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18章

    君凌云面容冷峻,端坐于高高龙椅之上,接受众臣朝拜。

    君子枫率先上奏北境军机。

    “启奏皇上,楚大将军来信,北蛮国正如您所预料一般,想要诱我军深入。楚大将军固守边境,未曾让北蛮军得逞。如今,北蛮已经退兵十里,恢复常态。奏问皇上,下一步该如何做?”

    第443章

    独裁皇帝君凌云

    君凌云扫视着下面的朝臣。

    “众爱卿觉得,我们对北蛮国,当如何决策?”

    他想着,总得给这些朝臣们,一些发表意见的机会,才不会得个专制独裁的名声。

    众朝臣又激动,又感动。不容易啊,难得啊!

    新皇登基都一个多月了,终于知道,有事要与他们这些朝臣商议了。

    自打新皇登基,他们都要觉得自己在朝堂上,成了摆设了。终于有了发言的机会,可得好好酝酿酝酿。

    朝臣们互相看看,想着方才君子枫的话。退兵十里,恢复常态?

    曹丞相带头回话:

    “皇上,北蛮国定是见我们云霄国,日益强大了,这才不敢贸然入侵。都是皇上治国有方!臣以为,皇上刚刚收服西昭,百废待兴,我们可以暂缓一口气,休养生息几年,再做打算。”

    朝臣们佩服地点点头,不愧是左右逢源的曹丞相,说话滴水不漏。

    既恭维了皇上治国有方,又提了个进退皆可的方案。

    说不打,又没说完全不打。说打,又没说现在就打。谁也挑不出错去。

    不像兵部尚书周大人,说话就实在多了。

    “皇上,今年各地大旱,北蛮国也不例外,恐怕北蛮,也是粮草不足了,才会暂时收敛。只要一日不灭,北蛮国定是不会死心的。我们当早做打算,永绝后患。”

    “好,还有何事要奏?”

    君凌云一句话,便结束了对北蛮之事的讨论。让其他大臣跃跃欲试的心,就这么停在了原处。

    而君凌云这个“好”字,也是一贯的言简意赅。

    到底是,曹丞相说得好呢?还是,兵部尚书说得好?对北蛮国,皇上是打算,休养生息呢?还是打算,乘胜追击?

    朝臣们还未想明白,就见楚文鸿已经出列,启奏下一件事儿了。

    “皇上,这是在这次清查冤案错案中,查出贪赃枉法的官员名册,还请皇上过目。”

    福公公上前接过,送到君凌云的手中。

    其他朝臣都将头低垂了些。这种事儿,牵一发而动全身。生怕一把火,就烧到了自己身上。

    君凌云接过名册,翻看了一遍,冷声下令:

    “从严处置!”

    他这一句从严处置,便是断了名册上这些贪官污吏的生路了。一本名册,便成了生死簿。

    朝堂上的大臣人人自危,当今皇上还是太子之时,便已经杀伐果断了。如今登基为帝,威严更甚。

    他们当处处小心自查,切不能在这个关头,被查出什么枉法之事来啊。那可当真是要掉脑袋的。

    君凌云接着又下达一条御令:

    “所有已经查明的冤案错案,发布告示,为冤者平反,恢复名誉!归还当年查没的家产。另,由朝廷下发补偿金,以示安抚。”

    “皇上英明!”

    对此事,朝臣们哪里还敢置喙半句,只要那名册上没有自己便好。

    多管闲事,说不得最后,自己也上了名册。

    唯有户部尚书有些头疼。又要将吃进肚子里的吐出去,又要发放补偿金。早在新皇登基之前,国库已经要见底了啊。

    如今西昭那边,也需要他们接济,未来三年,恐怕都无法收取到多少赋税。

    皇上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

    他侧头看了眼楚文锦,见他神情轻松,丝毫不愁。果然是皇亲国戚加塞进来的。

    楚文锦这个户部侍郎,整日不在其位也就罢了,竟一点儿也不知道为户部忧心。

    自己这个户部尚书,实在是命苦啊,适逢灾年,不能加赋税,该如何充盈国库啊?

    他还记得前任户部尚书,因着银子之事,顶撞了当时还是太子的君凌云,便差点儿一命呜呼。

    前车之鉴,户部尚书到底是闭紧了嘴巴。

    岂知,君凌云下一句便是:

    “西昭如今已是我们云霄国的一部分,对待西昭百姓,当一视同仁,先给西昭王,拨款五十万两白银,助其重振西昭。”

    户部尚书闭了闭眼,他真是乌鸦嘴啊,没事儿想什么西昭。

    “皇,皇上!”

    他实在是扛不住了,上前跪倒在地。若是此刻不说,待完不成任务,便是渎职之罪啊。

    “皇上刚刚登基,不知国库,已然空虚。户部实在是,无法调出五十万两白银啊。还望皇上明鉴!”

    君凌云看了户部尚书一眼。能力不足,倒也不是大罪。

    原本为楚文锦计划着,扎根南焰国,如今,情况有变,他无需再背井离乡生活。

    “楚侍郎。”

    听到君凌云点名,楚文锦赶紧上前。

    “臣在!”

    “朕方才吩咐之事,你可能办妥?”

    楚文锦没想到,君凌云会跳过户部尚书来问他,也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顶头上司,还是如实回禀。

    “回皇上,臣能办妥。”

    毕竟,上面那人,可是他的妹夫,他不必如寻常官员一般,对顶头上司唯命是从,生怕被穿小鞋。

    只是他此话一出,不仅户部尚书,震惊地抬头看他,就连其他朝臣,也是倒吸口凉气。

    国库空虚,他们岂能不知?

    不说五十万两白银,国库现在,恐怕连十万两白银,都是拿不出来了的吧?

    总不能,又像上次一样,号召商人捐款吧?

    同样的招数,一次或可有用,再来一次,谁也不是傻子啊,花钱买两次名声,有什么用?

    户部尚书更是愤愤出声。

    “楚侍郎,你可莫要信口胡说,此刻夸下海口,到时候办不到,可是渎职之罪。”

    楚文锦没再说什么,反正皇上问,他如实作答了,便够了。对其他人,何须解释太多。

    君凌云心中满意。他就知道,楚文锦是个奇才。

    “此事,便交给楚侍郎来办。朕一向公平公正,任人唯贤,只要此事办得好,户部尚书之职,便是楚侍郎的。”

    户部尚书一惊,吓得冷汗涔涔。

    他苦学多年,才得以科举入仕。难道他的仕途之路,就此断送了吗?

    他一介书生,不做官,还能做什么养家?一大家子人,岂不是要跟着他饿死了。

    户部尚书简直要急哭了,反正都是死,他倒不如为自己辩驳上一句。

    “皇,皇上!微臣十年苦读,任职户部多年,一直是兢兢业业,丝毫不敢有半点儿疏漏。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

    楚文锦他未经科举,且入职户部,尚不足一年,便能身居户部尚书之职。微臣不服!”

    第444章

    监国大人,能者多劳

    君凌云看着几欲落泪的七尺男儿,不为所动,冷声反问道:

    “无过便是功?朕不信奉这一套。”

    户部尚书心如死灰。纵然他哭诉再多,皇上短短一句话,便能定他生死。

    完了,他完了,这辈子再无可能,有任何出息了。

    却没想到,君凌云下一句,又给了他活路。

    “念在你没有中饱私囊,还算是个好官。届时,你便接任户部侍郎一职吧。你可还有意见?”

    户部尚书这颗心,似被人拎着上下甩了甩。忙以头触地,激动地叩谢皇恩。

    “微臣不敢!微臣,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只降职一级,可比被罢官,好了不知多少倍。户部尚书哪里还敢有什么意见?

    皇帝明晃晃要启用小舅子,他占了位,碍了事儿,能保住乌纱帽,已是万幸。

    不过转念一想,上面有楚文锦这个皇亲国戚顶着。他这个户部侍郎,应当能安安稳稳,做到告老还乡了。

    如此想来,倒好似是因祸得福了。

    动脑子的事儿,交给楚文锦,他只要听令跑跑腿就好,总不会出什么大差错。

    不至于每日里,都要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胆战心惊,生怕哪日账目对不上,小命就不保了。

    依着前段日子的共事来看,楚文锦还是个甩手掌柜,那他便更自由了。

    户部尚书擦擦冷汗,麻溜地退回了原位。

    其他朝臣也都低垂着头,庆幸自己没有跟楚家人,在同一部门。不必退位让贤。

    大事儿都说得差不多了,君凌云站起身。福公公很有眼色地高唱:

    “退朝——”

    朝臣们松了一口气,新皇实在是,太有压迫感了。感觉自己头上的乌纱帽,随时都有可能不保。

    他们连自己,原本准备上奏些什么事情,都要忘干净了。

    不过,也不重要了。今日没有被皇上点名,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传书楚大将军和楚小将军,让他们回来,参加三对新人的婚仪。”

    君凌云都快要走出大殿了,突然又回头下了一道命令。

    让原本已经直起身的朝臣们,又赶紧躬身了下去。

    听清楚这道命令事不关己,刚提起来的一口气,才又松了下去。

    这次,直到君凌云的身影,彻底看不到了,众朝臣才敢直起身。

    皇上只说让两位楚将军回来,参加新人婚仪,却没说要不要再回去北境。

    对北蛮国的决策,依然不明啊。朝臣们又将目光,转向了皇上亲命的监国大人,君子枫。

    君子枫心中哀叹一声,这次不等朝臣们发问,便主动开口。

    “各位大人,只要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儿,准备充分,如此,不论皇上要何时对付北蛮国,我等,便都能应对自如了。”

    君子枫留下这话,便领头退朝了。只是这话,说了,又好像没说。

    是他们不想,随时都粮草充足吗?是他们不想,给将士们准备好冬衣棉被,刀枪剑戟吗?是他们不想,国库充盈吗?

    朝臣们头疼。哎呦,上位者真真都是一个样儿,一笔写不出两个君字。

    君凌云下了早朝,本是直奔寝宫而去,却被君子枫给拦住了。

    “堂兄。”

    君凌云挑眉,只要君子枫喊他堂兄,定是有所求。

    “何事?”

    君子枫也不在意他的态度,继续说自己的话。

    “堂兄可还记得,你在去西昭之前,答应过我什么吗?”

    “不记得。”

    君凌云装傻,君子枫也不恼,提醒道:

    “堂兄说过,等你从西昭回来,便准我的假,堂兄可记起来了?”

    君凌云认真反问:

    “朕记得你那时,说的是身体不适,要告病假,现在,病还没好?”

    君子枫挤出一抹笑。

    “没好。”

    君凌云若有所思。

    “嗯,那看来,是得好生修养几个月才行。”

    君子枫刚要谢,便听君凌云悠悠说出后半句话。

    “来人呐,去宁远侯府传话。就说浩王世子君子枫,身体抱恙,需要静养,不能与苏小姐举办婚仪了。”

    君子枫眯眼咬牙:

    “经皇上这么一说,臣突然就觉得,精神百倍,活蹦乱跳,好似什么病也没了!”

    君凌云很是欣慰,又摆摆手,让上前听令的小太监退下了。

    “那便好,朕心甚慰!监国大人也知道,朕这段日子会很忙,就有劳监国大人,能者多劳了。”

    君凌云转身走了。

    君子枫在原地攥紧拳,深呼吸几口气,免得自己气绝。他还得留着一口气,去批阅奏章!

    君凌云轻手轻脚,走近寝殿。

    发现楚云溪已经醒了,这才放开步子,从背后环住她的腰身,轻轻抚摸她的肚子。

    “似乎,大了些。”

    “真的吗?”

    楚云溪侧头看看他,又低头去看自己的肚子,好像,真的大了那么一点点。

    君凌云看了一眼她的穿着,微皱了眉。

    “溪儿不能再穿束腰的衣裙了。来人,传尚衣局管事来,给皇后多做几套宽松的样式。”

    “是,皇上。”宫人领命去传话了。

    小莲在一旁美美看着,为楚云溪高兴。

    “皇上对皇后娘娘,真是体贴入微。”

    楚云溪笑得幸福,却想起,回京后还没有看过母亲和妹妹。母亲知道她有孕的消息,定是很开心吧。

    “凌云,我想出宫,回府一趟。”

    君凌云便又下了一道令。

    “来人,去楚将军府,请朕的岳母和小姨子进宫来,陪陪皇后。”

    “是,皇上。”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