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何氏:“……”“爹,我不敢进猪圈。”
不大的圈里养了十头猪,小时候还好,等上了七八十斤,圈里就没有多少空余的地方,每天的猪粪堆在里面,连睡觉的地方都没有。再说,高火生一直认为人也好,畜生也罢,都得住在干净的地方,如果住的地方太差太脏,容易生病。
但凡一生病,就真的是血本无归。
因此,高火生累归累,养得很小心,每天至少要扫一次圈,多数时候下午去扫,因为早上起来就去扫的话,身上会带着猪粪的味道,不好见人。而晚上反正都要洗澡,傍晚时弄脏了衣裳也不要紧。
长期喂猪的人,夏天还好,冬日里不能天天洗,容易着凉生病。但只要不洗,身上肯定多少都会有味道。高火生不是不知道一家人嫌弃自己,大多数时候都是自己盛一碗饭端到旁边去吃。
嫌弃高火生最明显的就是何氏,她会在有高火生的场合故意捂鼻子。
此时温云起假装听不见,爱扫就扫,不扫就算了,他反正是绝对不可能再碰与猪有关的一切事。
何氏分明就是怕脏,她才不怕猪呢,快过年的时候卖猪,把猪撵出院子时,她比谁都跑得快。
“锅里空着吗?我要烧水洗衣裳。”
何氏就等着善解人意的公公接话去扫圈,结果等来了这,她很不高兴:“爹,柴火是需要捡的,山上的柴火越来越少,这天又不凉,冷水不能洗吗?那我冬天的时候洗衣裳也是去河里洗……”
温云起呵呵,笑出了声来:“原来你知道柴火需要捡啊。你进门这么多年,捡过几次柴火?”
何氏哑然。
分家之前,所有的人一起干活,一起做饭吃,捡柴这种事从来都轮不到家里的女人,除非的她们自己愿意去林子里。
分家后,猪草和柴火就是高火生一手包办。这三年来,何氏从来就没有为柴火发过愁。
高木头算是看出来了,如今的父亲完全就是变了个人,简直浑身是刺。
老头子不如原先好糊弄了,高木头决定先把他的心哄回来,于是笑着道:“爹,您不是腰疼吗?歇着去吧,我帮您烧水。”
何氏:“……”
“你不累呀?还烧水呢,没见过这么会折腾儿孙的老人家,又不是老到不能动了……”
“你闭嘴!”高木头张口就骂,“怎么不懒死你算了。爹也没有天天让你烧水呀,我爹娘最厚道不过的人,从来就不是那自己能动却不动,故意折腾儿孙的恶毒老人家,你快去喂猪!我爹能喂,你就能喂!若是猪拱你,最多就是摔一跤嘛,只要摔不死,你就得给我干活。”
阴阳怪气的,真当温云起听不出来呢。
或者说,高木头就没想过要掩饰自己的话中之意,只怪高火生对待儿孙太过体贴,从来不肯让他们为难……许多时候,夫妻俩因为家中琐事吵架,他都会将事情接过来。
今日的温云起不打算懂事,在高木头还喋喋不休说教时,就去了屋子收拾。
高火生爱干净,但他平时太忙了,天不亮就起,天都黑透了才回来睡,想要收拾屋子得特意抽个空。
屋子还算整洁,但又是几天没擦,到处都是灰,温云起收拾了一遍,还没弄完就听到高木头扯着嗓子喊水好了。
翌日,温云起忽略了高木头夫妻俩的欲言又止,一大早就出门,他打算进城一趟,临走时,想了想去了纪元的院子敲门。
“你要去城里吗?”
文四摇头:“不想去。”
温云起又问:“那有没有东西要买?”
高火生对妻子心存歉意,总想要弥补。不提两人的夫妻情分,好歹上辈子二人还互相扶持走完了一生,能遇上就是缘分……下辈子多半不会这么巧了。
文四也不客气:“买些吃的吧。”
温云起出门后不久就坐上了牛车,高火生在村里过了几十年,进城的次数不多……且不说有没有空,进城是要花钱的。
*
进城后,温云起先去食肆吃了一顿。
他不馋,但是高火生已经许久没有好好吃过一顿肉,身子亏空严重。
吃饱喝足,温云起又去抓药,食补药补同时来,才能尽快养好身子。
抓完了药,进城的事就办完了,温云起想了想,去了城内的兴生书肆。
书肆一般都是读书人进,书本很珍贵,进门处专门有伙计守着,温云起到了门口,立即就被拦住。
此时的温云起一身半旧的布衣,虽然没有补丁,但这一身打扮在城里绝对算不上富裕。
就凭着这,是不配进书肆的。
伙计立即上前:“老丈,您要买什么?”
他态度温和,脸上笑容谄媚,但挡住温云起的身形稳如泰山,明显不打算让他进。
温云起也不认为自己能进得去,笑了笑道:“我找你们东家。”
伙计只觉好笑,东家是个秀才,读书人清高,不慕钱财,平时都不往书肆来。别说外人,就是伙计自己,一个月都不一定能见得上东家一次,这哪里来的乡下老头张口就要见主子……简直是不知所谓。
“老丈,我们东家生在城里,不认识乡下亲戚,您是不是找错了路?”
一边说话,一边伸手扶着温云起,强势地把人往外送。
温云起并不打算为难他,顺着他的力道往外走,一边走一边嘀咕:“没错啊,我问了好几个人,都说这里是兴生书肆,绝对不可能找错……看来这忙我帮不上了。”
他扭头对伙计笑道:“小兄弟,给你添麻烦了,我这是帮别人带话,那百花村姓高的人,非说是认识你们东家,想要见一面谈谈……既然错了,反正我已经尽力,算了算了,你回去吧。”
伙计看他愿意走,没有要闹事的意思,瞬间松了口气。至于这乡下老头说了什么,他听是听了,但没有当真。
不过,一转头还是将这话跟交班的老伙计当做笑话一般说了。
当下的人请人帮忙干活,都更愿意请知根知底的。接班的这位伙计和东家许幸道是表兄弟,还恰巧知道一点表兄的秘密。
听到小伙计说这话,老伙计脸色顿时就变了,追问:“确定是百花村姓高的?”
小伙计点点头,心里也慌乱起来,难道自己真的把东家的亲戚给赶走了?
“我在书肆都干三年多了,没听说过东家有乡下亲戚呀。”
老伙计听到这话,回过神来,揉了一把脸,面色恢复如初:“是没有乡下亲戚,我就是好奇才多问了几句,那老头多半是找错了人。对了,这事不好笑,别再告诉旁人了。如果让东家知道他和一个乡下老头子扯上了亲戚,到时你吃不了兜着走!”
小伙计聪明能干,又会看人脸色。虽然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如老伙计说的那样,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当即连连保证自己不会多嘴。
*
温云起买了不少吃食带着回村。
他没有回家,而是直接去了纪元的院子里。
纪元静不下心来学东西,自己跑去做了脚商,就是挑着个担子到处乱窜,都是去各个村子里或是镇上。
有时候当天都回不来,辛苦是辛苦,人都晒黑了,但赚得还行。周氏过去三年来只需要在家里带孩子,春耕秋收时,请娘家来帮忙。
有时候请娘家人还不如请外人呢,不光给了工钱,饭菜得好,回头还欠了人情。
周氏原先不明白这个道理,跟娘家人来往几次之后……哥哥嫂嫂在外口口声声说母子俩是他们照顾的。
这不是放屁么?
周氏是请他们干活,但也没亏待了他们,怎么就成了母子俩是他们照顾的呢?
看见温云起进门,文四起身接过东西,光是吃的就有好几样,凭他们这几人,一顿绝对吃不完。
“买太多了,有点浪费。”
温云起揉了揉因为拎东西而酸疼的手腕:“难得去一趟,先把不能放的吃了,留一些明天吃。”
纪元知道,娘搬来这事没完,回头肯定要闹,他干脆都没做生意,打算歇几天。
看见爹拿这么多东西回来,纪元眼皮子直跳,这要是让那两个知道还得了?
不过,父亲一片好意,东西都拿来了,他要是再让父亲把东西拿走,那也太不给父亲面子。纪元有些为难,周氏欢欢喜喜把东西拿到厨房装盘。
何氏才知道一个人养十头猪和几十只鸡有多累,真的是从睁眼到晚上闭眼这期间一直都在动弹
……其实谁都一样,手头的活计累了就想发脾气。听小儿子说爷爷买了东西去三叔院子,她满腔的烦躁顿时转换为了压都压不住的怒火,叉着腰就跑去了纪元的院子。
“老幺,你开门!”
温云起过去开的。
何氏又怒又气,眼泪滚滚而落:“爹,你也太欺负人了,今日你出门的银子是孩子他爹给的,这银子给了,我们没指望你能买东西回来。你可以买些零嘴放在家里慢慢吃,但是,你拿到三弟这里来,不觉得自己太过分了吗?三弟生意做得那么好,也不是缺这点东西的人……这兄弟姐妹之间不和睦,都是因为你们这些老人一碗水端不平。”
她满脸的愤怒,胸口起伏不止,眼泪滚滚而落。
若是不知道前情,只看她的模样,怕是都要以为她受了天大的委屈。
温云起颔首:“你觉得给我二两银子就了不得了?把高木头叫过来,咱们算一算账。”
何氏之所以敢来闹,就是以为长辈会像以前那样妥协,没想到公公态度如此刚硬。
“我……”
“把我这些年花在你们一家人身上的银子还来,家里的院子你若住,就得给我银子,分给你的田地也一样,不要就还我。要的话,拿银子来买。”温云起面色淡淡,“老子不欠你们的,有银子了爱给谁就给谁。高木头又不是我亲生,辛辛苦苦养他一场,你们还嫌我做得不够。升米恩,斗米仇,又贪得无厌,说的就是你们夫妻这种人。”
何氏面色微变。
说到底,公公带回来的东西不值什么钱,只是一点吃食而已。就为了这点小事,牵扯出高木头不是亲生之类,着实不划算。
何氏想要打退堂鼓,转身就要走。
而就在这时,村口有华丽的马车过来。
何氏见了,鬼使神差地停了下来。
马车就在在高家兄弟三人院子外的路上缓缓停住,车夫询问:“这几户人家可是姓高?”
温云起看清楚从马车上下来的四十多岁男人,一点都不意外。
这人原本就是他招惹来的。
这位许秀才就是高木头的亲爹。
举人才可以纳一妾,秀才不可纳妾,此条律法因为上位者的不同,时管时不管。
近几十年,此事抓得比较严。
当然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能纳妾,没说不能多养几个丫鬟。
许秀才年轻时出去赶考,放不下家中长辈,将妻子留在家里照顾二老,但是许夫人也不放心自己男人独自在外……花楼里的女子脏病那么多,万一染上,别说前程名声,连命都要丢了。
于是,许夫人做主,给安排了两个丫鬟随行伺候。
丫鬟也有自己的小心思,如果不能替主子生下孩子,那她们在主子的眼中就是个物件。等哪天这物件不好用了或者不好看了,就有被换掉的风险。
于是,两个丫鬟先后有孕,其中一个不够谨慎,孩子没了。另一个要聪明一些,发觉有孕之后立刻找了理由离开,孩子生下来了才抱上门。
就是那一年,屡试不第的许幸道考中了秀才,他觉得这个儿子旺自己,心一软,就将孩子给留下了。
但是许夫人说什么都不肯认下孩子……秀才不能纳妾,好不容易才得到的功名不能因为一个孩子给毁了呀。于是就有了将孩子送走的事。
百花村的高家是许家仓促之下选出来的几户人家中最合适的。
或者说,高家贫穷,不爱进城,最大限度的杜绝了旁人发现孩子的可能。
当年衙门对于秀才的品行有约束,如今还在约束,若是让人知道许秀才的丫鬟生了个孩子流落在外,必须得找特别硬的关系将此时压下,否则,就只能丢了功名。
在花钱请人帮忙走动和说服高家之间,傻子都知道选择后者。
车夫的话一出,兄弟三人的院子都有脑袋探了出去。
许秀才不想让太多的人知道这件事,在场就有六七个人,这还不算孩子。
秘密被太多人知道,那就不能称作是秘密了。
尤其孩子懵懵懂懂,很容易就被人套了话去。事关许秀才的功名,丝毫都大意不得。
“我想找高火生。”
温云起站出了门。
“我在,但我好像不认识你。”
“我知道你。”许秀才上下打量了一眼高木头。
高木头心有所感,此时心情特别激动,目光在车夫和马车上流连,飞快上前伸手一引:“贵客临门,有失远迎,有话进去说。”
他从来没有这样文绉绉的说过话,语调有些怪异。
许秀才在来之前对这个儿子还是有几分期待的,结果,活脱脱就是一个乡下人,领客的动作做得不伦不类,连脸上的笑容看着都特别奇怪。
他一步踏进院子,看到大大小小的三个孩子,心中没有半分亲人相见的喜悦,道:“我有些话要和你还有高火生说,其余闲杂人等,请他们全都出去。”
何氏心中狂跳,她自然也看到了这位老爷的排场,如果这是自己的公公……她唇角的笑容压都压不下去,飞快进厨房,准备烧水泡茶。
许秀才站在这院子里,就觉得浑身不自在,还闻到整个院子都氤氲着一股臭味,那臭味都要把这房子给腌入味了。
“我不喝茶,喝不下去,你让他们快点出去。”
这话是对着高木头说的,语气里带着些不耐烦。
高木头心中颤了颤,满腔的欢喜瞬间消失,这模样,怎么看都不像是来认亲,倒像是来找茬。
他心里回想了一下自己最近有没有和人结仇,转身前将三个孩子撵了出去。
何氏不愿出去,这人来找茬也好,认亲也罢,她都想要第一时间知道真相,故作一脸为难:“我要烧茶。”
“本老爷不喝茶,你听不懂话吗?”许秀才一脸严肃,“出去!”
他反客为主,态度很凶。
何氏不敢闹,灰溜溜出门。
很快,院子里只剩下了三个人。
高木头偷偷打量了许秀才很多次,真的感觉他们二人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多半真的是父子。
他心里忐忑不已:“您有何事?现在可以说了。”
许秀才语气不耐:“是你要见我?”
高木头愕然,万万没想到亲生父亲找来后会是这样的态度。
他之前从别人口中得知他是城里来的孩子,并且,当时城里有个秀才欢欢喜喜抱回了一个儿子,结果没两天就说那孩子夭折了……言下之意,他应该是秀才之子。
做秀才的儿子,肯定要比做庄户儿子要好得多啊。
结果秀才爹怎么是这样的?
第34章
许秀才见儿子不答话,心里愈发失望。木讷成这样,也亏得是在外长大……
许秀才见儿子不答话,
心里愈发失望。木讷成这样,也亏得是在外长大,真要是养在家里,
他肯定会因为这儿子被人笑话。
此时他忽然又想起来了夫人当初说的话,丫鬟出身不好,脑子也不够聪明,
生的孩子肯定也是个笨的。当年他只当是妻子善妒,
不想接纳那个孩子,
如今再看,
这话还真有几分道理。
“是你请人到书肆传话说想见我?”
许秀才从表弟那里得知此事,
险些没气死过去。
书肆人来人往的,关键是来往的那些人都不是愚昧的百姓,会读书的人几乎都知道举人才可纳妾的规矩,
他都不敢想象,若此事被人记住后再细查当年会有的后果。
他心中怒火冲天,语气里就带上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