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11章

    还真的有些想媳妇了,感觉心里挺不是滋味的,结婚二十多年他还没和媳妇分开过这么长时间呢。

    不过好在每天留给他想媳妇的时间并不多。

    一共三十六块大板,不算内部的一些配件,外壳一共要焊接八块大阪,全都是仰焊操作。

    哪怕有老师傅们做出的固定期。

    将这些大板全部焊接完,也一共花费了大半个月的时间。

    当最后一点的缝隙被焊接起,容晓晓还没有放下操作器,就听到耳边传来无数鼓掌声。

    关掉操作器,掀开面上的挡板,她直接高声呼喊着,“完工咯!!”

    随着她的呼喊,厂房中的掌声更加响亮。

    “不错不错,咱们总算是搞定了!”

    “我就说咱们能成!这么细致的活才花了半个月的时间,我敢说咱们国家也就咱们能做到!”

    “干的真漂亮!”汪师傅举起双手不住的拍掌,哪怕双手因为操作过度显得有些酸胀都没停下来。

    这会儿是真的太高兴了。

    原先会继续留在汤城也是有一些其他的小心思,想着在国家重大工程中留下一点身影,即使一点点都成。

    可随着时间慢慢过去。

    他是真的对这门活上了心,劳累之后这会心里只有满满的成就感。

    就像另一个老师傅说的,放在国内要说效率最高、完成度最高的师傅中,那他们绝对是排在最前头的!

    这种成就感那是能让他忘记一切疲倦。

    要不是实在是蹦哒不起来,还会像旁边的小年轻一样蹦跳几下。

    这时候,可不仅仅是他们在现场。

    机械厂几个重要的人也在这边。

    其中就有一直接待他们的副厂长,副厂长也是在不断的鼓掌,他可比这群老师傅们清楚的多。

    要知道上面其实给了一个交工的时间。

    这个时间可是在年后的半个月。

    甚至为了不占用这群老师傅们的过年期间,还把交工时间往后退了十来天。

    结果呢!

    不但提前了,还提前了这么长时间。

    是他们怎么想都没想到的。

    而且效率提高的同时,完成度也非常高。

    接下来的时间,他们重复五遍不断的测验,所有数据都到标准之内,没有一丝瑕疵。

    五次测验的数据完全相同。

    出现问题的概率小的不能再小。

    也就是说他们能彻底交工了。

    “那咱们是不是可以回去了?”

    “前个我家老婆子就催我赶紧回去,家里的小孙子天天惦记着,问了好多遍爷爷什么时候才能回家。”

    “正好,现在回去不用赶这赶那,时间充裕着。”

    副厂长伸手示意了一下,在其他人安静下来后说了一长篇特别漂亮又鼓舞人心的话,紧跟着道:“明天厂子会为你们准备一顿大餐,请老师傅们先留下来一同聚一聚再说离开的事。”

    顺便让身边的同志为他们记好想要离开的时间。

    厂子里直接为他们准备车票以及送行的物件。

    大部分人都在商议着什么时候离开。

    有些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归家,有些商量着要不要趁这几天空闲好好去周边转悠转悠。

    唯独王师傅没这个心思。

    他这会显得有些着急,不住对副厂长使着眼色,偏偏人家就是没正眼搭理他,弄得他这个时候都不知道该怎么说。

    只好在小团体中抱怨几声,“一定是故意的!总不会咱们完工之后就直接让咱们走人吧?我还想搞清楚咱们弄出来的这个大件到底是什么玩意!”

    王师傅的小团体就三个人。

    剩下两个自然是大容师傅和小容师傅。

    他自认他们三个人发现了厂子里的大秘密,这个大秘密不好直接跟其他人说,但一直在心里藏着一个秘密却什么都不能说,这种滋味可不好受。

    好在除了他之外还有另外两个人知晓。

    所以王师傅是没少在这两父女面前嘀咕来嘀咕去。

    就像现在。

    气的胡子都快翘起来了,他觉得机械厂这摆明就是过河拆桥嘛!

    他倒不是想要一些什么好处。

    但要是什么都不知道,这件事一直搁在心里头那别提有多难受。

    “有可能是我们猜错了。”容晓晓紧跟着又缓缓说了另外一种可能,“也有可能这件事比我们想象中还要来的重要,所以没法透露给我们这群‘外人’。”

    要是让她来选。

    她会觉得是后者。

    如果不是后者,机械厂应该不会给他们提供这么多助力,尤其是从五湖四海召集这么多技术工来到汤城,就不是一件小事。

    不过她倒是没有王师傅这么好奇。

    如果真的是后者,涉及到的是一个特别特别大的项目,那现在肯定没法公布。

    除非他们从‘外人’变成‘内人’。

    但是容晓晓想吗?

    为国家付出,这绝对是一件光宗耀祖的大事!

    但可并不是这么简单……

    别的不说,容晓晓自认自己没这个资格。

    她会的无非就是先进的手艺活,她倒是想为国家奉献出一些先进的科研成果,但她除了会操控之外,其他还真拿不出手。

    对于科研来说,她是一窍不通。

    再说手艺活,怎么说她都比其他老师傅们少了很多很多经验,虽然有时候能提供一些让人耳目一新的建议,但在基础操作上她肯定不是垫底,却不至于排得头筹。

    所以她不觉得自己有这个机会被招募。

    然而容晓晓还真想错了。

    就在这次散会之后,他们这一个小团体对副厂长给叫到了办公室。

    看着桌面上的合同档案,三个人都有些愣神。

    “这是什么意思啊?”王师傅粗略扫了几眼,一张老脸上就有些茫然,也不知道是没看懂还是不可置信。

    对面的副厂长笑了笑,“就是你以为的那个意思,你不是一直想知道吗?签下这份合同和保密协议,你就能知道想知道的一切。”

    这个吸引力真的很大很大。

    可是他面前的三个人没有一个人主动拿起笔签下自己的名字。

    王师傅咬了咬牙,到底还是摇了摇头,“算了算了,我一个老不死的有那么大好奇心干嘛?说不准带着这个疑惑我还能多挺几年。”

    副厂长对于这个回答并不觉得奇怪,而是看了看另外两个人,“你们呢?”

    容水根憨笑一声,“我觉得现在就挺好的,厂子里还等着我回去干活,家里也有人等着我,我就不凑这个热闹了。”

    副厂长点了点头,“我能理解。”

    随后又将视线落在最后一个人身上,这次他没问对方的决定,而是先开了口:“小容同志,据我了解你现在也还没有成家的打算,比起另外两位老师傅,你的顾虑应该没他们多,这件事意义非凡,你一定要慎重的考虑。”

    慎重考虑!

    容晓晓的视线落在这份合同上。

    她很明白爸和王师傅为什么会选择放弃。

    因为这份合同上表明了,一旦签署他们就能跨入那个圈子,但同时他们需要付出其中之一便是长达几年甚至十几年的长期派驻。

    这段时间他们必须前往一个秘密场所。

    连最亲的家人都不会知道具体在什么地方,一年四季甚至也不可能有通信或电话来往。

    也就是说这段时间是全封闭制的。

    除了特殊的情况之外,绝对不能和外界有一点点联系。

    短时间还好。

    时间长了真的受不了。

    容晓晓记得自己上辈子曾经看过一些类似于这方面的新闻,对于这些付出了所有的科研人员,她心中是真的很钦佩。

    他们付出了那么那么多,可最后绝大部分人的事迹都不会被广而告之,很有可能就是在某件事上露一露他们的名字,在电视机上或者相关书籍上一闪而过,看到的人都不一定能记下他们的名字。

    那时候她就忍不住在心中问过自己。

    如果是她,她能做到像他们这样吗?

    不过那个时候容晓晓并没有给自己一个答案。

    而是自嘲的笑了笑。

    没必要去想这个问题,因为她根本就没这个机会,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那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最少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可没想到的是。

    这一辈子居然能有这个机会摆在她的面前。

    要说心中不激动那绝对是假。

    可是容晓晓还是迟疑了。

    她迟疑的点并不是在长期派驻这件事上。

    爸和王师傅会推迟。

    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年纪大了,这样外派几年或者十几年,那这辈子和家人相处的时间怕是少的不能再少。

    不是所有人都能舍弃家人的。

    容晓晓却不同。

    她还年轻,尤其是她现在的身份是知青,就算不是因为这件事她和家人也是长时间的分开。

    既然是分开,那她待在什么地方也就没太多区别。

    可是她犹豫的是。

    她能为国家做什么贡献?

    原身是高中毕业生,但可惜她并没有原身的记忆,上辈子也因为要赚取生活费,读书方便不说垫底但成绩也没好到哪里去。

    课本上的知识真的早就忘得差不多了。

    她真的要进去了。

    那绝对和科研人员没有半毛钱的关系,甚至人家说什么她也不一定能听得懂。

    绝大可能就是做一些机械类的技术活。

    而能进去的技术人员那绝对不会比她来的差,并不会因为她进取而带动其他人进步。

    她的作用也只是完成分配给自己的活而已。

    有一种可有可无的挫败感……

    这不会是她想要的生活。

    她注定没法成为这些无私奉献的科研人员,但是她也不会觉得自己很失败。

    容晓晓伸出手,将面前的合同往前推了推,她轻笑着:“我原先对自己有过人生规划,在计划中我应该不是一个多么厉害的大人物,但我愿意将我所学的一切倾囊相授,这或许对我自己的人生没有多大的改变,但能因此改变他们一家的人生。”

    在这之前她是真的想过自己的未来。

    改革开放前,她觉得自己会一直待在红山大队,就算创造出能够躺平的生活,她也不会停止教学。

    在二十一世纪后,技术工是一个很普遍的工种。

    想要学习花钱进校就可以。

    但搁在现在却不一样。

    这并不是一件想就能得到的东西,绝大部分人都找不到门路,到最后只能放弃。

    他们这般的热衷,并不仅仅是因为热爱这份活,而是因为它能改变自己的人生。

    人在最急缺的时候捧上一份铁饭碗。

    就跟罗冬一样。

    一个出生在生产大队的人。

    即使自己再优秀,好不容易得来了一份临时工,但他在没有任何门路和技术的情况下,也就仅仅只是临时工,得不到任何的改变。

    绝对不是自夸的说,正是因为她所以改变了他的生活,从临时工直接跨越成技术工,这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红山大队以至于周边的人中,还有无数过等着去跨越的人。

    容晓晓不是一个活菩萨,没法去帮助所有的人,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值得去帮。

    但也是有个例的。

    比起去那个圈子当一个没什么奉献的技术工,她觉得待着红山大队同样也是一种贡献。

    而且……

    她接着笑,“我不敢肯定以后也是相同的决定,但如果我真的后悔现在的选择,我会更加努力去得到第二次机会。”

    容晓晓坚信有了第一次还会有第二次。

    如果她在以后的日子后悔了,一定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去赢得第二次的机会。

    不仅仅只是表现出自己的能力,还会用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来填充自己的短板。

    让自己有足够的底气去加入这个圈子。

    不过这都是以后的事。

    至少此时此刻她的选择是拒绝。

    面对他们三个人的拒绝,副厂长脸上多多少少有些差异,不过到底没继续劝说,只是道:“我尊重你们的决定。”

    王师傅还在叹着气,“这弄得我不上不下,也不知道是高兴还是不高兴。”

    副厂长笑了笑,“虽说不能加入进去,但以后也不是没有再合作的机会,指不准明年又有活派给你们。”

    王师傅皱巴脸。

    这要是搁在自己的城市那他保准是特别欢喜,绝对二话不说就应承下来。

    可汤城啊……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