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依着太子皇兄的心性,君宏炎如此蹦跶,势必没有好下场,万一连累了永康伯府,他也会受到牵连,被父皇厌弃。“表兄?”
安灵儿不知道二皇子在想些什么,忐忑不安地等着他的答案。万一二皇子拒绝,她又该如何自处?
二皇子回过神来。
“你回去准备一下吧,日后与我一同离京。”
“灵儿谢过表兄。”
安灵儿大喜,有了二皇子的应允,她父亲那里,就好说多了,至于母亲,自然有父亲说服。
二皇子看着皇宫的方向,想着太子和父皇,到底在演一出什么大戏?
朝堂已经乱成那样,他们却依然无动于衷。难道太子真的重伤昏迷?
他无法想象,他崇拜的战神皇兄,会折在两头畜生,和一群小人手里。
接连几日,萧国公和浩王,从早朝,直吵闹到了皇帝面前。
萧国公抢先开口:
“皇上,如今敌国虎视眈眈,兵马粮草都要有备无患,兵部和户部怎能一直无主?老夫统理六部这么多年,自然知道谁更合适。”
浩王也不甘示弱:
“皇兄,萧国公此言差矣,原先的兵部尚书和户部尚书,都是萧国公提携的,可结果呢?个个监守自盗,萧国公恐怕有识人不明之嫌。”
皇上咳了几声,白了他们一眼。
“吵死了!你们在朝堂上还没吵够,又到朕眼前来吵,朕想清净清净都不能。”
萧国公寸步不让:
“皇上,此乃关乎云霄国生死存亡的大事儿,还请皇上早作定夺。”
浩王则是冷嗤一声:
“萧国公,难道你没有看到皇兄龙体不适吗?有什么比皇兄的龙体更加重要?”
“正因为皇上龙体不适,才要早早定下官员人选,好替皇上分忧。”
萧国公语气坚决,只差横眉冷对了。
“好了好了,有什么好吵的。咳咳。”
皇帝似是缓了口气儿,才继续道:
“户部,乃是我云霄国的钱袋子,以前,只看学识,放个书呆子上去,还是个眼皮子浅的书呆子,没见过什么钱财,把持不住,反而把钱袋子给整漏了。”
“皇兄说的正是!”
浩王附和,不屑地看了看萧国公,都推举了些什么蛀虫上位。
第186章
皇帝欲擒故纵
萧国公只眯了眯眼,皇帝这是什么意思?是要同意浩王的提议,将户部侍郎提升上去?呵,那户部侍郎,也不见得眼皮子就不浅。
“皇上,臣这次举荐的人,在家乡可是小有名气,可谓富甲一方。定不是个见钱眼开的。”
皇帝似乎颇有兴趣。
“哦?这么说,国公这次举荐的户部尚书,是看中了他的经商理财之能?”
“正是,皇上,浩王举荐的户部侍郎,也是科举入仕,家中原本贫寒,难保不会因财帛而动心,臣这次吸取教训,挑选了最适合户部尚书的人选。”
萧国公斜睨了浩王一眼,他萧国公,协同皇帝统理六部这么多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若他此时撒手不管,看六部之间,不闹成一锅粥才怪,连皇帝都不敢随意插手六部,浩王又能如何?
皇帝点点头,若有所思。
“朕觉得,国公所言甚是。”
“皇兄!”
浩王有些急了,皇兄找他来,与萧国公分庭抗礼,难道不是为了牵制住萧国公的吗?怎么到头来,皇兄自己先软了?
“皇上英明!”萧国公已经得意地恭维了皇帝一句。户部解决了,兵部还难吗?
皇帝将二人的反应看着眼里,却不急不缓。
“户部,确实应该交给有经商理财头脑的人,在这方面,朕与国公,倒是意见相同。”
浩王气恼不已,想着自己真是傻,以为皇兄这次是有所改变,看清楚了萧家的真面目,才会那样情真意切地请他上朝理事。
到头来,却还是站到了萧家一边。
哪知皇帝话锋一转。
“说起经商理财只能,倒是让朕,想起了一人。”
“何人?”
这下,浩王和萧国公都猜不透皇帝的心思了,皇帝难不成,两方的提议都不认可,还有其他人选?
“朕记得,厉城旱灾,太子组织捐款之时,朕曾给捐款最多的商行,提笔写了匾额。”
皇帝此话一出,浩王心里万分惊喜,眼眸转了转,哎呀,是他狭隘了。
他怎么就没想到呢,既然萧国公,能举荐个没参加过科考的商人,他怎么就不能呢?
萧国公则是重新拧起了眉头,他自然也记得那个,只比他多捐了一两银子,就在功德碑上压了他一头的楚家小子。
“皇兄,是一品商行!”
浩王马上出声提醒。
“对,一品商行,朕还记得,这一品商行的行首,是楚家的小儿子,叫什么来着?”
“楚文锦!”
浩王憋笑,简直要憋出内伤来了,以皇兄的记性,怎能不记得楚文锦?不过,他乐得陪皇兄,演这一出戏。
“不可!”
萧国公马上出声阻止。
“皇上,楚家乃是外戚!楚大将军已经手握重兵,次子楚文鸿,又身居翰林院学士,统领整个翰林院,若是再让三子楚文锦,越级做户部尚书,天下人服不服还另说,楚家岂不是要一家独大,把持朝堂了?”
浩王这次是真被逗笑了,要说外戚,要说把持朝堂,他萧国公若是称第二,还有人敢称第一不成?
“萧国公,你可别忘了,你也是外戚!你也手握重权,还有个,有着你萧家一半血脉的皇子,照你这么说,你再举荐你萧家旁支,岂不更是一家独大,把持朝堂?”
萧国公一顿,萧贵妃已死,他倒是忘了,他曾经,也是外戚上位,才有了今日的荣光。可他如何能承认。
“浩王慎言,老夫一生兢兢业业,都是为了云霄国,能永世昌盛。”
皇帝把玩着手中的核桃,越来越用力,两个核桃因摩擦,而发出咯吱之声。
为了云霄国永世昌盛,哼,亏得这老东西说得出口。
勾结外敌,逼迫他这个皇帝与未来储君,全都是为他萧家的永世昌盛。
“皇上,论财力,臣举荐之人,绝不在楚文锦之下。”
皇帝不是要照此标准选择户部尚书吗?那他就在这方面碾压了楚文锦好了,他经营了二十多年,还能比不过一个初出茅庐的楚文锦?
“那他可有给厉城捐款?”皇帝不按常理出牌。
“他不在京城,自然,没有参与募捐。”
萧国公心里突然有些不好的预感,皇帝难道是,早就拿定了主意,只等他上钩?
“据朕所知,各地也有一些有心的商人,向厉城送粮送物。全看有没有仁心罢了。唯利是图,和,达则兼济天下,自然不在一个层次。”
浩王抱拳,向皇上致敬:
“皇兄所言,实在是至理名言,臣弟听闻楚文锦,经常布施,还给日前那些流民,提供了棉被,让他们能挨到天气转暖,朝廷救助。此等爱民之心,正是我朝官员,都应学习之处。”
萧国公最瞧不起那些个假惺惺的,对一群蝼蚁施恩,简直是浪费生命。
“哼,浩王与楚家,现在乃是亲家,自然帮着楚家人说话,那楚文锦才多大?据老夫所知,不过才十七岁,如何能担此重任,管理户部?”
“萧国公可别忘了,皇兄与楚家,也是亲家,萧国公,是在说皇兄以权谋私?”
萧国公攥紧拳,是啊,这楚家,怎么就在他眼皮底下,成了皇帝的亲家,又成了浩王的亲家?
以前是他太轻敌了,没把一介武夫放在眼里。谁承想,一介武夫生出的孩子,竟然个个跟成了精似的。
再想想他萧国公的子女,他简直要喷出一口老血。
但凡他也有几个那样争气的孩子,他用得着事事亲为?
可他再不甘,也不能被浩王扣上污蔑皇上的罪名。
“皇上明鉴,臣并非此意,臣只是为了户部考量。”
“国公说得也没错,楚文锦确实太年轻了,缺少经验。”
萧国公还没来得及高兴,皇帝就下了结论:
“如此,就让户部侍郎,先升任户部尚书,楚文锦,任户部侍郎,协助户部尚书理事。”
“皇上英明!臣弟代楚文锦,谢主隆恩。”
浩王马上领旨谢恩。
“皇上!”
萧国公还要再说,皇帝已经摆摆手。
“咳咳,朕乏了,你们呐,要是还盼着朕多活几年,就少来烦朕几趟,至于兵部尚书,容后再议吧,朕看那兵部侍郎,暂时还能应付。”
皇帝说完,已经朝着福公公伸手。
“扶朕进去,朕这几日算是白养了,朕要睡上一觉。给楚文锦传旨的事儿,你一会儿去安排吧。”
“是,皇上小心。”
福公公尽职尽责,扶着皇帝进了内室。
萧国公再不甘,也不能闯了皇帝的寝室,只能与浩王一同告退。心里确是怒火翻涌,自己怎么就一时不察,落入了皇帝的话术中呢!
第187章
楚文锦开启官途
“哈哈哈,哈哈哈哈,萧国公,今日的天气可真好,你说是不是?”
浩王爽朗地大笑几声,也不等萧国公说话,就大步离去,只留萧国公在原地,胸膛起伏不定。
皇帝这是有意削弱他萧家的势力。不过一个户部侍郎,用得着大费周章的传旨?不过是做给满朝文武看的。
浩王派了人,提前去给楚家报了信。
果郡主不知所以,只是惊喜地拉住楚云溪。
“溪儿,这可真是大好事儿啊,三弟商人的身份,总归不长久,能有个一官半职傍身,日后说亲都要容易些。”
楚云溪这才记起,君凌云与她说过,让她问问三哥愿不愿意做官。
她那时,权当是八字没一撇的事儿,还没有找机会问问三哥,这圣旨就要下来了。也不知三哥作何感想,是否情愿。
不过正如果郡主所说,三哥若想要找个门当户对的大家小姐,这官身还是很有必要的。
“来人,快去将父亲和兄长们,都请回来接旨。”
楚云溪赶紧差了小厮出去找人,尤其是三哥楚文锦,他若不在,如何接旨?
楚文锦正在一品商行,查看情况,今日有些外地慕名而来的商人,想要采买货物。还在与掌柜的谈价。
“三公子,三公子。”
楚文锦听到自家小厮找来,还以为是他那些粮食,太子有了用处。忙问道:
“可是妹妹找我?”
小厮挠挠头。
“是,也不是,哎呀,三公子,您快回府去吧,皇上的圣旨,马上就要到咱府上了。”
“什么圣旨?给谁的圣旨?”
楚文锦一头雾水,那些在场的商人,也是竖起耳朵听,毕竟,以他们的身份,圣旨二字实在是离他们十分遥远。
如今他们要交易的对象,却得了皇帝的圣旨,也不知是好是坏,若是犯了什么事儿,他们可得赶紧跑,离这一品商行远远的。
楚文锦在外行事,从来不打着楚将军的名号,且抛头露面的事儿,多交给手下掌柜去处理,故而京城之外,知道他真实身份的人并不多。
除非家里有官路,消息灵通,否则,只当他是一品商行的行首。
这商人得了圣旨,那可不最大的可能,就是犯了大案,要下大牢的。
却听那小厮道:
“三公子,是给您的圣旨,您要被皇上封为户部侍郎了。”
一旁的商人开始激动地讨论起来。
“户部侍郎是多大的官儿?”
“这你都不知道?那可是户部的二把手,户部管着国库,你说多大的官儿。”
“这,这,商人也能当大官?”
“我也是第一次听说啊。”
“掌柜的,这合约我签了,就按刚才谈的价格,以后我铺子里的东西,都由一品商行供货,快快,合约拿来,给我按手印儿。”
有那精明的,已经反应过来,马上就要与一品商行,签订长期供货条约。
别的商人一见,岂能甘心落后,他们早就听闻一品商行的货物好,价钱又公道,这才会大老远亲自来此考察,如今竟还能搭上官路,那岂不是赚大了?
毕竟他们平时想花银子找官家庇护,都要看人家当官的愿不愿意收。
一品商行的掌柜,一时被团团围住。
“好好好,一个一个来,都有都有。”
楚文锦还未想明白,自己怎么就要当官了,已经被小厮拉着走了。
“三公子,您可快着点儿,老爷和大公子,二公子,都已经回府了。可不能让传旨公公久等啊。”
楚文锦回到府中时,果然,楚将军,楚夫人,楚文忠和果郡主,楚文鸿,还有楚云溪,都已经候在院中了。
“锦儿,快来。”
楚文锦听话地站到楚夫人和楚将军身旁。与家人见礼。
“父亲,母亲,大哥大嫂,二哥,妹妹,你们都在啊。”
“皇上破格亲赐你官职,那是你的荣耀,也是我楚家的荣耀,你当永感皇恩,效忠朝廷”
楚将军骄傲地看着自己儿子,全家人都是喜笑颜颜。
“是,父亲,儿子谨记在心。”
楚文锦有些不好意思,他文不成武不就,父亲母亲虽然从来没有对他有过偏见,可也没有如此为他骄傲过。
“好小子,官位一下子比大哥都高了,以后大哥可要靠你照着了。”
楚文忠拍拍楚文锦的肩膀,自家兄弟出息了,他也与有荣焉。
“大哥可别折煞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