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这些荣誉不就是吴知青给带来的?南望大队得了好,他本人也得到了一些夸赞,他又不是一个光只知道占便宜又不懂得回报的人,自然愿意帮着促进一些事,“我想着早晚都要处理,倒不如这段日子把这件事给落实好,咱们都是当长辈的人,也能理解吴知青父母心中的担忧,把这件事情处理好了他们也能放心的离开。”
黄老爷子跟着点了点头,“是这个理,而且人家和咱们大队无亲无故,却愿意无偿为大队设计一套工具,咱们不是那种小气巴拉的人,总不至于光收礼不回礼吧?”
简家老爷子听了听。
觉得确实如此。
而且他想的要更多一些。
简舟怎么说都是简家的人,他现在能有这么厉害的岳丈家,不说对简家有没有好处,但绝对没有坏处。
就拿到外面去说,他们身为简家的人脸上都会有光。
想想看,对着外面说着——‘我们简家这小伙子可厉害了,媳妇是知青在大队成立了一家小作坊,父亲还是机械厂的七级技术工,大老远得跨了半个国家专门请过来做任务,小姨子同样是知青,但因为能力出众被特聘进了锻造厂……’
你看看,这些话听起来多威风啊?
虽然不是他们本家的人,但怎么说也是生在同一个族内,那都是一个姓氏走出来的人。
简家老爷子也没想过去占简舟便宜。
他之所以愿意这么做,也是想着让简家的名声好一些。
这般想着,立马就点了点头,“行,我听你们的安排,看看要怎么做。”
结果这话一说,屋内瞬间都安静了下来。
三个人中没一个人开口出主意。
简家老爷子皱了皱眉,“怎么,你们也没个章程?”
黄本同讪笑着,“原先是想着一起给他施压,让简伟奇一家歇了心里的念头,但后来想想,感觉还不够。”
确实不太够。
施压一次后,对方肯定会安静一段时间。
但是因简伟奇一家人的尿性,看到甚至两夫妻的小日子越过越好,他们只会越来越眼红,心里一定会想着把小两口的东西都占为己有。
到时候还会继续闹起来。
有了第二次就会有第三次,就算那个时候他们还会简舟出头,但是施压的效果只会一次比一次差,到时候简伟奇一家肯定更得寸进尺了。
虽然以简舟的脾气来说不一定会让对方占到便宜,但没完没了的来膈应人,是谁都受不了。
万一弄得人家不耐烦。
直接想办法脱离南望大队,那最后损失的就是他们整个大队了。
黄本同的考虑偏向为利益方面,但也是真心实意的想给他们解决麻烦,这样对谁都好。
如果只是简单的一次施压。
难免会显得敷衍了些,搞不好还认为他们大队不是真心站在他们那边。
所以,他是彻底放弃这个办法。
黄本同继续道:“我想着,与其一次次来,倒不如想个好法子让简舟直接和简伟奇他们撇清关系。”
“哪有那么好撇清的。”黄家老爷子抽了一口旱烟,眉眼间都是愁容,“那可以血浓于水的关系,不是说断就能断,哪怕你想法子将简舟给过继出去,就算简舟同意,你觉得简伟奇会同意?”
像这种过继出去的事,都要得到双方的首肯。
并不是说他们这些外人能插手的事。
就算想法子逼迫简伟奇一家答应了,但万一哪天简伟奇后悔,一个不高兴告到公社那,那最后连他们都得一起遭殃。
简伟奇那种赖皮,可不怕闹到公社难看,为了到达他的目的,就算再丢脸也无所谓。
可别把他们惹得一身骚。
黄本同何尝不知道,所以他根本就没提起过继的想法,“这个不行那个不行,那现在该怎么办?”
难不成就什么都做不了?
就在发愁之际,简家老爷子开了口,“你们还记不记得简舟出生那年的事?”
黄本同一愣,什么都没想起来,“什么事?”
黄老爷子眯了眯眼,“你是说简乔婆娘的事?”
“简乔两口子不是早就没了吗?”黄本同说着。
说来这两口子也是惨。
简乔和简伟奇差不多大,家里条件也是差不多,简伟奇花了钱找了个媳妇给兄弟三人当媳妇,简乔却本本分分做事,晚了好几年才娶上媳妇。
可惜啊,本以为娶了媳妇后就能过上好日子。
哪想到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她媳妇快要临产的时候出了意外,一头栽进了河里,要是光掉进河里都没事,河里不深就算不会游泳,扑腾几下也能上岸。
可糟就糟在,他栽进去的时候磕破脑袋昏迷过去,在水里昏迷哪里还能起来?人就这么没了。
简乔没了,他媳妇是万念俱灰。
好在家里还有个老婆婆陪着,肚子里也还有个孩子在。
也算是一个念想了。
可坏就坏在,孩子一生下来就是死的。
先是丧夫又是丧子,接连遭受这么大的打击,显得人有些疯癫。
当时简伟奇的媳妇正好生下简舟,算起来两个孩子差不多同天同个时间出生,简乔媳妇疯癫后一直说自己的儿子没死,趁着人没注意,直接窜进简伟奇家将简舟给偷了出来,说这才是自己的儿子。
后来当然是被简伟奇给要了回去。
为此简伟奇还专门在他们家闹腾,最后还是简乔的老妈没办法,赔偿了一袋子粮食这件事才平息下来。
说起来他们还是挺同情简乔的媳妇。
连着受这么大的打击不疯癫才怪,可是这件事说起来也是她的错,疯疯癫癫去抱别人家的孩子,这事落在任何人身上都过不去。
后来简乔媳妇又去过简伟奇家几次。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寄托的缘故,她是真的认准了简舟就是她儿子。
哭着闹着想把儿子抱回来。
不过这件事并没有闹太久,简舟差不多满月的时候简乔媳妇就因为意外也去世了。
到现在简乔家也就一个孤苦伶仃的老婆子在。
她是个老实人,即使年纪这么大了也一直本本分分的活着,现在手脚还能动,就在大队接了一些闲活,不说日子过得有多富余,但是也能勉强养活自己。
这一家人是真的挺惨的。
不过黄本同没太懂简家老爷子的意思,这个时候为什么突然提起简乔一家人的事?
他皱起眉头道:“这件事和简舟又有什么关系?”
简家老爷子瞟了他一眼。
就那么一个眼神,仿佛在说他是不是傻,这都没懂他话里的意思?
黄本同有些语塞。
不过细细想想他还真的琢磨出一些想法来。
正要开口时旁边的黄老爷子先抢的话,“这事说不准真的可行,要是操作好了,简舟就彻底和简伟奇一家撇清关系,以后也别想被他们拿着孝道来威胁。”
操作什么事?
当然是简舟归属的问题。
说起来简伟奇媳妇和简乔媳妇生孩子的时候,都是在自家生产的,当时可没有外人去过。
再加上简乔媳妇疯癫后一直在外嚷嚷着她的儿子就是简伟奇,这不只闹了一两次,那一个月几乎是天天都会因为这些事引起不少热闹。
一直到简乔媳妇出了意外才平息下来。
当时没人怀疑。
因为除了简乔媳妇之外没有第二个人冒出来说简舟就是她的儿子。
就连简乔的老娘也没有开口。
那时候她因为白发人送黑发人,身体一直不适,简乔媳妇在外疯癫她也没有力气管得住,整天都是虚弱的躺在家,连地都没法下。
所以那个时候没人相信简乔媳妇的话。
想想也是,一个平常人一个疯疯癫癫,谁都不会相信后者的风言风语。
再加上简乔媳妇的离世,这件事后来就再也没被人提起过。
黄本同越想越觉得可行。
这件事肯定得通过简舟的同意才能执行下去,但他就算不问也知道简舟肯定会同意。
怕是恨不得马上就和简伟奇撇清关系。
不过这个事还得好好再商量商量。
肯定不能由他们主动提起。
还得有一个关键人物出马。
那就是简乔的老娘,她要是能出面这件事就真的能好好计划计划。
但是也不能就这么直接找过去问。
有些事还是得再商量一下,简舟那边也得尊重他的意思,他们可是好心想着办好事,可要是真的和简舟的想法对立,那就完全没必要操作下去。
三个人在家里一直商量到半夜。
回到家后没睡多久黄本同又赶着去找简乔的老娘,在她家待了一两个小时又跟着急匆匆出了门。
也是运气好。
就在他赶过去的时候,简舟正准备出门。
他手里拿着一本册子,上面是岳父以及晓晓绘制的各种配件图稿,数据尺寸记得特别详细,交给木匠是一眼就能看明白。
知道他要去镇上,黄本同就道:“我和你一块去,正好有些事想同你说说。”
说的既然是昨晚商量的那些事。
对他说:“简乔老娘那里我也说了,她那边没什么意见,配合我们行事。”
说起来这件事不管搁在谁身上,都不会有意见。
尤其是简乔的老娘。
简乔两口子去世之前无儿无女,她要是一走,以后谁还来给他们烧纸磕头?
她可以配合,甚至也表明自己的态度,说是就算简舟以后归到她儿子名下,也无需养她的老。
她已经孤苦伶仃二十来年。
这期间早就为自己的养老做了打算,更别说她现在还能干一些活,在自己饿不死的同时还能再攒一些粮食为了以后打算。
老婆子就只有一个要求。
希望在她去世之后,能有人继续给她家烧香烧纸,不至于每年清明时节连根烟火都没有。
大队长说的这些让简舟真的有些意外。
也可以说是特大的一个惊喜。
简舟其实早在之前就想过办法,以前是觉得没必要,反正他就一个人,没有想过自己会和另外一个人组建成一个小家。
简家的人想怎么闹怎么吵他不搭理就是了,左耳进右耳出,看着他们在自己面前跳脚还觉得挺有意思的。
反正不管他们怎么吵闹,自己都不会如他们所愿。
可老天还是眷顾他的。
让他找到了自己的归属,有了自己最爱的人在身边一直陪伴着他。
也正是因为他有了想要呵护的人。
所以有些事就得好好处理处理,或许一开始还觉得挺有意思,但是烦心的事闹腾的多了难免会觉得烦躁。
他不想让自己在意的人有一点点不好的情绪。
所以这段时间也一直在想着该怎么解决掉简伟奇他们。
没想到他这边还没有头绪,大队长就给他送了一个惊喜过来,毫不犹豫的点了点头,“就按你们说的做!如果事情办成,简奶奶那边我也会时不时帮衬一些。”
他知道简奶奶是个什么样的人。
一个看着挺和善又没有怪毛病的老人家,占了人家孙子的位置,也不是不能帮着孝敬一些。
黄本同不惊讶简舟的同意。
但是没想到他会想都不想就直接答应。
看来是真的很想早点和简伟奇一家撇清关系。
这样也好,他们要是能促进这件事,怎么说也算是在简舟这边留了一个人情在,“那行,你要是没意见的话,我这边就开始行动起来。”
简舟点了点头,随后凑到他耳边,小声说着:“你们这样来……”
……
南望大队这两天还挺热闹的。
先是简伟奇一家闹得那么一出,紧跟着又是吴知青一家人的事。
尤其是听说他们打算在小作坊那边弄一套什么工具。
听是听不懂,但是外行人也能凑个热闹,只觉得特别的厉害。
“不愧是城里来的人,听说还是七级技术工,一个月的工资就能拿到六七十呢?”
“这么多?”旁边的人听得咋舌,“那一年下来不得六七百了?”
这要是搁在生产大队,就算是存个十年二十年都不一定能存到这么多钱。
“我就说吴知青的家里条件肯定很好,你看看咱们大队的第一辆自行车不就是她家的吗?”
能买得上自行车,那可绝对不是一般的家庭。
他们大队就算有人能拿得出买自行车的钱,也弄不到自行车的票。
“这还真不是。”一旁的麻子奶说着,“吴知青的自行车可不是家里给买的,而是她小妹送的结婚礼。”
这下让周边的人更惊讶了,“她小妹这么有钱?”
“那还不是她有能耐,听说她可是大厂子里的特聘工,一个月的工资也有好几十呢。”
连着去追问他们的事迹。
等知道的越多越是惊讶,好些人都是张着嘴巴愣住的样子,没想到他们一家子的人都这么厉害。
有人不由感叹着,“也不知道这两人是怎么生的孩子,个个都这么优秀,真是比不得啊。”
旁边的人一听,笑着道:“你家儿女不也挺好?个个又能干又孝顺。”
“可不是吗?”有人点着头赞同,“反正我是没想过而已没有大出息,只要他们不跟某些小混混似的,我就能大声一口气了。”
虽然比不上别人家的孩子,但好在也不是太差。
要是生一个只知道好吃懒做又惹是生非的儿女,那才叫头疼呢。
周边的人纷纷感叹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