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曹丞相心里盘算了一番,得比萧国公少,也不能让皇上找他的事儿:“一万两。”“曹丞相捐一万两白银赈灾!”
后面的官员悄悄松了口气,还好还好,金额降下来了,一降降了一大截儿,等轮到他们的时候,不会伤筋动骨了。
只是不少官员,昨日才往楚将军府送了重礼,此时只能默默望天,忍着心疼,想想自己还能承受的金额。
“楚大将军,您要捐多少银两?”
轮到楚将军,个个都竖起耳朵听着,昨日楚将军府,可是收了不少好东西,怎么也能拿出个几万两吧,说不得,还能与安王争个高低,得了那黄马褂。
毕竟,黄马褂平时可是有钱也买不到的。当今皇上继位以来,还没给谁御赐过黄马褂呢。
如果没有安王那十万两银子打底,萧国公应该会来争一争这个第一吧。
“一千两。”
哪知楚将军面不改色报完数,却只报了个一千两。
“楚将军,昨日不是还对赈灾一事挺积极的吗?怎么今日,就只想要个红牌了?”
户部尚书昨日,一路被楚将军压制,憋屈得不行,今日总算有机会损一损楚将军,怎么会放过。
众大臣都低头嗤笑,真是铁公鸡,昨日收了那么多礼,就拿这么点儿出来。
看来是凑不够十万两了,得不了黄马褂,干脆守住钱财,还卡了个红牌,也是个人精,只是,他就不怕皇上责难?
“本将军自然没有刘大人富裕,刘大人可要多捐些才是。”
楚将军不管众人如何嘀咕,一如往常般,昂首挺胸进了宫。
户部尚书咬牙,又被楚将军坑了一把。他本来也只想捐两千两,可他刚嘲笑完楚将军,怎好捐得太少。轮到他时,不等人问,就报了数:“五千两。”
到最后,大臣们自觉按照官职,一个比一个低,几百两,几十两的都有。人手一块善人名牌。
大臣们都进了宫,围观的百姓们中,有钱的开始蠢蠢欲动,那可是官府发放的名牌,说不得以后会有什么用呢?
“我捐十两。”终于有人第一个上前。
“唉,那不是我们对面铺子的卢掌柜吗?”
“是啊,他有我们没有可不成,我们也捐,捐一百两!”两家铺子对门,竞争多年,这掌柜准备得个青色名牌,压过那卢掌柜一头。
那卢掌柜朝他们吹胡子瞪眼,这对门什么都要跟他争一争,咬咬牙:“官爷,我也捐一百两,给我换个颜色。”
“哼!”两个掌柜互相瞪视一下,又别开眼去,各自拿着青色名牌走了,心里都舒坦了。
有了打头的,后面就顺利多了,甚至一度捐款的人,多得一张桌子招待不过来,又添了两张桌子分担压力。
“春晖楼捐款一千两!得红牌一张!”
“哇,出了第一个千两红牌。”
“这可是咱京城里最好的酒楼,日入斗金呢。”
如今旱灾以东部城池最为严重,虽上报说已有流民逃难,却还未波及京城,京城百姓们看热闹的情绪丝毫没受到影响。
第72章
楚文锦的财力
“衣品缘捐款两千两!得红牌一张!”
“衣品缘也来了,这下有看头了,这是要开始争夺皇上亲笔牌匾了。”
“快看,那不是万妆斋的掌柜。”
“是啊,还有元亨商行的人。”
“万妆斋捐款三千两,元亨商行,捐款一万两!”
随着捐款金额的上升,连唱数的人,音调也不自觉提高了。
“喔,一万两啊,老牌商行就是有实力。”
一时间惊呼声一片,虽说京城有钱人遍地,可随随便便能拿出一万两的也不多。
在百姓们的夸赞声中,那几个掌柜,不像是来掏钱的,倒像是得了莫大的荣誉,朝围观百姓们礼貌地点头示意后,昂着头离开了。
士农工商,这世道,商人虽有钱,却没地位,见谁都得低头哈腰,何时这样受人尊崇过,心里那是跟小时候拿钱买糖吃一样满足。
后面虽还有捐款的,也都没超过那几家去,百姓们围观半日,见最热闹的光景差不多过去了,也都各自回家烧饭吃去了。
楚将军退朝回来,喊了一家人一起用饭,他们一家,从宫中春宴后,还没坐一在一起吃过饭,总是琐事不断。当然,没人去喊柳姨娘和楚雪儿。
“太子殿下真是足智多谋,竟能想出这种让人心甘情愿掏钱的法子,来筹集赈灾银子!”
楚将军刚落座,就激动地募捐之事。
“父亲今日捐了多少银子?”楚云溪好奇。
“一千两。”楚将军一边净手,一边回道。
“父亲怎么只捐了一千两?我听说萧国公捐了四万两,曹丞相捐了一万两,父亲难道不想要那黄马褂?”
楚文锦那一副可惜了的样子,让楚将军瞪圆了眼。
“你父亲我一不贪污受贿,二不经商敛财,哪儿来的银子?能凑出一千两来都不错了。你知道那黄马褂得多少银子能得?安王那可是拿了十万两出来。你能拿出十万两?”
“啧啧,父亲,原来你这么穷啊?”楚文锦一脸不可置信。
“咳,咳咳。”楚文鸿没忍住,刚喝进去的茶水,又呛了出来。
“锦儿,怎么跟你父亲说话呢。”楚夫人拿眼神示意楚文锦收敛些。
“臭小子,敢嫌你老子穷,你难不成比你老子有钱?”楚将军果然恼了,怎么能被自家崽子鄙视了去。
“那还用说!”楚文锦在家说话不过脑子,脱口而出。抬头就见父母兄妹都看着自己。
“我的意思是,我做生意,多少还攒了点儿银子。”
“点儿?”楚将军不甚相信地问,他一直以为自己小儿子游手好闲,喜欢玩乐,做生意也不过是为他玩乐赚些贴补。
“些?”楚文锦却以为父亲觉得“点儿”太少了,忙找补一下。
“三哥,你就别卖关子了,我也想知道,三哥难不成,还是个隐形富商?”
楚云溪托着小脸给父亲帮腔。
“富商还算不上,不过妹妹,你放心,等你出嫁,三哥定给你厚厚的添妆。”
楚云溪红着脸无话可说了,楚将军却跳脚了。
“你小子,有多少私房钱快点儿拿出来,如今旱灾当前,可不是闹着玩儿的时候。”
“父亲,反正你也得不了黄马褂了,你放心,儿子会以商人的身份,去把那御赐牌匾拿回来。”
楚文忠看着把头名不当回事儿的楚文锦,拍了拍他的肩头:
“三弟,你知道今日捐最多的元亨商行,捐了多少银子吗?足足一万两白银啊!你想得御赐牌匾,估计也是痴人说梦。”
饭菜都上好了,一家人默默吃饭,没人再将楚文锦的话当回事儿。
“二哥,你是不是也不信弟弟?”楚文锦不甘心地再找同盟。
“三弟,量力而为,可别打肿脸充胖子啊。”楚文鸿给了个中肯的建议。
“七日后,我定将那御赐牌匾拿回来,摆在你们面前。”
楚文锦内心里深刻地检讨自己,平时是不是太过低调了。
“溪儿,太子殿下有没有说,那些贺礼要怎么办?”
楚将军直接忽略了楚文锦,转头问楚云溪。他回来看到那些箱子,还原封不动放在院子里,有些发愁。
“父亲别急,如果女儿没猜错,这些东西,第七日就有归宿了。”
七日,筹款截止日,难不成,太子殿下有意将这些贺礼都捐出去?那样的话,太子能不能超了安王,得到那黄马褂?
“鸿儿,快吃快吃,吃完再去清点一遍,看看那些贺礼统共有多少?”
“是,父亲。”楚文鸿心领神会。
“父亲,我,看看我,我算账可比二哥还厉害呢。”楚文锦指着自己寻找存在感。
“好好好,你也快吃。”
被忽略的楚文锦,吃什么都不香了,士农工商,唉!
筹款前六日,安安稳稳就过去了,反倒是第七日,捐款排名靠前的,尤其在一百名左右跳动的,时时刻刻守在捐款地点。
已经花了那么多银子,谁也不想最后时刻,被从功德碑上挤下去,时不时就有人上前,再添些银两。
有人实在后继无力,抱憾而归。有人打算坚守到底,为祖上添光,为子孙积福。
元亨商行为守住第一的位置,已经又添了一万两进去,如今商人中的第一,已经升到了两万两白银。
就在众人以为,那御赐牌匾,非元亨商行莫属的时候。
“一品商行,捐款四万零一两!”一声高唱,激起千层浪。
那元亨商行的人,只震惊了一瞬,就气呼呼转身走了,一品商行,已经抢占了他们大半生意。
如今捐款也要压他们一头,关键是,你要捐,倒是早些来捐啊,他们也不至于再加那一万两白银。四万两,这块御赐牌匾,他们要不起了。
“一品商行?不就是那个近两年,突然名声大噪的商行吗?”
“是啊,没想到才两年,就超过了老牌元亨商行啊。也不知道东家是谁。”
“四万零一两?你们记得萧国公捐了多少吗?”
“四万,就是四万两。我听得清清楚楚。”
那一品商行这个四万零一两是什么意思?难不成是要打萧国公的脸?这话,没人敢乱说。
不敢细想啊,这一品商行,背后到底是什么势力?
没让大家猜测太久,那百人榜单最前面,赫然写上了楚文锦三个字。
“楚,楚文锦?是楚大将军家,那个三公子楚文锦吗?”
“是吧,京城里难道还有第二个楚文锦?”
“不是都说他游手好闲吗?他竟是一品商行的背后东家?”
如今在这守着的,那都是些有能力竞争前百名的,对朝堂动向,那也是知之甚多。
萧国公与太子对立,楚家是太子的助力,哪方实力强,会影响将来国君鹿死谁手,是场大戏啊。
【作者有话说】
好羡慕女主,有个有钱的哥哥,哈哈哈
第73章
楚家得黄马褂和御赐牌匾
“原来是楚将军的儿子,太子妃的哥哥,难怪敢捐四万零一两啊。”有人感叹一声。
看来这楚大将军府,是要与萧国公府开战啊。众人心里盘算着。
楚将军府上,白枭来传话:“楚将军,那些贺礼,请以楚将军的名义如数捐出,这是太子殿下的意思。”
“以我的名义?难道不该以太子殿下的名义?”
楚将军不解,送礼的人,大都是冲着太子殿下来的,而且,太子殿下是储君,为赈灾出力越多,百姓们就会越爱戴。
“殿下说,楚将军好,就是楚大小姐好,楚大小姐好,就是他好。”
楚将军差点儿老泪纵横,没想到太子殿下会如此护着他的女儿,还爱屋及乌。那他就却之不恭了。
一个个箱子从将军府抬了出来,一路浩浩荡荡,看热闹的人群,一波震惊还未完,又来一波。
那些箱子,都被送到了筹款地点,围观的圈子扩了又扩,才将将放得下。
“这是?”那负责记录款项的人也是开了眼,站起来瞧,这是把家底都搬空了来捐款赈灾不成?
“老奴奉楚将军之命,特来捐款。”曹管家上前抱拳。
立时就有聪明人,想到了昨日将军府收贺礼的情景,这是将贺礼如数捐出了啊。
百姓们心中除了震惊,还有敬佩,楚家真是为国为民,毫不藏私。楚三公子刚捐了四万零一两,楚大将军又搬来这么多财宝。
楚家今日一举,必将誉满京城。不愧是太子妃的娘家。
可那记录之人却犯了愁,这该如何清算呀?
“大人莫愁,我将清单一并带了来,大人只管先清点记录下来,再找人估算价值即可。”
那人大大松了口气:“多谢楚将军大义。灾区百姓,必将铭记将军恩德。”
即便只是清点名录,也足足用了半个时辰。奇珍异宝无数,让围观之人叹为观止。
那些昨日去将军府送礼的官员,也陆续得了消息,心中多少有些懊悔,早知如此,还不如自己捐了出去,还能赚个美名。
经过七日折腾,似是经历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家底比试,终于在第八日完成了统计。
百姓们早早挤在告示处等着看结果,尤其是那些捐了款的,竟比科举放榜也不差多少。
“来了来了,贴告示了。”
果然,官差们动作利索地贴了告示,就有识字的人开始念:
“护国大将军楚正南,捐款十五万两,御赐黄马褂一件。”
“天啊,十五万两啊,我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银子。”有人惊呼。
“有这样的护国大将军,是我们百姓之福啊。”也有人感叹。
“一品商行楚文锦,捐款四万零一两,御赐皇上亲笔牌匾一块。”
“两个第一都让楚将军家占了去啊,真是虎父无犬子。”一时间,对楚家的赞扬之声不断。
“啊啊,我,我的名字,一百名,第一百名是我,哈哈哈,祖先保佑,我的名字要上功德碑了。”
众人看着这个卡在末名的幸运儿,有的羡慕,有的还在找自己的名字。
朝堂上,皇帝爽朗的笑声也传遍了大殿:“哈哈哈,众爱卿,此次筹款,朕心甚慰,朕心甚慰啊!太子的法子好,当居头功。楚将军也居功甚伟,教子有方,太子能娶你的女儿做太子妃,是云霄国之幸啊。”
“皇上英明!”这声英明中,有人欢喜有人忧。
君凌云勾唇一笑,黄马褂,御赐牌匾,都让楚将军家得了去,很好。溪儿的后盾就更强了,以后有人想动她,也得掂量掂量楚家的实力。
君宏炎挂着胳膊上朝,本是以为那黄马褂,板上钉钉是他的,不成想,他花了十万两白银,竟然还被楚将军比了下去。
他怎么也想不通,为何楚将军一日收的礼,就能有这么多?这些个蛀虫,看来平时是他压榨得太少了,让他们还有闲钱去巴结太子。
还有那君凌云,一毛不拔,反倒居了头功,合着他出了十万两,连个响儿都听不到。那群愚民,竟还说他是破财消灾。
楚将军也觉得似飘在云端,不太真实。他借着太子的势,拿了个头名也就罢了,楚文锦,他儿子,竟然不声不响,就成立了个商行,还赚了这么多银子?以前还真是小看了这小子。
本来这几天,还有人弹劾楚将军大开奢靡之风,借太子之名敛财,如今也都闭了嘴,成了哑巴。
萧国公也牙关紧咬,看来,老虎不发威,都当他是病猫了。
皇上刚才宣布功德碑上的名字,要以捐款金额排名。连个乳臭未干的小子,也敢在功德碑上压他一头。
赈灾款解决了,皇帝心情大好,安排银两下放之事,就早早退朝。
“刘大人!”户部尚书听到楚将军喊他,勉强挤出个笑来,“楚将军有何事?”
楚将军捧着黄马褂,来到户部尚书跟前:
“也没什么大事儿,只是看刘大人在功德碑上的排名,有些低,来安慰一番罢了。”
楚将军空出一只手,拍拍户部尚书的肩膀,而后扬长而去,留户部尚书在原地,想骂人又骂不出。
楚将军回府的路上,发现百姓们都对他更加恭敬友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