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76章

    她身为随行人员,出行对于她来说本来就特别方便,不用跟厂子里递交报告就能直接离开。

    但是她倒不想一家人分开,便问着:“沈工,我爸的请假报告能不能提前批下来?”

    沈胜智想了想,“还真不好说,这样吧,我先去打听打听,看有没有什么法子提前申请。”

    不是什么难事。

    无非就是和机械厂的人打交道,他所在的锻造厂离红星机械厂距离并不是太远,这边也有他相熟的人,由他来问话确实是容易一些。

    不过他也不敢打包票。

    不是很确定这件事能不能办下来。

    只是还不等沈胜智去办。

    就有人大闹了。

    闹腾的是苏醒过来的王师傅。

    他也是真的倒霉。

    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就目睹了他这辈子看到的最可怕的东西。

    怕是一辈子都会被他记在心中。

    时不时脑子里就会回想起来。

    一想起来除了恐慌之外就是止不住的呕吐……

    就像现在,王师傅是一边吐着酸水一边对着厂里的领导大吼着:“你们到底在搞什么啊?先是杀人犯又是尸体,我这条老命都快被你们给折腾没了,我不管,我必须离开,我今天晚上就要坐火车离开这里!”

    这辈子都别想他再来汤城了!

    汤城跟他命中犯冲,来了后是接二连三的倒大霉,就连夜里悄悄烧香都不管用。

    这种晦气的地方,他是再也待不下去了。

    “你们必须马上给我打报告批准我离开,要不然再这么下去,就只管等着给我收尸吧,反正你们机械厂也不差这么一条人命!”

    这番话把机械厂的领导们说的是一头黑线。

    说起来他们也挺倒霉的。

    为了接待这群老技术工们。

    红星机械厂可是从几家厂子中好不容易争抢过来的,一旦把这件事办好了,那他们厂子的名望肯定会更大一些。

    可谁能想到这么一件大好事不过短短一周不到的功夫就变成了坏事。

    冯永长本来是他们厂子中特别有名气的大师傅。

    虽然脾气古怪了一点,但是想想他原先遭遇的事情,不少人还挺同情他的,想着能让一些就让一些,毕竟也是一个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可怜人。

    可谁能想到这位‘可怜人’居然给他们爆了这么大的雷,一下子炸的他们是浑浑噩噩,完全反应不过来。

    还没接受他是个杀人犯的事。

    紧跟着厂房里就发现了谭伟的尸体。

    别说王师傅这么害怕恐慌,他们又怎么可能不害怕不恐慌?

    “老师傅您歇歇气,这件事我一定给你们一个交代。”副厂长不得不站出来,他说着:“厂房这边肯定是没法用了,我们会重新搭建新的厂房,这期间如果有想离开的同志我们绝对不阻拦,可要是有愿意继续留在这边的同志,新厂房搭建好之前,你们可以先行留在这里……”

    想拦着人不让走肯定不行。

    但是为了留住人,他们这边也确实是想出了一些好福利。

    带薪休假是肯定的。

    除此之外还愿意安排人员带他们去周边走走转转,以及备上一些本地的特产之类的。

    吃穿住行,一定样样给安排好。

    只希望有人愿意继续留下来。

    这么一通安排下来也算是大手笔了,最后留下来的人也不少,倒不是贪机械厂给安排了这些物件,主要是他们不远千里来也是带着一些学习的念头。

    来的一路精疲力尽,每个人在绿皮火车上待的是骨头都松了,总不能什么都没学到,然后拍拍屁股就走人吧?

    不过王师傅是一定要走的!

    那些共同学习都是些屁话,他要是再待在汤城,这条老命就真的没了。

    无论如何都得离开!

    见机械厂批准,立马拿到介绍信就让徒弟去买火车票,买的还是最近的一趟票,就在明天早上的七八点。

    容水根听到厂子里的安排后,也及时去递交申请,并没有离开的意思,而是希望在新厂房建立起来之前给他批一个外出的假,半个月之后一定准时回来。

    机械厂这边并没有为难。

    只要人不离开什么都好商量,二话不说就给了条子。

    吴传芳回来听到后,那是风风火火的出了门,等回来手里就多了三张火车票,紧跟着就指使自家男人开始收拾包裹。

    而这个时候容晓晓也在忙。

    她忙着将其他师傅们手中的图稿给抄了下来。

    有一些能记得,但有一些也就是瞧了个大概,她可没有过目不忘的本事,还是靠笔记下来比较安妥。

    王师傅手中一共有两张图纸。

    见容晓晓有抄写的意思,他二话不说就直接将图纸给递了过去,“你拿着吧,这东西晦气的很,我反正是不敢沾。”

    自己的那一张也就算了,冯永长的那一张他是真的不敢碰。

    容晓晓瞧着他一副嫌弃的样子就觉得有些好笑。

    倒也没觉得这两张纸很晦气,伸手接了过来还客气地道着谢。

    “没什么谢不谢的,你就算不要我也不会带回去,要不是这张图纸我也不会和冯永长发生争执。”

    说到这个王师傅是觉得自己真的惨。

    一共二十多张图纸,自己偏偏就和冯永长分到了类似的一张,好巧不巧,两人作业的地方也相邻。

    一开始他还觉得自己挺幸运。

    能和一个本地又有经验的老师傅搭伴,那肯定是一件好事。

    两人能够时不时交流一下经验。

    下工后,对方还能带着他认认路,了解一下这对于他来说很陌生的机械厂。

    最开始他私底下都对徒弟说了,自己也是运气好才能和冯永长分到一块,这次来汤城一定来对了!

    结果呢?

    现实对着他啪啪打脸,打的是鼻青脸肿,甚至这条命都差点赔进去。

    越想王师傅越委屈,“我说他那天怎么就突然发脾气呢,敢情就是一个疯子,容不得别人说他半点不对,我当时就说了,我们这两张图纸之所以这么类似,不是因为对立面,而是有可能是相贴在一块的内侧和外侧……”

    容晓晓猛的抬头:“内侧和外侧?”

    “对呀。”王师傅本想将两张图纸拿出来比划一下,可手刚伸过去又立马缩了回来,生怕自己的手又沾到上面的霉运。

    便把手揣进衣兜中,光靠嘴巴去形容:“你将这两张图纸立起来看看,它们的尺寸稍有不同,一个偏大一个偏小,偏大的物体上面的凹陷是斜对着偏小物件的凹陷,也就是说这两个物件完全能用东西卡在一块,不就是一个内侧一个外侧?”

    正说着,王师傅突然瞪大眼,“欸欸欸……你别拿起来……算了算了你拿吧,反正我是绝对不可能再碰它们。”

    容晓晓还真不忌讳这个。

    而是将这两张图纸立了起来。

    图纸上的图稿都是一样大小,只不过上面标注的尺寸各有不同,就像王师傅说的一个偏大一个偏小,两个相似的物体真的能够组合在一块。

    久久过后,容晓晓突然抬起了头,脸上有一种怪异的喜感,“我好像有些想法了。”

    “什么想法?”王师傅问着。

    作为有经验的老师傅不是不明白这位小同志到底在琢磨什么,只不过年纪大了就少了那么几分好奇心,上面交什么稿子他们就做什么物件,早已经过了好奇这些物件有什么用的年龄。

    但如果有个人愿意替他们解惑。

    他肯定也是愿意听一听的。

    容晓晓这个时候脑子里还真浮现出一些想法。

    王师傅给了她思路。

    不过还得等她再仔细的理一理。

    她得去确认到底是内侧和外侧,还是说内侧、外侧和中侧?

    毕竟王师傅并没有看过其他人的图纸,不确定这其中还有没有和他们也类似的图稿。

    实在是等不及想确定脑子中的想法。

    容晓晓也顾不上多解释,对着王师傅就道:“王师傅,我这边还有些事,就先祝您明天一路顺风!”

    说完,起身就跑。

    她这一走,王师傅就不乐意了,站起来对她跑远的背影大喊,“你这丫头不厚道了吧?把我的好奇心都勾起来了你就转身就跑?”

    气的他是直跺脚,想追又追不上。

    本来是真不好奇。

    但现在被这个小同志勾得心痒痒,总觉得要是这么回去了,他指不准一辈子都会惦记着这件事。

    可要是让他继续留在这里。

    王师傅是打死都不会同意,他只能回到屋子里,对着自家徒弟道:“我记得容工要搭乘的火车和我们一班吧?你去问问他们买得几点的车票,我们和他们一趟车。”

    容晓晓只在火车上待两三个小时,足够他问清她到底发现了什么。

    而这头,容晓晓跑了小半天,还真将所有图纸都收集起来。

    有一些是直接把图纸给她了,剩下一些全是一比一临摹。

    图纸全都收集起来后,容晓晓就待在屋子里不断的琢磨着。

    所以图稿都是画的一样大,但尺寸略显不同,她干脆按着这个尺寸将所有的稿子重新绘制出来。

    再用剪刀将其剪出来。

    吴传芳正将带来的被褥塞进布袋中,瞟了她一眼道:“以前读书也不见她这么认真,现在就跟着了迷一样。”

    容水根却乐呵呵的道:“认真是好事,也难怪晓晓进步这么大,你看看其他人哪有她这么专注。”

    一边说着一边凑过去。

    本来就是随意的看看,可看着看着容水根的眉头不由皱了起来。

    吴传芳瞧着,也好奇的看了看,一看就觉得奇怪:“你怎么全都搭在一块了?还搭得这么……这么整齐?”

    也不知道这么形容对不对。

    但瞧见里面一格接着一格,还真觉得整齐。

    容晓晓将其中一张图稿折起来。

    顺着凹陷的地方折。

    她折叠的摸样在吴传芳看来,就跟自己折纸扇子一样,一条正面一条反面,等折完一张纸把其中一头捏在一块,就能当做扇子扇扇风。

    不过晓晓没有做完最后一步,而是将折好的纸张立体的搁在其中。

    越看越怪异。

    她忍不住想起小时候,父亲带着她上山,却在山上发现一个蜂巢,而蜂巢内部就是这样的……

    第171章

    “你到底是随手弄的呢?还是故意的?”吴传芳对这些玩意不是太感兴趣,但她也不是没好奇心。

    看着闺女解密的过程,就算是不懂也忍不住说上几句。

    “以前我和你爷爷去山上玩,就弄到过一个类似这样的蜂巢回来,也就两个巴掌大,结果我额头上还被叮了一下,十几天都没消。”

    “说来我也想起来了,以前厂子里接过类似形状的配件单子,又费时又费劲,我那个时候还只是小学徒,这些单子都是有经验的大师傅才能做到。”

    容水根说着。

    不过当时厂子里接到的都不是这种大件单,小件反而更考验技术,“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那东西好像是用来散热的。”

    容晓晓停下摆弄纸张的手,她喃声,“散热?”

    其实这种蜂窝式的载体,可用的地方真的不少。

    她以前虽然没接触过,但到底在这一行讨过生活,所以大概明白一些类似的配件。

    用法不少,所以在爸提起之前,她还没想到散热这方面。

    正想将这个记下来时,门外传来了敲门声。

    有上次冯永长的经历后,他们一家都怕了敲门的声响,心里下意识就‘咯噔’了一下。

    好在,外面敲门的人及时开了口,“容工,你们在家吗?”

    是沈胜智的声音。

    这道声音足以让屋内的人松口气。

    吴传芳去开门的时候还忍不住道:“来这一趟真的遭罪,都快搞出阴影了。”

    房门打开,外面除了沈胜智之外还有几名穿着公安服饰的同志。

    “这几位是来例行问话的公安,就是想问问……问问厂房的事。”沈胜智也是一言难尽,偏偏他没惹麻烦,麻烦却直接找上门,还得被公安逮着问话。

    他继续道:“你们放宽心,就是问问话而已。”

    普通老百姓,其实最不想和公安打交道。

    哪怕明知道自己没犯事,这心里都有些怵得慌。

    好在,公安并没有太为难他们。

    就是寻常的问问话。

    显然已经将谭伟的死因调查清楚,对于他们只是普通的问问话。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反而更让他们觉得好奇,吴传芳原先还有些拘谨,可看着公安同志态度特别和善后,便忍不住开了口:“同志,谭伟的死是不是和冯永长有关系?”

    不止她一个人这么想。

    外面都是这么传。

    她刚刚去买火车票的时候,本来半个小时就能往返,结果硬是在路上耽误了快一个小时。

    就是因为被厂子里的人时不时拉住说话。

    知道她家两个人都是在厂房干活,便想着来打听打听情况,结果没从她这边套出什么话来,她倒是知道了不少内情。

    见公安同志没马上回答,吴传芳自个就先迫不及待的道:“听说这两师徒之间的关系还挺好的,冯永长没晚辈,还想着以后让谭伟给他养老送终,你说说这么深的感情,怎么就能下那么重的手?”

    真的特别狠。

    她虽然没亲眼看到过,但也是听人说起,说是从厂房中找出了三个麻布袋,全都血淋淋的。

    有一部分因为挨炉灶比较近,都已经烧焦了。

    另外一部分埋得比较远,因为高温的缘故以至于都腐烂了,要不然也不会被倒霉的王师傅闻到,听说到现在都吃不下一粒饭喝不下一口水。

    “大姐,这种事你就别打听了。”宋大尤无奈着。

    这一路问话,也不知道是他们公安问别人还是别人来问他们,每次没问几句,对方就反过来问他们案情。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