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57章

    “我在为我们的孩子铺路。好让溪儿安心待产。”

    楚云溪看着他势在必得的表情,便露出两个小酒窝。

    “好。”

    她不问君凌云具体想如何做,她便等着看成果好了,君凌云从来没有让她失望过。

    君凌云给她盖好被子,便去了御书房。

    处理了一会儿朝政,白枭便安排好苏合,回来复命了。

    君凌云问道:

    “你将他安置在哪里了?”

    白枭抱拳回禀:

    “回主子,属下让苏合,与暗卫们同住同练了。”

    君凌云抬眼看了看他,与暗卫们同住同练?果然,是个好去处!

    白枭则是有种,被主子看透小心思的窘迫。忙继续汇报。

    “主子让属下找双生子,属下,已经将京城中人全部排查一遍。也只找到了两户人家。这几日,就会安排这两户人家,事事顺遂,日子红火。”

    君凌云点头,

    “可查出可疑之人?”

    借着这次机会,君凌云也是想要盘查人口,以免还有北蛮探子,继续潜伏京城。

    “是,属下已经秘密将可疑之人抓捕了,没有惊动百姓。”

    “恩,如此甚好。京城之外,也要尽快排查。另外,关于西昭平复之事的话本子,也可以安排上了。”

    第514章

    大有用处的说书先生

    “属下这就去办。”

    白枭领命去安排了。

    这日之后,从春晖楼开始,说书人便有了新的话本,一时吸引了很多看客。

    “话说,西昭皇室愚昧无知,天赐双生皇子,却不知珍惜,违背天意,终遭天谴。”

    下面的看客中,就有人疑惑了。

    “我说你这说书的,不会是瞎编乱造的吧?双生子,不都是祸害吗?怎么成了天赐了?”

    说书人摆手。

    “这话,可不是小人说的,是法师作法,上达天听,亲口所言。西昭人人皆知啊。”

    “我可以作证。他所言非虚,确有此事。”

    一个男孩的声音响起,众人循声看去。就看到了两个长相一模一样的男孩儿。

    “他们,他们是双生子?”

    这个年代,双生子实在是少之又少,众人看着稀奇,都仔细去打量他们。

    “你怎么证明啊?难道你亲眼所见?”

    有人问出这话,其他人都是哄笑起来。西昭乱成那个样子,两个孩子还能去过西昭不成?

    “正是我们亲眼所见,不仅亲眼所见,还是亲身经历,我与兄长,便是西昭那对双生皇子。”

    闹哄哄的大堂,瞬时安静下来。这是,主角现身了啊。

    长得的确眉清目秀,不似寻常人家的孩子。

    西陵羽在一片或震惊,或叹息,或同情的眼神中,对说书先生道:

    “你继续讲吧。”

    “是,是。”

    说书先生有些紧张,这,在当事人的面前,讲人家的故事,他还是第一次。会不会有说得不恰当的地方?

    不过想到他这话本子,是何人所给,说书先生便又有了底气。

    他朝西陵羽和西陵蝶,躬身行了一礼,便继续往下讲。

    “各位看官,大家都看到了吧,这就是铁证啊!我们当今圣上,那是亲赴西昭,将那些没有人性,自私自利的西昭掌权者,斩于剑下!才将这二位小皇子,拯救了出来。”

    月前,新皇以雷霆之势收服西昭,百姓们到现在都还是懵的。

    如今能听说书人,还原当初的情境,茶楼酒肆,一时间人满为患。

    坐的地方不够了,站的地方也都挤得满满当当。

    说书先生看着人越来越多,心情激动。这可是他说书这么多年以来,听众最多的一次啊。

    他一激动,便开始歌功颂德。

    “我们云霄皇上与皇后,福泽深厚,定会得上天庇佑。我们云霄国百姓的日子,定会蒸蒸日上。”

    “好,好!”

    看客们倒也捧场,拍手鼓掌,大声叫好。平头百姓,谁不希望自己的日子越过越好呢?

    新皇继位以来的种种举措,他们也是看在眼里的。

    想来,皇上既然救了这对双生子,还带回了京城,便说明,他们于国运无碍。

    一场散了,一场继续,直将说书先生的嗓子,讲得冒了烟儿。

    而西陵羽与西陵蝶,只听完了第一场,便回去自己的住处。

    后来之人,都可惜自己来晚了,没能亲眼看到,这故事中的那对双生皇子。

    西陵羽兄弟离开之时,春晖楼的掌柜,亲自送了出来。

    小二跟在掌柜身后,将大大小小的食盒,放到了兄弟二人的马车上。

    “两位公子,我们主子吩咐了,你们往后有什么需要,尽管差人来吩咐一声即可。”

    “多谢了。”

    西陵羽礼貌点头,西陵蝶便也跟着他做一样的动作。

    在西陵羽的耐心教导下,西陵蝶已经学会了很多东西。

    回到住处,西陵羽将糕点,都推到西陵蝶的面前,让他先选。

    “兄长,从今以后,弟弟绝不会再让你受到委屈。”

    他是怕,西陵蝶想起旧事,会心里难过。

    西陵蝶却笑着摇头,将一块漂亮的糕点,送到西陵羽手中。

    他现在过得很好,很幸福,他很知足。不想再纠结于往事,他只想好好看看这个世界。

    西陵羽见兄长已经完全敞开心扉,灿然一笑,拿起糕点咬了一口。

    “真甜。”

    接下来的几日,

    说书先生不仅讲着西昭的故事,还讲了几件稀奇事儿。

    “上回讲到,能平安出生的双生子,那都是上天恩赐。小人想问问各位爷,谁见过,南焰国圣雅郡主身边的两个婢女啊?”

    “我见过,我见过,那两个婢女,也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难道也是双生子?”

    “你这么一说,我也想起来了,我也曾远远地看过一次,当时还有些纳闷儿呢。”

    而没有见过的,都疑惑地看向说书先生,等着他解答。

    说书先生也不卖关子。

    “那位爷说得都对,圣雅郡主身边的两个贴身婢女,正是一对双生子!谁再敢说双生子是祸害?人家堂堂郡主,能留一对祸害在身边?”

    立马有人点头附和。

    “说的是啊,听闻那圣雅郡主,可是南焰国摄政王的心头宝。怎么也不会留两个祸害,在自己女儿身边。”

    说书先生做一副羡慕样子,感慨道:

    “看看圣雅郡主如今,嫁入我们护国大将军府中,多幸福啊。”

    看客们又是一阵点头,虽然说书先生没明说,可楚文锦的财力,如今在京城,可是人尽皆知的。

    上头有权,手里有钱,这是什么逍遥日子啊?

    双生子真要是祸害,圣雅郡主这个主子,怎能如此顺风顺水?

    看来当真是谣言不可信啊。

    有人甚至打起了主意。

    “要不然,我们也买一对双生子,放在身边伺候。说不定,也能如日中天呢。”

    “哈哈哈,你还是做梦去吧。”

    他身旁之人开口嘲笑,却被说书先生打断了。

    “唉~,这位公子,你可别不信邪。你们知不知道,城东有家铁匠铺子,那铁匠,今年就得了一对双生子。

    本来还怕养不活,你们猜怎么着,他那铁匠铺子,突然就接到了单大生意,不说养两个孩子,就是再养两个,也养得起了。这难道不是,上天恩赐?”

    “果真有此事?”

    有人还以为是这说书先生杜撰。

    “自然是真的。还有呢,城北,有一户杨姓人家,都穷得揭不开锅了,家里还养着一对五岁的双生子。

    虽然穷,可人家从来都没想过,要舍了孩子,你们猜,结果怎么着?”

    说书先生故意停顿,吊起看客的胃口。

    第515章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已经有急性子的看客,按捺不住了。

    “到底怎么着了?你快别卖关子了,急死个人。”

    说书先生一拍手。

    “结果啊,那家人,守得云开见月明,走了狗屎运了。去山上砍柴,竟意外挖到了一棵百年野山参。你们猜,这百年山参,转手能卖多少银子?”

    看客们便开始思索了。

    “能值五十两?”

    有人没接触过这些东西,随口问道,这已经是他往高里想了。可出口就被人给挤兑了。

    “五十两?一百两还差不多,那可是百年的老山参。自不能与普通山参一般价格。”

    “说书的,他说得对吗?”

    说书先生歪嘴一笑,那笑中,颇有些嘲笑之意。

    他伸出一只手,五指张开,那开始说五十两的人,便高兴地喊道:

    “你们看,你们看,还不是让我说对了,就是五十两!”

    众人心道,五十两也不少了啊,以那杨姓人家的生活,这五十两,够活十几年了。

    哪知,说书先生却摆摆手。

    “差矣,差矣,那百年山参,足足能卖五百两白银!”

    “什么?五百两?”

    看客们倒吸口凉气,身上都起了一层鸡皮疙瘩,一时场面有些闹哄哄的。

    五百两啊,多少平头百姓,一辈子也挣不了五百两银子。

    人家出门砍个柴,就得了五百两,这可真是走了狗屎运了。

    “说书先生,他们家,是去哪座山砍的柴啊?”

    有人问出这句话,所有人都眼冒星光地,盯着说书先生。

    没事儿的时候,他们也去溜达溜达,说不定,也能走个狗屎运呢?

    说书先生摇摇头,劝道:

    “各位爷,你们就别想了。小人在这京城活了半辈子,也没听过那山上出过野山参。要不说这好运啊,只此一份儿。”

    他这话,便让众人又想起来了,那家人,有一对双生子啊!

    这寒冬腊月的,能挖到百年野山参,不是上天庇佑是什么?

    “难道,双生子,真是天赐的恩惠?你没编故事诓骗我们吧?”

    看客们听得心里痒痒的,突然想着,自己家中要是也有一对双生子,这些好运,会不会也落到自己头上来?

    “这两户人家,可都不是小人杜撰的,各位爷,你们自可以去查证。”

    说书先生这话一出,看客人瞬时信了大半。

    是啊,人就住在京城,这要打听,还不是动动嘴的事儿。

    人的好奇心,总是能促使人无比勤快。

    那两户人家的事儿,很快便被证实了。

    不仅如此,民间还流传了其他有双生子的人家,好运连连的事儿。

    而之前,说要买对双生子伺候自己的人,竟还真的大张旗鼓地,找了人牙子,高价去寻。

    可如今,双生子可是能给家里带来好运道的,何况,还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谁还能舍得,为了几两银子就卖了?

    如此一来,原本家里藏着双生子,不让出来见人的,也是欢欢喜喜,大大方方地,带着孩子进进出出。

    非但没引来指指点点,反而引来了他人的艳羡。

    赶上这一波风潮,最幸运的,当属刚刚临盆的双生子,没有再被溺死或抛弃。

    唯一可悲的是,生双生子的产妇,却没有被幸运眷顾,还是丧命者居多。

    家人也只能道一句没有福气,不会再归罪到无辜的婴孩头上。

    宫中的楚云溪,听着吴忧和吴虑,时时给她汇报着宫外的情况,若有所思。

    舆论这种东西,还真是一把利器,端看怎么用罢了。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如今是用利益,诱惑住了人心,可总归不是长久之计。

    一旦人们发现,这种幸运,不过是少数人拥有。而不幸,却是大多数人的宿命。舆论便又会往另一边倾斜。

    唯一能彻底解决的办法,就只有想法子提高双生子产妇的存活机会,减少幼子的夭折。

    当一件好事儿,不再伴随着更大的坏事儿发生,人们便只会关注那件好事儿了。

    想到这些日子,埋头苦读医书的司琪,楚云溪唇角微弯。

    天下医学院将来,或许,也会有司琪的一席之地。

    她看着殿外,又飘起了雪花,不由迈步出来,呼吸了一口清洌的空气。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