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挑选金吾卫,翰林院学士和国子监祭酒求见!
李承泽于天牢之内,负手踱步,目光如炬,细细审视着每一名囚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最终选定了四十名能人巧匠。
这些人,个个身怀绝技,在各种领域都颇有建树。
且他们为人行事端正,身世清白,皆是被女官诬陷、以莫须有罪名打入天牢之人。
他们眼中燃烧着对武曌及女官的仇恨怒火,而这仇恨,正是李承泽所需要的力量。
李承泽特意避开了那些曾经身居高位,或者成手握军权的囚犯,确保不会给武曌那妖后留下把柄和口实。
他看着面前这四十个眼中尚带茫然与恐惧的囚犯,不禁微微一笑。
加上太医院的裴素心,这些人,都将成为他实现大周复兴的根基,是他手中最锋利的刀刃。
终有一日,会助他斩断这腐朽世道的枷锁!
李承泽看着众人,对周围看守天牢的士兵低声吩咐几句。
在众人好奇与疑惑的目光中,他转身离去,未发一言,亦无鼓舞之词。
此刻拉拢人心,为时过早,这天牢之中,难保没有女帝眼线,在离开大周之前,他务必低调行事。
.........
离开天牢后,李承泽带着苏青黛来到御林军驻地。
不过他并没有进去,只是远远站在大门外,望着那座远比从前修缮得更为华丽的宫殿。
因为这御林军已经完全不是李家的御林军了。
妖后之所以能够篡位成功,有很大一部分是依仗了御林军,若不是御林军突然倒戈,妖后也不会篡位如此顺利。
武曌刚登基那段时间,便有坊间传闻武曌私通了御林军统领,所以才导致的御林军叛乱。
李承泽只能说坊间传闻还是太保守了。
妖后不仅私通御林军统领,还将御林军内部很多手中有兵权的将军收为了面首,在后宫内日夜笙歌,淫乱不堪。
李承泽眼眸深邃,深深看了一眼御林军驻地,随后转身离去。
.........
接着,李承泽来到一座颇为破旧的宫殿前。
这里,是金吾卫的所在之处。
金吾卫,职责与如今的金凤卫相同,负责皇宫巡逻、治安,以及皇帝出行时的仪仗与护卫。
可自从武曌建立金凤卫后,金吾卫便逐渐凋零。
被遣散的将士,无奈解甲归田,被调任的,也只能远走他乡。
如今,这里剩下的金吾卫已寥寥无几。
这时,
两名身穿甲衣、矗立在大门前的金吾卫,注意到了李承泽。
他们眼神瞬间一滞,满是惊愕,揉了揉眼睛,似乎不敢相信眼前所见。
下一刻,他们立马小跑过来,主动迎上,双膝跪地,额头触地,恭敬道:“参见殿下!”
李承泽微微一笑,神色温和:“起来吧。”
其中一名金吾卫眼眶微红,轻声说道:“殿下,您怎么……”
话未说完,其中担忧与惊喜却已尽显。
直到现在他还不敢相信,殿下竟然来看他们金无畏了,这得冒着多大的风险啊。
万一被那妖后的眼线看到……
那金吾卫刚欲再言,李承泽淡淡一笑,打断道:
“本皇子奉陛下旨意,挑选五十名侍卫前往北漠,便从你们金吾卫中挑选五十名,随本皇子一同前往。”
两名金吾卫闻言,眼睛顿时一亮,面色激动无比,连忙再次跪地,恭敬说道:“是,殿下,我等……”
话还没说完,李承泽便抬手示意,说道:“好了,这件事情就交给你们去做了,去准备吧,还有两日便出发,你等莫要误了时辰。”
两名金吾卫意识到自己不能表现的太过激动,于是连忙收敛神情,恭敬应道:“是,殿下。”
李承泽微微颔首,转身离去。
相较于来之前,李承泽的步伐明显要矫健和沉稳了些许。
此去北漠这一路或许会有艰难险阻,但有了这些力量的汇聚,他离心中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
回至铜雀宫后,李承泽没有歇息,立刻径直朝着书房而去。
踏入书房,李承泽当即向苏青黛吩咐道:“你便守在这门口,莫让任何人进来。”
苏青黛领命,将门关上后,乖巧站定在门口。
李承泽转身,快步走向桌案,抬手将案上的物件一股脑儿挪到一旁。
紧接着,他熟练地打开了一个暗格,里面静静躺着一张大周舆图,那是原主精心藏下的。
李承泽的目光落在暗格中的羊皮卷轴上,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展开卷轴,大周疆域图完整地铺陈在桌案之上。
李承泽俯身凝视,眼眸中泛着清冷的光,修长的指尖轻轻划过地图上的山川河海、城镇关隘。
“这大周江山,如此辽阔壮美,却落在那妖后手中,当真是暴敛天物!”
李承泽的手指在地图上缓缓移动,最终在长安城的位置停住。
他微微眯起眼睛,开始在心中估算从长安到达北漠的距离以及所需时间。
“这个距离,以现在马车的速度,就算全力行驶,至少也要二十天才能到达。再加上一些外力因素,恐怕需要三十天的时间。若是全程快马,应该八到十五天左右就能到了……”
他轻声自语,神色专注,脑海中不断推演着各种行程方案。
不过尽管李承泽内心极度渴望能以最快的速度奔赴北漠,开启新的局面,但理智告诉他,这并不现实。
一是这样显得他太过急切,定会引得那妖后心生猜疑。
二是和亲队伍中携带了大量的礼品,再加上庞大的随从队伍,很难全程快马前行。
想到此处,李承泽眉头微皱,目光紧紧落在地图上。
既然无法全程快马,那便在路线上多做几手准备。
这样万一遭遇什么突发情况,也好能及时做出应对之策。
李承泽抬手,从一旁拿起纸笔,准备开始规划路线。
屋内烛光摇曳,李承泽时而伏案,时而挥洒笔墨,神色专注无比。
半个时辰后。
李承泽手中握着数张图纸,上面满是密密麻麻的路线标注。
这些路线将会是他将来遇到变故时的后路,让他不至于像无头苍蝇一样。
李承泽目光灼灼,逐一审视着每一张图纸。
牢牢记在心底后,他缓缓抬手,将图纸凑近烛火。
上好的宣纸在火焰的舔舐下,迅速卷曲、变黑,随后化为灰烬,一片片洋洋洒洒地飘散在空中。
李承泽凝视着消失在空中的灰烬,久久未动。
片刻后,他将那张羊皮卷轴贴身放好,伸手关掉暗格,随后有条不紊地将桌案上的东西重归原位。
在他做完这一切之时,门外突然响起苏青黛那温婉的声音:
“殿下,翰林院掌院学士和国子监祭酒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