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19章

    弘晟让过他的手,招架道:“上梁不正下梁歪呗,他风流去了,我也好有样学样……嘿嘿嘿,我额娘说正在给我挑丫头呢,你也有了吧?你比我还大呢。”

    弘晋个子比他高,手臂长,一下下够着去拍弘晟的脑袋,道:“你也想要丫头?毛长齐了没啊!”

    这两个打闹起来,弘晰和弘晖还坐在原处,弘晖从刚才叫弘晟说中心事后,就一直走神,弘晰时不时的担心的看看他,趁那两个在闹,他拍拍弘晖,小声对他说:“你真不用担心,你那弟弟小你三岁呢,等他长起来,你都成亲了。回头我这里要有差事,叫你一起也就是了。”

    有这句话,弘晖心里是感激的,嘴上却不敢轻易答应,道:“谢大哥。这份情弟弟领了,只是差事的事,我想阿玛那边大概早替我安排好了。”

    弘晰点点头:“那就行了。”他轻轻拍拍桌沿,喊弘晋与弘晟:“别闹了,小心再闹得一身汗,这种天吹风着凉也不是玩的。”

    弘晟跑回来,跟弘晋打的一头汗,要拿起杯子里的凉茶喝,被弘晖按住手,叫人拿下去再换滚茶来。弘晰也说:“出汗还敢喝冷茶,想拉肚子吗?快坐下,一会儿汗就落了。”

    弘晟挨着弘晖坐下,见他脸色还是没过来,不好意思的凑过来说:“兄弟,刚才是我胡说的,你别放心上。我就是吧……”他脸上的笑还没收,神情已变得茫然失措,“就是有点怕回府……这些年我回去,总觉得那都不像是我的家了。”

    弘晖就像脚下一空,踩进深渊黑洞一样。

    他跟弘晟一样,这几年里只有很少的时间是回家住的,更多的时候间在宫里,他几乎是在这里长大的,家里越来越不认识了,他回去的时候住在前院他的院子里,却觉得弘昐更像是这里的主人,他是个客人。

    事后,弘晰跟他说:“要是之后你们还照样进来读书,那咱们见面也方便。要是从此你们就不进来了,也别忘了宫里还有我和弘晋在,咱们这几年在一起,我是把你当亲兄弟看的。四叔的府上,我就认你一个。要是有什么为难事,想托人办,叫你的人进来一趟,把话递给我,千难万难,我推辞一句,不敢再当你的大哥。”

    弘晖被弘晰说得心里热呼呼的。

    刚进宫时被整,阿玛示意他跟弘晰走得近些。就算知道可能就是弘晰或背后的太子搞得鬼,他一开始心里有抵触,这么些年下来,弘晰事事照顾他,也早把那点芥蒂化解了。

    在府里,弘昐也是阿玛的儿子,李侧福晋开始侍候阿玛的日子比额娘还要早,有这样的强敌在侧,他的心里也对回府充满担忧。有弘晰这句话,不管里面有几分真,他的心里都算有了底。

    今年皇上去直隶前还没有说什么,结果上个月送回宫里的旨意里就有叫他们出宫的话。虽然早就有了流言,但这么突然还是叫人吃了一惊。

    他还没来得及跟府里说,这次回府后,就不必再进宫来了。皇上的旨意上是叫大家回府读书,若是还想叫上书房的先生教导,圣旨里倒是不禁止大家私下拜师去。

    弘晖对上书房的先生倒是并不流连,他更舍不得的是同窗数年的堂兄弟们。幸好昨天下课后,弘晟就邀请他回府后去他家玩。

    “这下咱们可算是没人管了!我要跟我阿玛说,暂时千万别请先生!我要好好玩个一年半载的!”弘晟乐道。

    弘晰只是笑,弘晋上来揽着弘晟的脖子卡住道:“你这刚出去就想不好好读书啊?还玩个一年半载的,告诉你,就许你玩半个月,最多一个月。然后进宫来看我,到时把你的功课拿来,哥哥勉强替你看看。”

    弘晟被他卡得唉唉叫,又踢又踹道:“去你的!想教小爷的功课,你还不够格!你也不瞧瞧我阿玛是谁?我这一回府不被他上了笼头天天念,我的名字就倒过来写!”

    想起三爷是宗室里出了名的文人,一群小辈都笑了。连弘晖都要同情弘晟了,三伯的书房里别的不说,书是最多的,叫弘晟十天读一本,都能读到五十岁去。

    想到这些堂兄弟们,弘晖一直紧绷的神情放松了些,还不自觉的露出一点笑容。

    跟在一旁的丰生额看到了,暗地里松了口气。

    大阿哥要可能回府的事他们也早就知道了,他跟阿玛商量过,最麻烦的就是大阿哥回府后,他们很可能也要住到府里去。

    “四贝勒的府里已经很长时间都只有二阿哥一个人了,听说他去年也有了侍卫,你们这次住到府里,切记不能跟二阿哥的人起冲突。不然吃亏的很有可能就是大阿哥。”

    丰生额道:“阿玛,我明白。大阿哥是长兄,二阿哥又小,我们跟二阿哥的人吵起来,四贝勒很可能会各打五十大板,但二阿哥年纪小占便宜,大阿哥就欠了些。我会交待其他人,一定不会招惹麻烦,别人就是找事,咱们也会让着点的。”

    他阿玛道:“退让是好,但不能无限制的退让。要是他们欺到阿玛脸上,阿哥不好计较,你们却可以出头。拼着事后受罚,也不能叫阿哥受委屈。”

    丰生额想到这里,不由得沉下了心。他是家里的老大,论年纪比阿哥还大,论亲戚,他是阿哥的表兄。阿哥平常待他也有三分敬意。

    就凭着阿哥待他的心意和两家的关系,他就不能叫阿哥塌了面子。

    出了宫门,就能看到各府来接阿哥的车。四贝勒府的苏培盛就等在宫门口,一见弘晖出来,连忙上前磕头,小太监们把宫里送出来的行李箱子都接过来往车上抬。

    弘晖虚扶了把,客气道:“公公不必多礼,辛苦公公来接我了。”跟着就找阿玛的身影。

    苏培盛呵呵道:“这都是奴才的本分。”一眼瞟见弘晖张目四顾,暗暗擦了把汗,小声道:“大阿哥,今天府里来了客,主子爷就没分出空来……”

    弘晖失望了些,还是笑道:“那咱们……”一句话未说完,他就看到停在宫门旁的车里出来了个人。

    弘昐。

    苏培盛侧身让开,笑道:“主子爷就叫二阿哥过来接着您回府了。”

    弘昐已经快步上前,宫门前不好跑来跑去,何况他又大了,不能像小孩子那样没规矩。

    弘晖只怔了一下就开心的笑起来,还迎上去。

    丰生额几个面面相觑,都先避到一旁。

    “大哥!”弘昐快了两分,见弘晖迎上来几乎就是小跑了,冲上来用力抱下弘晖,再退下利落的行了个礼。弘晖连忙拉住他,“别多礼了。”说完回了一揖。

    兄弟俩人见过礼,弘晖让开,丰生额几人上前行礼。弘昐站着受了,只弯腰虚扶了把,跟着就拖着弘晖的胳膊往车旁走:“快走,阿玛让我快点来接你,咱们要去庄子上呢。”

    弘晖一听也加快脚步:“今天就去?”

    两人上了马,弘昐看到丰生额几个也跟上来,伏耳对弘晖说了两句,弘晖就对丰生额等人道:“你们先回家吧,等我的信儿。”

    留下丰生额他们,兄弟两个打马飞奔,苏培盛是带着弘晖的行李慢走一步,两人身边只跟着侍卫。一路回到府里,弘昐道:“大哥先去看看嫡额娘吧,阿玛也在嫡额娘那里。”

    听到这个叫弘晖心中一喜,把马缰丢给太监就往府里走。

    正院里,阿玛果然跟额娘在一起等他。

    他进屋先跪下行了个大礼,四爷亲手扶他起来,仔细上下打量,拍着他的肩道:“果然好,等到了庄子上,阿玛要好好考考你的功夫。”

    月余未见,弘晖也是想念阿玛的,马上说:“儿子现在能射五十步了!”

    “好!”四爷赞道,转头对福晋说:“叫弘晖歇一歇,用碗茶,你们也说说话,半个时辰后叫他去前面。”

    弘晖连忙跟着额娘送阿玛出去,见阿玛转眼走得不见影,他的心里突然涌上一股悲凉感。阿玛特意到额娘这里来等着见他,对他的关心是无可置疑的,但他对额娘的情意就如那干涸的泉水一样。

    他再看额娘,却发现额娘并不难过。

    元英拉着弘晖坐下,叫人给他上了茶和点心,一句废话不说,直接道:“你多少用一点,额娘叫人把你的东西都收拾好了,你阿玛的意思是咱们要在庄子上长住。你的功课由他来教,骑射师傅是你阿玛的侍卫头领布尔根。”

    弘晖捧着茶顾不上喝,插嘴问道:“额娘,是有什么事吗?阿玛怎么突然要去庄子上住?”他想起这次他们也是突然就叫出宫了,这两者会不会有什么联系?

    元英自己也不知道,只好说:“这都是大人要操心的事,你就不要多问了。到那里好好听阿玛的话?”

    弘晖忙放下茶碗,握着她的手问:“额娘你不去?”

    “额娘去,只是比你们晚几天。”元英马上安慰他道,“府里的事不是说走就能走的,总要收拾一下。”再说四爷一走,她把门一关,也不必管外面来的贴子和人了。

    弘晖有心要问李侧福晋是不是跟阿玛一起先去,可额娘一向不愿意告诉他后院的事,他就是问了也只会挨骂。

    元英看着时间差不多了,叫人把点心给他装上,道:“快去吧,别叫你阿玛和你兄弟久等。”

    弘晖只好去了。到了前院却发现等着他的还有弘昐。

    四爷见两个儿子都到了,看了看弘晖身上的衣服还没换,稍稍皱了下眉,道:“你这身衣服要不要换下?你的箱子都在,叫人找身方便的衣服来?”

    弘晖今天是回府,就算骑马也只骑很短的一段路。所以穿的是常服,可他此时看阿玛和弘昐穿的都是骑服,就知恐怕到庄子上这一路都要快马过去了。

    他笑道:“不用,换了更麻烦。”说完把辫子往腰到一束,把袍角也系到腰上,裤腿扎紧,道:“这就行了。”

    四爷看了笑道:“这也是你在宫里的师傅教的吧?我小时候也学过这个。”

    满人未入关前,衣服也不分什么常服或骑服。入关后汉化渐深,衣服袍角越来越长,布料越来越华丽轻薄,款式也变得渐渐不方便骑马。四爷小时候在宫里是两种衣服轮着穿,骑射师傅教过他们怎么把不方便的汉人衣服变得方便点。

    他还记得皇上当时也是这副怪打扮,对他们笑道:“这要是叫汉人们瞧见了,非说咱们有辱斯文不可。”

    当时三爷还显摆了句:“他们会说这叫衣冠不整,是很没礼貌的一件事。叫人看见会笑话的。”

    皇上笑道:“汉人就是怕被笑话得太多了,什么天朝上国,你们不可学这个。人不能无法无天,可叫所谓的规矩礼仪管住自己的手脚,那是本末倒置。”

    世上本来就只有一个规矩,那就是胜者为王。

    四爷突然觉得自己叫一些东西给束缚住了。在没有登上那个最高的位置之前,什么事都是不需要去在意的。而等他真的坐到那个位子上时,所有的规矩都要由他来制定。

    他吐出胸口一股沉积了许久的郁气,好像卸下了一个很大的包袱。

    “上马。”四爷挥鞭道。

    庄子上早就准备好了一切,叫主子们一来就能舒舒服服的。弘晖发现跟着阿玛过来的只有他们两个,这叫他小小松了口气。

    只要不是额娘再次被独自留下就行。

    庄子上的布置与城里一般无二,只是地方大了许多。

    四爷一到就叫弘晖和弘昐先去整理各自的行李,然后准备用午膳,下午一起习武骑射。

    打发走孩子们后,他对苏培盛道:“去把戴先生请来吧。”

    少顷,戴铎跟在苏培盛身后进来了。

    他跪下后就涕泪俱下,“主子爷,奴才终于又见到你了!!”

    见他这么激动,四爷也有些感动。如此忠心的奴才是可遇不可求的,亲手扶起戴铎,四爷口称先生,道:“戴先生不必多礼,快请坐吧。”

    屋外,王以诚把茶交给苏培盛端进去就退下了。屋里这位看来不太一般,苏公公亲自送茶,都不叫旁人进去了。

    上过茶后,苏培盛也退下了。屋里只有四爷与戴铎两人。

    茶香袅袅,两人一时都没说话。

    还是戴铎打破沉默,叫主子先开口,特别是四爷这样的主子,那是当奴才的太蠢。

    他先道:“奴才给主子爷的信,主子爷可看过了?”

    四爷淡淡点头,要不是看了信,他也不会叫戴铎回来。

    戴铎露出如释重负、感动莫名的神情来,再次离座跪下,磕头道:“奴才在外面,日日夜夜替主子爷悬心,借了天大的胆子写了那样的信给主子爷,奴才万死莫赎。”

    说罢,又是狠狠几个头磕下去。

    四爷见他额上几下就磕出了血,终于开口叫他起来,叹道:“……你也是对我忠心,才敢直言相告。”

    戴铎又是使劲磕了几个头,抬起脸上整个人像被人照头敲了几闷棍一样。

    他小声又快速的说:“主子爷,奴才信中句句肺腑,望主子爷一定要三思啊!”

    四爷闭上眼静了静神,伸手虚扶了把,道:“你起来说话。”

    戴铎这才敢站起身。

    四爷想起戴铎信中的话,仍然不敢直言,只道:“你所说的,是你自己想的?”

    戴铎点头,四爷再问:“……你并未见过皇上,怎么敢揣测帝心?”

    戴铎肯定道:“求主子爷恕奴才不敬之罪。”

    四爷点头。

    戴铎这才说:“主子爷,奴才虽未见过皇上,却与皇上神交以久。皇上的雄才大略,天姿英伟,胜过凡人百倍。”

    四爷叹道:“皇阿玛确实建下了不世之功,继往开来,不知之后的皇帝有没有能及上皇阿玛之万一的……”

    戴铎听了,马上狂拍马屁:“主子爷何必妄自菲薄?依奴才看,能继承皇上的伟业的,自然只有主子爷一人。”

    四爷虽然被搔中了心头的痒痒肉,面上却是一沉,喝道:“放肆,我对皇上和太子忠心不贰,再说这种话,我就饶不了你了。”

    戴铎再跪下磕头,再三请罪,才得四爷允许起身。

    不过接下来四爷就和缓多了,戴铎这话也能讲得深些。

    戴铎低声道:“依奴才愚见,皇上虽然雄姿英发,但也只是个人而已。是人,就有弱点。”

    听到这里,四爷有些坐不安稳,但他沉住气,只是无意识的不停搓着右手指节,戴着扳指的地方,“你继续说。”

    戴铎声音越来越低:“皇上的弱点,就是……老。”

    四爷徐徐呼出一口气。

    戴铎继续往下说:“皇上陈兵,或许有震慑旁人的用意,但更多的,却是他只有靠着重兵,才能安稳入眠了。”

    没有手握重兵的安慰,皇上已无法安枕。

    183、嘴炮技能

    在庄子上,哪怕是白天也是非常安静的。不像在城里好像到处都是声音。

    庄上的雇农们都在庄子的边缘处,他们在必要时也可以充当庄子上的第一道防线。庄子内侧是大片的荒地,没有开垦耕种,专门留出来给主子们骑马、射箭。

    此时,庄子上除了刚到的四爷和两位小主子,只有跟来的侍卫和苏培盛等贴身侍候的太监。

    在书房这里,更是只有苏培盛一人守在院外,连门边都没有留人。

    书房里,戴铎谈兴正浓,他无法不激动、兴奋。在投到四爷门下近十年的时间里,这是他第一次真正的跟四爷交心。他的抱负、理想、野心,都在今天此刻才真正的开始萌芽。

    四爷经过十年方对戴铎放心,听了戴铎所言,他把在保定府的一些事说给他听,想听听他的意见。

    戴铎此人,心里奇诡,为人有野心却并无胆色。正是谋士的上佳之选。

    叫他能放心用他,又不必担心会被他背后出卖。

    文昌阁一事,始终叫四爷难以放心。他一是担心这是针对太子的阴谋,而他不但事先没有发现,事后也找不出幕后主使。

    因为所有人,哪怕是皇上,都叫他疑心。

    可皇上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或许不会,那是谁呢?不但同行的几个兄弟有可能,伴驾的随行大臣、侍卫,哪怕是留在京里没有去的,在他眼里也是个个都不清白。

    他知道,这是他身在局中才会看不清楚。

    他告诉戴铎,就是想从旁观者眼中看看此事到底会有什么线索。

    戴铎听完文昌阁的事,心中马上有了腹稿,可见四爷为此事如此忧心,他也不敢马上就说,只道:“这个……奴才一时也摸不清头绪,不如等奴才回去细细思索,再来禀告主子爷?”

    四爷吁了口气,道:“也好,你先回去歇着吧。明天出来,就当你是我给弘晖和弘昐找的先生,四书五经你也读过,料想不会有什么问题。”

    戴铎心中暗暗叫苦,他对读书实在是不开窍,捏着鼻子读了十几年,又屡试不中后就把四书五经都扔到脑后了,如今还要捡起来,他可真没自信能给两位阿哥讲文章,说不定他还不如阿哥们呢。

    退下后,到门口找着苏培盛,不等他施礼,苏培盛很是严肃认真的对他行了一礼,用从来没有过的恭敬态度对他道:“请戴先生跟咱家来。”

    苏大公公亲自送他回去,亲自打来水,亲自侍候他洗脸、用茶后,才道:“咱家一会儿就叫个小子过来听戴先生的差遣,午膳也会送来,戴先生就不用多跑了。”

    戴铎满意点头,风度很好。不但是因为苏培盛今天难得的尊重,更是因为他很清楚,虽然说他是给阿哥们找的先生,其实他还是四爷的谋士。四爷叫人看住他,是为了保全他。不然,三国时的杨修就是他的前车之鉴。

    老对着主公炫耀自己有多聪明,那才是傻到家的呢。

    用过午膳,他翻开四书五经打算临时抱下佛脚,至于四爷担心的文昌阁一事,不管是谁设的局还是鬼使神差,都与四爷无关。四爷如今要做的,一是示弱于皇上,二是示忠于太子。旁的,无须操心。

    此时,做得越多,错的越多。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