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问出这话时,赵朵儿对于面前这位贵女想要让自己做的事情已经有了几分猜测。
赵朵儿很有自知之明,她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自己这绝佳的容貌。
贵女让她做的多半是勾引男人之类的事,
可能还要帮着做眼线,传递一些消息。
实话说,赵朵儿不愿意做。
普通人可不会与面前这位贵女结怨,
想也知道她要伺候的绝不是身份普通的男人。
赵朵儿没有强有力的靠山,
却卷入了那些贵人之间的恩怨,
怕是很快就要没命。贵女不会给她拒绝的余地。不管愿不愿意,
她都得接下贵女给的差事。
谢依依看着她泪盈于睫的小模样,
心中有些嫉妒。
“瞧瞧这梨花带雨的小脸儿,哪个男人看了不迷糊?别怕,我不是恶鬼,
也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癖好,找你来,不过是想成全你的心意罢了。”
赵朵儿心弦一颤:“什么?”
“你做了那么久的威武侯世子的未婚妻,如今侯府世子就要另娶她人,
明明段世子之前一颗心都放在你身上,结果这心意说变就变,
你真能甘心?”谢依依语带蛊惑,
“我把他的行踪给你,能不能过上好日子,全看你的本事了。”
赵朵儿一颗心砰砰跳了起来:“可……可我是有夫之妇,段世子但凡要名声,就不会与我……”
“你想多了。”谢依依冷笑,
“这天底下多的是道貌岸然之辈,明面上看着是谦谦君子,
私底下都污遭一片,你去试试嘛,万一成了呢?我记得侯府世子可以有两位侧夫人,到时,郡主还要称呼你一声妹妹……”
赵朵儿敏锐地察觉到面前之人对郡主的恶意,瞬间就明白了她的目的。
“如果不成,段世子迁怒于小妇人,我们得罪不起侯府和郡主。”
谢依依知道她要什么,张口就道:“不管事情成不成,本县主都会给你一笔好处,一千两银子如何?有了这些银子,你也好从梁家搬出来,再不用看那一家子的脸色。”
这话算是说到了赵朵儿的心坎上。
事情成了,哪怕做不成段明泽的侧夫人,也会被他金屋藏娇,到时她不用再受委屈。若是事情不成,拿了银子搬出来,同样能挣脱面前的困境。
赵朵儿真心实意的给面前的贵女磕了个头:“多谢贵人看重,小妇人一定尽力将此事办好。”
*
温云起每日除了办公差,要么不出门,出门就是和未婚妻在一起。
这一日下职回府,在路旁看见了一身素衣的赵朵儿。
段明泽当初对赵朵儿一见倾心,进而想要求娶……这天底下的一见钟情,其实都是见色起意。
赵朵儿身形纤细,眉眼中带着一股颓然的美,一看就是被欺负狠了。她往那路边一站,引得路过的人都会瞅上一眼。
温云起看了一眼就收回视线,马车即将路过时,赵朵儿竟然冲了过来,摔倒在了马车前。
车夫吓一跳,急忙勒停了马儿。
威武侯府势大,父子二人都被皇上看重,但在这天子脚下,哪怕是皇上跟前红人,也不能害人性命。即便是无意害人,多半也要有一场牢狱之灾。
马蹄差点就踩到了赵朵儿的肚子,车夫惊出了一身冷汗:“姑娘,你没事吧?”
此时赵朵儿做一身未嫁女子的打扮,且车夫是温云起后来换过了的,他知道自家世子爷有个前未婚妻,却没看见过真人。
赵朵儿用手捂着肚子,眼圈红红地看着马车,眼神似怨似泣。
温云起掀开帘子:“后悔了?”
赵朵儿咬唇:“是。”
温云起嗤笑:“当初你说只做名义上的威武侯世子夫人时不是挺有骨气的么?本是只是现在还记得你当时的眼神,好像愿意留在侯府,就是给了我天大的面子似的。这才多久,你就后悔了?”
“求世子救我。”赵朵儿一骨碌爬起来,跪在了地上,她趴伏时,腰背拱出了一个撩人的姿势,脖颈白皙,看得车夫呼吸一滞。
正经人家的好姑娘是不会在人前这般勾引人的,赵朵儿是豁出去了。
此事一定要成!
温云起兴致缺缺,放下了帘子:“本世子敬佩赵姑娘不为权势所动,若是你一直能坚持自己心中所想,本世子还会高看你一眼,敬佩你几分。结果,你在做什么?”
赵朵儿心中一怔:“我被骗了!梁益满口谎言,他骗了我!他没有表现出来的那么好,往日在我面前说的那些话,那些惺惺作态,都只是为了娶到赵大人的女儿。他心悦的不是我,只是我的身份而已。”
说到后来,已然泣不成声。
温云起啧了一声:“好可怜啊!让开,好狗不挡道,再拦着,被撞伤或者撞死了,那都是你自找的。”
赵朵儿满脸不可置信。
她觉得段明泽哪怕是有了新的未婚妻,对她应该也不至于一点感情都没有。
之所以会在成亲当日被退回赵府,是因为段明泽高高在上惯了,从来都只有别人顺从他的份。一被人拒绝,就恼羞成怒。
若是半分感情都没,旁人进天牢要三五日才能出去,而她当天进当天出……这其中没有段明泽帮忙,她绝对不信。
直到马车从面前飞掠而过,赵朵儿才反应过来,段明泽这是真的不打算管她。
在来之前,赵朵儿还想着自己今日可能就不会回梁家了。
她忙着出门,早上的碗都没洗,原想着事情不成就赶紧回去,兴许来得及,可她知道段明泽要在此处路过,一等就是大半天,此时赶回,家里的碗肯定有人帮了忙。
赵朵儿心里格外烦躁,知道自己免不了要被一顿骂,但说到底也不是什么大事。她最难以接受的还是在这四下无人之处,段明泽对她的态度竟然一样冷淡。
她并非不知道段明泽在退亲以后就收回了对她的感情,出现在这里前,她还找出了两人不再是未婚夫妻以后段明泽对她的种种付出。
比如段明泽在她家所在的那条街上巡逻了小半年,比如放她出天牢。
男人嘛,都是要面子的。心里还念着她,嘴上不愿意承认而已。
赵朵儿往回走时,一路跌跌撞撞,期间还摔倒过一次。
一个美人独自在路旁行走,格外引人注意,赵朵儿一摔倒,面前就出现了一双深蓝色的长靴子,那靴子上还绣着青竹,绣工精湛。
赵朵儿恍恍惚惚抬头,在这一瞬间脑子里想了许多,天底下也不是只有一个段明泽身份尊贵,她长得这样好,县主都说她能做皇妃,若是有比威武侯世子身份更高的男人看中她,应该也正常。
她心中欢喜,满腹期待地抬起眼皮,然后就看到了……一张油腻肥硕的脸。
男人四十多岁,脸上还有不少坑,此时堆着一脸笑:“姑娘,我扶你起来吧。”
赵朵儿:“……”
她呆了一呆。
眼看男人的手就要摸到她的胳膊,她吓一跳,连滚带爬起身。再没了失魂落魄,慌慌张张跑走了。
中年男人看着她的背影,用手摩挲着自己的下巴,眼神里都是兴致,折扇一展,摇了摇道:“去打听一下她的身份,小爷看上她了。”
谢依依对赵朵儿抱有很大的期待,私底下派人盯着她,得知段明泽没有把人接走,她心里还挺失望。
*
赵朵儿找了马车,一路直奔婆家。
威武侯府离梁家挺远,这会儿天色渐晚,下职的下职,下工的下工,路上挺多人,马车也走不快。
等到赵朵儿赶回家中,天都已经黑透了。
“哟,咱们家的秀才娘子回来了。”
梁益是家里唯一一个有功名的人,当下都称呼秀才的妻子为秀才娘子。不过,梁益是举全家供养才得的功名,众人对他很尊重,对赵朵儿却没有敬意。
在梁家人看来,他们为了梁益的功名付出良多,赵朵儿不过是来占便宜的。
“你不做饭,人还不归家,这哪像是过日子的人?”梁于氏在外头的工坊里干活,一月工钱不高,但活计却很辛苦,每天回来只想歇会儿。
今儿她回来才知,儿媳妇一大早就出门了,临走时连声招呼都没打,都不知道人去了哪里。
家里的众人各有各的活计,都不轻松。洗碗是赵朵儿的活儿,她人不回来,平时也不帮旁人做事,因此,早上吃的晚就没洗,中午吃的也往锅里一扔。
梁于氏不敢指望旁人帮忙,回来后还洗了一大锅碗,期间还被几个妯娌取笑,她面上不显,心中已经积攒了一肚子的火气。这会儿看到让自己丢脸的罪魁祸首,她抓着擀面杖就冲了出来,“是不是不想过了?”
赵朵儿回来时就提着一颗心,又觉得自己太没出息,居然会怕一群外人。
“我……我是有点事情耽误了。”
梁益中午就回了,得知赵朵儿不在,他还去了一趟赵家。
自从夫妻二人成亲,赵家那边就不愿意接待他们,梁益原本还想让岳父指点一二,如今也只能打消念头。他往赵家去时,心里还挺期待,若是岳父愿意原谅女儿,肯定就会拉拔他这个女婿。
结果,赵朵儿就没回去,他还是像以前一样被拒之门。
“朵儿,你去哪儿了?”
赵朵儿在回来时就已经想好了说辞:“我去堂妹家里了,最近她要临盆,昨晚我梦见她生了,今儿特意赶过去探望。”
赵大人是外地赶考进京的书生,没有靠山,更无银子,他只将双亲接到了京城,没接兄弟姐妹。赵朵儿口中的堂妹,是赵大人为官以后认得本家兄弟的女儿,两家互相照顾,平日里多有来往。
赵朵儿的那个堂妹嫁到了御史府,给御史大人做了庶孙媳妇。她妹夫不太会读书,从小就被嫡母给养废了,可那是御史府啊,这是赵大人所有认识的人中最拿得出手的亲戚了。
就连赵大人都会好好对待这个侄女,梁家人一定不会拦着她们堂姐妹来往。
果不其然,梁家人听到这话后,脸上的不满消散了大半。梁益上前几步握住她的手:“我记得你堂妹住得挺远,为何不叫我送你一程?”
赵朵儿心里发冷,心知梁益并不是真的担心他,不过是想借此进御史府罢了,她低下头,柔声道:“娘总说让我不要打扰你读书,反正只是去看看……”
“那堂妹生了吗?”梁益好奇询问,又道:“你们是堂姐妹,该互相照顾,回头等孩子洗三满月,咱们都不能失了礼数,记得备上一份厚礼,到时我们一起去贺。”
梁家其他人舍不得银子,但也想有御史府这门亲戚。
梁于氏将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硬邦邦道:“下次要去哪儿,记得跟家里说一声,不声不响的跑,家里的活计都丢下了,大家都忙,没人会主动帮你分担。若你是为了正事耽搁,好找人替你,也省得他们以为你跑出去偷懒。”
这分明是话里有话。
赵朵儿有发现几个堂嫂脸色不太对。
梁于氏嘴上嫌弃儿媳妇,心里却对这个儿媳的身份很满意,笑道:“朵儿,你娘家的亲戚姐妹中有没有适龄的姑娘?回头遇着合适的,记得帮你弟弟牵一下线。他们兄弟从小感情就好,以后要互相扶持,你这个做大嫂的若是不想被小叔子拖后腿,千万要帮你弟弟说一门好亲。”
赵朵儿垂下眼眸:“我会放在心上的。”
她非要嫁给梁益,被娘家所有人厌恶。这天底下的姑娘也不都像她这么傻,梁家穷成这样,屋子连张像样的床都摆不下,全家为了那点儿吃的斗得跟乌眼鸡似的。就这种人家,还想娶官员的女儿,一家子穷得要死,想得倒挺美。
用晚饭时,已经没有人再用责备的眼神看赵朵儿了。
今晚上切了三个咸鸭蛋。
老太太半个,梁三爷兄弟四人各得半个,剩下的那半给了梁益。
而今儿梁三爷没吃,将自己的那半只给了儿子。梁益秒懂,分了一半给赵朵儿。
赵朵儿看着碗中的咸鸭蛋,蛋黄流油,闻着就让人口舌生津,她低头咬了一口,见边上孩子满眼羡慕,就连几个堂嫂都故意不看她。
被人羡慕了,赵朵儿先是得意,随即浑身发凉。
她落魄到被几个孩子羡慕,竟然还得意?
这有什么好得意的?
赵朵儿忽然就觉得口中的咸鸭蛋发苦发涩,几口吃完了饭,起身就走。
她走得急,没注意桌上其他人的神情。小于氏轻哼:“三嫂,不是我说,你这媳妇的脾气也太大了。这么多的长辈在呢,她吃完了连个招呼都没有。还有啊,以前洗碗的人要收拾桌椅,她这就跑了?”
梁于氏惦记着和儿媳妇的堂妹婆家拉近关系,那可是御史府啊,她听儿子说过,科举要考策论,这一篇考的是要如何为官,想要考中,就得会做官。
读书人又没有当过差,而且,梁家太穷,不能让儿子拜得名师,这种时候想要写出锦绣文章,就得让真正的官员来指点。
听了弟媳妇的话,梁于氏不以为然:“一会儿我洗,我收拾!我可不是那恶婆婆。”
小于氏:“……”
“这么宠儿媳妇,有你后悔的时候。”
*
梁于氏收拾碗筷时,心里也思量开了,儿媳妇进门第二天干呕,她还以为是有了身孕,等了这许久不见肚子鼓起来,人反而还清减了几分。
很明显,当时儿媳妇并不是有孕。
夜晚,梁于氏把儿子叫到了厨房里。
“朵儿有没有说哪天带你去御史府?”
梁益摇头:“她好像不太高兴。”
梁于氏想了想:“算起来,她和她那堂妹的身份差不多,都是小官家中的嫡女,如今她堂妹成了御史府的媳妇,而她还是小门小户。这主动登门,难免被人轻视。儿啊,咱们家贫,没有能力给你寻找名师,你自己要多上心,要抓住一切能够向上爬的机会。若是能得御史大人指点几句,那可是多少银子都买不来的好事,你千万哄好了她……”
就在这时,有人敲门。
梁益正不自在呢,他知道母亲的话有道理,可读书人品性高洁,而他满腹算计和功利,实在不是个正人君子。听到敲门声,立即道:“来了!”
刚好避开母亲的说教,不然,他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不答应吧,母亲肯定要喋喋不休,完了还要生气。可答应下来……那他成什么人了?
有些事,能做不能说。
门一打开,梁益只觉得眼前一亮,面前站着的是个身着绸缎衣裳的婆子,看打扮应该是大户人家主子身边的得力下人。
“你是……”
婆子满脸倨傲,微微仰着下巴:“敢问可是梁秀才?”
梁益心里琢磨着可能是哪个家世好的同窗来邀他参加诗会:“我就是。”
婆子斜眼打量了他一番:“我家夫人说,让你管好自己的妻子。一个有夫之妇,成亲了还跑到大街上去勾三搭四,那么喜欢勾引人,倒是别嫁啊,直接门口挂个牌子接客……”
梁益气到脸红脖子粗,张口就骂:“闭嘴!我妻子不是那种人。”
“看来你也是个被蒙在鼓里的可怜人。”婆子冷笑,“总之,你把人管好就行。若是再勾引我家主子,夫人饶不了你们!”
语罢,婆子上了马车溜了。
梁益再想要多问,却追不上人,他一回头,看见了屋檐下的妻子,顿时皱眉:“你认识那人吗?”
赵朵儿只觉得胆战心惊,她下午确实是出去勾引段明泽了,但是,那婆子她没见过,衣衫也不是威武侯府下人所穿。
这样想着,心里就多了几分底气,她沉声道:“不认识,我没见过她,估计是哪个看你我不顺眼的故意找了人上门来挑拨离间。”
梁于氏半信半疑:“谁会这么无聊?”
赵朵儿嗤笑:“比如那个豆腐西施的女儿,人家可一门心思惦记着要给梁秀才做妾呢。”
语气酸溜溜的,明显是还记恨此事。
梁益有些尴尬:“你不要乱说话毁人名声,本来我和她之间清清白白。你这些话若是被人听见,旁人将我俩扯在一起,到时人家嫁不出去,说不定真就赖上我了。旁人不信我,你该信我啊!”
赵朵儿此时心里发虚,不敢多言,回房就躺下了。
也不知道县主承诺的一千两银子什么时候给……若是现在就给,这银子拿得也太容易了。
万一县主还要让她试,她又该怎么办?
天越来越晚,梁益洗漱过后准备回房,就在这时,院子门又被人敲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