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这、真的不知道该怎么选了。五块钱一个月呢。
一年就是六十块钱。
就算‘小麻烦’吃她家、住她家,但再怎么着也花不到一半去。
就是算得清这笔账,不然当初为什么那么多人来羡慕她?
赵大娘看了看甄兰,不是太确定道:“你有钱吗?”
没靠山擦屁股,她现在能拿出十块钱,但不代表她以后月月能拿出五块钱。
被质疑的甄兰直接白了她一眼,“土鳖,我是后山的调查员,每个月拿得工资比你一年的入账还要多,我会没钱?”
“后山的调查员?”赵大娘有些惊讶,朝着大队长望过去,“她还继续留在大队?”
此时的罗建林早就黑沉一张脸。
他巴不得人别回来,更不想她继续留在大队里。
瞧瞧都是怎么说话的?
一开口就遭人恨,以后肯定到处惹是生非。
但偏偏他没法拒绝甄兰继续留在这里。
或者说,她的去留和红山大队没关系,人家待得是调查组中,他们那伙人不过就是借住在大队,里面工人的去留问题他根本插不上手。
所以很恼怒又很无奈。
人家组长都没意见,他又能说什么?
赵大娘突然缓过神,伸手就将十块钱拿到手中,她拍着胸脯道:“这你就放心,我肯定把你弟弟照顾好。”
甄兰撇了一眼一直待在边上的弟弟。
对着他就是冷笑一声。
要不是这个小崽子有点价值,她才不会花这个钱。
这一个月以来她过得是生不如死。
一大笔巨款没了,她不是没找父亲再开口,结果得到的却是一顿臭骂,钱没得到反而还遭受了威胁,说是她如果不将小崽子抚养长大,以后等他出狱是绝对不会给她一分一毛钱。
父亲这边靠不住。
母亲那边更是让她心寒。
这段时间她就一直和舅舅家扯皮,她知道母亲手里一直有一笔钱,不然小崽子被送进门她不可能那么轻易的接受。
虽然这些事没人在她面前说过,但她一直知道母亲接受这个小崽子,除了父亲私底下给了她一大笔钱之外,还承诺了舅舅家几个工作名额。
以前她不在意。
但现在她手中几乎身无分文,母亲手里的钱总得分她一半吧?舅舅以前占了她家那么多好处,现在她落了难,是不是也该给她一点帮助?
可结果呢?
舅舅家翻脸就不认人。
母亲对她不管不顾,还想着结婚给别人当后妈,甚至也不打算分她钱。
这甄兰哪里忍得了?
在舅舅那边闹得是天翻地覆,最后确实是要到了一笔钱,但也将母亲那边的关系彻底闹僵。
而且甄兰也明白。
就母亲那个眼里心里就只有男人的人,根本就靠不住。
她现在唯一能靠住的就只有自己。
真希望真的像父亲说的那样,只要找到机会就能马上被释放出来,到时候她照样有一个强硬的靠山,一定会让舅舅们后悔不已。
不过在这之前。
她得为自己的生活奔波。
好在原先有一份工作,最开始的时候她还挺看不上调查员的工作,满眼都是嫌弃,要不是害怕惹怒父亲,她早就甩手不干了。
却没想到现在反而成了她最后的救命稻草。
这份工作最少每个月能给她带来三四十块的收入,再加上手里为数不多的钱,她应该能熬到父亲出狱的那一天。
这就是她为什么会回红山大队的原因。
即使心里再不喜欢这个地方,她还是得回来。
除了这里之外她已经没有第二个地方能去了。
至于红山大队的人会不会欢迎她。
甄兰又哪里会在意这个?
谁要是敢在她面前胡说八道,大不了再挥一次钢笔!
赵大娘看到她眼中显露狠意的样子,当下牵着小孩的手就往外面走。
这钱她是真不舍得往外推。
但看着甄兰对小孩的态度就知道,她心里是完全不在意这个弟弟。
这样也好,以后也就不会有太多交集。
这种混不吝的人还是少接触的好。
赵大娘可以逃,罗建林可逃不了,他只能黑沉着脸一再叮嘱着:“我不管你归谁管,但如果你再要闹出事,我是无论如何都会将你赶出红山大队,在这里我还是能做得了主。”
甄兰只是轻轻的哼了一声。
虽然面上不是很在意,但她明白事实就是这样。
如果罗建林真的要将她赶走,那她就是想强留在这都十分困难。
罗建林再一次严厉的道,“听到没有!”
甄兰心不甘情不愿的应着,“知道了。”
不过就算是这样,她还是加了一句:“只要别人不来惹我,我也懒得搭理他们。”
一群乡巴佬,她才懒得费精力搭理他们。
罗建林狠狠瞪了她一眼,“你要不闹事,他们也犯不着找你麻烦。”
到底是自己管辖的人。
他也能大概猜到其他人心里在想什么。
盛左元的前例在,谁还敢冒着断子绝孙的风险惹上甄兰?
他跟着又问道:“你和组长商量好了没,住宿的事怎么安排?”
原先甄兰是住在季家的。
可闹了那么一出她肯定不能再继续住在季家中,就算他们双方愿意,他也绝对不允许。
情敌和情敌、前任和现任,彼此之间还闹出了不少事,这些人要是能和平相处,那太阳就打西边出来了。
第156章
罗建林早就知道甄兰不靠谱,不等她开口,直接安排一户人家接待她,并道:“你要不想住也行,调查员那边的住处还能挤挤,你要想,随时可以搬到那边去。”
调查员的住处在大队来说,不算好也不算差。
该有的都有,虽然旧了一些、破了一些,但还是能住人,既不会被风吹到也不会被雨淋到。
真要对比起来,大队里好多人家的住处都比不上这边。
毕竟是经过修补。
大队的人干活实在,既然是来帮忙,那肯定是踏踏实实做事,绝对不会偷工减料,虽然主体是破屋,但修缮后真的蛮不错。
好多人甚至想着,一等调查员离开后就来大队长这边申请,想着将这套院子买下来。
比自己占地基建房花费少。
对于一些家里人口多,房间不够分的人家来说,简直好的不得了。
可对于甄兰来讲,那就是差得不能再差了。
屋子差还得和那么多人挤在一块,她才不乐意了。
她哼声道:“随便你安排,但我必须单独占一间房,也别说我占你们的便宜,我付钱。”
“……”罗建林又是一个大大的白眼,“什么事都用钱解决,等你发生事情急需钱,就能体会拿不出钱的苦了。”
说是这么说了一句。
但他也没心情以长辈的身份教导这个人。
还真没这个心情。
不过找个单独的房子也好。
反正也没人想跟甄兰同住一屋。
不想再搭理这个人,直接挥手将她驱赶。
反正他是再再再也不想见到这个人了,反正这是王刚宇的下属,和他是一点关系都没!!
“走走走,我没时间和你搞这些乱七八糟的事,以后遇到事只管去找王刚宇,要真的闹出大问题来,不管谁的面子我都不会卖,直接将你赶出去。”
被人这么嫌弃,甄兰也是受不住的火爆性子。
直接甩袖就走。
她这么气愤的冲出人群,倒是让不少人跟着好奇起来。
“她这是怎么了?”
“赵大娘怎么又将她弟弟带回去了?”
“大队长,甄兰同志怎么还留在大队里,不怕她又和别人打起来?”
罗建林对着外面吼了一声,“她去哪里我管得着吗?又不是红山大队的人,人家会听我的?你们一个个的,别没事往她身边凑,真要出了什么事,别又来我面前哭……”
罗冬回来的时候,正巧听到自己父亲在大吼大叫。
难得看到他这么暴躁,挤进人群就想着安抚下,“这是怎么了?爸爸你消消气。”
罗建林见他回来,不由问道:“你怎么回来了?难不成明天放假?”
罗冬没解释,而是在旁边端来一杯温水,让他先润润喉,“师傅来人给我带了消息,说是在离开之前让我在大队待着。”
罗建林眼睛一亮,顾不上和大队其他人多说,直接将大门一关,才问道:“是有什么事吗?”
“还不知道呢。”罗冬咧嘴,“不过感觉是好事,师傅专门让我和陶宏请了假,我们一路来还猜了一下,感觉是特训。”
“是好事。”罗建林重重点头,“你可千万得专心一些,人家是想求这个机会都求不到。”
“我知道。”罗冬哪里会不知道。
他特别特别珍惜,平日里就学得认真,每天下班后也拿着笔记一直在学习。
累也是真的累。
比以前上学读书要辛苦多了。
但过程辛苦,成果却很喜人。
师傅向来是一个不吝啬夸奖的人,每回他们有进步都是直接夸。
心中欣喜的同时又担心师傅的那些话大多都是安慰人。
可前段时间的考核,他虽然在所有学徒里面只排名前十,离技术最好的学徒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
但他却是被重点提出来表扬。
因为他进步的特别快,从进厂学习到现在不过短短几个月的功夫,连考评的技术工都说了,他只要坚持下去,明年就能进行最初的考核,从学徒正式踏入技术工的一员中。
罗冬实在是太期待这一天了。
所以哪里会不珍惜?
当接到师傅的消息后,他二话不说就同陶宏一起请假,连家都没回就直接从厂子里来镇上了。
这不,刚好见到那一幕。
他对甄兰的事倒不好奇,不过有些话他还是得说,“甄兰爸爸的事在镇上传得是沸沸扬扬,这次因为男女作风的问题被抓进去,但我听说对于他的调查一直没停下来过,尤其是甄兰突然拿出来的五千块钱,现在公安局重点对这个钱的来途调查,一旦确定他贪污以及其他罪名,判刑的年限还会上涨。”
“这么严重?”一旁的周荷惊呼着,“那甄兰在这里,不会连累到大队吧?”
“那倒不会,他们犯得事和我们有什么关系?”罗冬说着,“倒是甄兰,她身为甄承福的女儿,对于他的一些罪行或许了解些,甚至有可能从中获利,一旦查出来她都有牢狱之灾,所以她在大队的这段时间,可千万别和她走得太近。”
罗建林一脸沉重。
他巴不得远离甄兰,恨不得在外挂上一块‘甄兰禁止入内’的牌匾。
但他管辖的大队什么都好,唯有一点让他十分头疼。
那就是太热衷于八卦了。
现在或许不敢乱凑。
但随着时间长了,指不准就会因为好奇什么凑过去。
不行,他得再想想法子去叮嘱他们。
罗建林这边发愁怎么去叮嘱,罗冬那边却开始忙碌起来,没怎么参与大队的事。
他住在家里,陶宏住在岳母家。
两人带着工具大清早就往猪圈走,猪圈那边空出了一块地,专门用于教学和实践的地方。
那片地方并没有被圈起来,但大队的人都特别自觉,就算再好奇也不会随意过去,生怕打扰到他们。
这不,见那边滋滋作响,周边的人都好奇的探头看着,但没有一个人朝前走去打扰他们。
“他们这是在干什么?”马婆婆问着前方的朱婆子,“你女婿这两天怎么一直待在这里?他有没有说什么?”
“还能干什么,自然是干活呗。”朱婆子也拿着毛线团在织,她抬起手示意着,“瞧瞧我这个毛线团,比平常的要贵一倍呢,就当是奖励我家那小子,窑洞那边才增加几个名额,他居然能选上,这小子是真有出息。”
马婆婆一听,瞬间就是一个白眼。
自打窑洞那边的名额出来后,这个婆子就知道显摆。
本来聊其他话题,聊着聊着就会转到窑洞名额上的事去。
一开始还会恭喜几句。
现在是懒得听了。
连搭理都不愿意搭理她,直接转头问着另外一个人,“你觉得呢?难不成容知青又想出什么农具品?你看看那三个大轮子,瞧着像是车子的样。”
“我也觉得。”王桂枝跟着点了点头,“你瞧瞧,不但有三个轮子还有一个大框子,越瞧越像三轮车。”
“哪有那么简单。”另一人却摇了摇头,“要是车子这么好弄出来,谁还乐意花钱买?”
这么一说,想想也对啊。
朱婆子却‘啧啧’两声,“那只是对容知青简单,要是搁在其他人身上试试?根本找不出几个人能弄得出来。”
这么一听,好像又有点道理。
朱婆子跟着道:“你们那么想知道就去问问呗,再不问等容知青出了门,想问都问不到了。”
放下手中的毛线团,她叹气一声:“突然间有些舍不得,总觉得是自家的小孩要出远门似得,明明知道她过上两个月就能回来,说不准还能赶上大队杀猪,可心里就觉得舍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