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瑞雪兆丰年,待来年,番薯得以种植,有了粮食,百姓们的日子,便能好过许多。小莲急忙拿了披风,给她裹紧。
“皇后娘娘,千万别着凉了。您现在可是怀着身子的人,就这样往外跑,若是让皇上看到了,可该责怪奴婢伺候不周了。”
楚云溪听着小莲的碎碎念,便有些想家了。说起来,她也有一个月未归家了吧?
明日就是大年三十了,不知道将军府里,是不是一如往年般红火。
母亲准备了多少好吃的?兄长们,会放多少鞭炮?小团子妹妹,穿上过年服,该是多么可爱。
她想着想着,便笑得幸福。直到君凌云将她揽到怀里,才发现身边多了个人。
“溪儿,想什么想得这么入神?”
“想家。”
楚云溪浅浅一笑,如实回答。
记忆中,与家人一起过年,还是前世,未入宫之前的事情了。
君凌云将她转向自己,眼含宠溺。
“那我们便回家过年。”
回家?过年?对于皇上来说,皇宫,便是他的家。而君凌云口中的家,难道是指的,楚将军府吗?
往年除夕夜,皇上都要在宫里备下除夕宴,除了皇亲国戚一起用膳,还会宴请朝之重臣。
若是今年,突然坏了规矩,朝臣们会不会心怀不满?
即便现在皇宫中,只有君凌云和她两个人,可严格说起来,君凌云就算想找人一起过年,那也应该是找浩王爷一家,还有婉陶公主。
“你真的,要带我回将军府过年?”
楚云溪在君凌云的宠溺下,虽然行事已经大胆很多,可还没有到我行我素,完全不顾他人看法的地步。
君凌云却不同,他杀伐果断惯了,在他眼中,这便是如晚膳吃什么一样的小事儿。
“这有何难?朕是皇帝,难道想去哪里用膳,还要征得他人同意?”
“可,你不是应该,招浩王爷一家、留在京城的公主们,还有朝之重臣,进宫用年夜饭的吗?”
放着一众权贵不管,只为了她的这点私心,楚云溪总觉得不妥。
第516章
除夕夜,在哪儿过?
“那便让监国大人,代朕举办除夕国宴,招待一应公主大臣好了。”
君凌云说得轻描淡写,监国这么重要的一品大臣,可不能放着当摆设,要人尽其用才是。
楚云溪樱唇微张,半晌,才纠结道:
“这样,真的能行吗?”
历来,可没有这样的先例。大臣们更是将能进宫来,与皇上一起吃年夜饭,看作一种荣耀。
他们楚家,会不会太招摇了?
君凌云看向福公公,福公公赶紧上前。
“皇上,您有何吩咐?”
“朕曾经当着朝臣的面说过,要亲自教导监国,可不能食言。今年的除夕夜,便交由监国大人,主持皇室除夕宫宴。”
君凌云一副,要对君子枫委以重任的表情。
“让他务必招待好皇亲国戚,与一众肱股大臣。朕与皇后,就不参与了。好让监国大人,好生锻炼锻炼。”
“是,皇上。”
福公公刚领命,就听君凌云还有御令。
“另外,朕与皇后的年夜饭,便交由楚大将军府承办。你去传朕口谕,劳累岳父岳母,多准备几口吃食了。”
“是,皇上。”
福公公刚要走,又被君凌云给伸手招了回来:
“楚大将军府,既然承办朕与皇后的年节,总不能让岳父岳母,又劳累,又破费。吩咐下去,朕与皇后的一应所需,都送到楚将军府上去。”
“是,皇上,老奴这就去办。”
福公公笑着退下,心道皇上,果然是有八百个心眼子。
分明是恩赐,说得倒像是,楚将军府受了多大累,吃了多大亏一般。
楚云溪知道,这样做似乎不太对,可私心里却是高兴的。她真的,能回府,与全家人一起过年了。
君凌云便挺起胸膛,享受娇妻感激又崇拜的眼神。
楚将军府,楚夫人正在与楚将军念叨:
“儿女们都成家立业了,今年,可是我们府上最热闹的一年。只可惜,全家团聚,唯独少了溪儿。”
就连司空兄长,她都差人去送了请帖,却不能邀请自己的女儿归家。楚夫人心里失落。
平日里能见着,和过年一起团聚的感觉,总归是不同的。果真是每到佳节倍思亲。
“夫人可别这么想,年后,我们就能见到溪儿了。
皇上对我们楚家,对溪儿,都已经是无可挑剔。我们切不可再说这种话。
相信在皇宫中,溪儿有皇上的陪伴,定也能过个好年。”
楚夫人红着眼眶点点头,道理她都懂。
她只是想到,全家人齐齐整整,唯独溪儿不在,便一时伤感。
“老爷,夫人,皇上身边的福公公来了。”
小厮跑进来禀报,楚将军和楚夫人急忙起身,互相看了看,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疑惑。
福公公怎么来了?难道是皇上有什么旨意,要下达给楚家?
两人急步迎到院中,招呼福公公。
“福公公。怎劳你亲自前来,快里面请。”
福公公拱手:
“楚大将军,楚夫人,明日,皇上与皇后娘娘,要来将军府过年。特命老奴前来传话,还望楚将军与楚夫人,不要嫌麻烦才好。”
楚夫人听闻此言,简直喜极而泣。
她真是心想事成,方还惋惜女儿不能归家,这好消息,立马就来了。
楚将军却是小心地询问福公公:
“福公公,皇上与皇后娘娘,不用主持皇家宫宴吗?皇上皇后来我们楚府过年,这么大的荣耀,我们可能承受得起?”
楚夫人这才从惊喜中回神,转为担忧。
是啊,皇上来他们这臣子府上过年,其他大臣,该作何感想?
树大招风的道理,楚夫人还是懂的。
福公公却是大声回道:
“楚将军,皇上知道,准备年节,实在是繁琐累人,叨扰了将军府。特让咱家备了年礼前来,以作补偿,楚将军就不要再推辞了。”
楚将军眼眸大睁,皇上之无耻,啊不不,皇上怎么会无耻?皇上之英明睿智,他可算是见识到了。
这是让他,得了便宜还卖乖啊!楚将军便顺坡下驴,赶紧应道:
“臣接旨,臣定会为皇上和皇后娘娘分忧。皇上就算安排再多的人来,只要臣这将军府能坐得下,臣都会好生接待,不负皇上所托。”
福公公的脸上挂着笑,心里已经在感叹:
果然,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啊。楚大将军真是,一点就通,识趣的很!
“抬进来吧!”
福公公一声令下。楚将军府中,立时热闹起来。
“咯咯哒,嘎嘎嘎嘎,哼,哼哼……”
楚将军与楚夫人,看着笼子里活蹦乱跳的鸡鸭兔,还有被绑着蹄子,抬进来的野猪,用瓦盆端着水,一起送来的活鱼。一时间眼花缭乱。
楚夫人惊愕过后,赶紧吩咐下人。
“来人,快将这些赏赐,安置到灶房里去。”
“是,夫人。”
跟在活物后面的瓜果蔬菜、御酒,便跟着一起去了灶房。
紧接着送进来的,是一套套精美无比的器具。
琉璃茶盏一套,白玉酒盏一套,赤金餐具一套,青花瓷瓶一组……
福公公招呼着人往里送。
楚将军和楚夫人,看着一套套贵重物件儿,流水似的搬入他们将军府,对视一眼。
这,皇上确定只是来用一顿年夜饭,不是来小住的?
“你们几个小心着点儿,这可是上好的紫檀桌,别磕了碰了。还有那屏风……”
福公公回身,询问楚夫人。
“楚夫人,这些东西,要安置在何处,您只管吩咐。省的老奴走了,您再自己忙碌。”
楚夫人看了看楚将军,这样使唤宫里的人,好吗?
楚将军却点点头,既然福公公这么说了,那定是皇上示意。他们便不必推辞了,他可不想累着夫人。
楚夫人这才对福公公笑道:
“那便,那便有劳福公公,让人将东西,放到前厅去吧。”
年夜饭是要在前厅吃的,一步到位,就不必二次挪动了。
“你们都听楚夫人指挥,让放哪里就放哪里。”
“是!”
福公公吩咐一声,随从们便听令行事。不仅将东西抬去了前厅,还一步到位,摆放周正。
楚家的热闹,又引来了不少围观。明日就是除夕了,不管是朝廷,还是书院,各处都已经休沐了。
人一旦空闲下来,就更喜欢看热闹。这不,又围着讨论上了。
第517章
物尽其用,监国大人
“方才我听着,那传旨的公公好像说,皇上和皇后娘娘,要去楚将军府用年夜饭,你们听到没有?”
一个有些上了年纪的老汉,怕是自己耳背,赶紧问问身边之人。
“自是听到了,你看这些个金银玉器。哪一样是寻常人家能用的?”
说话之人一脸艳羡。
“我也没见过这么多好东西,随便拿一样,都够吃一辈子了。可惜啊,只能饱饱眼福了。”
闲聊的百姓互相看看,唉,谁说不是呢。
有些个东西,艳羡不来,就不要去肖想了,能饱个眼福也不错了。
而大臣们,自然更是消息灵通。
听到皇上皇后不与他们同桌,而要单独与楚家过除夕,那心情可想而知。
要说没有嫉妒的,谁会信啊?
皇上说什么,楚将军府准备皇上与皇后娘娘的年夜饭,受累了,倒似是楚家被迫接了差事儿。
大臣们哪个能不明白,这都是为了面儿上过得去,糊弄他们呢。
他们倒是想受这个累,可皇上不给他们机会啊。
果然后宫不能一直空置,不然皇上将全部宠爱,都给了皇后娘娘和楚家。
哪里还有他们这些朝廷栋梁说话的份儿。
年后,还是得与其他大人们商量商量,早日给皇上纳妃,充实后宫,分散下皇上的注意力才好。
而听到这消息,最懵的,当属浩王府的世子君子枫了。
福公公从楚将军府出来,便去了浩王府。
“浩王爷,王妃,监国大人。”
君子枫听到福公公称呼他监国大人,便心里咯噔一下,他眉梢一挑。
“福公公,我可是休沐了,你是不是该叫我世子?”
福公公人精一个,平日里世子世子喊得热络。
只有君凌云要压榨他的时候,福公公才会给他尊个监国大人的头衔。
福公公呵呵一笑。
“监国大人,皇上有旨,命监国大人,主持明日的除夕宫宴。好生招待京中的公主和大臣们。”
君子枫生无可恋地看着福公公,让福公公一阵心虚。
“监国大人,不必多礼了,老奴将旨意传达到,就回宫去了,浩王爷,王妃,老奴告退。”
福公公在浩王一家反应过来之前,赶紧脚底抹油,溜了!
君子枫看着福公公跑得比兔子还快的背影,将牙咬得咯咯响。
他像是要跪地接旨的模样吗?还不必多礼?福公公也跟着君凌云学坏了啊!
过年啊!除夕啊!他日盼夜盼,盼来的休沐啊!
他原本还想着,要逃了今年宫里的年夜饭。反正每年也都是那些东西,翻不出新花样来。
还想着,君凌云总不能不近人情至此,连他这点儿小小的请求都不允。
且他都已经计划好了,要与苏妍一起去逛街市,听大戏,共度良宵……
浩王和浩王妃,都有些忧心地看着君子枫。
代替皇上,主持皇室除夕宴?这会不会,太过居大了些?
朝臣们会不会弹劾浩王府,有不臣之心?
这旨意,子枫当真能接下吗?浩王爷想了想道:
“子枫啊,要不然,你进宫去与皇上陈情,推了这差事儿吧。咱们浩王府,还不够惹眼吗?”
君子枫有些哀怨地看向自家父王。
“父王,您觉得,在皇上心中,是我这个堂弟更重要,还是皇后娘娘更重要?”
浩王爷顿时语塞,原来是皇上宠妻无度,那就,没办法了啊。
看来这烫手的山芋,是送不出去了。他只能忧心地嘱咐自己儿子:
“明日,你可要把握好分寸。对朝臣们,都要以礼相待,切不可有丝毫傲慢之色,以免让人抓了把柄,你可记住了?”
君子枫叹了口气,从牙缝里吐出几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