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他说办就办,很快就把族谱搬了来。温云起看着族谱上记的李蛮牛,只觉好笑。
李老爷见状,以为他是对名字不满,试探着问:“要不改个雅致的名?”
他知道蛮牛不好听,但还是写上去。他就是故意的,一个不该来到这世上的野种,连名字都不应该有,蛮牛就很合适。
“不用改,挺好的。”温云起翻着那本族谱,“挺厚啊。”
提及此事,李老爷满脸傲然:“我们这一支已经传了三百多年,这还只是嫡支的族谱,而且不止这一本,祠堂里封存了十来本呢。”
温云起看着他骄傲的模样,取出一个瓷瓶。
“这是今天的解药。”
李老爷脑子还没反应过来,手已经伸手去拿,心里也思量开了。他早就想拿点药给大夫瞧瞧,若是能够仿制,他也不用再受制于人。
平白多个叔叔,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后头笑他。
这么说吧,大户人家的子弟,无论嫡庶,成年以后都能从长辈手中分得一份家财。他连自己的亲兄弟都已经打发走了,即便是真有一个叔叔流落在外,也不该把人接回来。
人一接回来就要分一份家财出去,这等于是把手头的银子白白送人。
哪怕有再多的银子,也不是这种花法啊。
但凡有点手段的人,都不会认这种来分家财的亲戚。他认了,还把人带回家中,旁人即便不知内情,也能猜到他是被逼无奈。
身为一家之主,被人逼到这种地步,不是笑话是什么?
*
稍晚一些的时候,李启山过来了。
他从父亲那里得了吩咐,最近放下手头的所有事,好生陪一陪这个名义上的二爷爷。
不管是拉近关系也好,让古蛮牛将把柄落在他手中也罢,总之,必须要让这夫妻二人听话。
“二爷爷,我带你们去城里走走吧。”
温云起听到,这称呼忍不住就笑了。
笑得李启山心中恼怒,他还不敢发作,脸上笑容不变:“二爷爷,有什么好笑的?”
温云起起身:“夫人,走吧!”
文思嘀咕:“我这就成祖母了?这称呼一出,喊得我像个老人家似的。”
李启山心中怒火又起,他还巴不得不喊呢,结果她还不愿意了。
因为文思要跟着,李启山有吩咐人叫上了他的夫人孔氏。
算起来,这个孔氏与文思有几分渊源,她是何明月的表姐。
只不过此时孔氏不知道二人之间的这些恩怨,她从自家男人那里知道了面前这二人的身份,很是看不上他们,为了不坏家中长辈的事,平时都是能躲则躲。
眼瞅着躲不开,非要一起出游,孔氏的脸色不太好看。
温云起看到她冷着一张脸,道:“怎么不喊人呢?”
孔氏:“……”
“见过祖父,见过祖母。”
说话间,还给二人行了屈膝礼。
文思颔首:“咱俩一起坐吧。”
李启山说要带人去见世面,其实就是带他们去看戏。
还是上一次温云起与李老爷见面的那间茶楼,只不过他们不是住在大堂,也不是楼上的书房,而是视线最好的雅间中。
地下正在唱南厢记,古蛮牛有听说过这戏曲,知道大概讲了个什么故事,温云起不爱听戏,神情便有些不耐烦:“早说来听戏,我就不出来了。”
李启山也不生气,笑吟吟解释:“祖父,这间茶楼的生意好,不光是因为戏,还因为这里面的点心好吃。二位长辈每天都要点许多点心,我才特意带你们过来尝鲜。”
门一打开,伙计鱼贯而入,很快各式各样的点心就摆满了桌子。
李启山起身,用手在点心上一引,笑道:“有些点心是我们茶楼的,还有一些是我让人去买的。您都尝一尝,喜欢哪个,回头让身边伺候的人出来买。”
点心其实比热菜好塑型,每一样点心看着都特别精致,有些像花,有些像动物飞禽。
文思来了兴致,伸手一一尝过,她并不浪费,拿到手就会吃完。
当她的手拿着一块墨色的点心凑到唇边时,微微张开的唇闭上了,抬眼就看到了李启山盯着她手中的点心。
温云起看向她,二人目光一对,便什么都知道了。
那块点心有问题。
“黑漆漆的,不好看。”文思将点心放在桌上,还用帕子擦手指。
孔氏隐约知道自家男人的目的,看到男人对这块点心格外在意,心里便猜到了一些内情,笑着道:“只是颜色不好而已,这么黑都好卖,想来味道肯定很好。您尝尝吧,这都出来了,总要什么都试一试,若是不好吃,咱下次就不点了。”
原本文思还在想着要怎么戳穿,听到这话,直接将点心猛然递到了她的嘴边:“你吃了吧?”
她态度强势,不容人拒绝。
孔氏吓了一跳,下意识看向李启山。
李启山皱着眉冲她摇头。
孔氏心知这块点心不能吃,立刻就要抬手推远。
文思却不允许,猛然掐住她的下巴,强势地将那块点心塞到了她的口里,厉声吩咐:“不许吐!长者赐,不敢辞。身为晚辈的,可要孝顺一些才行,不然,人家会说李家的家风不好。”
孔氏吃着口中那块香甜的点心,实话说,她没感觉到有药味,但既然男人都摇头了,证明这里面确实有问题,当场都快急得哭出来。
她特别后悔自己没有找借口躲开今日的相邀,她就不该来趟这趟浑水。
此时暴不暴露都是其次,她绝对不要再次丢了自己的性命。于是她飞快起身,跑到门后的痰盂处猛吐。
文思脸色阴沉了下来,用帕子擦着手指:“果然是孝媳。”
李启山一脸的尴尬:“她不能吃芝麻,不是故意吐的……”
温云起出声:“那你能吃芝麻吗?”
李启山:“……”
他是能吃还是不能吃呢?
如果能吃,那他肯定要吃一块点心。那玩意吃下去,肯定要受一场罪。
若是说不能吃,那也太巧了点。而且,李启山的直觉告诉他,夫妻俩这是起了疑心。
“都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我和夫人都不能吃芝麻。您别生气,我吃这个。”
他拿了一块白色的点心就往嘴里放。
温云起摇摇头,用手中扇指一指桌上的绿色点心:“这个吧,豌豆做的,前儿我还看你吃了一块。”
李启山动作僵住。
“这……我是看你喜欢吃,所以才特意让人准备了的。”
温云起颔首:“知道你孝顺,但是这人辈分大了,就有些古里古怪的脾气。今天你媳妇必须把那盘黑色的点心吃了,你呢,把这盘绿色的吃下去。我就不跟你们计较。不然……回头我的手头也有些不太方便,该拿的东西拿不出来……”
李启山脸色很是难看。
这是威胁。
如果他不吃点心,古蛮牛就不给解药。
他抬眼看着面前的年轻人,恍惚间真觉得古蛮牛兴许会医术,要不然,这整张桌子里只有那两盘点心有毒,古蛮牛却能精准地挑出来。
一般大夫都做不到这么厉害。
古蛮牛一个乡下长大的人,怎么可能有这个手段?
兴许只是巧合。
这样想着,李启山心里安稳了些,他伸手将那盘绿色的点心拿到面前,一个“不小心”,点心落了地。
温云起居高临下看着他的小手段,强调:“别说是掉在地上,就是掉在了茅坑里,你今天也必须吃下去。”
李启山:“……”
“我们李府没有穷到那种地步,我再让人送一盘来。”
他扬声吩咐,温云起敲了敲桌子:“必须吃地上的,你听不懂话吗?还是,你想早点做家主?”
李启山:“……”
杀人诛心!
他底下还有弟弟,如果是今日不吃点心,落在父亲眼中,就是他想让父亲去死。
那边的孔氏身子僵住,再次后悔自己跟着一起出了门。
第171章
大户人家和普通人家有许多的不同,其中有一样就是亲人之间不能……
大户人家和普通人家有许多的不同,
其中有一样就是亲人之间不能互相信任。
哪怕是亲生父子,平时为对方掏心掏肺,也有可能在某一个时间里突然反目成仇。
各种矛盾和不满都是因为小事积累,
更何况,李启山不觉得自己不吃点心是小事。
他底下有亲弟弟,不过因为他是长子才能顺理成章地成为少东家。若是他被父亲厌弃,
底下的弟弟绝对会跑出来踩他一脚。
最后,
夫妻俩将那两盘点心吃了。
二人吃得狼吞虎咽,
一口一块,
特别迅速。两人也是怕自己迟疑一下就不想吃了。
其实他们完全可以回去解释,
但二人赌不起。若是古蛮牛真的就此不再拿解药出来,夫妻俩要倒大霉。
二人吃了点心,慌慌张张下楼去找解药,
看戏之事,不了了之。
温云起没有再多留,想到李启山给自己下毒,他不打算让李传贵好过,
于是带着文思回府。
李传贵已经发现,哪怕他三天吃一粒解药,
身子也还是大不如前,
没有以前的精力旺盛,脑子也不如之前清明。
他怀疑自己即便是解了毒,身体上也会留下一些不可逆的伤害。听说古蛮牛来找自己,立刻让人将其请进门来。
“叔,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城里还是有许多有趣的地方的,
回头等我得空,亲自带你们去逛。”
温云起讥讽:“你这声叔,
还真是越喊越顺口了。”
李老爷:“……”
不喊能怎么办呢?
他如今做梦都想尽快解毒,没伤到底子最好,若是有伤着,还是得赶紧调理,若影响了寿数,后悔都来不及。
再拖下去,身子骨越来越差,以后调理起来艰难,兴许就好不了了。
“二叔,你……我真的知道错了。您看这样行不行?您将解药给我,回头我就真当您是我叔叔,像同样分您一份家财。以前是我脑子不清楚,冤家宜解不宜结,咱们还是和睦相处比较好。我对夫人感情很深,也正是因为感情很深,所以才受不了她竟然给其他人生了个孩子……”
温云起听到这里,打断他问:“你不知道杨成平?”
李老爷沉默。
“知道。”
温云起呵呵:“看来你真的是挑软柿子捏。”
李老爷再度沉默。
他确实是觉得算计一个古蛮牛就是几句话的事,所以才真的让底下的人动手。而杨成平……虽然家中只有两间铺子,但人大小是个东家,而且杨成平年轻的时候有押过货物,和许多东家都有来往,虽然大多是面子情,可李家做着生意,有不少对家。
生意场上本就是你争我夺,踩下一个李家,有不少人能得利。李老爷算计别人时,不敢落下把柄。
杨成平不是傻子,他聪明又能审时度势……就比如当年,他都与姚盼儿私奔到了外地安顿下来,二人又已经结为夫妻,只需要低调一些,一双有情人就能长相厮守。但他在得知姚府在找人,且酬金丰厚后,就主动暴露了行踪拿好处。
由此可以看出,杨成平是个唯利是图的小人,只要能拿到好处,没什么东西是他不能卖的。
这种人滑不溜手,完全不能威胁。除非能一击即杀,否则,多半要被反噬。
因此,这么多年了,李老爷很多次都想对他下死手,但还是怕失手以后被杨成平报复。李府承受不起众人围攻。
心里再多的恨,李老爷也不敢拿李家祖宗攒下来的基业开玩笑。而且,当年他与姚盼儿定亲时,就知道她与人私奔的事,可……他还是放不下她。
若他算计杨成平的事情闹大,会显得他不够磊落,他不能冒险。
“对了,最近刚到一批香梨,我有让人送了一些到你们院子。一会儿您记得尝尝,若是喜欢,我再让人送。”
方才还剑拔弩张呢,转头又开始讨好,温云起都有点佩服他的厚脸皮。
李老爷这样乖巧,温云起都不好意思翻脸了。不过看到他脸色越来越差,精神越来越萎靡,心情还是挺好的。
李启山下毒,本就是想拿捏古蛮牛,想要逼着他把解药拿出来。因此,那点心里的药不至于见血封喉,而是会让人很痛苦。
好在有解药。不过,夫妻俩被折腾一回后,病得很厉害。李启山连生意上的事情都放下了。
孔氏养了三日后,强撑着起身回了娘家。
因为她娘家那边有亲戚来,何夫人带着女儿前来求医,不想住在外面的院子,干脆住到了孔家。
何明月受伤很重,手脚都断了,只剩下一口气,何夫人为了这闺女流了不少的眼泪,就连何老爷都特别后悔自己给女儿落胎。
如果那个孩子还在,让大夫好生再保女儿几个月,他也不至于断子绝孙。
如果救不回何明月,何老爷膝下再没有其他的子嗣,不管他愿不愿意。都得把偌大家业拱手送人。
养子再亲,那也不是何家血脉。
至于本家的侄子,何老爷万分不愿意接纳,只是……女儿只剩一口气,不可能再有孕生子,他再不喜欢侄子,也只能将人接到身边悉心教导。
何夫人一想到女儿就忍不住哭,整个人在短短时间内苍老了许多,孔氏都不敢认这个姨母了。
不过,无论有多难受的事,都能慢慢接受。何夫人已经接受了女儿命不久矣的事实,倒也看得开,两家人坐在一起,难免要寒暄闲聊。何夫人没什么心思,也不知道府城里的事,不过,她有听说自己的外甥女嫁入了李府的事。
李府在这城里的地位,隐隐就与何府在县城差不多,只是李府低调,才看着和其他几府差不多。
一个是县城首富,一个是府城首富。别看一字之差,身份天差地别。
哪怕何夫人没什么精神,还是多看了孔氏一眼,见她脸色不好,便关切地询问:“三娘,你脸上好差,是病了吗?”
孔氏摇头。
她身上发生的事情没想瞒着娘家,但何夫人只是亲戚,她不愿意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