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第6章她扭头看向身旁站着的小男孩,招呼道:壹擎,快过来,看看你的小妹妹。
许壹擎今年五岁,虎头虎脑的,眼睛亮晶晶的,平日里最是活泼好动。这会儿见娘亲让自己去看妹妹,他也不怕生,兴冲冲地凑了过来,目光紧紧盯着襁褓里的奶团子。
他歪着头,瞅了半晌,咧嘴一笑,伸出小手在锦玉的小脸蛋上轻轻戳了一下:妹妹,软乎乎的,跟糯米团子一样!
许锦玉被这一戳,眼皮微微颤了颤,随即睁开一双乌溜溜的眼睛,茫然地看向眼前的人。
许壹擎顿时乐了,双手支着膝盖,凑得更近了些,压低声音学着小鸡啄米的模样:叽叽叽,小锦玉,你认得我是你表哥不
许锦玉盯着这活泼的小哥哥,眨了眨眼睛,忽然小手一伸,软乎乎地抓住了他的手指。
哎呀!许壹擎惊喜地瞪大眼睛,她抓我了!娘,你看,她认得我!
张氏见状,脸上的笑意更深了几分,眼底的喜色藏也藏不住。
看吧,我就说咱家小锦玉是聪明的!她眼里透着满意的神色,她这么小就知道抓人手,指不定以后是个有大本事的呢!
柳芸轻轻拍了拍女儿的后背,目光温柔:这孩子还小呢,哪懂这些,不过她喜欢壹擎哥,倒是真的。
张氏笑得见牙不见眼,拉着儿子往前推了推:壹擎,以后你可得多来看看妹妹,知道不
知道啦!许壹擎拍着胸脯保证,继续逗弄着锦玉,一会儿学狗叫,一会儿用手指绕着她的小拳头,逗得锦玉时不时轻轻扭动小身子,像是听懂了一样配合着他。
张氏看着这一幕,心里更是开心得不得了——孩子们合得来,那他们两家自然也能更亲近一些。
就在这时,村里忽然传来一阵急匆匆的脚步声,一个婆子气喘吁吁地跑进许家大房,手里还提着一篮子刚采回来的野菜。
嫂嫂!那婆子进屋后,喘着粗气对刘四娘说道,你可听说了村里人都说,二房家的小女娃才是真正的锦鲤转世!
刘四娘正拿着针线缝补衣服,闻言,手中的动作猛地一滞,眼神一沉。
她抬起头,语气不善:谁说的
婆子压低声音,凑到她耳边:就是村里那些人啊,张氏一家还带着壹擎去二房示好了,说是她梦见锦鲤绕着柳芸转圈,合着锦鲤投胎的孩子就是那个小女娃!
刘四娘脸色顿时变得难看。
她咬紧后槽牙,指尖狠狠地捏紧了手中的布料,眼神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
这怎么可能
许老太一向认定她家多芙才是锦鲤,可现在村里人居然开始相信柳芸生的丫头
这要是再传下去,她女儿还能有好日子过吗
她冷笑了一声,胸口憋着一股无处可发的闷气,最终一甩手,将针线袋狠狠地砸到了桌上。
不行,这事不能这么算了!
她猛地站起身,披上外衣,咬牙道:我得去趟娘家。
婆子一听,顿时明白了她的意思,小心翼翼地问道:嫂嫂是想找......
我那不争气的弟弟。刘四娘冷笑,他整日游手好闲,光会惹事生非,倒是有一样好处——嘴皮子利索,最擅长嚼舌根。
她一边说着,一边快步出了屋门,直奔刘家而去。
——
刘家住在村尾,一进院子,就见刘大田正懒洋洋地坐在门槛上啃着个干巴巴的馒头,看到自家姐姐来了,忙把嘴里的东西咽了下去,嬉皮笑脸地迎上去:哎哟,四姐,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刘四娘懒得跟他废话,劈头盖脸地说道:你还问什么村里的事情你没听说
刘大田挠了挠头,吊儿郎当地笑了笑:啥事啊你倒是说清楚点。
刘四娘一脸阴郁地冷哼:还不是那个柳芸家的死丫头,原本村里人都说我闺女是锦鲤投胎,现在倒好,柳芸的闺女居然成了福星,连张氏都过去巴结他们了!
刘大田一听,脸上的笑意顿时收了几分,挑了挑眉:这事儿还真新鲜......四姐,你找我来,不会是想让我去......
刘四娘瞪了他一眼,咬着牙低声道:我知道你那嘴巴最能说,村里那些人也最爱听你胡扯。我不管你怎么做,总之,必须让许锦玉变成灾星!
刘大田眼睛微微眯起,嘴角勾起一抹笑意,拍了拍自己的胸口:四姐你放心,这事儿交给我,保证让全村人都以为那丫头是个不祥的东西。
刘四娘看着弟弟那副满脸坏笑的模样,心里顿时松了口气,阴沉沉地冷笑道:最好是这样,我女儿的名声,不能让那个死丫头抢去。
她的眼里闪过一丝阴狠的光芒,眸色深沉如水——这个村子里,只能有一个锦鲤,而那个人,只能是她的女儿许多芙!
夜幕低垂,刘四娘回家的脚步格外轻快,嘴角还带着一抹冷笑。
有了她弟弟这张能颠倒黑白的嘴,这事儿还能翻过来!
她想着想着,心里愈发得意,觉得用不了多久,村里人就会重新认定她家许多芙才是锦鲤。至于柳芸家的那个丫头......哼,迟早会变成村民口中的灾星!
刘四娘满意地回了家,脸色轻松不少,抱起许多芙轻轻拍了拍,低声呢喃:放心吧,我闺女才是全村的福星!
——
与此同时,夜色下的村子显得格外寂静,偶尔传来几声夜鸟的啼叫。
一个黑影悄悄摸到柳芸发现蔓菁的那片土地,四下张望,见周围无人,嘴角勾起一抹狡诈的笑意。
这块地可不是什么福地,今天我倒要让它变成灾地!
刘大田弓着身子,快速地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袋,打开后,里头是一些已经发霉的死老鼠,还有几块腐臭的骨头。他捏着鼻子将这些东西小心翼翼地埋进蔓菁洞的土里,还故意留出一些腐烂的残渣在地表,好让人一眼就能看到。
干完这些,他又从袖子里摸出一小把带着黑色斑点的石子,随手洒在洞口附近的泥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