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此人留不得
你若再不快些,人就该出丹阳了。唐昌盛也不客气起来。
甘焕却伸出一根手指:给我百亩盐田。
众人脸色大变。
立刻有人道:你莫要狮子大开口!
我们一共才多少盐田,都给了你我们吃什么喝什么。
盐田的多寡意味着产盐量。
他们费了多大的力气才将海边那些百姓赶到镇上,如今甘焕一开口就是百亩盐田,岂不是直接将大片盐田都弄走了
唐昌盛见此反倒品起茶来。
甘焕却是腿一翘:那咱就坐在这儿等着沈知州的人自己送上门。
冯知章压着怒火道:甘老爷别忘了你的大名也在奏章上。
我族过的什么苦日子,哪里能跟你们各位老爷比咱死也就死了,各位老爷的好日子可就到头了。
甘焕拍拍衣服上莫须有的灰,大有同归于尽的架势。
他族的盐田只有区区十亩,一年到头也挣不了几个钱,再分到族人手里就更少了。
同样是干着掉脑袋的事,他族里人苦哈哈,唐族冯族等就过得有滋有味。
凭的不就是他们的盐田多,位置还好吗。
熬了多年,可算给他逮着机会了,他不狠狠从这些人身上咬块肉下来,那就对不起他知府小舅子的身份!
唐昌盛冷笑一声,道:你能当上甘族族长,靠的就是这混不吝的性子吧
甘焕不以为耻,还哎一声:你真说对了。
唐昌盛被噎了下,脸色乍青乍白。
他真蠢,竟然会以为甘焕还要脸。
这甘焕真是又蠢又坏!
甘焕晃着脚对众人道:你们得快点想,再耗下去可就来不及了。
众人脸色难看至极。
有人怒道:那就一起死吧!
我就不信你甘族的人都不要命了。
奏章就算递上去,也只以为咱要捐款,天子事务繁忙,过些日子就把咱们给忘了。
众人不知是为了劝自己,还是为了吓唬甘焕,声音极大。
甘焕丝毫不为所动。
要他干活就得给好处,否则免谈。
冯知章眼底闪过一抹杀意:我们此处若出事,干系你担不起。
众人均是浑身一振。
竟连呼吸都放轻了些。
甘焕也是背后一寒,不过自己已经得罪了一众大族,若此时不咬紧牙关,那就只能是鸡飞蛋打。
他也冷笑一声:此处的事一旦揭发,可不是我一族担干系。
冯知章脸色阴晴不定,半晌,才道:若你能将奏章拦下,可匀你们二十亩盐田。
甘焕还要开口,就听冯知章杀气腾腾道:适可而止。
甘焕立刻露出讨好的笑:您放心,今儿一早我就给谢知府去了信,这会儿肯定在各处都设了关卡,除非送奏章的人从海里游走,否则定会落网。
要不是昨晚吃完饭就宵禁了,他恨不能连夜让人去知会知府大人。
众人就知自己被甘焕耍了,一个个怒目而视。
甘焕自知自己惹了众怒,待从冯知章手里拿到田契后,匆匆离去。
冯知章将众人送走,只留了唐昌盛与之对弈。
知章兄既早已往临海递了信,又何苦演这出戏,还白白损失二十亩盐田。
冯知章静静看着棋盘:这位知州能躲过我们的耳目将奏章送出去,便不会傻到奏章还在丹阳就与我们说此事。若奏章在临海省被拦下,便是为谢知府收拾残局,临海那些人与你我算是立了一功。若奏章拦不住,也是谢知府之责。用二十亩盐田就可让你我隐身,有何不可
唐昌益在棋盘落下一黑子,笑道:知章兄果然好手段,只不知那位沈知州能撑多久。
万万莫要小瞧了咱们这位知州大人,不过几次出手,就将州衙众人尽数收服。
冯知章脸上带了一丝难以察觉的怒气。
来此还不足一个月,竟能闹出如此大动静,实在让人钦佩。
唐昌益听出了别样的意味,抬头看向他:知章兄的意思是
此人留不得!
啪一声响,却是棋子被狠狠压在棋盘上,动弹不得。
是夜,州衙只留了衙门口两盏灯笼,衙内早已漆黑一片。
一团团黑影轻易翻墙入内。
柴火,撒油,点燃。
不过片刻,州衙内火光冲天。
黑影们待到火将屋子彻底包裹,转身要离开,却发现墙上竟站了二十来号人。
他们大惊,转身要逃,一支支箭从墙上射下,犹如一张张箭网将众黑影笼罩其中。
不过须臾,就有数人倒地。
黑衣人们被逼得聚集在衙门口。
互相对视一眼:走!
说话间又有好几人中箭。
最靠近门的黑衣人用最快的速度打开门栓,当看到门口站满的衙役时,瞬间僵住。
李班头怒喝一声:拿下!
几十名衙役冲到门口,一把把刀架在黑衣人们的脖颈上。
待所有黑衣人被绑,衙役们才让开一条路。
沈逾白从黑暗中走来,待走到衙门口,不远处的火光打在他脸上,忽明忽暗。
领头的黑衣人瞳孔猛缩,失声:你为何不在房中
李班头一脚踹在那黑衣人膝盖窝上,怒道:在房间等着被你们烧死吗
领头的黑衣人遭受重击,身子一晃,险些跪下去。
他们才接到刺杀的命令,沈知州怎么可能提前防范。
不是说护卫们都去送奏章了吗,为何全在此处
李班头小跑到沈逾白跟前,谄媚道:大人您真是料事如神,竟真的有人来了衙门,您看我们接下来该如何
沈逾白:救火。
李班头连连称是,再起身,脸上已经带了威严:大人有令,立即救火!
一部分衙役便急急忙忙去打水救火。
周显出现,有些忧心:大人,这火怕是一时灭不了,整个房间都要烧没了。
沈逾白道:烧了再建就是,莫要烧到其他屋子。
火被灭后,只剩浓烟滚滚。
周显脸色阴沉。
竟敢对朝廷命官动手,此事必不能善了。
沈逾白看着那被烧毁的房屋,眼底藏着一抹寒意。
从来到此地,丹阳的百姓就在赌他是升还是死。
此次他往外送奏章,必是触犯了那些人的逆鳞,他便知那些人会动手。
他们必会趁着他身边的护卫都去送奏章,没人保护时动手。
这几晚就是极好的时机。
又因今日他收服衙役们的举措,必会彻底激怒那些人。
果然,今晚就有人迫不及待对他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