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5章

    萧琂眸光微动,抬眼望向排在最左侧的女子。

    011|杨氏堪为东宫新妇

    250珠加更

    姜太后又笑道:“这些秀女哀家都是极中意的,除太子妃外,琂儿你也可多选几人,良娣也好,才人也罢,日后能让她们常伴在哀家左右,给哀家解解闷儿。”

    在场的七名秀女虽面上不动声色,心底却骤起波澜。

    徐妙华与宋明慧二人自认对太子妃之位势在必得,自然对另外入侍东宫的人心生忌惮。

    另四人有欢喜雀跃的,也有无奈惆怅的。

    杨满愿却是惴惴不安,万千心绪翻涌。

    太后娘娘破例将她记名留选,恐怕就是存了要让她成为东宫侍妾的意思?

    若是倒退回几日前,她兴许还能坦然接受。

    毕竟太子殿下是一国储君,将来的天下之主,她这等小门小户出身的女子能成为东宫嫔御已是莫大的荣耀。

    可偏偏她几日前遭了暗算,险些失身给一个几乎与她父亲同龄的老男人……

    纸包不住火,若她当真嫁入东宫,那夜的事难保不会被人捅出来,届时她们一家都难逃死劫。

    就在这时,太子温声道:“孙儿尚未弱冠,平日功课繁多,并无意纳妾,今日只择选一人为太子妃即可。”

    姜太后脸上的笑容微滞,厚厚的脂粉也掩不住密布的皱纹。

    默了片刻,她又道:“也对,是哀家考虑不周了,既如此,你便瞧瞧看中哪位秀女?”

    萧琂道:“依孙儿之见,银台参议杨谦行之女杨氏,性生婉顺,质赋柔嘉,堪为东宫新妇。”

    宛若轰雷在耳边炸响,杨满愿惊讶得忘记了呼吸。

    太子殿下选的太子妃是她……?

    殿内众人迟疑了一瞬,个个心头骇然,脸上满是不可置信。

    姜太后更是惊得凤眸圆瞪。

    她勉强端起和蔼的笑,“太子许是认错人了罢?你可知哪个是银台参议之女?”

    萧琂早料想到她的反应,面不改色道:“孙子没认错,排在最左侧的姑娘杨氏正是孙儿想要的太子妃。”

    杨满愿心跳漏了半拍。

    姜太后面色沉了下来,“太子年轻不知事,太子妃的人选尚未定下,你们都先回去等候哀家的懿旨罢。”

    秀女们纷纷垂下来眼,齐声称“是”。

    萧琂泰然自若,他知晓父亲已将指婚圣旨拟好,一切也都安排妥当了。

    姜太后也隐隐猜到了什么,眼中划过一抹微不可见的厉色。

    她急忙吩咐:“来人,备马车,先将七名秀女都送出宫去。”

    宫人太监们连声应下,慌忙去办。

    七名秀女赶鸭子上架似的乘上马车,经从东华门出了皇宫,各自归家。

    徐妙华与杨满愿二人的马车不疾不徐来到了魏国公府的大门前。

    杨满愿心乱如麻,不禁怀疑方才的一切只是她的梦魇。

    徐妙华却是义愤填膺,很想一把拉住她并质问她到底做了什么,竟把太子殿下蛊惑成这样……

    恰好这时,魏国公世子徐承宗也从外头回来了,见到她们二人提前归家,不由面露惊诧。

    “妙华,你们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他的话虽是对着妹妹说的,可他的视线落在了另一个娇艳少女身上。

    徐妙华见兄长如此不争气,当即气鼓鼓地狠瞪了他一样,提起裙摆便小跑着离开了。

    徐承宗见状眉心微皱。

    妹妹这般使性子,莫非是在今日的复选中落选了?

    他眼眸微眯,再度望向杨满愿。

    顿了片刻,他用施舍似的语气道:“这些日子我仔细考虑过了,若你愿意成为本世子的侧室,本世子可以延缓几年再娶妻室,让你先诞下魏国公府的继承人。”

    杨满愿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

    乾清宫,南书房。

    下了朝后,皇帝仍着一身明黄色

    ?

    纱缀绣八团龙袍,头戴金丝翼善冠。

    他端坐在金丝楠木大书桌后批阅奏折,忽而沉声问:“常英,朕说的宫女可寻到了?”

    数日前,他在宣光阁内宠幸了个小宫女,雨歇云收之际,那小宫女却昏迷了过去。

    宣光阁一带是宫中禁地,并无宫人内侍,若要传太医自然只能是他亲力亲为。

    可待他领着太医大步流星回到宣光阁时,屋内竟已空空如也,只留下满室旖旎暧昧的特殊气味。

    萧恪勃然变色,当即命人去查昨夜误闯禁地的宫女究竟是何人。

    至此,已过去了整整四日。

    总管太监常英闻言心底猛然一咯噔,手心悄悄冒汗。

    他满嘴苦涩,大着胆子道:“启禀陛下,奴才不才,实在是没能查到是哪处的宫女擅闯宣光阁。”

    “宫中宵禁,自亥时起宫人太监皆不得在外头驻留,奴才方才已亲自查问了那日在御花园当差的所有宫女,皆称并未在夜晚逗留。”

    “奴才倒是查到了那日黄昏时分,仁寿宫娘娘宣召了两位秀女,引路的嬷嬷抄捷径在御花园内借道,但也并没靠近宣光阁附近。”

    萧恪闻言微怔,剑眉蹙起,心底莫名有种怪异的预感。

    他抬手捏了捏眉心,“仁寿宫那日宣了哪两个秀女?”

    常英忙不迭回道:“是魏国公之女徐氏妙华,与银台参议之女杨氏满愿。”

    012|太子妃之位花落谁家?

    皇帝一言不发,双眸幽黑,曲指轻叩桌沿。

    那小宫女着装朴素至极,除发髻上别了一朵小小的珠花,身上再无旁的首饰,绝不可能是入宫参选的秀女。

    忆起那娇艳柔媚的小宫女,以及蚀骨销魂的触感,他喉结滚动,腹下骤然发紧。

    萧恪急忙调整内息,强行压下了躁动的欲念。

    也罢,女色误人,他也并非沉湎淫逸的君主,不过一个小宫女,找不到便算了。

    他翻开一册新的奏折,随口问道:“慈宁宫那边的复选可结束了?”

    常英见他不再计较那个没寻到的小宫女,稍稍松了口气,“已经结束了,太后娘娘已经命人将七位秀女都遣送归家侯旨。”

    “只是……太子殿下离开后,太后娘娘大发雷霆,一怒之下将案上所有汝瓷茶具掷碎满地。”

    皇帝挑眉,对此并不意外。

    “将朕已拟好的指婚圣旨送往内阁,再命司礼监明日派人出宫去魏国公府宣读圣旨。”

    常英又谄笑着提议:“陛下,太子妃母家至今仍借住在魏国公府,到底不妥,不如陛下给杨家赐座宅邸罢?”

    尚未正式册立,他已提前喊上了太子妃。

    常英是个聪明人,否则也不会得皇帝重用多年,这时候提前给杨家卖个好,将来说不准什么时候他还得求上人家呢。

    皇帝微微颔首,“可,这事你去办就行。”

    常英忙不迭应下,心底暗暗琢磨京城哪处的宅子合适。

    ******

    翌日,魏国公府。

    天际刚泛起鱼肚白,整座府邸仿佛仍在沉睡中,四周阒寂。

    忽而,一个小厮火急火燎冲进了主院,连忙把方才得知的消息告诉了主院内的大丫鬟。

    大丫鬟一听,倏地双眼放光,急忙推门而出将主子们叫醒了,“老爷!夫人!圣旨……圣旨要来了!”

    魏国公与夫人郭氏方才还在酣畅熟睡着,此刻还有点懵。

    小厮在门外扬声喊道:“老爷,夫人,宣旨的仪仗已出了皇宫,方才几名小太监提前过来递了消息,让咱们准备接旨呢!”

    魏国公夫妇闻言面面相觑,喜不自胜。

    妙华中选了!他们徐家要再出一个太子妃乃至皇后了!

    郭氏欢天喜地吩咐:“快,让全府准备迎接圣旨。”

    不一会儿,妙华大小姐即将成为太子妃的消息便在魏国公府内迅速传开,阖府上下一派喜气洋洋。

    徐妙华得知消息后不禁沾沾自喜。

    果然,圣上怎么可能会允许太子殿下选杨满愿那个狐媚子为太子妃呢?

    临近吉时,魏国公府上下便齐齐立在大门外,恭迎圣旨到来。

    一阵锣鼓喧天从长街外响起,宣册使未至,又有几个小太监再度提前过来查看情况。

    扫视一圈,一个小太监尖声问:“怎么回事!杨家的人呢?”

    众人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

    小太监继续催促:“快请杨家大小姐出来接旨,耽误了吉时就不好了!”

    魏国公夫妇与世子徐承宗皆微微一怔。

    怎么会是杨氏那出身低下的小户女接旨?

    莫非是杨氏被选为东宫侍妾了?

    那,太子妃之位到底花落谁家了?

    徐承宗眉宇间阴沉得能拧出水来。

    他昨日刚提出要让杨氏当他的侧室,今日就有圣旨来了。

    看来他昨日冒险在太子殿下面前说的一番话并没有奏效,太子到底还是选了杨氏为妾……

    而原本立在正中候旨的徐妙华小脸倏地发白。

    昨日她是亲眼见证了太子殿下选杨满愿为太子妃,可姜太后的态度让她抱了一丝希望,回府后也没与家里细说。

    如今圣旨传来魏国公府,却只让杨满愿一人接旨,她仅存的希望也彻底破灭了……

    另一头,杨家借居的凌云院内。

    这会子杨谦行和薛淑兰夫妇正与两个女儿一同围坐在八仙桌前用早膳。

    他们方才便听说了圣旨将至,魏国公府大小姐中选将要成为太子妃的消息。

    但他们杨家到底只是借居的外客,如今正是主人家忙乱之际,他们也不好上前去打扰。

    杨满愿则是暗暗舒了口气。

    那夜荒唐的经历始终重重地压在她的心头上,若她真的中选成为太子妃,是福是祸也未可知……

    恰好这时,一个识趣的仆人脚底生风般跑了过来传话。

    他上气不接下气地说:“恭喜杨大人!宫里的人让杨大小姐出去接旨!”

    此话一出,杨家四口人心里皆掀起一阵惊涛骇浪。

    杨静真急忙追问:“确定是我阿姐,不是徐大小姐?”

    仆人点头如捣蒜,“小的没听错,是杨大小姐!”

    杨谦行一脸疑惑,“愿愿,怎么回事?”

    薛淑兰亦是一头雾水地看向长女满愿。

    没等杨满愿解释昨日的状况,仆人又连声催促,“圣旨就要来了,大人太太小姐快出去府外迎候罢!”喃丠客

    “噢,对。”薛淑兰如梦初醒,忙不迭指挥丈夫女儿出门。

    她们一家赶急赶忙来到魏国公府的大门外时,担任宣册使的司礼监提督也恰好抵达。

    魏国公府到底是历经数朝的世家勋贵,再如何心不甘情不愿,还是将正中的位置让了出来。

    徐承宗惦记着昨日的事,脸上火辣辣的。

    待在场众人乌泱泱跪了一地,宣册使才从红漆木托盘上接过明黄色龙纹的圣旨,并字正腔圆地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银台参议杨谦行长女杨氏,柔嘉维则,淑慎丕昭,今特授金册金宝,命尔为皇太子妃。……克衍坤元之庆,倍徵泰运之亨,钦哉。”

    竟是皇太子妃……!众人耳畔恍如雷鸣炸响。

    —————————————————————————

    ps:下章大婚(*ω\*)

    下次加更是300珠哈~

    013|东宫大婚

    圣旨宣读完毕,气氛凝滞一瞬,四周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无数道视线落到杨家一家四口身上,有震惊的,有质疑的,也有看好戏的。

    杨谦行夫妇与小女儿杨净真脸上都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惊得目瞪口呆。

    居然是册立太子妃的圣旨……他们没听错罢?

    杨满愿只觉芒刺在背,衣袖之下的双手微微发抖。

    宣册使示意她接旨,她才呆呆愣愣地伸出双手接了过来。

    “快谢恩呀,太子妃殿下!”不知是谁极小声提醒了一句。

    杨满愿骤然清醒,忙不迭虔诚捧起圣旨,“臣女叩谢圣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待她起身,宣册使等一行人纷纷朝她行礼,“臣等参见太子妃殿下。”

    魏国公一家子见状可谓万般滋味涌上心头,只得勉为其难随之行礼。

    徐承宗咬了咬后糟牙,额角青筋凸起,满心愤懑无处可说。

    昨日杨氏毫不迟疑婉拒他的提议,恐怕是在宫中待选时已勾搭上了太子罢?

    怪不得连他这国公府世子都看不上了!

    杨满愿第一次见这种阵仗,不由心底发虚,悄悄咽了口唾沫。

    “都免礼罢。”她气势微弱,声音稚嫩甜软。

    可如今又有谁敢嘲笑这位圣上钦定的皇太子妃殿下呢?

    ******

    数日后,钦天监测算出几个适宜东宫大婚的吉日,便呈递到了乾清宫由圣上择选。

    恰好太子也在,父子俩正商讨着裁撤宗藩之事。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