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5章

    四、抢占虎牢关

    唐军营地,3500玄甲军即将冒雨出征。

    人声嘈杂,骏马嘶鸣。军士收拾行装,一片忙碌景象。清一色穿着黑衣的唐军玄甲军肩上挂着弓,腰上挂上装满箭的箭壶,身别弯刀,手持长槊,身披红褐色的铠甲,一个个精神抖擞,排列在战马旁边听候军令。步兵们忙着将一捆捆的弓箭捆在马鞍上。火头军忙碌地将烙好的大饼分发给军士。军士们将大饼装进背袋,捆在马鞍上。

    英武帅气的唐军大将秦叔宝戴着头盔,手提铜锏,翻身骑上膘黄马。皮肤坳黑一脸杀气的尉迟敬德头戴头盔,身披铠甲,手握双鞭,腾空一跃,跨上乌龙雏。五大三粗的程咬金头戴头盔,身披铠甲,手握板斧,脚踩马镫,纵身骑上花斑马。脸面宽阔具有蒙古人血统,血气方刚的宇文士及头戴头盔,身披铠甲,手提大铁锤,凌空一跃,跃上枣红马。满脸络腮胡具有突厥人好战血统的史大奈手提坠环大刀,头戴头盔,身披铠甲,杀气腾腾,纵身跳上褐红色的汗血马。皮肤白皙,举止显得有几分文雅的白仕让手握方天戟,头戴头盔,身披铠甲,翻身跃上愣头青马。身材高大、气壮如牛的扬武威头戴头盔,身披铠甲,手握狼牙棒,纵身跃上青骢马。七员骠悍大将个个精神抖擞,眼冒凶光,正所谓大将出巢、地动山摇,一个个脸上都透出一股天兵出征、扭转乾坤的赳赳雄气。

    郭孝恪、薛收、徐懋功、瞿长孙等伴随在秦王左右。

    身披金黄铠甲的李世民将装有信鸽的鸽笼递与身边的侍卫,跟其他士兵一样,肩上挂着弯弓,腰上挂着箭壶,他用长槊柄往地上用力一撑,借力跃上了雪龙雏,来不及排列队形,更来不及发出长篇大论的战前动员令,便挥舞着利剑向东方一指:各位将军、士兵们,胜败在此一举!我等马不停蹄,抢占虎牢关!无论将军、士兵,谁先到达,赏银千两!

    唐军将士一个个飞身上马,纵马狂奔。

    顷刻之间,洛阳城下泥土飞溅,雨水声、马蹄声混杂在一起,3500玄甲军黑压压的一片向东方滚动,惊得那树枝上栖息的乌鸦冒雨飞上天空,盘旋着哇哇乱叫。

    洛阳城上,头顶华盖,精神振奋的王世充和群臣在城楼上,顾不得大雨泼淋,像看热闹似的用惊异的目光望着冒雨出征的唐军几千玄甲军向虎牢关奔去,心里暗忖,李世民这小子就带了那么几千军马去阻挡窦建德10万大军,这不是瞎胡闹吗不过细想来,定是李世民兵马不足,兵带多了去,又怕我乘机出击,两头不好兼顾,只有如此了。想到此,禁不住哈哈大笑,又指着犹如黑云滚动,溅起一片泥尘向东方奔去的唐军几千骑兵,幸灾乐祸地对身边的大臣说:李世民这小子孤注一掷,三千多军马去抵挡10万大军,此乃前所未闻。这是要去拼命了!

    单雄信乘机又禀道:我们不必全部依赖外援。唐军本来兵力就少,分兵两处,必然军心浮动,我军何不乘李世民劳师远袭之际,今晚突袭留守的李元吉,令李世民首尾不能顾。如能获胜,洛阳城困境自当解除,岂非妙策

    王世充转动着狡诘的眼珠,摆手,显然经过了深思熟虑,开口道:不可,李世民为何只带去三千多兵马,就是要留够足够的兵力对付我们,可见李世民围我洛阳志在必得。你看城下的唐军戒备森严,临危不乱,连操练都正常进行,足见李世民取我洛阳总体战略未变,早已安排妥当。此时袭他,绝无胜算。不可贸然出城开战,保存实力,静观其变乃是上策。

    经过刚才的激战,颇感疲惫的杨公卿正叉着腰,扭动身子活动经骨,听单雄性提议晚上去突袭,急忙插话道:大王的话极是,兵不厌诈,是不是李世民想诱我出城一举迁灭也很难说。况我士兵缺乏营养,体力不支,士气低靡,守城勉强可以,主动攻击敌军,实乃力不从心,因此,开城袭敌万万不可。

    丞相段达习惯地捋着胡须,也开口道:大王的决断极是。方今群雄割据,各怀鬼胎。窦建德早不来救,到我洛阳濒临绝境前来,很难说没有不轨的企图。我们现在就只有两万军马了,此时出城开战,且不说没有胜算,就算是勉强把李元吉打败了,我们的军马必然损失惨重,万一窦建德灭了去虎牢关的李世民后,来到洛阳,本来是来救我,见我等如此孱弱,顺势灭我,没有实力,如之奈何

    王世充觉得段达的话说到点子上去了,窦建德前来救援洛阳固然是好事,但选择的时机也确实令人不安,很难说此次前来是全心全意为洛阳着想。没有图谋,岂肯劳师远袭正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他点头赞同道:朕正有此虑。窦建德此时来救我,5万军士足够,为何要带10万大军前来,其意绝不只是为了壮大声威显山露水,我等不得不防他另有图谋。所以,眼下最紧要的是保存实力。何况李世民三千军马去迎战10万大军,必死无疑。窦建德兵临城下之时,我们再内外夹攻,一举歼灭城下的李元吉是迟早的事,不必操之过急。

    段达觉得在理,附和道:正是,正是。

    王世充望着洛阳城下离去的唐军骑兵,脸上毫不掩饰露出阴笑。他认为唐军此去必然是送死,颇有几分幸灾乐祸的意味,对段达说:素闻段丞相出口成章,何不送李世民几句吉利话,打击一下他们的士气!

    段达微微一笑,望着马声嘶鸣、烟尘滚滚,黑压压地向虎牢关方向奔去的唐军,脸上显露出一幅料事如神的表情,挥着颤颤巍巍,经络绷绷的手,用沙哑的声音指点道:

    李世民、是傻蛋,

    三千军马碰十万。

    以卵击石不量力,

    有去无回见王阎。

    果然幽默,王世充听罢哈哈大笑,连声赞扬道:不错,不错,难得如此吉利话,快叫军士传唱。

    顿时,洛阳城楼上,响起了郑军齐声高喊声:

    李世民、是傻蛋,

    三千军马碰十万。

    以卵击石不量力,

    有去无回见王阎。

    李世民的3500军马在王世充军士齐声高喊的戏谑声中,向东方飞奔而去。

    第二天,暴风雨已经停止了,天气转晴。

    经过一天一夜马不停蹄奔跑,唐军3千多骑兵从昨天早晨出发,现已是第二天中午,途中,他们经孟津渡过黄河,过孟县、走温县,已来到天下大粮仓兴洛仓河对岸。

    前面不远处,宽阔的黄河横在前面。春天的黄河,已没有夏天洪水泛滥季节那种奔腾咆哮,桀骜不驯的气势。虽然刚下过雨,但水流量依然较小,浅浅的,懒洋洋地在河床中流淌,发出的声响也是絮絮叨叨,像大家闺秀般柔声细语,甚至看不到与它紧密相伴的渡船,河面有些段落还露出沙洲。它似乎并不在意人们对它的印象与想象中的黄河之水天上来那博大壮阔的气势完全是两码事是否令人感到难堪,倒有点季节不由人,造势全凭天那种心安理得的泰然。

    一探马飞马来报:禀报秦王,已过温县地界。此段黄河,正是枯水季节,河面虽然宽阔,但河水不深,马匹完全能过去,对面就是天下粮仓兴洛仓。

    夺取天下粮仓兴洛仓早在计划之中,李世民挥剑指向黄河,下达军令:军士们,冲过黄河!

    军士们骑着马,纷纷跳进水深只起齐马小腿的黄河,刹那间河水中浅起一片水花。

    李世民挥剑又下令道:各路军士渡河时,一面渡河,一面吃东西,喝足水,上岸后,马不停蹄,继续前进!

    跟着秦王打仗多年的唐军精锐玄甲军军士们,早已习惯了这种匆匆忙忙的征战生活,该吃就吃,该睡就睡,该跑就跑,该杀就杀,士兵们恰似一台战争机器一般,没有一个士兵有怨言。军士们纷纷跳入水深只齐脚弯的黄河中,牵着战马,一边渡河,一边取出干粮啃大饼,有的捧起河水急促地喝,帮助下咽干粮,有的干脆把头埋进水面狂饮,有的在往水葫芦灌水。

    战马在黄河中跳跃,马蹄踏得水花飞溅。宽阔的黄河水面,骤然间人声鼎沸,马声嘶鸣。

    李世民及众将军与士兵一样,跳入黄河中,一边渡河,一边啃大饼,又喝了几口混浊的黄河水。

    薛收和郭孝恪牵着马,急速从后面赶上来,急促的步子溅起一路水花。为了急行军抢时间,李世民一上马就跟往常行军打仗一样,领头冲在最前面。他那匹雪龙雏是在与突厥交战时缴获突厥王子的千里马,跑起来犹如风弛电闪一般,把众军士甩在后面。两位谋士本想在路途中与他商议,哪里想到怎么赶也撵不上这个狂奔起来如若无人之境的追风汉子,一直没说话的机会,好不容易到了黄河边上才看到秦王的军马终于停顿了下来,机不可失,慌忙急迫地赶上来与秦王交换意见。

    郭孝恪连声喊:秦王稍等,我等有话说。

    秦王见两位谋士急匆匆大赶上来,放慢了脚步。

    郭孝恪走在前面,一边赶,一边啃着大饼,又伸手捧了几口昏浊的黄河水喂到口中帮助下咽干燥的大饼,临近秦王后,直截了当地说:我估计,窦建德早不来,偏偏这个时候来,不仅仅是想图谋我们,而是一石二鸟,同样在打王世充的鬼主意。否则,如果仅仅是来为王世充解围的话,为何带那么多的兵马

    郭孝恪说得在理,李世民点头道:我也有此看法。

    薛收急促赶秦王,不慎一跤跌进水中,赶上来时,浑身水淋淋的。他气喘吁吁地说:郭大人的分析有理。窦建德一石二鸟的打算对我们有利,可以利用。一旦我们抢占了虎牢关,就会打乱窦建德的原计划,从他给王世充的信件上预计的5天兵到洛阳时间来看,他没想到我们会在虎牢关阻击他。遇到这种突发事变,他的总体战略就会调整。如果我们表现出足够的强势,使他认为强攻虎牢关会造成大量的伤亡,他就会打消强攻的念头。否则,如果强攻,伤亡过大,待到他的兵到洛阳时,兵力不足的他已经丧失了灭掉王世充的本钱了。所以,只要我们造成足够的强势迷惑窦建德,他就不可能轻易强攻。只要他不强攻我们,这就使得我们的总体战略——拖延时间,寻找战机破窦建德,困死洛阳的王世充成为可能。

    两位谋士的分析与自己的看法不谋而合,李世民深感欣慰,点头道:二位大人的分析在理,我也正在考虑此事。到虎牢关看了地形后就有方案了。你们也再深入考虑,到时候我们再合计。总的方针是——示强以屈人,不战屈人之兵,核心不离一个‘诈’字!

    薛收点头:正是。

    郭孝恪也点头道:正是。

    黑压压的一片军马在一片嘈杂声中过了黄河。俗话说,人困一宿,马困一滚。这意思是说,人困乏了,睡一晚上就有精神了,马困乏了,只要在地上打个滚就恢复体力了。这不,许多军马在河滩上就地打了几个滚,站起来后一声嘶鸣,顿时恢复体力。军士们重新翻身跃上战马,向岸边不远的城池跑去。

    不远处城池大门,门顶上写有兴洛仓三个大字。

    薛收指着兴洛仓的大字提醒道:此乃天下最大粮仓——兴洛仓,务必夺取,夺取后更要严加防范。有了充足的粮食,大军就无后顾之忧。

    李世民深知夺取粮仓的重要性,点头道:正是。因要安排人夺取兴洛仓,对二谋臣道:我去前面了,虎牢关见。话音落,人已经跨上战马,一阵猛冲,马蹄溅起一路水花,冲上岸后,立马高处,转身面向河滩上渡过黄河的大军。此时正好太阳从云层中钻了出来,阳光照在李世民的金盔金甲上,反射出耀眼光芒,恰似从天而降的神人一般。但见他把利剑一挥,一道寒光直射云天,旋即传令道:史大奈将军,率你的500军马夺取兴洛仓。兴洛仓王世充的守军,务必全部肃清,免其通风报信。随后把粮草运来虎牢关,其余军士跟我继续前进!

    史大奈应道:尊令!率军马直扑兴洛仓。

    守兴洛仓城门的几十个郑军士兵,不知哪来这么多军士,正在疑惑,突见一员大将抡起坠环大刀凶神恶煞地扑来,来不及关城门,慌忙举戈抵挡。史大奈扬起坠环大刀,手起刀落,砍瓜切菜一般,将守城几个士兵砍得血肉横飞,随后又向跟来的军士下达命令:不得放走一个郑兵!

    唐军士兵们涌进城门,直扑粮仓,肃清守仓郑军。

    李世民率领玄甲军穿过兴洛仓的大道,继续飞奔。

    秦叔宝从后面追赶上来大声说:秦王,我们昨日早晨出发,马不停蹄,狂奔一天一夜,军士疲惫不堪,已到中午,是不是在这里歇歇再赶

    李世民口气坚决地大声说:不能歇!一旦窦建德赶在我们前面占了虎牢关,一切都完了。我等务必抢时间,赶到虎牢关再歇!说完,又向军士们高喊:军士们,抢占虎牢关,最先到达者,赏银千两!

    随后快马加鞭,跑得更快。

    黄河岸上,全是狂奔的马腿伴随着嗒嗒的马蹄声。

    李世民率领玄甲军远远看见虎牢关城门的大字,左右扫视,虎牢关并没有夏军把守,把剑一挥:天助我大唐!军士们,火速抢占虎牢关!

    秦叔宝、尉迟敬德、程咬金、宇文士及等几员大将猛冲上来,与李世民一起,直扑城门,准备应付突发性的战斗。他们四处张望,却没有发现一个郑军。快到大门口时,腰挂弓箭、手提大刀,穿着老百姓服装的唐军大将王君郭已率领100来个同样穿着老百姓服装的唐军迎了上来。

    李世民看见王君郭后,脸露喜色,远远地高喊:王将军,速领我等去高处观察地形。

    王君郭抱拳作揖:尊令。

    李世民指着虎牢关的关隘,继续下令:杨武威,白仕让速率军士封闭隘口,加固关隘,沿城垣山岭戒备,搜集衣服,尽量多扎稻草人,穿上衣服扮作守军,立于城垣垛口迷惑夏军,并在关口要道张贴告示遍告乡民。为避刀兵战火,免伤无辜,从即日起任何人不得通行,不得到虎牢关一带打柴放牧。

    杨武威、白仕让抱拳作揖,领命而去。

    王君郭一边走一边说:秦王,我们两天前已经偷袭了虎牢关,守关郑军皆被斩首。不过,我派探马察看,窦建德10万大军已经过来了,离虎牢关只有30里,正在埋灶造饭。刚才我还在担忧,我手下100个军士怎么能抵挡10万大军的进攻。嘿,没想到大王亲率人马前来,我可一块石头落地!

    王君廓自幼孤贫,浪迹江湖,头脑鬼机灵,善于偷盗,勇力过人。一次背着一个安放了倒刺的竹笱出门,在路上看到了一个卖丝绸的商人,便用竹笱套住商人的头,然后趁机将丝绸抢走。待商人取掉竹笱后,却不知是谁抢的。由于王君廓品行不端,乡里都引以为患。隋朝倾覆,伙同一帮绿林好汉啸聚山林,成为江洋大盗,江湖上称混世魔王。一次与仇家火拼,被仇家追杀,巧遇李世民路过,拔刀相助,救了一命,一打听,方知搭救他的年轻人竟是当今闻名天下的秦王李世民,感概不已,从此金盆洗手,追随秦王。秦王将他的专长充分发挥,经常叫他充当细作偷窃军情,扰乱军心等,算得上是个优秀的特工人员。在唐军众将中,是个出了名的无赖将军。

    听王君郭说窦建德的夏军离虎牢关只有30里了,李世民一声惊叹:好险!

    众将脸露惊愕之色。

    谋士郭孝恪扬起双手感概地说:我们比他们提前了3个小时。就这3小时,就决定了大唐的命运。

    谋士薛收脸露喜色,胸有成竹地指着苍天预见道:真乃天助大唐。30里地,将断送窦建德一世英名!

    李世民在王君郭的带领下,率领众将火速登高远望。为了提高大家的兴致,李世民向众将讲解道:各位将军,此地就是大名鼎鼎的天下雄关虎牢关,又名成皋,乃燕赵至洛阳的咽喉,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这里北临黄河,地势荒僻,常有虎狼出没,传说当年周穆王曾经在这里抓获老虎,并修建囚牢圈养老虎而得名。历史上有名的汉高祖刘邦与项羽相争的‘成皋之战’就发生在这里。有名的楚河汉界鸿沟就离此不远。三国时刘关张三英战吕布就是这里!诸位将士你们看,不远处那个大土堆,名为点将台,就是三国时袁绍会合各路诸侯讨伐董卓的盟坛。

    众将士听说这里就是刘关张三英战吕布的古战场,不远处那个黄土堆就是当年袁绍会合各路诸侯讨伐董卓的盟坛,一片哗然,都好奇地张望。令大家感到失望的是,那盟坛除了一堆黄土外,周围皆是一望无边的荒草。

    有诗为证:

    黄土一堆野草长,

    金戈铁马去何方

    不见群雄刀剑啸,

    惟留豪气万古扬。

    不过,虽然看上去一片荒凉,但有幸到先贤们称雄的古战场虎牢关来征战,浓墨重彩地描绘出一幅以弱胜强的历史画卷,众位将领也感到有一种英雄豪气在胸中激荡。

    李世民率领众将沿着虎牢关的城垣走动,观看地形。

    虎牢关地势险要,像一道天然屏障,把东西辽阔的原野猝然阻断。关内沟壑纵横、荒草蔓蔓,是个极好的用兵之地。关隘城垣由南至北一直延伸向茫茫黄河,东面几百米是一片野草丛生的开阔地,过了开阔地是几米宽的汜水河,汜水河对岸也是一片荒草丛生的草地,偶尔还能看到野狼在草地上追赶野兔,显得有几分荒凉。李世民心里暗想,难怪此地名为虎牢关,虽然没看见猛虎,却也看到了野狼出没,自古虎狼相生相伴,显然是个狼奔虎跑人烟稀少的荒凉之地,名称就给人一种荒僻凶险的感觉。不过,当他仔细看时,又觉得并不十分荒凉,因他看到不远的汜水河里,居然有几只老水牛在泡澡,岸边还有个牧童在逗着大黄狗戏耍,既如此,说明这不远处还是有人家。顺着草地在再向前望,是一片新叶翠绿的矮树林,越过矮树林往东方望去,辽阔的旷野望不到尽头。南面远处是绵延山脉,关隘城墙一直向山脉延伸。背向洛阳方向是一马平川。

    李世民指着背后的一马平川对众将说:险哪!假如我等在兴洛仓休息,窦建德又不埋灶造饭,而是一鼓作气,提前抢占了虎牢关,居高临下,潮水般涌来。我等在那广阔的平原上以3千多军马迎敌,无异于泥牛入海,纵有三头六臂,也无力抵挡10万大军的掩杀!

    众将军和士兵们一个个汗流浃背,满脸灰尘。有的累得靠在城垣上喘气,有的举起水葫芦大口喝水。众将望着那虎牢关背后的一马平川,脸露惊愕之色,深深佩服秦王迂回过黄河,又马不停蹄强占先机的英明。

    军士们,此行大家不辞劳苦,抢占了虎牢关,理当犒赏。我虽然第一个冲进虎牢关,按军令当领赏千辆银两,但各位将士们不辞辛劳,长途跋涉,为表示本王谢意,本王将赏银悉数分给众将士,每个军士,赏银10两!打完此仗,每人再赏银100两,军级皆有升迁。为了激励大家,李世民高声向大家宣布犒赏令。

    众军士听到秦王宣布犒赏令后,高兴得欢呼起来。

    一路上,李世民已经确定好了在虎牢关阻止窦建德西进洛阳的总体战略思想:首先,抢占虎牢关,这是次战成功的关键。然后尽可能给远道而来的窦建德制造虎牢关有数万大军守关的假像,使生性多疑的窦建德不敢轻举妄动,再根据当地的地形和双方的事态,制定破敌方案。现在,抢占虎牢关的第一步计划已经实现,初步了解了虎牢关的地形状况,敌我双方的距离后,李世民立即实施第二步计划。他当机立断,指着虎牢关下面不远处的汜水河下达命令:秦叔宝、尉迟敬德二将军速率部下,沿着汜水的东西两岸挖灶1万,不得有误!

    尉迟敬德一脸狐疑,不解地问:秦王,我军总共才3500人马,何以要挖灶1万十人一伙,一伙一个灶,1万灶足够10万大军烧火做饭,莫非我们提前为窦建德准备晚餐不成

    秦王厉色道:我自有意图,不必多问,速去执行。

    秦叔宝、尉迟敬德尊令,疾步离开城垣,各率领500军士出关,向汜水河岸的开阔地疾驰而去。

    李世民又指着虎牢关下面的开阔地,继续下令:程咬金,火速率领你部500马匹,骑着马沿着汜水河两岸的空旷草地跑来跑去遛马,不停地跑,一定要给窦建德造成有数万兵马践踏过的印象。

    程咬金得了个美差,喜上眉梢:遵命!挥手招呼部下,策马扑向虎牢关下面的空旷地。

    李世民指着虎牢关不远处的汜水河,继续下令:宇文士及,瞿长孙,速率你部军马收集柴火,待秦叔宝、尉迟敬德灶挖好后,将柴火放在灶里点着。

    宇文士及、瞿长孙领命而去。

    谋士郭孝恪完全理解秦王安排的用意。秦王谋划有方,与他在路途中的设想不谋而合,不由地松了一口气。待秦王传令完毕后,他指着虎牢关东面远处的开阔地补充道:形势对我们极为不利,虽然这虎牢关易守难攻,但自古攻城掠地,皆宜一鼓作气。假如窦建德不信邪,一来就拼命强攻,我们这区区3千多军马怎能抵10万大军的轮番冲击要做假就做到家。再叫一批军士化作老百姓,放羊的、走亲戚的、经商的,打柴的……沿着夏军的来路分别散布流言,逢人便说,秦王10万军马已经占据了虎牢关,到处皆布有军马。正所谓众口铄金,与造的一万假灶、燃起的烟尘、沿河旷野上的马蹄践踏相互印证,不由得他不信,尽可能打消他一来就的强攻念头。

    李世民深知用间的重要性,点头赞同:郭大人所言极是。说完,把头转向王君郭:王将军,你先到这里,熟悉地形,恰好你带来的那批军士穿着百姓服装,又派得上用场了。给你个美差。你速去这批人中挑选几十名机智聪慧军士,按郭大人的吩咐化妆后,设法及近夏军大营,任务不用我细说,把你那三教九流的下三烂伎俩都使出来。散布流言、偷窃军情,扰乱军心等等,总之,只要对我唐军有利的事尽管放手去做,不用禀报。

    王君郭微笑着自嘲道:大王总是叫我干这等玩命的差事,每次都离不了一个偷字,看来我这身贼名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他说话时,随手指了指北面的黄河。

    秦王忍不住笑了笑:此等重任,非你莫属。

    郭孝恪顺手指着汜水河对岸那片矮树林中一棵形状怪异的老树补充道:但有紧急军情,放在那棵怪树叉上,我自会派人来取。我有要事,也将内容放在那上面。

    王君郭应了一声:尊令!秦王说是美差,其实他心里知道,自古细作皆是把头腋在裤腰带上玩事,是最不美的差事,他在秦王手下做事,已经不是第一次干这个勾当了,深知当细作凶多吉少。不过,既然秦王点了将,岂有推辞之理。他正要离去,薛收叫了一声:王将军且慢。旋即从袖中取出一张纸绢,叫随从拿来墨宝,大笔一挥,字迹圆活遒劲,写就一张招兵告示,递与秦王观看。

    秦王看后,明白了薛收的用意,连连点头。出发前薛收的一番宏论,就已经令众将刮目相看,现在薛收又考虑得如此周到,竟连让窦建德相信我军有足够的兵力,兵员补充的理由都想好了。由此可见,薛收已谙熟了诈术两个层面的运用:在制造出欺诈表象的前提下,再给这种表象制造合情合理的理由,使被欺诈者找不到破绽,确信无疑,作出错误判断,从而采取错误的应对措施。否则,没有与欺诈表象相配合的后续措施,欺诈反而弄巧成拙。薛收的招兵告示,正是这一诈术深入运用的点睛之笔。他甚至有些后悔,自诩唯才是举,不会埋没人才,殊不知有如此大才在身边那么长时间,居然没发现,实在委屈他了。李世民叫随从取出印鉴,盖上大印,递与王君郭。

    薛收指着招兵告示,向王君郭特别强调招兵广告的用意:窦建德本人机警聪慧,身经百战,大风大浪见得多了,且性格又多疑;手下谋士多有智谋,不可等闲视之,断不会轻易上当。我们制造出有数万兵马守卫虎牢关的假像,窦建德必然不会轻易相信,首先就会疑惑我们的兵源是从哪里来的。没有充分的兵源补充理由,造假反而弄巧成拙,暴露出我们兵少的破绽,一旦强攻,我军休也。所以,你要设法让夏王看到这张招兵告示,还要多动脑筋,使他相信我们有数万军士把守虎牢关并非虚谈。窦建德离得那么近了,时间紧迫,赶快去张罗。

    听完薛收的解释,王君郭愈发感到自己肩负美差的重要性,岂止是偷窃军情,实际上关系到全军的生死存亡!他会意地点头,将告示揣进怀里,快步离去。

    李世民又对身边随从说:速放飞鸽,通知我弟元吉,我们已抢占了虎牢关,让洛阳城下的守军放心围城。

    随从应声,打开鸽笼门,举起鸽笼,放飞信鸽。

    鸽子飞向天空,朝洛阳方向飞去。

    河岸旷野上,秦叔宝、尉迟敬德骑在马上,挥动着手中的兵器,督促唐军:快,快、快!每位军士挖灶十个,不得有误!

    军士们奋力挖灶,一时间整个河岸的开阔地挖地声四起,尘土飞扬,一片忙碌。

    他俩催马来到清澈的汜水河边,跳下马。

    秦叔宝拍了一下尉迟敬德的肩旁,指点着沿河两岸奋力挖灶的军士问道:尉迟将军,3500军马何要挖一万灶,现在明白了秦王的用意了吧

    尉迟敬德一面拍打满身的灰尘,一面点头:明白了,十人一伙,一伙一灶,一万个灶就表明有10万人吃饭。秦王是在虚张声势,要给窦建德造成有10万大军在虎牢关迎战夏军的势态,令窦建德不敢强攻虎牢关。

    秦叔宝肯定地回答道:正是。孙膑围魏救赵,诱使庞涓追击进入伏击圈,故意示弱,采用减灶法;今秦王反其道而用之,欲阻挠窦建德于虎牢关下停滞不前,采用增灶法,两者皆有异曲同工之妙,实在是一着高招。

    你还别说,秦王虽然人年轻,可脑袋瓜就是好使,什么招都想得出来。我看窦建德这次遇到秦王,要倒楣咯!尉迟恭深有感触地赞同道,又摆摆手,发自内心地说:你我不及,不及。跟他打天下,错不了!

    二将哈哈大笑。他俩走到汜水河边,蹲下身子,捧起河水洗了个脸,又捧了几捧水喝起来。

    河对面不远处是一片矮树林,里面夹杂着一棵年代久远,黑魆魆、枝干横斜已经老得枯死、面目狰狞的怪树。一条小路从怪树旁边经过,一直伸进矮树林。离他俩十几步远,有几头水牛在汜水中浸泡恬息,一个牧童在河边上看管水牛。牧童旁边,一只大黄狗见了生人汪汪乱叫。

    秦叔宝关心地对牧童说:小孩,快把牛赶回去,这里要打仗了,说完,指了指河滩上的众多兵士示意。

    牧童从未见过这么多拿刀舞枪的陌生人,本来就诧生,听说这里要打仗了,慌忙打着口哨,赶着水牛,呼唤着大黄狗,沿着汜水河东岸,向黄河的方向离去了。

    宇文士及、瞿长孙率领士兵抱着柴火跑步来到宽旷野上,将柴火散发在挖好的灶上,又引火燃柴。一时间沿着汜水河岸整个旷野上灶坑遍布,炊烟袅袅,看不到尽头。

    程咬金率领所部在河岸的旷野上骑着战马,拖着树枝跑来跑去。狂奔的马蹄踏得旷野黄沙滚滚,烟尘飞扬。黄尘卷带着黑烟,把个半边天空熏染的黑云翻卷。

    几十个化妆成百姓的唐军细作迅速在旷野上聚集,有的赶着羊群,有的挑着粮担,有的扛着锄头,有的挑着柴火,有的身背褡裢,有的摇着货郎鼓,有的扛着草把糖葫芦串,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伴敲麻糖的,伴得惟妙惟肖。

    王君郭腰上别了一杆烟袋,扮着卖糖葫芦串的,十分相像。他将插有糖葫芦串的草把往地上一立,向众细作下令道:大家分头散开,迎着夏军前去,依计行事。

    众细作前后拉开距离,三三两两,走过旷野,涉水过大腿深的汜水河,绕过怪树,穿过矮树林,向夏营走去。

    尉迟敬德看着从身边走过,举着冰糖葫芦草把的王君郭,忍不住笑道:哈哈,王将军,你这个江洋大盗居然金盆洗手,干起卖糖葫芦的勾当了,笑煞老夫也!

    王君郭也笑笑,无可奈何地说:运气不错,秦王给了我个美差,要我去迷惑窦建德。这卖糖葫芦可是我的拿手好戏。说完,扯下两个糖葫芦,分别扔了一个与尉迟敬德和秦叔宝,又将糖葫芦把扛在肩上,快步向汜水河跑去,追赶前面的细作。

    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拿着糖葫芦相视而笑。

    李世民带着谋士郭孝恪、薛收、徐懋功和几名亲兵从虎牢关隘口策马跑来,快临近时,在马上高喊一声:秦将军快上马,与我同去察看地形。

    秦叔宝翻身上马,提着铜锏,跟了上来。

    尉迟敬德高喊道:秦王,一路劳顿,歇歇再去吧。

    秦王边跑边喊:不可,夏军离我如此近,谁先熟悉地形,精心谋划,抢占了先机,谁就获得了操控战局的主动权。跑了一段,又折回马,来到瞿长孙跟前,指着远处的黄河:瞿长孙将军,你带100军士到黄河对岸,遍竖旌旗,设立帐篷,迷惑夏军,以防夏军到虎牢关后,派骑兵越过黄河从北岸沿着我们的来路去救洛阳。注意加强警戒,别让夏军的探马看出虚实。注意,一旦发现夏军大批军马渡河,马上点起狼烟告急,我这边好派人支援。

    瞿长孙禀道:北岸设防没意义呀,他如果从北岸沿着我们的来路绕道去洛阳,我们可在黄河南岸隔岸跟踪,他们一旦渡河就半渡击之,纵然他有10万兵马也叫他全部葬身黄河。

    李世民解释道:我们只有3500军马,要阻挡虎牢关正面夏军已力不从心,哪还能分兵跟着他们隔岸随行真的发生这种情况,我们就完了。定要把他们北渡黄河的意图打消在萌芽之中。我们在北岸设防,目的是向他显示我们兵力充足,连北岸也有兵设防。你要把假戏做到底。

    瞿长孙指着沿河两岸挖的灶大声说:这里的事呢,1万灶点火还不够数。

    李世民的马已经往前行走,回头道:交给咬金!

    瞿长孙大声说:明白了。又朝着不远处的程咬金喊道:咬金,点火的事交给你了!

    程咬金下马应道:没得说,去吧!

    瞿长孙招呼一批士兵上马,往牛口黄河方向奔去。

    李世民打马越过汜水河,向夏军前来的方向跑去。才跑出几步远,却不想雪龙雏前脚失蹄,突然跪倒在地。李世民没有防备,摔下马来。幸好多年征战,马背上摔下来是常事,也没伤着,只是吓了一跳。郭孝恪、徐懋功等众将领赶上前来,扶起秦王。李世民觉得好生奇怪,草地上既没有脚窝,也没有绊脚石,为何马会突然失蹄

    郭孝恪细心检查,发现了原因。原来是那河边牧牛的小童恶作剧,将相隔一定距离的两束深草打成死结,形成个弓形,马蹄正好绊在死结之间,恰似绊脚绳一般。郭孝恪指着地上打了死结绊脚草道:这就是祸根。传说当年成皋之战,汉高祖刘邦在这一带与项羽打仗时,缺兵少将,这方法是谋士萧何献的绊马计,不费吹灰之力,把项羽的千军万马绊得人仰马翻。后来代代相传,这一带的顽童都学会了,常用这此法在人们路过的地方将草打成死结,绊倒行人取乐。

    听了郭孝恪的解释,李世民心中一亮。他把绊倒自己的那束草结细看了一下,瞬间有一种直觉,赞叹道:此法甚妙,兴许以后还能派上用场。但究竟能派上什么用上,他一时还说不清。他重新跨上马,招呼大家继续向夏军前来的方向奔去。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