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01章

    完全就没想过,其他大队看到果酱作坊有了生意后,也开始跟风。

    毕竟这是一个小成本的生意,后山到处都是果子,也有不少人像秦大姐那样有熬制果酱的方法,无非就是买一点玻璃罐,就能弄出和他们大队差不多的果酱罐头。

    不少大队都尝试过,但没有一个大队成功了。

    那些想摘果子的人就不想想,为什么他们都失败?

    这个生意从来都是生产简单销售难。

    大队的人想要插手进来可以,她直接甩手不干。

    等待他们的就是这间作坊完全运行不下去,最后只能灰溜溜的请她回来继续。

    从头到尾她都没有故意刁难。

    无非就是想告诉他们,这个生意并不如看着那么容易简单。

    同样,她也得让这些人感受到她对于大队的重要性,原先是真没在意过这些事,可随着接触得多,成长得多,她渐渐明白一股脑只在意作坊根本不行,还有其他事必须安排上。

    “……只要他们能感受到我的重要性,才能以另外一种态度面对我,而不是因为我的成功而阴阳怪气,也不会忍不住眼红来摘桃子。”吴平慧缓缓说着,“就像现在,我能看出大队长想跟我谈作坊分红的事,而且是那种迫不及待的想要定下来,因为他很明白,作坊不能缺了我,南望大队也不能少了我。”

    当然,也不仅仅是因为她。

    还有简舟的一部分。

    但反过来说,如果不是因为她愿意留在小作坊里,简舟也不会留下,他完全可以在镇上找一个特别清闲的工作,一边惬意过着小日子一边等待局势稳定。

    而不是陪着她将一家小作坊经营起来。

    随着吴平慧的侃侃而谈,容晓晓听着听着就轻笑起来。

    是为二姐感到高兴,她的眼界早在不知不觉中扩大,事情也考虑的方方面面,无需人替她担忧。

    安静地听着她诉说。

    一直到简舟弄好一桌饭菜为止。

    别说,这位二姐夫的厨艺是真的蛮可以。

    吴平慧先开口:“等吃了饭,要不要跟我去作坊那边瞧瞧?秦大姐早些日子还在挂念你,还弄了不少山货,等着哪天让我给你带去。”

    第188章

    说来整个南望大队除了她之外,最惦记晓晓的那肯定就是秦雪花了。

    当初要不是晓晓的提议,秦大姐也就只能给家里人或者亲朋好友做做果酱,哪里能想到会弄出一个小作坊来。

    在作坊里干活那绝对不是白干。

    工分是肯定有的,而且这个活不比下地干活累,看着还更有前景,任谁都知道哪个活更好。

    再加上熬制果酱的法子是秦大姐出的,所以就算她将法子教给了其他人,她对于作坊的功劳都不少,除非作坊失败,不然她在里面肯定有一个干活的位置。

    这对于秦大姐来说是一件大好事。

    也正是因为如此,她才特别感激小妹,平日里上山采摘的山货,都会特意晒好搁在那,等着哪天小妹来或者她去红山大队帮着带过去。

    容晓晓当然没意见,她立马点头道:“行啊,我早就想去看看了。”

    当时她走的时候,作坊还没成立起来。

    现在也不知道弄成什么样了。

    等这顿饭吃完后,一大家子的人都准备出门转悠转悠。

    南望大队和红山大队有很明显的区别。

    这里土地肥沃,周边尽是花草树木,远处还能看到绿葱葱的山林。

    吴平慧对这边早就了解,她指着那处道:“那边林子有不少野果子,等哪天天气好我带你们去看看,里面有几棵果树挺甜的,你们肯定会喜欢。”

    容晓晓挺喜欢的,“行啊,之前跟着麻子奶去过一次,还挺有意思。”

    “那边还有一个小溪,可惜现在太冷了,不然还能去玩玩。”吴平慧跟着说了好些有意思的地方。

    她也不是天天只知道工作。

    每周有那么一日,简舟都会带着她出去走走。

    有的时候是去镇上看电影、逛公园,有的时候就是去周边的林子山里走走,里面总能找到一些特别有意思的地方。

    去溪里游泳、去草坪放风筝、去山里挖洞逮野物……

    每次去都特别有新鲜感,完全都不会腻。

    偶尔的一次放松,反而让她平日里更有精神一些,干起活都特别的精神振奋,效率也大大提高。

    吴平慧喜欢的东西,恨不得马上分享给自己的家人。

    就像现在,恨不得带着家人把这些都逛逛。

    一边介绍着南望大队一边朝着小作坊走去。

    期间遇到了一些人,也都会特别和善的打着招呼,和他们说上几句话。

    吴传芳发现,不管是平慧还是晓晓,她们在大队里的关系都还不错。

    绝大部分的人都表现的特别和善。

    尤其是晓晓那边,比起说是和善倒不如说是特别热情。

    没人会无缘无故就表现出那么热情。

    之所以会无端端的示好那也是有原因的。

    吴传芳在红山大队待的那几日已经能摸透为什么其他人对晓晓那么在意,等了解过后也是挺理解大队里人的做法,确实为大队做了不少事。

    同样的,平慧也是如此。

    她还挺乐意看到这样,和善总比不待见要好的多,真要出个什么事这些人看在作坊的份上也能帮衬一些。

    没过多久,一行人就到了小作坊这边。

    是专门找了一套无人居住的小屋,稍作修缮之后就拿来当做小作坊。

    这个时候里面并没有人。

    吴平慧推开院门走了进去,她说着:“昨天秦大姐就熬了两大罐的果酱,现在一直置放在屋子里等着冷却,等明天就能装瓶了。”

    这次的果酱和原先的不同。

    之前山上的野果子不少,随便采摘一些就能摘到同种类的果子,但这段时间他们采摘的不少再加上周边有一些大队也跟着过来凑热闹,将山里的果子采得都差不多了。

    所以这一次秦大姐尝试过用几种不同的野果子混合熬制。

    连着尝试了四五次,还真的弄出了一个比原先味道还要好的果酱。

    昨日熬制完,弄出了两大罐子。

    应该能够装两百瓶果酱罐头。

    “我给你们弄一些尝尝味,要是喜欢的话就留一些出来。”吴平慧拿着小碗和勺子就去装。

    试味这种事之前也不是没有。

    整个大队的孩子都没有往这边跑,因为运气好的话他们就可以帮着去试试味道,每个人都能尝一小口。

    也正是因为如此,对比一些大人来说,大队的小孩子们是特别喜欢吴知青。

    也并不是太惊讶的事。

    毕竟果酱那可比糖果还要来的好吃,时不时就吃上一些,小孩子们谁不喜欢?

    就连有一些成年人都会厚着脸皮凑过来。

    当然也没有人理直气壮的去要,如果真的很想要吃,那就花钱买。

    价钱虽然没在供销社那边买的贵,但是也不少,毕竟一个水果罐头在供销社都得一两块钱一罐呢。

    果酱罐头没这个高但也没低多少。

    真正舍得花钱买的还真没几个。

    不过吴平慧舍得呀。

    她其实不是一个花钱大手大脚的人,但要是给自己家人花钱,她绝对毫不犹豫,没有一丁点肉痛的感觉。

    甚至都想好了。

    但凡只要他们表现出一丁点喜欢的意思,怎么着也得买上个十瓶给他们带回去。

    果酱的味道确实不错,也难怪生意会那么好。

    出了两大罐没有装瓶的之外,有一间屋子里可是堆了不少装好的瓶子,另外一间屋子里放着的全是空瓶,想来是等着果酱冷却后就直接装瓶。

    吴传芳对于闺女要干的活挺好奇的,一边吃着果酱一边问道:“你们是怎么干活的?熬制好果酱之后直接装瓶就成了?”

    她这么说着感觉还挺简单的。

    熬制果酱控制好火头,差不多就和食堂的活差不多吧?

    装瓶应该就更容易了,直接搞个漏勺倒着装,没一会儿就能完事。

    “没说的那么简单。”吴平慧摇了摇头。

    其实这个话题她以前听过不少次。

    在外人眼中来看,作坊的活确实挺简单的,最少不要比下地干农活来的容易。

    可这两者之间真的没法比。

    一个是干体力活,另外一个活就得干得更细致一些,连着好几个小时不能松懈,一旦注意力没集中可能就毁掉整整一锅的果酱。

    现在的需求量比较大。

    熬制果酱肯定不能一小锅一小锅的来。

    要不然效率太低,一天下来出不了多少瓶。

    所以在订单越来越多后,他们这边就专门定制了两个大锅,两锅一起熬,从清洗果子开始一直到熬制成功,得花费整整两天的时间,两天下来大概能够熬制出两百瓶的量。

    熬制的量多了,期间就特怕出了问题。

    要不然一毁就毁掉一锅。

    而且在熬制的时候得不断的搅拌,要不然底部会糊,哪怕是一点点的糊味,这一锅也就彻底毁了。

    火候的控制好,还得不断搅拌。

    这一搅拌就得四五个小时不停歇,一个人根本坚持不下来,要是好几个人轮着来也就不费力了,但是这边干活的人不多。

    而且这还不止一个灶台,是两个灶台同时熬制,要不然一个一个来就更慢了。

    但这样的话,就算轮着来也就两三个人的样子。

    每次换下来时,双手都有些抽筋。

    再有的就是装罐。

    现在稍微好一点,先前天气热的时候,他们是大晚上的都还在忙活,不早一点装罐放置久了就有可能变味,所以必须得赶工。

    这段时间天气越来越凉,倒也不必大晚上的忙活起来。

    但是事情也是真不少。

    主要是人手还是太少了,分配到每个人手中的活也就多了一些。

    吴传芳听的皱眉,“怎么不多找些人来?现在大队都挺闲的,找个人手也不难吧?”

    “没那么容易。”吴平慧摇了摇头,“多一个人就得多出一分工分,虽说现在小作坊的盈利还行,但是大队里抠门的人多,老觉得多来几个人就会多给出不必要的工分。”

    当然了,就算是这样她迟早也会扩张人手。

    之所以一直没动静,也是因为人多事杂,到时候反而不好管理。

    她得在这段时间内彻底掌控住整个做法的话语权,再进行扩张。

    吴传芳看着平慧并没有沉着脸,反而一副势在必得的样子,就知道她心里肯定有打算,也就懒得再多说些什么。

    不过容晓晓看了看周边,她伸手点着下巴说着,“要真的很缺劳动力,其实可以用一些工具来代替,虽然还是得继续干活,但也能减轻一些。”

    “工具?”吴平慧不是太能理解,在她看来的工具就是搅拌的木勺以及装瓶的漏斗,但这些可不能减轻活,只不过会更加的方便一些。

    容晓晓还没说话,一旁的容水根也跟着点了点头:“确实是这样,虽然没法用到一些机械化的工具,但是也能做出一些手动工具来替代。”

    到底是行家。

    晓晓一说他就理会到她的意思。

    机械化肯定是不行,先不说有没有配件来制作,光是发电就是一大难题,想都不用想。

    但是手动工具确实可行。

    手动发力,让工具来代替人工干活,这样下来可是能减轻很多劳动力。

    他指了指灶台那边,说着:“你不是说要时常搅拌吗?可以弄一个二合一的搅拌器,由一人操作同时兼顾着两个灶台,不就能省下一个人工了?”

    容晓晓跟着补充着,“也不一定是二合一,可以直接弄出一个多功能式的搅拌器,这样以后灶房这边要是多增加灶台,也能自行安装,想要三合一、四合一甚至是更多,都能由你自己来选择。”

    “对对对。”容水根连连点着头,“不但是搅拌器,控火这边也能想想法子。”

    “弄个风门和火盖火孔,直接在上面安装一个架门,把火柴提前堆放在上面,想要加大火直接打开风门、想要火小一点就直接关上火盖。”

    容晓晓也跟着比划着,“搅拌式的手柄就可以安装在灶台附近,这样一个人同时能操作两个部位。”

    搅拌和控火一并拿下!

    两父女越说越有劲。

    当着众人的面就开始计划起来。

    这些手控工具需要的材料并不复杂,大部分都能以木工来替代,就算在连接的地方需要用到一些螺丝螺钉之类的东西,在市面上也是很容易就能买到。

    还别说,确实可行。

    容晓晓跟着说道:“你们这个作坊肯定不是一直小打小闹,等铺子摊开难免会增加人手,如果想要全靠人工力那肯定不现实。”

    如果只是一味的增加工人。

    就可能面临两种可能。

    前者就是缺人就进,可这样一来工人的工钱就大大提高,甚至于和收益达成持平线,还有可能更高。

    以后在下岗潮那段期间。

    很多厂子都是因此被拖垮。

    人多并不是一件好事,那反而会成为一种内耗。

    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作坊这边工人活多钱少。

    把人工力压榨的特别低。

    容晓晓可不希望是这种,毕竟二姐可是作坊的主要负责人,要是真的被压榨,那首当其选的就是她。

    所以早晚都要准备好替代劳动力的手控工具。

    那干嘛不现在就准备起来?

    不说多了,最少都能省一半的力气。

    不单单是厨房这边,装瓶那里也能用一些工具替代,漏斗是挺方便的。

    但如果直接制作出批量装瓶的工具,那不比一个一个装瓶来的快速多了?

    这个工具就更好弄了。

    多准备几个漏斗,直接固定在一个水平线上,再将瓶子置放在下方,从上方统一倒入果酱,果酱顺着多个漏斗直接装入多个瓶中。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