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连独居的单身汉都加入了穿新衣的潮流,自己不会做就把布匹拿给专门做衣裳的妇人,酬劳用银钱或者剩下的布结算。不过个把月的时间,换了新衣的新安城百姓嫣然焕然一新,内里先不说,表面上却是一副城里人的样子。
王土对这种情况自然是双手赞成,毕竟之前新安城百姓穿的衣服连异世界的乞丐都不如,他天天来回面对两个极限的冲击,哪怕新安城的楼房比北屿县城的还漂亮,心里也还觉得新安城还是一个大农村。
现在新安城的百姓满足温饱之后终于开始有对自我的要求了。
时间拉到一个月前,李玄从新安城出发,一路向北奔去,途中遇到过无数难民,甚至劫匪。
遇到难民,李玄就硬下心肠选择视而不见,他实在帮不了他们。遇到劫匪,李玄就毫不犹豫刀起刀落,让他们无法继续做恶。
如此半个月后,李玄终于抵达了目的地。
他首先找的是与李天同为镇国大将军手下大将的潘壮,潘壮人如其名,身高体壮,力大如牛,立下赫赫战功,是镇国大将军颇为欣赏的将才,也是镇国大将军的得力下属,他手下有两万兵马,而且潘壮唯一信服的人只有镇国大将军。
镇国大将军唯才是用,手下将军各个真才实学,每个将军拥有的兵马也各不相同,李天将军手下曾有五万兵马,为了保住李国槿,李天将军率三千精锐突击出围,最后就只剩他们四人而已,而五万兵马怕是早就四分五裂,再也找不回来了。
李玄早已打听到潘壮已经解甲归田,回了老家,不过他声名在外,又经常会跟老战友相聚,所以行踪被外人熟知,也方便了李玄,很快便找到了潘壮的家。
潘壮老家是个穷破的小村落,几十年来村里出来的唯一有大本事的就是潘壮了,潘壮如今二十有七,从小就皮实热爱舞刀弄枪,且家里有个大他十岁的大哥赡养爹娘,所以他便放心的追随自己的梦想去了。
村里人和潘壮家里人都以为除非战死否则这辈子是不会有他的消息了,没想到如今竟然回来了,还带了几十个无家可归的战友回来。
本来因为旱灾村里就没粮吃,他还带了那么多人回来,家里可不就闹起来了。其实家潘壮回来里人还是很高兴的,毕竟是自己的孩子兄弟,从小宠到大的,可是连自家都快活不下去了,如何供养他人。
不过潘壮确实有本事了,说了不用家里养,就真的不用,人家手里有大把银子。
不过随着北地的难民越来越多,粮食也越来越紧缺,价格也越来越高,如今潘壮手里的银子也开始有点紧了。
而且因为潘壮手中有粮,村子断粮的人便会来借,一来二去,他竟然变成了养着整个村子的人了。
所以潘壮银子不够的消息一传开,村子的人都跑来找潘壮,向他讨个注意,大家以后该怎么活下去。
潘壮爹道:“这里呆不下去了,再呆就是死路一条,咱们也向南边逃难去吧。”
村里人如今的主事骨是潘壮,闻言纷纷看向他,都等着他来拿主意。
潘壮静默片刻,终究还是压着破锣嗓子叹息道:“那就走吧,趁着手里银子还有剩,路上也好走点。”
潘壮家的村子破,潘壮家房子也破,而且一点也不隔音,所以李玄在看到一群人走进潘壮家时,便走到屋后听了全部。
听到此刻,李玄大笑一声,“那我来的巧了,我此次前来就是要请潘将军南下呢!”
潘壮听到笑声,脸上立时露出激动的神情,急切地走出屋门,看到李玄独自一人,神情慌张地问道:“你还活着,那小公子呢?”
李玄笑着安抚道:“小公子自然还活着,此次就是小公子命我前来找潘将军的。”
听到小公子没死,潘壮心里松了一口气,大笑道:“好,我就知道天无绝人之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进屋来,咱们坐下好好聊聊。”
得知小公子要培养自己的兵力,潘壮自然是义不容辞,当即派人往各处送信,他的两万兵力解散后还在紧密联系着,要联系起来并不难。
李玄说了去了南边,几年之内是回不来的,所以最好连家眷也一块带着,南边一律都接收。
潘壮的两万兵力加上家眷少说也要七八万人,潘壮还是有点担心,“这么多人,养得起么?会不会给小公子添麻烦,加重他的负担。”
李玄道:“养得起,南边现在缺人,人越多越好。”
潘壮还是第一次听说有缺人的,不过既然李玄说没事他也就不再担心这事,转而道:“李天将军的五万兵力不打算要回来了?他们现在还在军队,要是知道小公子和李天还活着,他们肯定会追随而去的。”
李玄拧起眉头思索片刻摇头道:“还不行,不能打草惊蛇,五万兵力离队的动静可不小,南边还没能力与之对抗,得再等等。”
第79章
潘壮村子的十几户人家跟着潘壮踏上了去南边的路途,停在了野外的一片荒郊野岭之地,说是要在这呆上几天等他的兵。
一夜过后,潘壮大哥早上醒来发现潘壮只是和衣睡在一边,身上的被子被他盖到了爹娘身上,心里惊怒,把他摇醒,劈头盖脸地骂道:“这么冷的天,你是不是不要命了?你是想睡觉的时候被冻死么?”
虽然他把声音压低,但还是把李玄惊醒了,听明白原委后,李玄也道:“潘将军,我知道你体壮,但今年冬天格外寒冷,还是不要逞强,要是怕大爷大娘受冷,咱们多点几把火堆,你可不能倒下。”
潘壮乖乖认了错,见大哥怀里的小侄子迷迷糊糊的睁开了眼,把他从大哥怀里一把抱走,还道:“我抱着小侄子去找地方便。”
见潘壮逃似地跑走,李玄扬扬眉,心里笑道没想到一向威武严厉的潘壮竟然这么怕他看上去朴实憨厚的大哥。
在这里等了两天后,陆陆续续已经来了一万多人。
潘壮瞧着漫山遍野黑压压的人头,觉得不能这样干等下去,吃喝都是从家里带来的,粮食可能有存余,但水可就喝一口少一口,想去外面再找是没可能了,北地干旱之重可不是说说,任天有多冷,雪花也不会飘下半片,对李玄道:“咱们可以先上路了,一万多人留下的痕迹一时半会抹不干净,后面来的人会追上来的。”
李玄点头道:“我们不要走大道,与那些逃难的难民碰上难免会出现什么乱子,就沿着这人迹罕至的荒山走。”
一群人就这样顶着严寒浩浩荡荡地踏上了远行之路,长长的队伍末尾还不断有新的人追上加入。
五六天后,前进的队伍步伐明显缓慢下来,明明人数不少,却没人出声,好似全身的力气都用在了挪动脚步上。
有人抬眸远眺,忽然激动地大喊起来,
“前面有雪,前面有雪,大家有水喝了。”
这句话像是一个按钮,队伍瞬间嘈杂起来,李玄走上一片高地,远目确认之后道:“确实是山上的雪层,距离我们已经不远。”
潘壮扬起手臂挥了挥,示意大家安静下来,接着命令继续缓步前行,不可急速,本来就缺水导致体力不支,如果再用尽全力急速前行,说不定到了目的地就会脱力而死。
潘壮的命令,其他人没人不敢听从,尽管心下急切地想要马上喝到水,但还是听令慢慢行走。
好在距离不长,不到半个时辰的功夫,先头队伍就到达了雪层,开始起锅烧水。
李玄想着一群人已经好几天没沾过油水,便从马背上取下从没开过箱的方便面,递给做饭的伙夫道:“先煮半箱面,剩下的以后再煮。”
伙夫接过箱子,打开发现一包一包的,完全不认识,不过他也不多问,老实的把一半方便面拆开全部撒进大锅里,里面的调料因为用手不能完全挤干净,他不舍得扔就把他们也都投进了锅里,等里面的调料完全冲刷干净之后才用筷子再捞出锅。
几分钟之后,一里之地内的人都闻到了这扑鼻的诱人香味。
“什么这么香?”
众人下意识地跟着香味走,然后煮方便面的锅周围围了一层又一层的人。
吸吸快流下来的哈喇子,张口催促道:“煮熟了没?先让俺们吃几口尝尝味道?”
方便面本来就不需要久煮,伙夫敲敲锅沿,“好了,想吃就拿自己的碗筷来,一人一碗。”
其实一碗里面没几根面条,都是汤,剩下半锅的时候,伙夫还又加了一次水,后面来的人碗里不仅没有面条,连汤都是稀了一倍的,不过李玄本来的目的也是让他们喝点油水汤。
最早打到一碗的人看着表面红彤彤的,咽了下口水,因为刚出锅还有些滚烫,等稍微凉点了,才小心翼翼地喝了第一口。
“嚯,好辣好香,胃里好暖和。”
喝完后还意犹未尽地看向大锅,见汤都到锅底了,才不甘的放弃再要一晚的打算。
半箱方便面而已,自然不会让每个人都喝上一口,李玄把剩下的半箱放在在原地,留给后面的人。
也许是方便面真的补充了他们的能量,这一天他们个个都精神抖擞,行程比昨天快了一倍有余。
越往前走,覆盖的雪层越厚,他们再也不用担心缺水了,不过雪中前行艰难,他们最后决定下山,沿着山脚走,用水的时候再上山提。
途中碰到过几个村落,不过他们大都默默经过,没有惊扰这些村落的打算,就算这些村落的人注意到了他们,他们有这么多人,本着防备的心态,这些村落的人也不会刻意上前搭讪,所以一路都平安无事。
直到他们经过一个看起来应该平时日子不错的村子,因为这个村子不像其他村子都是破败的低矮土房子,而是整齐的一排排青砖瓦房,任谁看到都知道这个村子有多富裕。
不过这并没有引起李玄等人的兴趣,还是赶路更重要。
本来一切都很正常,直到有人指着山脚和村子中间的一个地方,嚷嚷道:“那里有一个人在往这边爬。”
怎么回事?潘壮闻言停下脚步,往那里看去,隐隐约约看到确实有人在地上爬,确切的说不应该叫爬应该是蠕动,因为那人在这好一会儿的功夫内都没爬过半米远。
李玄道:“应该是村子最外面那户人家,他现在离房子也不过几十米远,应当是饿的,没有什么危险。”
潘壮和李玄判定对方不是危险人物,便踱步朝对方走去,走进了后,才发现对方是个妇人,怀里还抱着个脑袋大身子小的三四岁小男孩,都是瘦骨嶙峋的,眼看着要不行的样子。
妇人看到来人,眼里蹦出希望的火光,费力地把孩子推向两人,声音微弱道:“求求你们,把我孩子带走吧,给口饭吃,饿不死就行。”
李玄没有回答,而是从怀里掏出一块巧克力,掰成两半分别塞到妇人和孩子的嘴里。
“慢慢吃下去,我们暂时不走,等你们恢复体力再说。”
约莫一个时辰后,妇人才断断续续的说清了自己村庄的情况,中间村子里也没有一个人出来过。
原来妇人所在的村子曾经是远近闻名的富裕大村,因为她们村子家家户户都是养蚕高手,养出来的蚕茧每每被纺织大户高价收走,所以她们村子的富裕程度在周围可是独树一帜。
养蚕致富,这也导致她们村子根本没人种地,过的日子就跟城里人一样,虽然穿不上绫罗绸缎,花布衣裳却是随便穿,粮食蔬菜肉都是买着吃。
发生旱灾之后,生活就完全变样了,刚开始买粮的价格她们村子还能接受,后来越来越无法承受,她们不得不尝试着把村子的田地重新种起来,奈何她们是养蚕高手,可不是种田高手,更何况旱灾这么严重,自然是颗粒无收。
当手里的银子都花完之后,整个村子都进入绝粮状态,妇人家中公婆夫子叔伯陆陆续续饿死,她为了仅剩的小儿子撑着一口气坚持到了现在,天知道她听到动静从炕上爬出来看到一长队人时心里冲天的惊喜,她当时满脑子想的就是把儿子送走,给他一条活路。
李玄皱眉道:“这么说,村子里还活着的人可能不多了,我们进村找找吧,这个村子的人擅长养蚕,对新安城来说也是有用之才,能多一个算一个。”
第80章
结果自然是残酷的,只剩下一个成年男子和两个年轻妇人,外加一个十一二的男孩子还有口气在。
最后众人把每家死去的尸体抬到墓地简单地埋土下葬,把他们保存的蚕卵搜集起来带着上路。
活下来的五个人还不适合赶路,潘壮便吩咐做了几个担架,让众人轮流担着他们走,走了三四天后,五个人的身体养好了才让他们下地走路。
此时李玄跟潘壮告了别,带了十几个人离开,他要转道为李国槿去挖镇国大将军埋藏的金银珠宝,七八天后会再与他汇合,到时离新安城的路程差不多也就三天了。
潘壮他们带的粮食已经不多了,算来算去离到达目的地的时间还有十一天,他们的粮食大概只能撑三天,剩下的八天,他们这些人虽然不至于全部饿死,但肯定会损亡很多人。
在大家休息用饭的时候,潘壮吩咐道:“都四处去找找,不管是什么,只要能进肚子的都给我拿回来。”
可惜大部分都空手而归,冬天雪地,荒郊野外,想找到吃的可没那么容易。
潘壮指指地上,道:“那就往地下挖,虫子地龙,只要是没毒的都给我挖出来,不想饿死的话,咱们以后的口粮就是它们了。”
跟着潘壮的士兵对此没有异议,当兵打仗的在外面少不了没银没粮的时候,吃这些东西不是第一次。
这些士兵的家眷可就不行了,现在只是动手挖它们,就有人忍不住吐了出来。
潘壮可不管他们的心情,只道:“吐了就不要吃饭了,免得浪费粮食。”
潘壮的家人也是一副难以忍受的表情,不过话是自家人说的,他们作为家人更得支持他,就是再难受也只能忍着。
大人的表情各自丰富多彩,孩子们就没那么多想法了,他们不怕它们,反而玩上了,一时间只剩孩子们的打闹玩笑声。
方便面袋子也发挥了它的作用,一个方便面袋子能装好多虫子,还结实,虫子根本咬不破袋子,等到了第二天的时候,基本上每个袋子都已经装的满满当当的了。
粮食还有一点点,潘壮却没让吃粮食,而是吩咐把虫子洗干净烤熟再吃。
第一顿,好些人实在吃不下,宁愿饿着肚子。
第二顿,没吃的人中有少部分开始尝试着吃了下去。
第三顿,饿一顿就心慌,不用说还饿了两顿,不管心里多害怕,还是硬着头皮吃了。
然后,吃习惯了也就那么一回事儿。
今天的午饭依然是各种虫子,伙夫照样洗干净,却没急着串在棍子上,而是把洗干净的虫子全都扔进锅里,倒了一大把盐下去,阉了半个钟头才开始串在棍子上在火上烤。
于是,开始嘎嘣嘎嘣啃虫子的人发现今天的虫子好像格外好吃。
“咦?咋感觉还挺香的呢,难道我吃虫子吃得味觉都变了。”
“傻蛋,你没尝出今天虫子撒盐了么?是因为放了盐才好吃。”
“之前不是说盐要省着吃么?天天嘴里淡出鸟,咋现在舍得放这么多盐啦?”
“说明剩下的盐足够用到我们到目的地了呗。”
“我咋有点担心呢,我们吃光了,万一到了那边根本没我们吃的咋办?毕竟现在这光景,还有能管好几万人饱的地方?”
“你这么担心的话,跟着来干嘛?”
“我是跟着潘将军,可不是心里也怕将军也被骗了嘛!”
“想那么多干嘛,将军让干啥咱们就干啥,敢骗将军的人,咱们也能弄死他。”
“也是,咱们可不是好惹的。真香啊,不跟你说了,我再去拿一串。”
众人连续吃了三天虫子,第四天吃了粮食后,剩下的日子都是以虫为食。
这也导致了后来新安城有了自己的特色美食-各种油炸和烤的虫子,让无数新入城的人看了之后胆战心惊。
李玄带着两车金银与他们汇合之时,看到的情景就是他们人人在吃虫子串,看着黑黑的丑陋的虫子消失在人的口中,确实有点恶心。
深吸一口气,眼不见为净,拍拍潘壮的肩膀,道:“真是辛苦你了,再忍三天就到了,到时候我请客,咱们吃一顿有大鱼大肉的。”
潘壮奇怪的看了他一眼,道:“有啥辛苦的,咋地这么矫情?你不是也吃过么?”
好心安慰,还被当事人嫌弃矫情,李玄有些哭笑不得,只能说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能说他之前过的日子太舒坦了,吃虫子的日子有点接受不了了么?
李玄看到城门后,示意大家停在城外,他先进去禀告。
潘壮站在城门口抬头看向城墙,估摸着有五米高,墙体不像其他县城是青色而是整体通红,他还是第一次见。
李玄说新安城是新建的一座城,因为建造一座新城是一个消耗大量金银的浩大工程,小公子还要发展自己的势力,身上的那点钱怎么着也不够盖起完整的城墙,所以他还以为看到的会是象征性的低矮围墙而已,没想到看到的确实是一座城市该有的巍峨城墙。
城门打开,潘壮带着人缓缓走进去,城门内两边站了拿着兵器的数十人,皆充满好奇心的直直盯着他们。
因为他们的人数实在太多,尽管新安城的空余村子都给了他们住,但还是不够。
宿舍虽然有空余的,但也是杯水车薪,王土索性让剩余的人继续在外露宿一晚,他回异世界想法子去。
潘壮一家人则被李国槿邀请到了「洞天福地」暂时借住。
当晚,潘壮自然和李国槿几人聚餐饮酒,潘壮的家人则在自己的屋里吃。
下人把饭菜摆好,替他们掩门而出,潘壮大哥的小儿子眼疾手快的抓起一个鸡腿啃了起来。
潘壮大哥呵斥了他一声,潘壮娘阻止道:“让他吃,好不容易吃顿好的,小孩子哪里忍得住啊,就是老婆子我看了也想上手吃了。”
潘壮爹则拿起桌子上的酒壶给自己倒了一杯酒,乐呵呵地抿了一口道:“潘壮这臭小子终于能孝敬老子娘一回了,之前十几年没个人影,有这儿子跟没有似的,回来了之后,光听他吹牛,其他人也捧着他,手里倒是有几个破钱,但时候不好这钱他不如以前顶用啊,咱们老两口就没捞着他的孝顺。”
潘壮大哥可得为他弟弟说上几句了,“爹,话不能这么说,幸亏弟弟手里有钱,咱们一家子才能活到现在啊,这一路你看看饿死了多少人。”
潘壮爹也就是顺口吐槽一句,其实心里对潘壮喜欢着呢,笑着接道:“是,潘壮他有本事也有眼光,如今投靠的主子对咱们潘壮也看重,不然不会如此大方,又是猪肉又是鸡的。”
「洞天福地」内一派欢天喜地,王土这边则愁的不断抓脑袋。
还有几万人等着他安排地方住呢,心里后悔宿舍没多盖,不然现在也不会没地安排人了。
心里实在没啥主意的他放弃瞎想,拿起手机给李金打电话,他虽然对异世界有了基本了解,但遇到事儿想解决方法的时候,还是不能够完全靠自己摸索,有些事情你脑子里没有概念是找不到对应的方法的。
“要安排几万人住还没有房子?土子,你这是要进军房地产界还是打算开工厂啊?没房子就盖呗。”
“要立刻住?那买铁皮屋组装啊。”
“喂?喂?怎么挂断了?你还没说要干嘛呢。”
王土挂上电话后立刻在网上搜铁皮屋,找到一家离镇上最近的厂家后,也不管时间已经很晚,超过了厂家网上写的营业时间,立即打电话给厂家。
好在那边接了电话,得知王土买得急要求第二天到货后,还态度很好的接受了。
厂家第二天上午就送货上门了,王土的订单有几百万呢,他们接到订单后,可是连夜叫人把货备齐了。
因为要的货量太大,厂家连续送了三天才全部送完。
第81章
这三天的时间里,潘壮带来的人都在忙着安装铁皮屋,因为上下床铺来不及做,他们干脆在地上铺满稻草睡在上面。
王土看着手机上显示的银行账户余额,惆怅地长叹一口气,二千万啊。
刚拥有二千万的时候,他还觉得那是一个天文数字,怎么也花不完的感觉呢。
买铁皮屋就用掉了几百万,还要为这七八万人买粮,买各种生活用品,还有两万士兵的兵器也是一个大的开销。
杂七杂八下来,账户上的金额竟然已经不足一千万了,后面还需要用钱的地方有很多,现在只有新安城的秀坊在赚钱,以前还够用,现在新安城的居民陡然增加了几万,秀坊赚的钱也已经供不起了,虽然槿弟说他那里还有很多玉佩宝物拿来卖,但卖完了之后呢,总要有个可持续赚钱的生意才是根本。
李金家里就是做生意的,王土第一选择就是向他求经。
“你把武校和山上的饭馆纪念品店都开起来,不就赚钱了嘛!”
“现在就能赚钱还要赚得多的?土子你怎么这么贪心,除非你家有矿,不然怎么突然暴富!土子,你跟我说说,你最近到底都在干嘛,问的问题都这么千奇百怪。”
“喂?喂?我去,又给我挂了!”
摇摇头,李金把手机扔在桌子上,继续打游戏。
王土没矿,就是有矿他也不能把矿运过来,得留给新安城自己人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