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6章

    江欣看着江淮出门去,往收银箱里投了六毛钱,是三瓶汽水的钱,再慢慢地把那两盒饭菜吃光,一粒米都不剩,出门洗饭盒去了。

    还是简单的工作好,她都多久没这么准时准点慢悠悠地吃完一顿饭了,以前为了带客户看房,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饮食极度不健康,做地产中介的,肠胃几乎都不好。

    下午上班的时候,赵主任又来了一趟,看到货架上都是货品,满意地点点头:“咱们供销社,也要努力丰富商品种类。这个摆设很好,继续保持。”

    李水琴和王慧珠二人,因为早上起了点口角,下午反而更安静了。

    江欣实在没事做,只好翻出那几张报纸,一篇篇地拜读下来,发现很多笔杆子的文章还是很有特色的,好多都可以当成文件文规,严谨且正确。

    到了快下班时,客人多了点,买些零零碎碎的东西,收钱收票,但也不至于忙到手忙脚乱的地步。

    ......

    下了班,江欣背着那个打了补丁的军用背包,顺着早上来的路往回走,想着今晚得自己做菜,狠狠的放一大把辣椒和蒜。

    大嫂做菜也不是不用心,就是少油少盐,龙肉吃起来都没味道。

    江父今天去买了一副猪下水,万晓娥说要汆烫猪肝,吓得江欣哄过大嫂手里的锅铲,手脚利索得清理猪肝,下油下辣椒,轰轰烈烈地炒了起来。

    等爆炒猪肝做好后,整个筒子楼都弥漫着一股侵略性极强的香味,不少人家吃不了辣的,咳出眼泪,都在问江欣炒什么菜,味道怎么这么霸道。

    江欣也不想影响邻居,但是住筒子楼,大家都都没有厨房,几乎每一户都在阳台炒菜,真的没办法,只好赶紧让小哥把菜端进去屋里去。

    去洗锅的时候,江淮出来,跟在她后面,挤眉弄眼:“小妹,肖婶子要给你做媒!”

    江欣抄起丝瓜布,有点惊讶,这才两天,就有三拨人要给她做媒了?

    老赵婶子、江父江母,还有肖婶子。

    就不能再等几天,等她至少明面上走出离婚流产的阴霾?

    “老赵婶子要给我介绍鳏夫侄子,昨晚爸妈吵架说要给我介绍离婚军官,肖婶子又有什么好人物要介绍?”江欣好奇。

    “昨晚爸妈吵架是因为这个?那就是肖婶子介绍的人。”江淮摸摸下巴,“难怪爸反应那么大,我听说那个军官驻地在北方,你要是和他结婚,得到好远的地方去,那地方冬天要下好大的雪呢。”

    新庆是一个非常小的城市,因为有长江支流经流,交叉了两条火车路线,长久下来聚集成一个小城市,冬天刮干冷的北风,会下一层薄雪,但很快就能融化,四季分明,气候还算宜人。

    “你又是听谁说的?”江欣问。

    “下午我回来拿东西,听到肖婶子和大嫂说的,大嫂说爸妈和大哥都不同意,就回了肖婶子。”

    “肖婶子还说可惜呢,那个军官条件不错,让爸妈再考虑考虑,至少先相看一下。”江淮把下午听到的事情说出来。

    江欣不意外,江父江母这么宝贝幺女,肯定舍不得女儿远嫁,她就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反而问江淮:“明天不回家吃饭的借口你想好没有?”

    “想好了,就说明天跟猴子他们去玩。”江淮一脸无所谓的样子,反正他们一群人,时不时就到周边的县里搜罗一下吃的玩的,偷偷赚点钱,爸妈都是知道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不会多说他什么。

    “那就好,反正要低调,感觉有不对劲的赶紧撤,那毕竟是人的地盘,不能太嚣张。”江欣有些担心。

    “知道了,啰嗦婆!”江淮挠挠脑袋,小妹现在怎么比妈还啰嗦!

    吃饭的时候,可爱的江平小朋友吃得满嘴是油:“姑姑做菜好吃!”

    江母也爱吃点辣的,给江平夹了块猪肝:“好吃你就多吃点。”

    万晓娥低头撇嘴,大手大脚放油放盐,能不好吃吗?她要是和小姑子这样不知节俭,不出两天,恐怕婆婆就得敲打她。

    第

    8

    章

    吃了晚饭,江家各人散去,江欣一人在家,干脆找了本弘扬工人奉献精神的杂志打开来看,消磨时间。

    肖婶子洗好碗,把大孙子和小孙子都留给老肖带下去放风,看到在门口纳凉看书的江欣,两进两出屋里,犹豫到底要不要和江欣本人说说。

    下午万晓娥说,她公公婆婆不同意和那个霍营长见面,尤其是老江最反对,既看不上人家带俩儿孩子,也舍不得孩子远嫁。

    肖婶子从前做过妇女主任,见过的人和事情都比老江夫妻多。

    可惜自己毕竟是外人,好多事情不好掰开了揉碎了和他们讲。

    大家都是工人阶级,平凡又渺小,结婚对象也基本上都是和普通人家,就算有很突出的干部家庭,也轮不到他们。

    江家不是什么有能耐的家庭,他们能给江欣挑个什么好的?若是勉强,烂桃子里挑个好,也有这种那种后患,尤其是现在江欣不能有孩子,不如抓住个条件好的。

    军官吃国家粮食,由国家养老,真对上眼儿了,没孩子就没孩子,等江欣老了,就跟着老伴儿的路走,至少衣食不忧。

    江欣见肖婶子一直进进出出的,想起她要给自己做媒的事情,干脆就叫住她:“婶子,不坐着休息会儿吗?”

    见江欣给自己递来了台阶,肖婶子拿块毛巾,把自己的手上的水擦干净,搬了个凳子坐在她旁边:“欣欣,看书呢?”

    “对,多学点知识。”江欣和她打太极。

    “欣欣,你爸妈和你说了那个离婚军官的事情没有?”肖婶子也不含糊,直接说重点,“你嫂子说你爸妈不同意,我寻思着,这事儿最好也和你说说,听听你的意思。”

    江欣倒是开始欣赏肖婶子了,开门见山,不拖泥带水,果然是当过领导的:“我知道有这么件事,但具体还不清楚。”

    于是肖婶子又把霍一忠的事情再说了一遍。

    “北方啊?有多北?到黑龙江,和苏联交界吗?”江欣对他们说的北方还真没概念。

    “具体北方哪里,那是人家的驻军点,哪能跟我们讲。”肖婶子还真不敢打包票说这些事,“不过呢,人我见过一回,长得精神。又是个营长,国家都考验过他了,人品肯定没问题。”

    这个倒是,好男人都上交给国家了。

    “欣欣,我看你经历了这些事,人也长大了很多。婶子倚老卖老,说些不太好听的话,你且听听有没有道理。”肖婶子面容严肃,有些推心置腹。

    “婶子请说。”江欣坐直身子,把那本杂志放在一边,洗耳恭听。

    肖婶子对江欣的态度很满意:“婶子不是要戳你的心,而是真的想为你好。这么多年,你也看得到家里是什么情况,你爸妈现在心疼你,还不想找女婿,可过两年还是要给你找的。”

    “家里是什么水平,认识的人就是什么水平。”肖婶子把话挑了又挑,生怕江欣敏感,“往后你再找,估计眼睛就得向下看了。”

    “我的意思是,那个霍营长既然是目前最打眼儿的,你可以见一见,万一有缘分呢。”肖婶子揉着江欣年轻柔软的手,斟酌了一会儿才说,“一个家庭要向上,总得要有个人拉拔一下才行。”

    听了肖婶子话,江欣陷入一阵沉思,想起肖家的情况。

    肖婶子有两个孩子,都不到三十,大女儿肖爱英,小儿子肖长坤,一个在市里宣传部门当了个小组长,一个在政府部门当了个后勤小领导。

    她的两个孩子结婚都晚,生孩子也晚,但婚后过得都很不错。

    大女儿肖爱英和郑国伟相亲的时候,很不满意,觉得郑国伟个子矮,长得又不精神,三天两头想拒绝他,可肖婶子把她的工作做通了。

    那时候肖婶子也是这么和女儿说的:“你别觉得妈势利眼儿,就郑国伟家里,在咱们新庆的条件算不上一等一,可想和他攀亲的也不少。你现在看不到好处,是还没和他结婚,人家的亲戚朋友遍布整个城市的机构,你到时候想办点什么事儿,都能顺顺当当的。这日子一长,就能明显对比出和别人的差距了。”

    肖爱英觉得自己是半推半就,答应了和郑国伟的婚事,但日子慢慢过着,她就品出当中的滋味儿来了。

    从前和她一起玩儿的小姐妹们,有的下乡当了知青回不了城,有的还在糖厂的流水线上挣扎,到了他们要求人办事的时候,总会投到她门下,好话说尽。

    前两年,她和另一个人条件差不多的人,一同竞选市里宣传小组长的时候,公公婆婆带着她找人吃了几顿饭,那朵花最终就落到她头上了。

    果然,结婚这种大事,还是得听老人言,自己妈总不会害了自己。

    跟丈夫偶尔也会有吵架的时候,每回肖婶子出马,都能把这些矛盾给调解开来,让两人继续和和美美地过日子,女婿尊重讲道理的丈母娘,肖爱英也就更爱和娘家亲近了。

    小儿子肖长坤的媳妇是他自己找的,带回家吃过一次饭,肖婶子就同意了。

    “读过书,有礼貌,懂进退,这就很好。”肖婶子眼睛尖,能教出这样女儿的家庭,会差到哪里去?

    很快,随着老丈人的升迁,肖长坤的工作关系,就从糖厂转入了当地政府的后勤部门,专门管理粮油米面的采购和发放,是个肥差。

    儿媳妇的工作当时和人起了冲突,有人去举报亲家公徇私,一个处理不好,全家人都得被连累,肖婶子当机立断,第二天就去糖厂办了内退,让儿媳妇顶上去,给两家人消弭了一场纷争。

    肖大伯和江父一样,都只是钢筋厂的一个普通职工,一世人没多大的本事。

    肖大伯最出息的事情就是娶对了老婆,家里孩子能立起来,全靠肖婶子一个人统管全家。

    现在肖婶子就在家带带孙子,给孩子们出出工作和生活上的小主意,不乱插手他们的事情,面子上得到了尊重,里子又得到了孝敬,说是筒子楼里过得最好的老太太也不为过。

    ......

    江欣把这些事咀嚼了一番,由衷地对肖婶子感到佩服。

    “婶子,我明白,您都是为了我们家好。”江欣也向她道谢,“我爸妈就是太舍不得我,一听说要去那么远的地方,他们就受不了。”

    肖婶子很满意江欣能把她的话听进去:“欣欣,你是婶子看着长大的,婶子不是坏人,不会坑你。你要是嫁了霍营长,在解决自己婚姻问题的同时,甚至还能把家里的问题都给连带解决了

    。”

    “父母都舍不得孩子,可孩子终究要离家,要有自己的生活,父母能管孩子到几岁呢?人和人之间就是这样,远香近臭。”

    “何况人贵自立,是不是?”

    江欣笑得很诚恳:“婶子,您让我考虑一下。”

    “行,婶子等你答复。”肖婶子眉开眼笑。

    “按说,这个霍营长条件这么好,没人给他做媒吗?”江欣不解。

    她当江心的时候,谈过两次简单的恋爱,没有结婚,但也知道婚恋市场是讲究条件和门当户对的,肖婶子没说错,家里什么水平,认识的人就是什么水平。

    若这个霍营长条件这样好,那怎么会找不到老婆?

    “这说起来,也不是没有,光是这几天就有两个。”肖婶子和她八卦起来。

    “有个妇女,三十多岁,丈夫被打成□□,送到乡下放牛去了,两人就划清关系,离了婚。她自己带了四个孩子,很不容易,听说霍营长的事,说愿意跟着他去,但是要带上四个孩子。霍营长一想,那他得养一大家子,就没同意。”

    肖婶子又想了想,说起另一个人。

    “还有一个,年纪比你小,才二十岁,返城探亲的知青,听说能嫁给军人,当军嫂光荣,立刻就点头答应了,但是她爸妈要彩礼五百块钱,还要三转一响。霍营长想都没想,立刻就回了。”

    江欣心里暗自嗟叹,看来结婚难、二婚难,是每个时代都会遇到的问题啊!

    “行了,我得把孙子接回来了,你想清楚了就和婶子说一声。”肖婶子站起来,往楼下走去。

    江家的人陆续也回来了,大家洗洗刷刷,过了会儿就熄了灯。

    江欣躺在那个隔出来的小床上,想着肖婶子的话,这个婶子可真厉害,打蛇打七寸,既清醒又冷酷,就差没说江家父母鼠目寸光,只能看到眼前,看不到后头的日子了。

    话是难听的,也是现实的,她不和江欣说什么情情爱爱,也不说什么志同道合,直指核心:和那个霍营长在一起,至少生活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如果霍营长转业,说不定还能到户口原地当个小领导,只要江欣能和他好好过下去,日子是不会差的。

    但江欣身体里,装得毕竟是江心的灵魂,她看过更大的世界,知道未来政策的走向,为了稳妥,她可以静悄悄苟着,慢慢去熟悉这个年代的一切,再考虑结婚或者其他的事。

    既然江父江母不愿意女儿远嫁,她对那个霍营长也没什么好奇心,那就把这件事回了,免得惦记,解决问题也不是非要靠嫁人才能解决的。

    正当江欣眯着眼迷迷糊糊的时候,忽然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像是有老鼠是耳边响起来,顿时警醒,正准备坐起来,却听到大哥江河压得不能再低的声音:“小妹睡了吧?”

    “我刚拨开帘子看了,睡着了。”万晓娥也用极低的声音回他。

    这两句话刚落音,江欣怎么也没想到,还能在七零年代,听到这么近的爱情.....动作片声音。

    等那边的声音停了,整个屋子里都弥漫着一股奇异的味道。

    江欣知道是什么味道,那是一种动物释放出原始繁殖荷尔蒙的味道,她尴尬得恨不得把自己封到墙里去。

    等她以为隔壁消停下来的时候,第二轮又开始了,咿咿呀呀,摇摇晃晃,除此之外,整个过程伴随着客厅外江父的呼噜声,和江平的磨牙声。

    非常...有生活气息。

    这一晚,江欣迎来穿越后的第一次失眠。

    第二天江淮见到她还问:“小妹,你黑眼圈怎么那么大?”

    江欣抬头看了一眼江淮,不回答,面无表情,我能怎么说,说我听了你大哥大嫂一夜活..春..宫..吗?

    难怪江淮一个大小伙子怎么都不回家,情愿在外头和同学拼床睡。

    不行,还是得想办法离开筒子楼,她实在没办法继续这样住下去,不然总有一天要在大哥大嫂运动的时候发出警告的响声,到时候把人吓痿了怎么办?

    江淮今天送她去上班的时候,江欣让他在前头等一会儿。

    她在楼下找到遛弯的肖婶子:“婶子,我想了一夜,可以见一见那位霍营长。”

    眼睛底下的两个黑眼圈,都是她痛定思痛的证明。

    肖婶子把小孙子放下:“去那边找哥哥玩儿。”

    “想好了?”肖婶子笑得眼睛一眯,“和你爸妈说了吗?”

    “没有,婶子先别和我爸妈说,万一没成,他们还得多操一份心。”听了一夜春宫的江欣决定了,必须得离开筒子楼,她太讨厌筒子楼的逼仄,讨厌筒子楼里没有秘密,也实在太需要一个独立空间了!

    “行!”肖婶子也认同江欣,“那你想在哪里和他见面?”

    “这样吧,婶子您若是有空的话,这两天我上班,您就带他来我们供销社。他要是相中了,就让他随便买点糖果,他要是没相中,那就什么都不买。”

    江欣不想特地找个地方相亲,要是没相中,坐下来两两相望,话都说不上两句,多尴尬,“就说是您的远房亲戚,来我们供销社买东西,也没人知道是相亲,成了皆大欢喜,不成谁也不知道。”

    肖婶子拍手:“这个方法好!还是你们年轻人有想法!”

    于是事情就这么定了。

    第9章

    肖婶子做事很利索,趁着早上出门买菜,她直接去找了大女婿郑国伟一趟,郑国伟在办公室就给陈钢锋挂了电话,让他和霍一忠说说相亲的事情。

    “老陈啊,我丈母娘介绍的这个女同志我见过,人不错,也是离过婚,就是以后比较难有孩子。你可以让霍营长和她见面聊一聊,说不定有缘分。”

    陈钢锋办公室刚装的电话,还新鲜着,大手紧握着崭新的黑色话筒:“行行行,真是麻烦婶子了,等成了,就让我那兄弟请客喝酒!”

    午饭过后,陈钢锋就到霍一忠落脚的招待所找他。

    霍一忠正坐在房间里写材料,门外响起敲门声,打开门见是老班长:“屋里乱,等我收拾一下。”

    陈钢锋摆手:“别忙,我不进去了,就是来和你说个事儿,说完就走。”

    “你说。”屋里都是保密的工作材料,确实不好邀陈钢锋进去。

    “上回让我同学肖国伟打听的女同志,他丈母娘有个不错的人选,你看这两天找个什么时间去见见面。”陈钢锋又把江欣的大体情况说了一下。

    霍一忠一拍额头:“不巧!这两天不行,我下午就要到你们底下县里的王家坝里去一趟,估计得要个两三天才回来。”

    陈钢锋想了想:“工作要紧,等你回来再说。我去和那个婶子说一声。”

    霍一忠笑笑,从屋里拿出一包烟给他:“刚买的大前门,拿回去抽。”

    陈钢锋没客气,接过烟,说等他回来再联系。J??

    等陈钢锋走了后,霍一忠坐下抄写了会儿资料,忽然顿住笔,从行李袋里翻出一本笔记本,打开里面的折页,中间夹着一张花边黑白照片,照片上有两个小孩。

    站着的是个小女孩,大概三四岁的模样,绑着两个歪辫子,张嘴笑,一口整齐的小牙齿,眼睛和他一样,笑起来弯弯的,精神有光芒,是他大女儿霍明。

    在霍明旁边的是个两岁的男孩儿,坐在一张竹椅上,穿着厚厚的棉衣,手上揪着一个毛球,咧着嘴巴在哭,脸上还有清晰的泪珠,眼睛没有看镜头,不知道在看哪里,是他小儿子霍岩。

    他也有小半年时间没见两个孩子了,不知道长大一些没有。

    万秀和他离婚时,哭都没有哭,只有怨和恨:“我结这个婚,跟守寡没分别!”

    “两个孩子归你!我就当没生过他们!”

    “这么几年,我为你生了两个孩子,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你总得赔我点钱!”

    两人离婚,霍一忠要了两个孩子,也给了万秀三百块钱,当是离婚赔偿。

    霍家父母知道霍一忠还给了万秀钱后,哭天叫地,把万秀祖宗十八代都挖出来问候了一遍,要他去把钱要回来,还说要把霍明给她带走,只要霍岩。

    霍一忠没答应,临走前,给自己爹娘掏了一百五十块钱和一叠全国粮票:“我还有一些工作要跑,孩子先放老家,等我稳定下来,就回来接他们。”

    霍家爹娘收了钱,眼泪也跟着收了起来。

    他娘紧紧握着那一百五十块钱,含着眼泪,似乎又带着点笑:“老三,孩子吃得多,我们两老也得吃饭,这点钱不够啊。”

    霍一忠又从自己的出差补贴中,拿了五十块钱出来给他娘,凑了个整数:“最多半年,我就回来接孩子,别饿着他们。”

    不能再想下去,霍一忠打住自己的思路,把时间奉献给国家和部队,他绝不后悔,就是对不起两个孩子,那几年也对不起万秀。

    万秀说得对,不如离婚,让她重新嫁人,放她一条生路。

    但孩子一定要亲自带着,他自己吃过的苦,不能让孩子们再经历一回。

    离婚后,霍一忠的领导和战友们都很积极再给他找对象,可霍一忠多少有些心灰意冷。

    他出来前和师长还有团长说好,等这回任务完成了,往后就把立功的机会留给其他战友,他长留在驻地,训练士兵,原地学习,也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家里人。

    陈钢锋刚才说的那个女同志,城里户口,高中毕业,有工作又年轻,真的愿意和他随军吗?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