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15章

    李薇看他跟着这个陌生的太监出去,只来得及把靴子和一件斗篷给苏培盛包上。等他们走远了,张起麟过来问要不要把膳撤下去再重新上一桌热的,她摇摇头,心里只想着刚才那个太监应该是在畅春园侍候皇上的吧?

    五品的太监总管才能无视宵禁,从圆明园大门一路闯到九洲清晏来。

    掂记着被叫走的四爷,她坐卧不安的在屋里转圈。看着钟表从八点走到十点,再走到十二点,就在她以为他晚上可能不回来的时候,终于听到外面传来的声音。

    四爷下轿后还有些回不过神,直郡王这段时间为了替皇上祈福就一直在跪经,今天大概是他跪完了回去见皇上,不知怎么的就跟皇上吵起来了。

    陈福来喊他过去时,从老三到老八都到了。直郡王跪在皇上面前,抱着皇上的腿泪流满面,因跪经而不进食水,胡子拉茬的直郡王看起来跟皇上都像是一辈的人了。

    “皇阿玛……胤礽这等不忠不孝,无父无君的畜生……皇阿玛把他犯得罪都瞒下来了,儿子知道皇阿玛是下不了手……儿子愿为皇阿玛分忧……儿子愿诛胤礽……”

    皇上被他抱着腿动不了,不在是气的还是病得太虚弱,皇上踉跄了下,踹了直郡王一脚,没踹开,骂道:“你是畜生吗?他是你的兄弟!!”

    其他的兄弟都跪在下头拼命磕头,有求皇上息怒,保重龙体的,有叫直郡王先别气皇上的,乱糟糟的一片。太监宫女们也早就都跪了一地,没人敢去拉直郡王,连个扶皇上的人都没有。只有梁九功跪在皇上身后,扎着手怕皇上栽倒。

    四爷一过去,看到这一幕先喊:“老五、老八,快扶住皇阿玛!”然后他上前叫上老三一起把直郡王给硬拽开了。

    几个兄弟打成一团,直郡王挨个骂过来,老五是傻子,老三是酸儒,老七是瘸子,他老四是太子的狗。

    一路闹到现在,皇上才把直郡王给赶走了。这位大哥走了,他们这些兄弟才都告退了。皇上看到他脚上空空,两脚的鞋早不知道飞到哪儿去了,一只脚连袜子都不见了。

    康熙叹道:“老四身上还没好呢,光着脚怎么行?去拿朕的鞋给他。”

    苏培盛当然不会煞风景的说他们家爷带着靴子呢。

    等回到园子里,四爷看到他手里的包袱,问了才知道素素一早就准备好了。至于她为什么除了斗篷还带上靴子,只能说她这小脑袋里想的什么连他有时也猜不到。

    “爷。”一抬头就看到她一脸惊喜的从屋里快步迎出来。

    他上前握住她的手:“我没事。”

    回到屋里,洗漱更衣时,李薇看到了那双盘龙靴。虽然太监给四爷挑的是一双最不起眼的,可靴头上也有一只张着牙的龙头,细瞧龙尾十分巧妙的从靴子后头绕上去,盘在了靴筒上。

    “皇上的靴子?”她特意捧着去问四爷。

    四爷看她珍而重之的把这双靴子放在托盘里捧出来,险些又要笑了:“……皇上赏我的,洗干净放起来吧。”

    皇上赏四爷的东西多了,带五爪龙的可是一个都没有。

    有时就是这么奇怪,对四爷他们来说是不可逾越的高峰,对皇上来说那就是随处可见的装饰。

    李薇把这货真价实的龙靴拿给苏培盛,果然见他也是跟捧凤凰蛋一样捧走了,说不定会亲手洗呢。

    今天睡下时都快一点了。四爷像是过了困劲睡不着,在床上烙起了饼。李薇看他连背影都透着一股有心事的劲,从背后搂上去,摸着他的胸口来来回回,直到把他摸得吐出一口长气。

    他翻过来,抱着她拍拍:“睡吧。”

    “怎么了?”她看他的眼睛还是有精神的很。

    四爷摸摸她,突然问:“当时在热河,你想过爷死后,你要怎么办吗?”

    李薇还真想过。

    “我当时只犹豫一件事:我是主动上吊殉葬好呢?还是等问罪。”毕竟四爷在她的侍候下没了,不管这事跟她有没有关系,她都是有关系的,逃不掉。

    现在说起这个已经能很平静了。她也不怕四爷生气,就十分诚实的把她当时的想法都说了。

    “可是后来我又想,如果我真的不等问罪就殉了,会不会有人反倒说我是畏罪呢?”这个‘有人’当然就是福晋。

    “所以,我就想不管是问罪还是不问罪,只要让我活,我就要活着回京。弘时还小,额尔赫还没嫁人,我不能一撒手什么都不管了。”但回京后是个什么情景?她是带罪的额娘,孩子都在福晋手下仰人鼻息。

    她以前有多风光,之后就会有多悲惨。

    四爷一直静静的听着。

    “最后,我就觉得什么都比不了爷,只有你在了,我们才都能活得安心从容。”李薇真切的叹了声,“不可能比当时更糟了。一想到这个,我就坦然了。”

    说完她看着四爷,想从他脸上看出点反应来。

    这番话不够浪漫,却足够真实。她在他身边这么久,第一次把心里话说出来。

    ——所以,她当时才那么大胆。

    四爷总算明白了,不自觉露出一丝笑。他一直觉得素素是个心里明白的人。她陪在他身边那么久,能察觉出来并不奇怪。只是她以前发现了也当没看到,不是被逼到要紧的时候,她也不敢露出一点。

    一股邪火突然冒出来。

    他压住她,在被子里褪下她的纱裤,掰开她的大腿,慢慢插|进去后,伏在她耳边轻声问:“你想住在哪儿?”

    “……什么?”他又不想叫她住九洲清晏了?

    喜欢永和宫吗?

    还是长春宫、翊坤宫?

    四爷直起上身,固定住在下面的她,一阵狂风暴雨般的抽|动。

    直郡王疯了,他看到了皇上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他怕皇上在没有废太子之前就死了。到现在还有人在替太子说话,外面的那些汉人还是认为应该太子继位。没有太子,还有弘晰。

    所以他要杀太子,他要把太子钉死在那里。

    他逼太子逼得越狠,只会叫皇上越来越不乐见他。

    而能看穿这件事的人,肯定不止他一个。

    老八会出手吗?

    他会送直郡王最后一程吗?

    ……

    她被他撞得头都顶到了床板,两手推着他的小腹,可他还是把她拉回来按在腰下使劲抽|插。

    “等……等……”她粗喘着连话都说不清。

    他突然抵到深处,磨着射了出来,最后几下叫她也一阵抽搐,不由得夹紧了他的腰。

    ……

    隔了几天,传来的一个消息叫四爷惊呆了。

    消息是顾俨带来的。

    他道:“三爷把直王给告了。”

    “他说直王魇咒太子”

    280、势崩

    男人心,海底针。

    李薇手上缝着四爷的一件里衣,心里想的却是前几天他问的那句话。她一时冲动把实话给说了,事后倒也不怎么后悔,就是对他的反应想不通。

    他那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一个没留神,把袖子接反了。

    玉瓶和玉盏几个丫头在下面缝她的衣服,她悄悄侧过身把那一节给拆了。看着多出一圈针眼的袖子,心想折进去一点应该就不会看出来了吧?

    不过,四爷的眼睛非常尖。瞒他未必能瞒得住。

    等到午膳时,玉瓶收拾针线看到她在缝的这件,道:“主子,这件放在哪儿?”

    她道:“收起来吧,这件我穿。”反正是里衣,当睡衣穿也挺好的。

    玉瓶没说什么,拿起来看了看,道:“那回头这裤腰改小些就行了。”

    下午继续做针线。九洲清晏里非常安静,现在只有她一个主子在这里。

    她虽然搬进来了,这里也是两个领导班子。苏培盛被四爷留了下来,带走的是张起麟。苏大公公的脸色就不太好看了,今天一下午就在她跟前转了两三次。

    现在又来了,看到他亲自提着个小提盒进来,玉瓶几人都赶紧起身让开位置。

    “给李主子请安。”苏培盛笑呵呵的行了个礼。

    李薇赶紧放下剪子,“快起,快起。苏公公,有事啊?”

    苏培盛把小提盒双手捧着放到炕桌上,打开后端出一盘还带着露水的荔枝。

    这东西近年来倒是不稀奇了,她常能吃到。只是看苏公公这架势,不像是四爷的吩咐?

    苏培盛恭敬道:“奴才记得李主子就爱这一味儿,今天碰巧内务府刚送来的,奴才特意取来孝敬李主子的。”

    她一下子就明白了。

    苏培盛没多留,她谢过他的荔枝,说多谢费心,他就退下去了。

    等玉瓶去送走他回来,李薇还望着这盘荔枝发呆呢。

    看到她回来了,李薇笑了句:“你说这是怎么回事啊……”真是叫人哭笑不得。

    玉瓶叫人拿水来净手,道:“主子不用放在心上,他拿来了,咱们接着就是。”

    奴才们的事,还是只有奴才们才清楚。

    李薇也知道,像这荔枝送到四爷这里后,第一个接触到的绝不是主子们,而是苏培盛这一群奴才里的大爷。换个不像四爷这样能压得住的主子,这荔枝估计根本就到不了主子的嘴里,就叫人给分完了。

    所以,这荔枝送来后,四爷还不知道,苏培盛就能拿来给她做人情。无他,他不是县官,却是个现管。手里看似没权,实则大得吓人。

    一盘荔枝并不多,二三十个而已。

    既然接了苏培盛这份人情,就不能塌他的面子。李薇叫来丫头们一人分了两个。

    玉瓶道:“主子,您不尝尝?”

    李薇摇头,继续裁手里的衣服:“我等四爷给我。”

    这些二主子真是不能得罪啊。

    她当时不接就算是结仇了,所以一想明白她就接了。至于四爷,她日后跟他提一句吧。他管不管就是他的事了。

    到晚上四爷回来时,她手里的第二件衣服才刚刚把前后襟接起来。他进来看到榻上铺的都是碎布条,道:“这些东西叫他们做就行了,费眼。”

    她过来给他换衣服,道:“闲着也是闲着。我现在手艺好了。”

    四爷笑了下,逗她:“嫁了爷十几年了才学会做衣服,你也有脸说?”说着伏下头亲了她一口,被她搂住口舌缠绵了一阵。

    “想爷了?”他笑道。

    她拉住他的袖子,他配合的弯下腰,她趴在他耳朵上小声说:“苏培盛给我端了一盘荔枝过来。”

    “哦……”四爷刚要说没关系,算他机灵,转眼就懂她的意思了。一顿之后笑笑说:“都这样。”

    说罢牵着她从屏风后出来,两人坐下喝茶。

    “不聋不哑,不做家翁。当主子的有时就要睁一眼,闭一眼。”四爷叹道,给她说:“下人也是人。人都有自己的心思,不能强求人家一点私心不许有。苏培盛这人的毛病不小,但忠心他有。所以我用他。”

    他想起了什么,放下茶碗,握住她的手:“就像皇上身边也有人往外卖消息传话,皇上能不知道?”

    李薇听了有点意外,她没想到四爷这么灵活。

    就像打破了她印象中固有的那个四爷的形象。可想像中的和现实中的却一直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在她意外的时候常常给她惊喜。

    四爷这就叫来苏培盛,一本正经的问他:“内务府送来的荔枝送给各处送了吗?”

    苏培盛一点都不心虚的说:“都分好了,还没送。”

    四爷就说永和宫进一篓,十三和十四府上各一篓。然后给索相府上送了半篓。像傅敏、戴铎、顾俨等都是各得一盘子。

    除了做人情的,余下的才是他们府里自己分一分。

    李薇住在九洲清晏,她的份就跟四爷的并在了一起。他道:“一时吃不完的先放到冰窖里。”

    苏培盛就问:“那今晚膳后要不要上一盘子?”

    四爷对着她笑:“今天要不要尝尝?”

    他故意的。李薇见这一主一仆都不紧张,就她紧张算是怎么回事?

    “好啊……我也想尝尝。”她说,心道反正今天她没吃。

    荔枝送来了,他亲自剥了一颗喂到她嘴里。

    晚膳后泡脚时看到他的膝盖又青了,她拿衣服给他换,小心翼翼的问:“今天又出事了?”

    四爷怔了下:“没有。”跟着看到膝盖才道,“没有,就是……求皇上饶了直郡王。”

    “直郡王怎么了?”李薇记得三月时还听田氏说,直郡王给两个小女儿都要来了县君的爵位,风头一时无两。

    四爷深深的叹了口气。他都没想到老三一告一个准,今天在畅春园看老三自己都惊讶了,跪在皇上面前连话都编不圆了。

    皇上好像也不想查一查原委,就叫直郡王脱帽待遇,回府去等旨意。

    这不就是圈了吗?

    不但直郡王傻了,他们一群人全傻了。

    今天一天都在跪着求情。结果皇上随他们跪,谁的话都不肯听了。

    “皇上叫直郡王回府了。”他道。

    李薇听了一时没联想得太多,等晚上要睡了才悄悄问他:“是……跟十三爷一样了?”

    十三爷当时也是悄悄的送回了府。

    到现在太子是如何冒犯皇上的尚不清楚,十三爷也是板上钉钉的‘不勤学忠孝’。做儿子当臣子都被否了,十三爷这下彻底倒了。

    不过李薇知道十三爷的前程在四爷身上,直郡王……好像一圈到底了?

    四爷点点头,又是一声长叹。

    她心道直郡王这一进去算是出不来了。

    跟当年的十三爷一样,直郡王倒下后估计也要经历门前冷落车马稀的心理落差。

    但四爷却没打算去拉直郡王一把,当年太子倒下前后他都间接的给太子那一派的人示过好。不过仔细想想,四爷示好的都是被彻底打倒的。比如今天送给索相府上的那半篓荔枝。

    之后四爷又变成了早出晚归。

    李薇给他做完一件里衣时,他回来说有人给太子翻案了。理由是直郡王当年查太子党羽时有私心,弄出了很多冤假错案。比如太子党羽中很多人根本没有贪银子,像前内务府总管凌普家资不过两万余两,这跟据说贪了几百万两银子的实据不符。

    她做第二件时,他说直郡王魇咒太子的证据查到了,就是他给皇上盖的那个报恩寺里的小沙弥说的。

    “这是真的?”李薇不相信直郡王会这么蠢,如果他真做了也不会叫一个小沙弥看到。何况报恩寺这个地点也不太对,这就跟有人杀人还故意把凶案现场放在自己家里一样。不是一时冲动,那就是脑子进水。

    四爷摇头:“说不好……”经过太子那件事后,下头的人察觉了皇上的心意,争相捏造证据也不是不可能的。

    李薇拉他站起来,把做到一半的衣服比在他的背后,发现肩宽了一寸有余。

    “爷,你又瘦了。”她叹气,双手在他的腰上一掐,比道:“好不容易养出来的肉又没了。”

    四爷笑道:“快到秋天了,正好叫素素给爷补补。”

    “现在才八月……”李薇没办法了。他一忙起来就瘦,要是不管他就能瘦成一把骨头。

    第二天,四爷回来时就看到了白大夫。他询问的看着李薇。

    “我叫他来给爷请个脉。”她道。

    四爷就去换衣服,趁机问苏培盛:“你李主子怎么会想起叫白大夫进来给我请脉?”

    苏培盛悄悄道:“奴才听了一耳朵,白天李主子一直念叨说您这几日又累瘦了,想给您补补,又怕乱补伤身,这才请了白大夫过来呢。”

    四爷听了心里挺舒服的。

    换好出来,白大夫恭敬的请过脉后,说四爷挺好,就是有些劳神。

    李薇问:“喝点老鸭汤行吗?”

    四爷就笑了,白大夫道:“行,这种天气用些老鸭汤正合适。”

    第二天晚膳时,四爷就在桌上看到老鸭汤了。

    用过晚膳后,她以为四爷还要去办他的正事,准备把做了一半的第三件拿出来再缝个袖子,结果今天他不去了,还坐下陪她说话。

    她只好把手里的这件放下,他拿过来看:“你都给爷做了几件了?”

    “这是第三件。”她道。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