,她小口地吃着粥,吃得很慢。钟述岑都吃了两碗粥,她的碗里还有一半粥没吃。其实林映羡已经没有胃口再吃下去了,但为了身体着想,努力着把它吃完,林映羡耍小性子的时间很短暂。3708
林映羡吃了一碗粥后,钟述岑给她倒温水喝,她又喝了两杯温水。她感觉吃饱后,身体变舒服了一些。
钟述岑问她是几点吃的药,预估着下次吃药是几点钟。
林映羡生病几天,紧接着又是生理期,她痛苦了好几日后才觉得身体好受,恢复精神。
一个周日的早晨,钟述岑拉着林映羡去江边晨跑,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一味看书复习,不注意休息和身体健康不可行。
林映羡跟着钟述岑跑一段路后,感觉腿发软,胸口有些疼。钟述岑停下来,和她慢慢沿着江边走路。
林映羡拿过钟述岑递来的手帕擦汗,“我们不跑了吧,好累。”
“那我们以后晚上再来跑,慢慢习惯了跑步,就不会觉得很累。”林映羡第一天跑步,钟述岑不勉强她多跑,免得她的兴致完全被消耗掉,不肯再来。
“现在是十月底了,好冷,风也大。我们能不能换一种锻炼方式?”林映羡满眼期待地看着钟述岑,希望他能说出她想要的答案,说话的语气也有点撒娇的意味。
钟述岑拒绝不了这样的林映羡,感觉心里胀胀软软的,“你想要换哪一种锻炼方式?”
“打乒乓球怎么样?大院里有乒乓球台,听英兰嫂说那一片晚上也会开灯,给大家打乒乓球。”
“可以。”钟述岑不动声色地牵住林映羡的手。
林映羡低头看交缠在一起的两只手,她觉得钟述岑的手很温暖,她也握紧他的手,还问:“我们这样牵着手,会不会有人警告我们?”
“要是有人过来,我就松开你的手,不让他们看见。”
“好。”林映羡抬头,看见杨厂长往她这边跑步,她立即松开了钟述岑的手。
钟述岑也看到杨厂长,没再牵回她的手。
杨厂长在林映羡不远处后,林映羡迎上去,和他打招呼。杨厂长邀请她和他一起跑步。
林映羡见杨厂长暗示有事要谈,答应杨厂长的邀请。林映羡升车间主任后,她和杨厂长见面的次数比以前多。
他们跑了近二十分钟后,杨厂长转头看见钟述岑在后面保持适当的距离,不会听到他们谈话,也不会离他们太远。
杨厂长很快就切入正题,“对于脏器生化车间你有什么看法?是维持现状,还是升级改组?”
林映羡感觉自已筋疲力尽,假装自已在认真思考,停下来走路,实则借机缓气休息。杨厂长也停下来慢走。
过了一会儿后,林映羡语气尽量平稳地说道:“私以为假若生化车间继续维持现状,会不利于车间的后续发展。车间规模过于庞大,受规制影响,人员安排和分工受到限制,不够明确。工人们的积极性也因此受到影响。同时我们是在肉联厂的地盘,又只是一个车间的名号,在一些事情上,没法和肉联厂平等沟通,不得不受制于人。要是我们车间能够升级改组,有完整的运行体系,和肉联厂平视,不少问题可以迎刃而解。肉联厂对生化车间不会持有打压又拉拢的态度,它把生化车间收入囊中的心思也会收起来,更希望和我们互惠互利。对车间,还有我们制药厂都是一件好事,少了一些事端……”
肉联厂这些年和制药厂的关系再不好,也不会卡生产原料,要是卡了这头,肉联厂里的厂领导要被市里换一遭了。肉联厂就在别的地方做文章,在小地方给他们使绊子,林映羡对此是厌烦不已。
“将车间升级改组,不止要建新楼,其中的人员安排可是一件繁重的事。如果让你来安排和处理这件事,你会怎么做?”
林映羡暗道这才是杨厂长真正想要问的问题,“我在生化车间工作了五年,看着它发展起来,它能有今日的规模除了领导您的指导有方和厂里的支持,也离不开众多车间职工的努力,他们也是工程。所以我的做法是有私心的,在一些岗位安排上,我会优先考虑生化车间的职工,给他们上升的机会。他们的努力得到厂里的认可,实现人生价值,这样他们更加诚挚、努力为制药厂办事,也更能稳住老职工的心,继续为制药厂添砖加瓦。除此之外,我会把合适的车间职工和厂这边的职工安排好后,再在社会上招工填补一些空缺,为制药厂再注入新鲜血液……
杨厂长忽然停下脚步,“映羡同志,你认为你是你口中的功臣吗?”
林映羡不畏惧杨厂长投来的锐利目光,坦然地说道:“在领导和职工眼里,我是功臣,我便是。若不是,我便不是。功臣与否,不是我个人自已去评价。”
杨厂长继续走动起来,“如果我让你到别的城市的分厂当三年副厂长历练,资历差不多够后,再回来生化制药厂当副厂长,你愿不愿意?”
杨厂长把生化车间的名称都改为生化制药厂,林映羡想他们厂领导和市政府、甚至省政府已经有了决议。杨厂长给她画的这张大饼,她不心动是假的,可是这张大饼来得有些迟了,她需要衡量很多东西。
画的大饼可以很美好,但没有拿到手里、吃到嘴里的大饼,对林映羡来说都是虚的,太遥远了,左右不了她。八九十年代,国企改革这时代洪流滚滚而来,外资、外企冲击着国营单位,无数庞然大物因此倒下,林映羡觉得制药厂要独善其身很难,制药厂被贱卖从国营变私营,甚至倒闭,这都是很有可能的。
而且到地方当副厂长三年变故太多,高考在明年就可以见分晓,她因此改变人生,得到她想要的。她是想给自已留退路,但是不能因为这条退路而选择放弃她原本想要走的路。
第186章
上门拜访
林映羡不是对自已自信,也不是太想当然,她是对不可逆转的时代洪流信赖。她知道七八十年代大学生的含金量,大学生的身份和预知未来走向,这两样握在手里,她都不能混出来,她觉得自已的脑子应该是被砸坏了……
林映羡沉默了一会儿后,说:“厂长,我打算参加今年的高考,我怕是要打乱您的安排了。”
杨厂长指着她,不禁失笑,“你也是实诚坦然,让我意想不到啊。你就不怕因此惹怒我?”
“我参加高考这件事是瞒不住的,与其让您从别人嘴里知道,刚任命的分厂副厂长去高考,很可能很快就离职,彻底打乱您的计划,让您措手不及,还不如我早点告诉您,让您早作安排,损失也小。您的栽培之恩,我还来不及回报,我告诉您这个消息,就算您生我的气,我觉得也是值得的。”
“映羡,要是考到心仪的大学,毕业后想回来制药厂工作,我随时欢迎你。万一,我说万一,你没有考到心仪的大学,我刚才说的话依旧有效。那广阔的天地,很多人都想去闯,我要是还年轻,我也想去闯,我理解你。”
林映羡听到杨厂长的话后,真情实感地向他道谢,他们又聊了许久,才分开。
杨厂长离开后,林映羡回头走向钟述岑,牵起他的手,“等很久了吧,耽误你时间。”
“不耽误,就当作是锻炼。走了这么久,腿酸不酸?”钟述岑抚摸着林映羡手上的虎口,没有问林映羡和杨厂长刚才谈了那么久,在说些什么。这是她工作上的事,钟述岑不多问。
“酸,我觉得好饿,想吃东西。”
“我们要不要搭公交去向阳饮食店吃早饭?听说出了鲜虾小馄饨这一新品,味道很不错。”
“可以去试一下,然后偷师,改日我们也可以做。”
早晨的阳光洒在他们身上,他们牵着手慢慢走去公交站。
………
没过多久后,生化车间要升级改组为生化制药厂的消息传开了,有人从厂领导这里打探消息,他们都暗示有这一回事。
一个车间要改组成一个厂,其中不知道要增设多少岗位,有多少人会借此升职加薪。不止生化车间的职工的心思活络起来,连制药厂那边的职工都想要进来分一杯羹。
有的人后悔当初在生化车间刚成立时没有加入进来,要不然他们现在都是车间老职工,升职的机会那就很大了。
韩图特感觉自已总是时运不济,五年前被下调到生化车间,当了差不多五年的统计员,今年终于调到财务科当会计,回到厂里,没过几个月生化车间改组成生化制药厂的消息就出来了,真是便宜了古鸣。
韩图特拎着一只油鸡和一条带鱼、一网兜水果上门找林映羡。林映羡打开门,见到韩图特手上拎着这么多吃的,知道不是简单的拜访,“图特,这么有空来我这里,快进来坐。”
韩图特边进门边和林映羡说:“我调到财务科几个月,没有时间回来车间看望主任您。所以特意在今天上门拜访,感谢您当初的培养。”
“我对你的教导也不多,是你自已上进,在财务科待得怎么样?应该比在车间好吧,升职又加薪。”林映羡示意韩图特坐下来。
“唉,有些不习惯,还是觉得在车间待得舒服。”韩图特没有坐,他拎着这些东西一时不知道放在哪里,“主任,您看我手上这些?”
林映羡接过他手上的东西,“让我放进厨房就行。”
“不劳烦您,您和我说位置,我放进去行。”韩图特见林映羡肯收下他的东西,心安了一些,表现更加殷勤。
林映羡看着韩图特,他在车间待的这几年,变得更加圆滑世故了。和几年前她初见韩图特大有不同。“留在家里吃顿晚饭吧,秦副主任和苗粟都在这里住,你去把他们叫过来一起吃顿便饭。你都来这里了,不能只看望我一个人。”
韩图特心中欢喜,立即应道:“好,我这就去叫他们。”
韩图特下楼时遇上回家的钟述岑,他和钟述岑问了好。钟述岑见过他几回,有些印象。研究所有事,钟述岑这个周日也回所里上班。
钟述岑回到家,他把从菜市场买到的肉和菜放进厨房,看到厨房里突然多出来的鱼和油鸡,他走出厨房,去书房和林映羡说:“我在楼下见到你车间的一位同事,叫韩图特。”
林映羡说:“他今天带了些东西过来,说是来看望我,但肯定不止这么简单,应该是为了车间改组的事来的。我不想自已一个人沾上这事,就让他去请车间的副主任和财务,过来家里吃顿晚饭。”
要是林映羡想在车间改组成厂后有一番大作为,她不会让韩图特去把秦副主任和苗粟叫过来,而是和韩图特兜圈子,让他离开。林映羡对韩图特没有培养的兴趣,他也不一定能成为自已的助力。
林映羡从书房拿出一本地理课本放在卧室和客厅之间的窗台上。
………
韩图特和苗粟熟悉一些,先去请了苗粟,再拜托她陪自已去找秦副主任。
秦副主任对于去林映羡家里有些扭捏,“我就不去了,你们去吧。”
苗粟说道:“男人大丈夫的,扭扭捏捏成什么体统,映羡都让你过去了,你还在顾虑些什么,抓住这个机会跟她缓和关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