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江茉弯起眸子夸他,齐晔被她一夸,那些眸子里的忐忑就全化成了满足的期待。他也开始风风火火地忙起来,制造号码球,准备登记册,裁剪优惠券,和罗苹两个人各负责一块儿,忙得不可开交。
果然,如江茉所料。
这三个活动一出现,就引起了镇上好多人的兴趣。
大家采买年货的焦点和中心,都到齐晔的小卖部来了。
一时间,未日小卖部每天都是人声鼎沸,顾客络绎不绝。
齐晔和罗苹完全忙不过来,江茉在楼上也能感觉到楼下音浪般的震动。
她下去帮忙的时候,连她站的地方都没有,那些妇女大妈们,都是采买年货的主力,几乎天天都是摩肩擦踵,挤破了头在选东西,结账。
在镇上,再也找不出比齐晔的小卖部还让她们觉得划算的地方了!
各种各样的优惠券,五花八门的活动,简直让她们看得眼花缭乱,兴奋得上了头!
而因为人太多,小卖部也是每天营业到零点,齐晔才关门上楼。
他现在最喜欢的事儿就是关门后,把今天结账收的钱放在沙发上数。
每天都要数三遍。
望着这些钱,齐晔的心态也终于从“看了那么多书想破了脑袋我应该能行”变成了“生意这么好原来我真的能行”
这时候,江茉总会摸摸他的脑袋,“齐晔,我早说了你很棒的,你现在相信我的眼光了吧?”
虽然她的语气就像夸乌云踏雪那样,但齐晔还是很开心。
-
就这样,生意红红火火地到了大年三十。
今年两人没有回西丰村过年,那儿的房子里堆满了亚麻布,家具搬空不少,也不方便过年。
所以没了王春分王春华兄弟俩,没了王春雨,今年就齐晔、江茉和罗苹三个人过年。
但做了一桌子年夜饭,电视里的春晚喜庆又热闹,歌舞、小品、相声一直不断,整个客厅暖和温馨,所以倒也不显得冷清。
大年初一,齐晔依旧开门做生意。
只不过把罗苹放回去,让她回娘家好好歇息几天。
除了大年初一开奖的时候热闹了一下,其他大年初几的生意都比较冷清,毕竟都忙着走亲访友,顶多路过齐晔小卖部的时候进来瞧瞧,还能不能买点什么作为年礼,提到亲朋好友的家里去。
所以齐晔小卖部的生意倒还忙得过来。
正月十五,镇上还难得热闹一回,居然在许永昌的带领下举办了元宵灯会,又是好一阵热闹。
不过出了正月十五,日子又重新走上正轨,都忙碌起来。
齐晔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县城找董文浩。
他告诉董文浩,他想租一整天的营销会场地,不是参与展销的摊位,而是包下整个展销会,属于他的展销会,只卖亚麻布的展销会。
董文浩听到齐晔这么说,彻底震惊了,“齐晔,你是不是疯了?你知道那样你得花多少钱吗?不和其他商户分摊,单独包下,你得花至少一千多块啊!而且日子好的时候早就政府定下举办大型展销会了,你要想办,只能是工作日。”
“不行!”董文浩斩钉截铁地拒绝道,“我是把你当兄弟,所以为你考虑,齐晔,你真的别犯傻!”
第96章
第
96
章
【1+2更】舅妈的脾气……
董文浩一听齐晔的要求,
头已经摇成了拨浪鼓似的。
“不行!齐晔我真不能看着你把好生生的钱往水里砸啊。”董文浩一百个不同意,“你本来进这些亚麻布就花了一千五吧?你要是再弄个展销会,不又得砸一千?”
“……年前开展销会的时候,
大家都不肯买你的亚麻布,你又不是没看到。”
“……你怎么南墙都撞破了,还不肯回头呢?”
董文浩也是替齐晔心急,不停叹气道:“齐晔,
我拿你当兄弟,我才私底下这么劝你的。”
“不然换了别人,愿意来开展销会,
扔个千把块钱在工作日当这冤大头,
我二话不说立刻给他签字盖章了!”董文浩眼神真挚,“齐晔,
我是真为你好。”
齐晔抿着唇,
他能从董文浩的眼睛里看出诚意,
知道董文浩是在为他着想。
可他沉淀了这么久,和江茉又商量过,他已经有信心把亚麻布都卖出去了呀。
看到董文浩还在苦口婆心地劝说着自己,
齐晔握住董文浩的手,“董大哥,你听我说。”
“上次展销会,
我那些亚麻布卖不出去的原因分析,都在这张纸上,
你瞧瞧。”齐晔从他提着的猪皮包里拿出一张纸。
上面密密麻麻的,是他工整的笔记,写满了亚麻布没有卖掉的一条条分析。
董文浩颇有些惊讶,没想到齐晔这么细心认真,
他一条条看下去。
不得不说,这些关于亚麻布的滞销原因,齐晔分析得很到位。
既有内在原因,也有外在原因。
比如亚麻布还属于不怎么常见的布料,大伙儿接触得少,又觉得贵,当然也不是没有买得起的人。
但买贵的布料,就是为了穿出去让人家知道你这衣裳贵啊,总不至于花了大价钱别人还以为你是家里太穷套个麻布袋出来了吧,那钱也花得太冤枉了。
而且大部分人都没穿过亚麻布的衣裳,更不知道它的优点。
看着齐晔在纸上列出的一大串亚麻布的优点,像凉快、干爽这些还好,但是那减少排汗、防静电、防过敏,抑制细菌的说法,董文浩都闻所未闻。
他不可思议地看着这些,“齐晔,你上面写的都是真的?”
齐晔点点头,“我不会骗人。”
董文浩深吸一口气,“这么说,亚麻布真挺好的,难怪卖那老贵呢。”
齐晔刚抿起唇,却又看到董文浩摇头,“可是齐晔,你这还是不行啊,我这是相信你,才愿意相信亚麻布真有这些优点。可是普通群众们,和你一不生二不熟的,哪会看你随便说说就信任你啊,再说了,这也没法证明啊。”
董文浩叹气道:“齐晔,我看还是算了吧,你真的别花这冤枉钱了,不然我领导又得骂我,你是不知道上次你的亚麻布没卖出去,领导就把我好一顿训呢,说我给你安排的摊位不好,又说我宣传不够。”
齐晔一怔,有些不解地看着董文浩。
他没卖出去是他的原因,董文浩的领导为什么要骂董文浩啊,他连董文浩的领导是谁都不知道,无亲无故的……
董文浩一看自己差点说漏了嘴,连忙轻轻嗓子,东张西望道:“齐晔啊,这时间也不早了,走,哥请你吃顿饭,吃完你就回镇上吧,好好开你的小卖部得了,咱别瞎折腾了啊!”
可是,董文浩拉不动齐晔。
他还站在原地,神情倔强,紧抿着唇。
董文浩无奈,气极反笑,“你这是什么牛脾气啊,怎么就这么不听劝呐?”
齐晔一脸认真,对着董文浩说道:“董大哥,你听我说,其实我都已经想好了,你听听我卖布的法子再说。”
他凑到董文浩耳边,对他耳语起来。
听着齐晔的描述,董文浩神色从一开始的漫不经心,逐渐变成惊讶,再到大受震撼。
等到齐晔一口气说完,董文浩更是不可思议地看着齐晔,半晌才道:“好像……真的能行?”
“嗯。”齐晔露出腼腆沉稳的笑容,“我说过,我有法子的。”
董文浩朝齐晔竖起了大拇指,“听起来,我都想你快点开展销会,我也想去买几匹亚麻布了。”
“嗯,到时候我给董大哥你留几匹。”齐晔笑得露出大白牙,“那……展销会?”
“行,我这就给你联系安排。”董文浩拿出纸和笔,“这正月都排得差不多了,而且等到二三月开春的时候,大家伙儿才想着要做新衣裳呢。你就在这几个日子里选吧。”
齐晔埋头看了看,周末的展销会都是政府一手策划,要安排好多摊位的,他肯定没戏。
他选了一会儿,终于选定二月初四这天,正好是周五,挨着周末,而且过两天就是春分,正好是大家喜欢买新布做新衣的好时候。
离现在正好半个来月,筹措前期的准备也都来得及。
好说歹说,终于和董文浩敲定,齐晔也松了一口气。
他又在县城忙活一圈儿,去瞧瞧加盟的小卖部,又给江茉买了些酥京果带回去。
其实镇上也有,但江茉总说不如县城里的这家地道,油炸得脆脆黄黄的酥果裹上糖粉和熟糯米粉,椭圆椭圆的。
每次看着江茉一口一个,吃得又甜又香,腮帮子微微鼓起来,像漂亮的松鼠,齐晔想起就忍不住抿唇笑起来。
-
马不停蹄回到镇上,齐晔也没闲着,又交代罗苹一番,和江茉第二天就一块去省城了。
开展销会嘛,最重要的,是得让大伙儿都知道你什么时候在哪儿开展销会,不然谁来买呢?
之前的布料展销会,因为是县政府支持主办的,所以就由县政府在报纸上刊登了出来,才有那么多来自其他地方的人们来买。
用江茉的话说,这叫投放广告。
新潮词汇齐晔不懂,但是他知道,登报是肯定少不了的。
就他一家开展销会,县政府也不会管,他既然要承包整个展销会,那这宣传的重任,自然也就落到了他自个儿身上。
江茉和齐晔商量了一会儿,决定先去省城报社看看。
果然,省城的报社是有人专门接洽这一块业务的,是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穿着的确良衬衫和西装长裤,黑皮鞋,梳着背头的中年男人,姓戴,大家都叫他戴编辑。
不过看上去很温文尔雅的戴编辑一开口,却是满嘴的铜臭味。
他直接打量着齐晔和江茉,“想登报推销你们的商品啊?没问题啊,有钱就好说。最近天天有人来,喏,填了这个表,签好字,把你们要刊登的内容写上去。”
齐晔接过一张空白的表,没有立即填写,而是问道:“戴编辑,请问这刊登费用大概是多少钱一天?”
戴编辑一愣,视线又上下逡巡着齐晔和江茉,“你们以前没刊登过啊?”
“没有。”
“谁介绍你们来的?”
“没人。”齐晔态度很老实,“我们就是瞧见大伙儿都在这上头刊登广告,就想来试一试。”
“哦。”戴编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摸着下巴狮子大开口,“那就收你们一百块钱吧。”
齐晔一听,吓了一跳,这么贵啊。
江茉在旁边问:“戴编辑,一百块钱能上什么版面啊,大概有多大啊?”
戴编辑随手指了指,那是报纸中间那条长方形框里的一块豆腐块大小的地方,他掀掀眼皮道:“喏,就这种,你们要是想要版面大的,那得花更多的钱。”
江茉嫌弃地看着那一丁点大小的地方,上下都是寻人启事,而且就这种中间缝隙里,根本没什么人会过来看。
齐晔也觉得这不太行,指着旁边一块巴掌大的地方道:“戴编辑,这个呢?”
“这个可贵了,这是正式版面,而且你看这多大啊,多引人注目啊,所以这个得花五百块一天。”戴编辑抖着腿,瞄了瞄齐晔的口袋,“你的预算也就一两百块吧?不如就选这个小的好了。当然,你要是想赚大钱,就咬咬牙,花个五百块,也值当嘛。”
齐晔皱着眉,商量道:“戴编辑,我想多刊登几天,你看如果这样的话,能不能再便宜一点?”
“这哪能讨价还价。”戴编辑轻哼道,“这是上面定的规矩,又不是你们做生意,还能商量着来。”
江茉拉着齐晔的胳膊,“算了,我们不登报了,大不了再想其他法子,就是在那过路天桥上挂一个大牌子,也不要这个价格,太贵了。”
“嗯。”齐晔点点头,他也觉得,可以再打听打听,货比三家嘛。
虽然省城里只有这一个报社,但又不是只有报社可以投放“广告”。
戴编辑本来以为碰到两个冤大头了,没料到这两人商量着商量着,居然扭头打算走了。
他忽然有点着急,忙放下保温杯,拦着他们道:“诶,这价钱也不是不可以商量。要不,我给你们算便宜一点?”
戴编辑这样子,反而让江茉和齐晔狐疑地看了他一眼。
看来,这价格是真不对,还是再去打听打听吧。
戴编辑还想再拦,但两人已经走出他的办公室,再大声说话,反而引起其他同事的注意。
他无奈地耸耸肩,叹了一口气,算了,反正每天都那么多人来登报,也不缺这一两个。
于是,戴编辑又开始悠闲地回到办公桌旁,端起茶杯,开始喝茶看报。
-
而江茉和齐晔眉头紧锁走出报社后,却对视一眼,摇了摇头。
江茉往后瞧了一眼,问齐晔,“你还记得这是哪儿吗?”
齐晔点点头,报社的家属区,他怎么会不记得,舅舅和舅妈就住在这里。
自从秦飞跃把那批亚麻布甩到他手里之后,他就没有再来找过舅舅。
虽然仍然和舅舅通着书信往来,舅舅也常说他学校里事情多,走不开,让他来省城玩。
可是齐晔想到和舅舅住对门的亲戚秦飞跃就膈应,那批亚麻布沉甸甸压在他心头,他总是犹豫着,也确实忙得不可开交,就一直没来。
他也没告诉舅舅关于秦飞跃的事情,他怕舅舅夹在中间,两边难做人。
但今天,实在没办法了。
齐晔想了想,还是去买了一尼龙网兜的水果,提着热乎乎的点心和蛋糕,上了舅舅舅妈家敲门。
正是中午时分,舅妈好像正在做饭,拿着锅铲就来开了门。
一看到是齐晔和江茉,意外地惊喜道:“哎呀,你们俩今天怎么来了?都不提前打声招呼,瞧瞧。”
她连忙转头在鞋柜上拿了两双薄薄的绒拖鞋,给江茉和齐晔换上,又看到他们手里提着满满当当的东西,连忙摆手道:“东西我们不要,你们待会儿都提回去啊,不然你舅舅要生气的。”
齐晔探头望了望客厅上空荡荡的沙发,“舅妈,今天舅舅又不在家吗?”
“是啊,他平时中午都在学校食堂吃饭,懒得两边来回跑。”舅妈回厨房炒了两下菜,又擦了擦手,出来给齐晔还有江茉都冲了一杯麦乳精喝,“对了,我去加两个菜,你们中午在家吃完,休息休息,等到下午五六点的时候,你舅舅就肯定回来了。”
说着,她又扭头去厨房忙活,传来的乒乒乓乓的动静,还有她说话的声音,“真好,要是盼明知道你们来了,肯定高兴坏了。”
也就是现在没有手机电话,不然舅妈肯定早就一个电话打过去,喊舅舅回来吃饭了。
舅妈很贴心,炒菜的间隙还出来把电视给江茉打开,又切了苹果给她吃,温声道:“小茉啊,你先看看电视啊,不饿吧?吃点苹果垫垫肚子先。”
“谢谢舅妈。”江茉甜声回答,咬着沁甜的苹果。
候盼明夫妇只有一个女儿侯梦秋,目前在首都上大学,所以家里一直就他们两口子。
现在忽然来了两个晚辈,还是最亲的那种,舅妈笑得合不拢嘴,特别关怀备至。
齐晔在沙发上坐了一会儿,挽起袖口,走到厨房,“舅妈,我来帮您。”
舅妈当然立马推辞,“这用不着你,你去陪你媳妇儿吃东西看电视吧,啊,听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