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纽约机场
第二百八十八章纽约机场乔茵与团队下机后,仰望这座繁华国际化都市,顿感川流不息的文化气息。
入关检查过程虽然耗时,却进展顺利。
走出闸口时,基金会北美分部的人已在此等候,举着欢迎牌子表达热烈问候。
她由衷高兴,感觉即将掀开新的画卷。
专车先把他们载向市中心一处下榻酒店,沿途遍布高楼林立与流光霓虹。
乔茵透过车窗看着街头大屏广告、时尚商务人群往来,感到此地与国内一线城市有类似快节奏,但文化背景又完全不同。
她脑海中顿时形成对展览落地细节的多层判断,比如现场布置更要考虑当地观众对东方元素的接受度,别过度铺张。
大家入住后,顾不上疲惫,就翻开行程表:晚上基金会在酒店办欢迎晚宴,明早便要赶去货站验货,确保那些艺术品无损。
乔茵简单梳洗换装,然后在房间里翻看邮件。
邹扬那边已把拍卖场地的地址发来,距离市中心只有二十分钟车程,条件不错。
她心想,如此效率令人欣慰。
傍晚时分,欢迎晚宴在酒店宴会厅举行,基金会北美负责人亲自到场致辞,介绍本地艺术界的大体情况,也表达对这次跨界展品非常期待。
乔茵端着酒杯,一一与前来寒暄的当地画廊主、公关人士和媒体编辑交流。
她用流利英语介绍展品亮点,对方露出惊喜,频频确认将前往参观。
晚宴过后,她和同事在大厅稍作合影留念,看时间不早就表示要回房休息,为明天验货早做准备。
临走前,有名美国本地资深藏家拦住她,问道:“听说你们这次还会办慈善拍卖?我有意捐出一幅油画,想联系具体负责人。”
她觉得靠谱,当场交换名片,表示改天详聊。
深夜,回到酒店房间,一颗心难以平复,被纽约的夜景和国际化氛围所激发。
她走到窗边,俯瞰这座不夜城的霓虹,想到画廊长期渴望的“世界舞台”终算触碰到了。
随即拨通国内助理的电话,确认国内那边继续平稳运营,没有大事。
助理说观众依然爆满,热度高涨,企业联名也在进行。她感到意气风发。
第二天一早,乔茵带技术人员赶往仓库区,对一箱箱艺术品进行开箱巡检,每件都由保险公司和海关人员见证签字。
看着那些熟悉的装置结构跨越万里而完好无损,她感到畅快,也暗暗感激霍南城在国内的保护性包装方案。
半日忙乱后,大家确认全部清点完毕,零损坏。她和随行同事心中一块大石终于落地。
下午一行人就直奔租好的临时展场,那里是市中心某古老建筑的大厅区,经过基金会和本地合作画廊整修后,成为能容纳千人观展的空间。
乔茵站在高处俯瞰场馆面积,与同伴展开测量,决意按照原本国内的布局稍作翻新,让灯光和走道得到最佳配置。
北美观众可能显得更加“随意参观”,必须留出宽敞动线。
忙碌数日后,场馆逐渐从空旷沉寂蜕变为极富创意氛围,各种灯影、金属装置、互动投影设备都按部就班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