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李解放推都推不动,手也疼了,被气笑道:“你这臭小子,仗着自己力气大是不是?”江茉连忙道:“不是不是,解放叔,咱们也没别的意思,就大过年的,都沾沾喜气啊您说是不是?”
李解放又无奈地笑笑,“行,你们进来吧,下不为例啊!”
江茉和齐晔这才进了李解放的家。
一位中年女人从厨房里走出来,系着围裙,拿着锅铲,身形纤细苗条,长相白净素雅,保养得当,看上去倒不像四十来岁的女人。
只是笑起来时,眼角才有不容易察觉的细褶子,“这是小江和小齐吧?常听解放提起,这回总算见着人了。”
李解放接过齐晔手上的肉,拎去厨房切,“你们先随便坐着,我去加几个菜!”
“解放叔,随便吃吃得了。”江茉连忙起身,却又被李解放的爱人按下。
她笑盈盈道,“你们别客气。他切菜很快的,不麻烦的。”
之前总是听解放叔絮絮叨叨夸他爱人。
今天一见才知道,原来每天炒菜做饭都是他俩一起的,李解放洗菜切菜,匡霞炒菜。
匡霞给江茉和齐晔都泡了一杯麦乳精,才重新进去做饭。
过了一会儿,李解放擦着手出来,笑道:“久等了啊,待会儿就能开饭了。你们一定要多吃几碗,我爱人的手艺啊……啧,闻着香味就开始馋了。”
江茉忍俊不禁,齐晔也抿起唇角。
真好,他真羡慕这样的感情。
李解放和匡霞四十几岁了,一直都没生孩子。
在这个年代,无论你混成什么样子,多大的干部,没有孩子这件事,总会有人在背后说三道四。
可李解放和匡霞却从不在意这些闲言碎语,两人相濡以沫,相互扶持,感情一天比一天好,把日子过成了诗。
听李解放又叨叨叨地夸了他爱人好一阵,江茉嘴也甜,时不时附和两句,说得李解放的一张脸都笑开了花。
而且李解放也确实不是情人眼里出西施,他爱人都手艺确实很好。
江茉齐晔都爱吃,她吃了两小碗,齐晔吃了两大碗,这捧场可让李解放和匡霞都忍不住笑起来。
目光里都是长辈对小辈的宠溺和爱护。
吃饱喝足,李解放也拿起帽子,得去上班了。
他送江茉齐晔一块下楼,到了楼下,齐晔从口袋里拿出那几封发黄的书信,上面的地址和名字还很清晰。
他声音有些发紧,“解放叔,这、这好像是我舅舅以前的地址,可我上回……”
齐晔把来龙去脉都仔细说了一遍。
李解放听得皱起眉,一脸严肃地抄下这行地址和“侯俊明”三个字,他盯着自己本子上的这些字看了半晌。
“你放心,我一定给你找到。”
“谢谢解放叔。”齐晔心中微微震动,能遇到解放叔这样的贵人,真是他一辈子的福气。
-
从县公安局的家属楼出来,已是冬日下午太阳最好的一段时间。
照在身上暖融融的。
江茉和齐晔先去了县城里的百货大楼。
到了年关,百货商场自然也是人满为患,个个柜台都挤满了人。
尤其是家电柜台那一块,围着看电视、冰箱、洗衣机的人最多。
江茉意外看到朱红站在柜台正中央,胸牌上写着“柜长”两个字。
朱红也看到了她,回以感激的一个笑容。
江茉不知道朱红感激她什么,挑唇笑笑,一转身又看到了宋红。
宋红也看到了她,想起自己那泡了汤的柜长,被人前人后奚落的酸楚,她默默低下了头,假装没看到江茉。
惹不起,不敢再惹了。
江茉记仇得很,对她更是没好气。
翻个白眼,招摇地路过了家电柜台。
在百货大楼买了些糖、巧果还有过年要吃的肉类。
江茉和齐晔大部分能买到的东西还是打算去集市上买,更便宜。
集市上人头攒动,吆喝叫卖声不绝于耳。
两人买了几张颜色鲜艳的年画,看上去喜洋洋的。
以前江茉不喜欢这些玩意儿,怪俗的,而且很土。
没想到现在倒是觉得,入乡随俗也不错。
裁了新衣服的小孩满大街欢声笑语的跑动。
照相馆前,还有都穿上最干净最好的衣服的一家人,对着掀起黑布的照相机露出不自在的微笑。
汽车站里,归乡的游子提着大包小包,一脸兴奋激动。
有人拿了笔墨纸砚和春联纸,摆开小摊,为大伙儿提笔写对联。
除了赶年集,大人们也会抱着小孩,逛庙会,选花灯。
这么热闹的年,在江茉穿到这里来之前,倒是不多见。
好像有了手机电脑,科技高速发展后,倒是没现在这么浓的年味儿了。
-
很快就到了除夕这天。
江茉想起去年除夕,还要对着王红芬一家那丑陋的嘴脸。
今年却在自己家,小火烤着,小狗撸着,小电视看着,小零食吃着,真是要怎么惬意怎么惬意。
虽然年夜饭只有她和齐晔两个,还有脚边的乌云踏雪,却一点儿都不觉得冷清。
齐晔做了一大桌子年夜饭,鸡鸭鱼肉都有,生活富足,还烫了个羊肉锅子,囤在地窖里的菜叶子还嫩得能掐出水来,放在锅里一涮,又鲜又美。
还有地锅蒸出来的馒头,特别香甜。
今晚,家家户户都飘着肉香,传荡着小孩们的欢声笑语。
他们最喜欢过年,因为只有过年,家里才舍得拿出压箱底的钱,买糖吃,买肉吃,给他们做身新衣裳,拿上红鞭炮,欢欢喜喜过大年!
吃过饭,江茉和齐晔围在壁炉旁看电视。
今年除夕是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开播,可热闹了。
才刚坐下,乌云踏雪就叫起来。
原来是院子门口来人了,王春分王春华两兄弟提着酒,王春雨挎着一篮子巧果,宋秋和她男人也来了,手上拎着一小斤瓜子花生。
都来蹭电视看来了!
其实生产大队其他人都想来蹭,齐晔家可是全生产大队唯一一家有电视机的!
可想想也知道,和齐晔没那么熟,只怕来了也是丢脸。
幸好村里还是有几户有收音机的,大伙儿都乌泱泱挤到那些人家。
虽然没有画面,但也能听个乐子!
江茉已经好久没看过春节联欢晚会,今年这是难得,看着那些相声小品,歌舞表演还有杂技,一屋子人挤在一块,笑得前俯后仰的。
墙壁上贴着红彤彤的年画,是一个抱着鲤鱼的胖娃娃,年代感十足。
她也忍不住勾起唇角,这样的年,也挺好。
外头,小孩们放的摔炮、大地红、串天猴一个个震天响。
但传到屋子里,也变得缥缈起来。
屋内,朋友们都聚在一块,看着电视小品里一口气吃好几碗面条的有趣片段,欢声笑语不断,气氛温馨融洽。
聊着天,看着电视,抿口小酒,吃点儿零嘴,这除夕守岁就这么热热闹闹地过着。
忽然,不知道谁提了一句,“听说开了春就要分田到户了,你们知道这事吗?”
电视的声音好像忽然就变小了。
所有人都转眸看向说话的人,原来是王春分说的。
看向他的一个个眼神里,不由多了几抹郑重。
这可是非常重要的大事啊!!!
---
注:现实中的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于1983年,但这是架空!剧情需要,所以它提前了!
第51章
第
51
章
【2.5更】回娘家气人……
分田到户这件事,
可比看春节联欢晚会还重要多了。
除了江茉,其他几人都心不在焉地看着电视,聊起来。
范大山最在意,
身体前倾去看王春分,“春分哥,你知道这田要怎么分不?我听我娘也说起了这事,她正愁着呢。”
“上头的政策,
我也不知道啊。”王春分摇摇头,试探性地看向齐晔,“你和大队长熟,
听他说过没?”
齐晔摇摇头,
他向来不是多嘴问的人,大队长在没有政策下发之前,
也是守口如瓶。
其实大伙儿这会子传的,
都是小道消息。
王春雨依偎在江茉身边,
咬着糖棍儿,摸着下巴想道:“会不会是各家各户包产自家附近的地呢?离得近,干活儿也方便,
效率才高。”
念了大学,王春雨开始什么都讲“效率”,这个时髦新兴词汇她很喜欢用。
在场所有人除了江茉,
其他人听不懂“效率”是什么,范大山也是。
但他明白前半句是什么意思,
连忙将头摇都拨浪鼓似的。
“那可不成,我家门口那块地又硬又不透气,一点儿都不肥,我娘要是分到那块地,
肯定要难受,要去生产大队闹的!”
王春华点头道:“也是。咱们生产大队的地有肥沃的,有干巴的,有连成一大片的,也有小块小块分散着的。这么分田的话,肯定很多人不满意。”
分田,这样的大事,到底会用什么法子呢?
众人想了一会儿,都觉得想不出来,是个难题。
这时,大伙儿都忍不住看向江茉。
王春雨怀着崇拜的目光问道:“江茉姐,你说这田地会怎么分啊?”
江茉正看杂技起劲呢,随口道:“这种事,怎么都有不满意的,那就抽签呗。”
众人一愣,这回答,好像太简单了。
但仔细想想,好像这也是最好的法子,没有比这更好的了,是他们之前想得太复杂了吗?
不管怎么说,这事在众人心里还是留下了一个大大的印记,在正式明朗之前,估计都得一直琢磨着。
-
正月还没过完,分田到户的事儿只是传得沸沸扬扬,可公社里还没正式通知。
初六这天,江茉不得不又收拾东西,让齐晔陪她回娘家。
虽然不想回去,可是和刘菊香到底还没撕破脸,要是让刘菊香抓住他们不孝顺的这个把柄大肆宣扬,日子也过得不安宁。
不过这次江茉是不打算在那儿住一晚的,顶多吃一顿饭,早去早回。
正好在村口遇上也要去江宁生产大队的马车,江茉和齐晔便塞了两毛钱,蹭了一趟顺风车。
坐在奔马车兜里,就这么裹得严严实实的,朝江宁生产大队而去。
-
这回,倒是没在院子外就听到刘菊香那故意炫耀放大的声音了。
因为江桃已经生了孩子,才刚刚满月没多久,前不久彻底治好了禽流感的刘菊香看上去没什么后遗症,正小心翼翼抱着她的小外孙,满脸褶子地笑呢。
看到江茉她们进来,刘菊香的话也没那么多了,反而嘘声道:“你们轻点儿!孩子正睡着!”
那么小一点的婴儿躺在襁褓里,像个小猴子。
江茉不喜欢小孩,根本就没看一眼,抬脚就往正屋里走。
看到她爹江铁国坐在堂屋的火炉子旁,也只是掀掀眼皮,不咸不淡地喊了一声,“爹。”
江铁国同样习惯了这样淡漠的父女相处,他也只是淡声嗯着“回来了”,再无话。
堂屋里,江桃、聂士忠还有江梁都坐着在烤火。
只有江桃那孩子刚满月就特别闹腾,坐不住,所以刘菊香才抱着他去外边晃悠,哄睡了,再抱出去让乡里乡亲的都看看。
城里出生的孩子就是不一样!白白嫩嫩的大胖小子,多可爱啊!
她家江桃肚子可真争气,刚嫁到江家就生了这么个好小子,再争取三年抱俩,以后的好日子更是不用愁了!
-
要不怎么说不愧是母女俩呢。
刘菊香去外面炫耀,江桃就在里头炫耀上了。
她盯着江茉,挑衅地问道:“江茉啊,你这肚子还没动静啊?”
江茉瞥她一眼,懒得理,目光转向桌上尼龙网兜里的橘子。
她不愿意给娘家多带东西,这几个甜橘子都觉得便宜她们了,所以她要多吃几个。
江茉目光一转,齐晔就知道她要什么,忙从桌上拿出一个橘子,低头给江茉剥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