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其中营业员往后看了一眼,“五十来斤的样子。”“我都要,麻烦拿给我。”
营业员指了指后,“自已把煤搬到秤上去。”
林映羡和钟述岑戴好手套开始搬煤到秤上。
他们在搬煤时,不断有人问营业员还有没有蜂窝煤,营业员不耐烦地和他们说没有了。
有个大叔不死心,“店里不是还有煤吗?他们给钱了没,没给钱就不是他们的。”
大叔径直走去搬蜂窝煤,另一个站在秤边的营业员淡定看戏,不管大叔。
林映羡愤怒地说:“欺人太甚,我明明排在你前面,还来抢我的煤,我一个人怎么可能够你们两个大男人搬。”
大叔眼睛都不带看林映羡,林映羡搬了两块就走了,不搬。
只有钟述岑和大叔搬,很快蜂窝煤都搬到秤上,营业员看了一下秤,“50斤。”
大叔快速掏出煤票和钱,转头看到离开的林映羡在给桌前的营业员钱和煤票。
大叔指着林映羡,气得差点说不出话,“你,你……我都把煤搬到秤上,你还抢我的煤!”
他又转过来恨铁不成钢地看钟述岑,但又想要拉联盟,“人高马大的,整一个窝囊废,人家小姑娘都欺负你头上,还一声不吭。要不这样好了,50斤煤一人一半,咱们男同志不能给女同志灭了威风。”
钟述岑淡淡说:“她给钱了,蜂窝煤就是她的,你刚才说的话很有道理。”
大叔瞬间郁结,搬起石头来砸自已的脚。
钟述岑弯下腰搬煤,大叔见林映羡也来搬,瞬间明白他们是一伙的,偷鸡不成蚀把米,白费力气。
大叔想直接上手搬煤,旁边的营业员踢了他的小腿,“人家给钱的,你再拿就是偷,你想人家报公安拉你游街吗?”
大叔放下煤,讪讪地离开。
林映羡不管他贪不贪心,想独吞蜂窝煤,还是跟他一起搬的钟述岑平分蜂窝煤,她都要买走这些煤,大叔也说了没给钱,就不是他们的。
经历在煤店差点被人抢走煤的事,钟述岑决定今天能买多少煤就买多少煤,因为他下周就要在外地出差,归期未定,林映羡自已一个人买煤容易被人欺负,会买不到煤,而且一个人搬运几十斤蜂窝煤不容易。
林映羡和钟述岑在江城各个煤店走,等到傍晚才回来,终于买齐110斤蜂窝煤。
三零二的马敬芬一家也在搬煤,马敬芬见到他们笑着打招呼,“这么多煤,是买齐了吗?”
“买齐了,从早上到现在,白天都在奔波。”林映羡搬起蜂窝煤放到纸箱里。纸箱是他们在废品站买的纸皮,自已粘好。家里的橱柜放不下那么多煤,又不想弄脏地板,就想到拿纸箱装。
一个纸箱被装满,搬完一箱蜂窝煤的钟述岑下楼,把这一箱搬上去。
最后一箱蜂窝煤搬完,钟述岑拿了水桶和刷子下来,林映羡和他一起把三轮车洗干净。
三零三的彭婶得知他们有三轮车,下楼来问:“钟家媳妇,你这三轮车明天能不能借我家用,等用完一样洗好还给你。”
闻言,林映羡抬头,“这是我跟厂里借的车,明天要还回去,天天都有人登记借车,我借不了,不好意思。”
彭婶一听就知道没戏,和林映羡说不妨碍他们洗车,然后上楼去了。
彭婶回到家,她小儿媳妇就问:“妈,怎么样?能借到车吗?”
彭婶没好气地说:“人家和跟厂里借车的,你们一个两个怎么没有一点用,人家能在厂里借到车,你们就不行……”彭婶一家八口人,每月一共有220斤煤供应,家里装不下,只能分两次购买,如何把煤运回来是一个问题。
第77章
围巾
彭婶的大儿媳诺诺说道:“要不我回娘家,找队里借一辆架子车,把煤运回来?”
她看见彭婶不说话,脑袋一缩等着彭婶骂,彭婶大腿一拍,“是个好主意,明天你赶紧回去借。”7202
她像小鸡啄米似地点头答应。
现在的三零三住户不是一开始林映羡见到的那一家人,那一家人和彭婶一家换了房子,他们住进了彭婶以前的房子。
………
因为林映羡要调岗,方信让她下周就给他组长和副组长的推荐名单。林映羡则和组里的女工说自已写一封自荐信,主动报名,她从中选择。
女工们抓耳挠腮地写自荐信,找有文化的人给她们润笔。
新规后实施后,制药厂的生产效率明显提高,药品的质量也有所提升。领导们大力推行新规。
但因为现在车间里实行新规,各种统计工作和其他繁琐工作比以前多了不少,组长兼顾不过来这么多工作。
生产科科长就让车间下的各工作小组选出各自的副组长,协助组长完成工作。
林映羡这周比以前忙碌不少,既要跟祝涟交接和学习统计员的工作,又要兼顾车间组长的工作。
这周林映羡家里时常有客人来,都带着礼物上门。有的上门做客的工人甚至不是包装组的,是片剂车间里的其他组工人。
林映羡就和他们打太极,一个都不答应,礼物也让他们都拿回去。收了人家的礼,人家就默认她答应要给人办成事的了,组长和副组长名额只有两个,她哪里来的神通广大能满足每个来送礼的人的需求,干脆都不收,免得给自已找麻烦,落人话柄。
晚上林映羡坐在沙发上织毛衣,钟述岑在打扫屋子。
她的毛衣和钟述岑的毛衣都要织,她还要预留时间来看书学习。因此林映羡晚上也不得空,打扫卫生这个任务就交给钟述岑来负责。
门被敲响,林映羡猜应该又是车间的工人过来了。
钟述岑停下擦柜子的动作,将抹布放下,去开门。于大姐看到钟述岑,笑得十分和善,“同志你好,我是来拜访林组长的。”
“请进。”钟述岑把门彻底打开,于大姐和他说了谢谢,然后走进来。钟述岑把门关上。钟述岑把盆里的水拿到卫生间倒掉,洗干净盆和抹布。
于大姐看到这情景,没想到林映羡和人说话温温柔柔的,在家里还挺有地位的,手段厉害,拿捏得住男人,让他干活,自家男人就没有这种觉悟了,酱油瓶倒了也不见得肯扶一下。
林映羡放下手上织毛衣的活,“于姐,这么晚过来是有什么事吗?”
于大姐把她带来的东西拿出来,“组长,这天气越来越冷,我给你织了条围巾,暖暖脖子,是羊毛来的,很暖和。”
说罢,于大姐把围巾塞到林映羡手里。
于大姐特意去打探过,工人送的礼,林映羡是这不收,那也不收,于大姐觉得那些人是不够诚意,她亲手织的这条围巾有诚意,羊毛线还不便宜,心意和价钱都到位,她想林映羡肯定是满意。
林映羡没有直接塞回去,而是给于大姐戴上围巾,“这条围巾一看就知道于姐你很用心去织,用料也很好。不过我有围巾了,虽比不上于姐你这条羊毛围巾,但也实用。这条围巾给我,也只是锦上添花,我又多一个选择而已。不如于姐你自已戴,羊毛围巾柔软又暖和,适合你。我和你工作两年,也没看到于姐你戴过围巾。”
于大姐惊讶林映羡关注到自已,她和林映羡一直都没有多亲近,说话的次数也不多,更不在同一个工作台上干活,“组长,你还知道我没有围巾。”
“我当然知道,从我进包装组,于姐你就待我和善,我肯定关心你。你把好的穿用都给了孩子和丈夫,自已就省吃俭用,舍不得为自已添置东西。在我看来,于姐你也应该待自已好一点,多爱自已一些。你难得给自已添置一条围巾,你丈夫和孩子还能苛责你不成,反正是我不收,你不戴也浪费,是不是?”
于大姐听了林映羡说的话,对围巾心动,也有些感动林映羡关心自已,和自已说体已话,林映羡确实是谁的礼也不收,“我男人和孩子都不知道关心一句我,留意到这些,好像我服侍他们都是天经地义的。还是组长你心肠好,关心到我。”
林映羡织着毛衣,和于大姐闲聊,于大姐不再提送礼和组长名额的事。
第二天早上,于大姐把羊毛围巾戴上,拿起镜子看自已戴得好不好看。于大姐的丈夫,李大哥看到她脖子上的围巾,“不是说要送给你车间组长的吗?怎么你自已戴上了?”
于大姐边整理围巾边说:“组长不收,我拿回来自已戴。”
“这么好的围巾你自已戴浪费,还不如拿出去换钱换票,家里还能有顿肉吃。”
闻言,于大姐怒视李大哥,“再好的围巾都是我自已织的,也是我花钱买毛线的,怎么处理我说了算,你管不着我。真是没良心,和我没什么交情的组长都知道我缺条围巾戴,你都不知道关心一下我,就知道想着自已。”
“哎,我就说了一句话,你就句句顶回我,你有没有规矩,敢这么顶撞你男人。”
“狗屁规矩,领袖都没有说过有这样的规矩,他说妇女能顶半边天,男女平等,我听他。你思想落后,我才不听你的话,把我搞得落后了,哼。”于大姐说完就拿起东西出门上班,让李大哥自已做早饭给孩子吃,叫醒他们上学。
李大哥被驳得说不出话,他不想饿肚子上班,只能乖乖地去做早饭……
到了周一交推荐名单时,林映羡把于大姐和另一个女工的名字写在了组长候选名单里,这两个人平时工作表现不错,考核排名里两人也经常排在前列,和组里人的关系相对融洽。其实她选于大姐还有另一个原因,于大姐听劝,不自大,会起到别样的作用。
第78章
公示名单
至于副组长名单,林映羡选了钟红,还有一个她觉得不错的女工,钟红在她当组长的大部分时间里很能帮得上忙,替她减轻了不少工作负担,相当于提前做了副组长的工作,何不顺水推舟给她一个机会,再向她背后的人卖个好。副组长不同组长,审核没有那么严格,决定权在方信和科长那里,看他们怎么考虑。
林映羡把推荐名单和相应的自荐信都交上去。
没过两天,方信和科长就做出了决定,于大姐为包装组组长,钟红为副组长。
钟红看到公示名单,看向林映羡时都是星星眼,不一会眼眶红了,又抹眼泪。身旁女工问她这是好事,怎么就哭上了。钟红说她是开心才哭。
她之前不甘心,觉得她已经知错改正了,想要有一个进步的机会,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写了自荐信,没想到林映羡真的选中了自已。她还是第一次被人这样认可。
要不是不方便,钟红都想把自已毕生的拍马屁话说给林映羡听,给她送大礼。
一个女工看到公示名单,有些酸溜溜地和唐贞说:“组长怎么就选中于大姐当组长了,不选你,你跟组长的关系不是不错吗?你知道人家钟红一个记过的人都能当上副组长,是因为什么吗?就是会拍马屁,给组长鞍前马后。”
唐贞淡淡地说:“我没写自荐信,我当不来领导,只会听人安排,也没有当领导的心思。钟红这段时间的表现,大家都看在眼里,只是会拍组长马屁,大家对她就不是现在这个态度了。组长人最为公道了,和哪个女工关系都不差,你和组长关系很差吗?”
说完,唐贞走去恭喜钟红。唐贞才不上那个女工的当,她待林映羡好,一是林映羡人好,二是林映羡对她有恩。她只是偶尔替林映羡说几句话,服从林映羡安排完成分内工作,就得要林映羡选她当组长,那林映羡对她的恩情,她十世都还不清。
那个女工瞬间哑口无言。
听到她们讲话的女工瞄了一眼那个女工,和人嘀咕:“就是妒忌钟红当上副组长了,之前她还和人笑话钟红脑子有问题,给人打白工,自讨苦吃。现在人家钟红就是凭着勤快,能帮上忙这一点,被组长选中,她酸着呢。”
于大姐拉着林映羡说话,脸都能笑出花来,对林映羡千感谢万感谢,“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好,我就白长岁数了,不如组长你活得通透明白,我是走了大运才能跟在组长你身边学习……”
林映羡说:“于姐,不要妄自菲薄,你不能干,没有表现得好,我也不会选中你当组长候选人。”
中午食堂,林映羡和江立夏一人端着江团鱼炖豆腐,一人端着水煮菠菜,找好位置坐下。
江立夏舀了豆腐放在碗里,“映羡,你什么时候正式上岗?”
“下周一。”林映羡低头挑鱼刺。
“那你是不是还要身兼两职一周啊?”
“嗯,不过不会像上周那样忙。今天确定好组长人选了,副组长对组里的事务比较懂,不用我怎么操心,我可以多花心思在新岗位上。我车间的统计员也可以松一口气,她最近财务科和车间两头跑,忙得停不下脚。”
“财务科要人急,要不然你和你那个车间统计员也不会这么忙。”
“那个科员突然出事,手里的工作都没有交接好,统计员她为此叫苦不迭,只能一个人一个人去问,还会突然有人和她说某个工作是她负责的。我还算好,起码有她和我对接。”
“她这么惨。哎,我听说后勤科要来新科长了。”
“是谁,没有从后勤科里选人吗?”
“没有,书记和厂长都不太信任现在后勤科的人,新科长是从下面分厂过来的,好像叫沈湘。”
“是个女同志?”林映羡感觉这个名字熟悉,她自从知道自已穿进一本后,对有熟悉感的人名十分敏感。
“男同志,湘江的湘,新科长很年轻,二十多岁。”
林映羡听了,想起来这好像是男二,罗诚枪毙下线不久,男二沈湘才开始登场。早在知道罗诚的存在后,林映羡就意识到剧情发生了不少变化,现在沈湘也提前出现在江城……
周五早晨,林映羡醒来,她起身走出卧室,看到钟述岑买了早餐回来。
钟述岑把早餐放到餐桌上,“我去向阳饮食店买了素包子,和油条回来,厨房里有煮好的小米粥。洗漱完出来就可以吃早餐。”
“好。你几点的车?”
“九点的车,吃完早餐过去刚好够时间。”
林映羡洗漱后,坐在餐桌前,钟述岑给她盛了一碗小米粥,她拿起素包子掰开两半,“给你吃一半,我早上吃不了这么多,吃一整个大包子就吃不下粥和油条了。”
钟述岑接过另一半素包子,吃起来。
林映羡说:“毛衣还没织好,要等你回来后才能穿上了,之前买给你的毛呢大衣有没有收拾在行李箱里?这几天寒流就要来。”
钟述岑说:“昨天晚上收好了,过几天气温骤降,我怕你会不舒服,药箱里的药都备好,体温计也在里面。如果吃药还不好,记得去看医生。”
林映羡吃了一口包子还没咽下,她点点头,表示知道。
吃完早餐,钟述岑拎着藤制行李箱准备出门,林映羡说:“注意安全,一路平安。”
“好,我会的。”
………
于大姐在包装组遇到什么事解决不了先问钟红,钟红不知道,她再来问林映羡。有钟红在,组长的交接工作并不麻烦,林映羡开始正式接手祝涟的工作。
刚好她接手的时候是月底,祝涟带了她一下,说明月底要做好什么类型的财务报表,各类生产数据的统计工作,要给各部门交什么资料……
第79章
八卦
林映羡有时会到车间里巡查,大多数时间是坐在办公室制表,统计数据。上面领导有什么文件发下来需要公示,她就去张贴文件,办公室里的文件分发和存档记录都由她负责。
熬过了月底,工作没有那么繁重,她也感受到统计员这份工作确实比当一线工人要轻松许多。梁书记和方信,两个副主任还会在办公室下棋,有时叫上林映羡观棋,或者下盘棋,聊聊国家大事和厂里发生的一些事。
男人八卦起来,和女人也不相上下,八卦吃瓜仿佛是人的天性……林映羡感觉这点和在包装组没有多大的区别,她每天都可以听到一些事。
今天陈副主任就说到沈湘,“后勤科那群人精不服从新来乍到的沈科长,受外来人支配,他们就孤立沈科长,把他架空起来,当个吉祥物。沈科长十分清闲自在,天天在厂里闲逛。”
正在和林映羡下棋的方信说:“我不信他的手段这么差,轻易被那些人拿捏,要真是这样,厂长和书记能同意把他升上来?”
陈副主任说:“后勤科的人还等着接招呢,但他还真是这么差,来总厂这半个月什么也没干,在办公室喝茶看报,还有人见他在看话本。他看累了就在厂里闲逛。别人都在说这个新科长中看不中用,怕不是有什么背景,书记和厂长才调他上来。”
方信说:“这么年轻就当科长,不是能力出众,就是背景深厚。倒要看看他到底是占了哪一点。”
梁书记回来办公室,“在说什么?这么起劲。”
“在说后勤科新来科长的事……”陈副主任又简单地说沈湘入职后发生的事。
梁书记神秘一笑,“老陈,你的消息落伍了。”
陈副主任满脸疑惑不解,“怎么就落伍了,明明是我侄子昨天跟我讲的。他在后勤科,听到的消息肯定是一手的。”
“我的消息也是一手的,九月的时候经常下雨,上个月底又刮大风结冰霜,供保卫科休息的屋子塌了,本来就是老房子年久失修。后勤科借着保卫科的修缮申请表作筏子,塞到一堆文件里交给沈科长,只会喝茶看话本瞎逛的沈科长肯定不会翻看批准,这下沈科长不就得罪保卫科的人了。
但沈科长有看到,并批准申请,还特意去那间屋子提醒在里面休息的人出来,不能待在屋里,今天下午屋子就塌了,平时这个点会有值夜班的保卫在里面休息,幸好沈科长提醒得及时,若不然是要死人的。
我刚看完回来,听了一耳朵的消息,比你的消息更新。沈科长是扮猪吃老虎……”
方信说:“书记和厂长是千年的老狐狸,入了他们法眼的人又怎么会是酒囊饭袋,后勤科又要变一变了。”
梁书记看向棋盘,“主任,你这盘棋输了。”
方信低头一看,“原本以为我净多一马双卒,胜算在握,没想到还是技输一筹,小林你这一招叫什么?”
林映羡浅笑道:“这叫借敌之谋。主任让胜了。”
方信一愣,随后失笑,指着这盘棋说:“沈科长走的那一步棋和这借敌之谋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
11月底的寒流来得迅猛,地里的农作物受到严重的霜冻灾害。现在的天气预报系统没有后世那样发达,应对霜冻的方法也不多样。这场突如其来的霜冻带来的伤害,让大家措手不及,省里许多城市都深受影响。
农民们担忧这场霜冻造成越冬小麦和油菜减产。在城里大多数民众还没有想到长远的影响,他们心中目前最大的感受是因为霜害导致蔬菜供应紧张。
大家没有钱顿顿吃肉,蔬菜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菜品,填肚子又不贵。现在连买得起的蔬菜都紧缺,他们得干吃主粮,主粮的消耗就增大了,可主粮就供应这么多,家里缺粮问题也接踵而至。
有些江城人会腌咸菜吃,但是腌的数量不多,费钱费工夫,不如去菜市场买,买个一毛钱够家里几口人吃一天了。现在没有新鲜蔬菜吃,大家纷纷去买咸菜,咸菜也日渐见空。
中午,食堂的素菜只有咸菜和少量新鲜蔬菜供应。江立夏端了碟辣椒炒酸菜放到桌上,“可算是拿到素菜了。”
供应辣椒炒酸菜的窗口大排长龙,新鲜蔬菜做的素菜,供应不多,早早卖光。以前大家都是去抢着买肉,现在反了过来,因为肉只是解馋,蔬菜才是正主。
林映羡说:“幸好每年入冬前,食堂会提前腌酸菜,要不然我们连酸菜都没得吃。”
江立夏夹起一筷子酸菜放在碗里,“昨天还能买到炒莲藕吃,今天一来菜都不见了踪影。菜荒的事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解决。”
“菜重新栽种生长也要时间,可能要到过年才能解决得了,就算是从外省运来蔬菜,也满足不了江城这么大量的需求。”
这段时间大家一听到有运蔬菜的货车来菜市场了,都围着货车,看着货车里的蔬菜送到菜市场,蔬菜可以出售时,第一时间拥上前购买。
傍晚下班,林映羡和江立夏拿着粮本去副食品公司领蔬菜票。
因为蔬菜紧缺,有人得到小道消息,借着时间差,提前在菜市场蹲点购买大量的蔬菜,就会分配不均,只有一小撮人解决了燃眉之急。
江城市政府就加急印刷一批蔬菜供应票,临时用于蔬菜紧缺时期,每人每天定量供应2两新鲜蔬菜,种类不限。蔬菜票只有一个月期限,过期无效。上次江城市政府发放蔬菜票还是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一晃眼十年过去了。
副食品公司门口已经排起长长的队伍,副食品公司的工作人员值班一周,到很晚才关门,尽量在这一周内让市民把蔬菜票都领了。
林映羡和江立夏站在队伍里,听到前面一对年轻男女同志说话。
男同志望着前面的队伍,不耐烦地说:“让我来陪你领蔬菜票做什么,天寒地冻的,你一个人不来就行。”
第80章
蔬菜紧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