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64章

    先给媳妇来一块、再给闺女来一块,最后一筷子就落到了自己碗中。

    张嘴尝了一口,鲜得他想要大声赞一句。

    “瞧你这样。”吴传芳没好气的摇了摇头。

    不过等她尝了味道后,也不由点了点头,“这鱼的味道确实不错,晓晓你多吃一些,要是喜欢等下回让你爸请。”

    “我请我请!”容水根连忙答应下来。

    他辛苦挣钱养家,不就是想让自己媳妇孩子吃的好穿的暖吗?

    虽然这一条鱼确实挺贵,要是换做他自己肯定下不了手。

    可要是把钱花在媳妇孩子身上,那绝对是毫不犹豫的。

    “也不知道这些海货好不好带,要是方便的话可以给你二姐和二姑带上一些。”

    容晓晓说着:“新鲜的带不了就带干货,我先前去供销社买了不少,还打算给你们寄回去呢。”

    来这边后是挺忙的。

    但就算再忙她也能抽出时间去逛街。

    宿舍中都已经放了两小包的海货,如果不是在这边见到了爸妈,她过两天肯定都会给他们寄过去。

    甚至都想好了说法。

    就说有朋友在这边,请他们帮忙置办的一些特产。

    好在东西还没寄过去。

    要不然这个借口被母亲大人知道后,肯定又是几巴掌挥在了她身上。

    她身上的巨力那可是遗传自己的母亲。

    扛几个大包对于母亲来说那是轻轻松松的事,不然在老家也不会毫无对手,因为真的打起来就算是一个大汉也打不过她。

    被母亲拍几巴掌,哪怕没有用全力那也是她消受不起的。

    吴传芳一听,就不由得挑了挑眉头:“知道你有进项,但钱也得省着花,家里不缺你什么,你别老是往家里寄东西。”

    这事要是搁在外人身上,她那一定会显摆显摆。

    说自己的两个闺女特别的孝顺,常常惦记着家里,时不时就往家里寄来大包小包。

    可那也是对外人的说法。

    搁在自己闺女身上,那就得劝着些。

    “你爸每个月的工资不少,想买什么买不到?你自己的钱就自个留着,以后成了家生了娃,正是花钱的时候呢。”

    一旁的容水根听到这话,生怕小闺女压力大,便开口:“要真的缺钱就开口,爸妈手里还有一笔积蓄能支援你们。”

    吴传芳一听,立马瞪大眼睛:“哪有像你这样支持孩子们啃老的?你该让他们好好工作自个攒钱!”

    容水根憨厚笑了笑。

    又给媳妇夹了一筷子的菜讨好着。

    别听媳妇这么说,可私底下是没少念叨这些事,说是家里的钱得紧着用,以后孩子们成家生子,要花钱的地方多了去,他们怎么着也得帮把手。

    吴传芳哼了一声,懒得搭理他。

    这时候容晓晓自然得换个话题,好好热热场子。

    她便将话题转移到了红山大队上,说了说那边的情况。

    容水根听得感叹,“虽然我还没回去,但听晓晓这么一说,红山大队的一草一木就好像浮现在眼前一样,和我当时离开时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早些年听你提起过不少,现在听晓晓这么一说,我也想赶紧去瞧瞧了。”吴传芳是真的蛮好奇红山大队,对那边的人也挺有好感,在晓晓的话里,那都是一群愿意照顾她的好人呢。

    说着说着,容晓晓突然提起,“对了,大队后山来了一批调查员,听说那边藏了一批宝藏,已经被挖掘了不少铁皮箱子出来,里面装得全是陈粮。”

    吴传芳顿时好奇:“宝藏?陈粮怎么就是宝藏了?”

    容水根拧起眉头,叹气道:“怎么不算,这要搁在我们离开的那年,粮食比黄金还要来得珍贵。”

    容晓晓跟着道:“而且你的信一直寄不回来,也和后山宝藏的事有关联。”

    “真的?”

    “这太可恶了,为了一些不确定的事害得那么多人和家人走散。”吴传芳听得生气,将那些人骂得要死。

    容晓晓却突然开口:“爸,你小时候有听过后山宝藏的事吗?”

    第162章

    “先前在电话里听你说过后,我就有想过这件事。”容水根沉着眉头。

    信件无法寄达,还专门卡的‘容’姓人的信件。

    再加上听晓晓说起后山突然传了宝藏的事,当时他第一个反应就是不可能,他是红山村的人,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虽然中途被迫离开,但如果后山真的有宝藏的话,当时村里的人肯定会抱着另外一个希望,不是带着人群逃荒,而是选择早早就开始挖掘后山的宝藏。

    那个年代如果挖出一堆的粮食,真的就比黄金还要来得珍贵。

    可是没有。

    根本没有这个传闻,也就不会有人打后山的主意,他们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乡,选择去逃荒。

    “一开始你提起宝藏,我首先想到的就是不可能。”容水根面上带着一些凝重,跟着道:“可回想起当时的情况,就真的很不对劲,红山大队的地势你应该有所了解吧?对比周边的生产大队,红山大队能种植粮食的土地实在是太少太少……”

    他们那边的地势真的很不好。

    入眼大部分都是黄土,就连捡柴都得跑到后山去,每日往返都得一个多小时才行。

    能种植粮食的土地很少很少,但如果当时的村子里一年下来辛辛苦苦的干活,也不是不能养活整个村子。

    属于吃不饱但也饿不死。

    可要是遇到天灾,那他们村子就真的遭殃了。

    就跟那年似的。

    连着两三年收不上足够的粮食,他们村子是真的熬不下去了。

    但对比他们红山村,周边的村子却有富余,东北的土地肥沃,就算遇到天灾人祸也不会太难。

    难熬的是像红山村这样特殊地势的村子。

    “我那个时候年龄不大,村子里怎么安排我就跟着家人怎么走,听说要逃荒去其他地方,我想都没想就跟着一块收拾着行李。”容水根面上带着一丝困惑,“可现在回想起来却觉得很奇怪,当时就算要逃荒,我们也不该走得那么远。”

    瞧瞧他,从东北走到湘城,他都不敢回忆那段逃荒的日子,只觉得格外的后怕,那一路可不轻松,但凡出现一点点的差错,他就很可能死在逃荒的路上。

    正是不敢去回想,所以让他忽略掉了很多事。

    晓晓说了后,他再细细回想下,就发现了一件很诡异的事。

    “不知道你们能不能理解,当时的红山村很贫瘠,但周边的乡村城镇并不一样,我们就算要去外面寻求救援,也不该走那么远。”

    吴传芳不是很肯定,“你的意思是有人故意的?”

    容水根点了点头,“就有这种感觉。”

    附近难道没有能救援他们的地方吗?

    当然是有的。

    但那个时候就好像有人故意带着他们走远路,想让他们回不去。

    或许是他想多了吧。

    可是一旦冒出这个念头,就忍不住往深的多想。

    “爸,你还记得当时带路的人是谁吗?”

    容水根摇了摇头,“我当时才多大?才十五六岁,一直被家里人护在中间,只管着跟着走,根本不知道村子里到底是谁在做主。”

    “这件事神秘兮兮的。”吴传芳也停下筷子,她道:“你们两个就别掺和了,总觉得不是什么好事。”

    好奇归好奇,但她可不希望这件事牵连到自家人。

    虽然不清楚背后的人是谁,但既然能挖出这么大一个坑,肯定不是他们寻常百姓能对付的了。

    容水根蛮恨背后的人。

    要不是他们的话,自己也不会和家人们走散了。

    不过媳妇说得也有道理,他自己倒是不怕什么,可晓晓和二姐还在红山大队,要是真的被牵连到就不好了。

    他道:“吃吧吃吧,再不吃鱼凉了就腥了。”

    又给媳妇闺女夹了菜。

    容晓晓却没有继续落筷子,“爸,信件的案子已经有了眉目,公安那边送来了不少被人盗窃的信封,其中就有大伯的。”

    容水根一怔,手里的筷子都掉落了。

    “大伯?”吴传芳惊呼,“他还活着?”

    容晓晓看了看眼眶已经发红的父亲,“最后一封信件是十年前寄来的,我和二姑已经按照信上的地址去了信,如果……”

    如果人在,自然会有回信。

    可如果等不到……

    “他、他在哪里?”容水根有些沙哑。

    “在南方的城市。”容晓晓大概看过那些信封,上面都标明了寄件人的地址,真要说起来,大伯和父亲算是走得较远的人。

    一去一来,信件怎么也得一个月后才有消息。

    不过信里也是留了公社的电话,如果大伯还在人世,收到信后可以直接来一通电话,这样时间就能缩短一点。

    容水根深吸一口气,久久无言。

    吴传芳宽慰着,“大哥肯定好好的,他既然来了消息肯定在那边安了家,咱们安心等着回信。”

    容水根跟着又吐了一口气,一手拍了拍胸口,“他能好好的就好,这么多年过去,我都快记不得大哥的样子,但我一直都记得小时候是他带着我,就算和同伴去玩,也会把我背在后背,当时还有人笑话他带着一个拖油瓶……”

    说着说着,他的眉头不由皱了起来。

    吴传芳看着他脸上的变化,问着:“怎么了?”

    “以前一直没想起来,我小时候或许真听说过宝藏的事。”回忆起小时候的场景,容水根带着一丝的不确定,“当时是跟着大哥一块去河边玩,其中有个玩伴提起过去后山找东西,只是没人感兴趣,也就没去成。”

    依稀记得,那个玩伴提了两次还是三次。

    后山光秃秃的什么都没有,还不如再多走一段路去有树的地方掏鸟蛋。

    那个时候他们都是半大的小子,没人乐意跟奶娃娃似的挖泥巴玩,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

    “那个玩伴是谁?”

    容水根使劲回忆着。

    实在是过去太多年了,而且那个人并不是自己的玩伴,而是经常和大哥待在一块,他身为大哥背后的跟屁虫,所以才有聚在一块玩耍的时候。

    不是太确定的道:“也是姓容,好像、好像是叫容阳?”

    ……

    “老容,要不算了吧。”老人叹气,时不时一阵寒风吹过,冷得他直发颤。

    而在老人身边,坐着一个将裤脚卷起来的人。

    这人脸上饱经风霜,两只深陷的眼让他看起来十分的疲倦,“哪里能就这么算了?你又不是不知道,小源伤得严重,要是放任不管他不一定能活到明年开春。”

    “哎。”老程叹声,他望着前面的海面不由有些茫然,“你说说是不是我们上辈子犯了大错,才落到如今的地步?四五十岁还是孤寡,这辈子本以为绝了有晚辈的心,好不容易碰到一个合适的孩子,想着好好抚养他长大,希望以后老了能有个依靠,可哪里能想到……”

    说到这里,又是重重的一叹。

    容阳同样看着海面。

    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脸上的神色突然聚变。

    这就是报应吧?

    年幼时做了错事,才会害得他落到如今的地步,才会牵连到他身边人,一再的遇到危险。

    他就是一个害人的祸害。

    少年时期害得一家人逃荒,最后活下来的只有自己,成年后遇到各种各样的事,一直到现在还是孤寡一人。

    前几年和几个同为流浪的老家伙们捡到一个被丢弃的孩子,那个时候他们多高兴啊,商量着如果孩子的家人不要他,那他们来养着。

    好好养大,也不强求孩子长大后一定要负责给他们几个老家伙养老。

    只希望在他们不便的时候稍稍伸把手,时不时来探望一下,说说话聊聊天就好。

    没人知道,那段时间他们这群老家伙有多高兴。

    每人每天多省下几口,就为了孩子能长得更好一点。

    至于他们有没有吃够,一群老家伙了,饿点就饿点,反正他们又不是没尝过饿肚子的滋味,早已经习惯了。

    本以为日子会越来越好。

    活了大半辈子也有点盼头。

    听着小源清脆的笑声、看着他稚嫩的笑脸,容阳就感觉自己浑身充满了力量,干起活来都特别的有劲。

    他甚至想着自己得多干一点活。

    以小源的情况以后想要结婚生子太难了,可不能让他跟自己一样孤寡到老,可以的话还得给他另外攒一笔娶媳妇的钱。

    所以从养着小源开始后。

    容阳就到处找活干。

    出海危险,但是他不怕危险,只要能拿到钱拿到票让他在海上飘个好几天都没问题。

    下矿也危险,但又包吃又包住还给一笔工钱,真要在矿里出了事,指不准还能拿到一笔赔偿金。

    到时候给每个老伙计分一分,剩下的就让小源拿着过日子。

    明明没有任何血缘关系。

    他就将对于家的强烈念想全都投放在这个孩子身上,只要小源对他笑一笑,他就觉得自己活着还有盼望,不至于一直死气沉沉,连一点念想都没有。

    可是没想到就在他觉得自己特幸福的时候来了一道晴天霹雳。

    小源是一个很懂事的孩子。

    他从来不觉得跟着他们一块流浪有什么不好,心疼他们这群老家伙过得不容易,小小的年纪就帮着干活。

    他们出去找活干。

    小源就留在家里帮忙打扫。

    住的是破破烂烂的屋子,但里面都被他收拾的整整齐齐,就连他衣服上的补丁,都是小家伙拿着针线一点一点缝上去的。

    小家伙乖得让人心疼。

    也正是因为这么乖巧,他们这群老家伙一起养着他,完全没有一点不乐意的心,甚至巴不得对他更好。

    可就在上个星期。

    因为破屋那边的窗户碎了一块,冷风直往屋里灌,白天还受得了,一到晚上就冷得不行。

    有两个老家伙甚至感染了风寒,小源或许是看得心疼,一个人呆在家里的时候就想着把这块窗户给补上。

    可是谁也没能想到,一个不稳就从窗户上掉了下来。

    高并不是太高,可就坏在窗户外面堆得都是一些废料。

    废弃的砖块和木块。

    本以为这些东西影响不到他们,可当小源从上面摔下来的时候,好巧不巧脑袋就撞上了其中一块尖锐的砖块,还有一根木棍直接插入了他的腹部。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