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56章

    万一遇到杀人犯,好像真的打不过。

    “我觉得大壮不错,瞧瞧那一身腱子肉,吓都能把杀人犯吓走。”

    “刘金也行,谁不知道他力气大?”

    “还有还有……”

    一人一提议,提得还都是大队的壮小伙。

    真的特壮的那种。

    肩膀都有其他人两个宽,瞧着力气就特别大。

    突然,朱婆子开口:“容知青也行啊,她那力气可不小,一个人就能把几个壮汉给掀翻。”

    容晓晓眨了眨眼,“???”

    朱婆子也跟着对她眨了眨眼,这种讨好的时刻她自然不能放弃了。

    “……”容晓晓干笑着。

    真的不太想和壮汉们放在一块对比呢。

    “对对,容知青可以啊,你们还记不记得,她刚来大队的时候扛着两个老大的布包,就算是大壮他们,也不一定比容知青的力气大。”

    “我先前还听容知青的二姐说,她举起一个人都轻轻松松呢。”

    “哎哟,老厉害了,我也觉得容知青行。”

    容晓晓干笑几声,“不行,真不行,我过几天就要去外省,这一去就得一个月的时间,肯定是没法干这个活。”

    她是真没这个时间。

    不过也相信大队能安排好。

    红山大队里去读书的孩子虽然不多,但也有十几个。

    不能真的明知道有危险还放任着他们独自上路。

    在跟着去寄信后,容晓晓又和罗夏去了一趟公社,说明来意后这边的干事也愿意帮这个忙。

    费了一番功夫,惊喜的是居然真的找到两个地方的联系方式,“你们可以尝试去联系这两个电话号码,请那边的人在附近找找,在当地生活几十年的话,应该都能认识吧。”

    容晓晓道了谢。

    可惜遗憾的是,其中并没有大伯所在地的电话。

    罗夏拿着两个电话号码,高兴的不得了,“这下好了,容三叔直接电话联系,也不用一直苦巴巴等着回信,他肯定特别高兴。”

    迫不及待的往大队赶,猜想着容三叔一定等不及,下午就要去镇上打电话,如果运气好的话,今天就有可能联系到远方的家人。

    容晓晓没跟着。

    她直接回了家陪着二姑。

    掰着手指头算,还有五天的时间她就得去外省。

    在这段时间里,她决定哪里都不去,就在家好好陪着二姑。

    第153章

    容晓晓闲着的时候,大队却特别热闹。

    她倒是没出门,不过陈婶子时不时来串门,便会将她听到的事一一说了出来,“也是多亏晓晓弄来的两个联系方式,罗夏带着他们去了镇上,连着打了几次电话,还真找到了人。”

    是来信地址那边的电话。

    如果一直住在那片地方,多让接线员帮忙找几次,也不是不能找到人。

    这次运气好,两个电话都找到了。

    然而陈婶子去叹气道:“容溜子是找到了自己的姐姐,但都这么多年了,两姐弟在电话里哭诉了几声,就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电话费又那么贵,各自的情况都没说清,那头就挂了电话,说是以后书信来往。”

    接近三十年。

    即使是亲姐弟,也不能说关系就一定那么好。

    近三十年没联系,在最初的激动过去后,就显得有些生疏。

    再来离得这么远,一年到头也不知道能不能来一封信,随着彼此的年龄越来越大,还不知道能联系几回。

    “能知道对方还好就行。”容婆子淡淡说着,“知道他在什么地方,人还活着,有自己的家人陪伴就足够了。”

    陈婶子一想,跟着点了点头,“你说得也对。”

    她无法体会这点,但老姐姐是当事人之一,肯定深有体会。

    她跟着道:“还有容三,他弟弟也联系上了,不过他弟弟情况比较惨,一大把年龄了都没成过家,到现在都是孤寡一人,要不是所在大队给了他一间旧屋,怕是都过不下去了。”

    容婆子听到这里,突然愣住了。

    一旁的容晓晓劝慰着,“大伯要更幸运一些,他在信里可是说了,已经在那边成家。”

    其实,容三叔弟弟的情况对于逃荒的人来说不少见。

    他们孤身去往陌生的地方,没钱没物件没亲朋好友,什么都得靠自己。

    像她爸爸那样,被选中当上门女婿都算是极为幸运的。

    大部分的人都是孤寡一人,他们得想尽办法在陌生的地方安顿下来,等到生活好一点手中攒了一些钱之后,才会有条件为自己操办起终身大事。

    可那个时候,大多都年纪很大了。

    即使手中有一点闲钱,也不一定有人愿意将女儿嫁给一个老光棍。

    极少的人会像平常人那样在合适的年龄娶妻生子。

    运气好一点的就跟她爸爸一样,被人看中当上门女婿,要不就是家中条件还行,但缺一个顶梁柱的寡妇。

    但大部分的人应该都像容三叔弟弟那样,即使在陌生的地方安顿下来,也没法在那个地方成个家,年纪轻的时候还能靠自己养活自己,只要好好干活,每年也能分到足够自己吃的粮食。

    可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身上的毛病越来越多,即使不想偷懒身体也根本扛不住。

    其他老人还有儿女子孙帮着赡养。

    可要是没个家,独自一个人想要活下去就真的很难很难。

    “容三了解他弟弟的情况后,就和家里的人商量了一下,想着把他弟弟给接回来。”陈婶子继续说着,“这些年容三一直念叨着他这个弟弟,从小兄弟俩的关系就亲,逃亡的路上要不是兄弟俩互相扶持,容三也不一定能活着回来,当时听说信件有可能被盗,容三可是头一个哭出来的人。”

    任谁都知道他是真的把这个弟弟放在心上,现在听说弟弟过的日子特别艰难,当天晚上就和家里人商量着想把人给接回来。

    这事要是搁在以前。

    他家里人也不一定会答应,但前头选去镇上当短时工的人中就有他的大儿子,再加上窑洞那边的效益特别好,再多赡养一个老人也不是大难事。

    再说对方虽然年龄大了些,但也不是完全干不动活,经过一夜的考虑后,便同意了这件事。

    “能把人接回来?”容婆子赶紧问着。

    心中不由多想了一些。

    弟弟的现状她不担心。

    能遇到弟妹一家人是他的福分,要不然也就没有这么出色的他。

    可大哥那边的情况她就有些担忧。

    如果……如果真的不太好的话,是不是也能像容三这样?

    “难喽。”陈婶子摇了摇头,“隔天容三就去找了大队长,结果大队长往镇上跑了两天都没有解决,也不知道以后能不能把这件事办成。”

    这确实是一件挺麻烦的事。

    虽然本身容三的弟弟就是红山村的人,但这么多年过去了,有一些证件早就丢失或者损坏,根本没法去证实这件事。

    两个省城之间的人员调动,还真不是想办就能办的好的事情。

    罗建林连着跑了两天,最后都没法得到一个肯定的答复,镇上的人只是说能帮着申请,具体能不能办下来那就说不准。

    为了这个事。

    一大把年龄的容三在他家哭的是眼泪鼻涕齐流。

    他倒不是觉得麻烦,而是挺无奈的。

    再来生怕容三哭出毛病来,是让自己儿子时时守在他的身边,要真的出了什么事还能马上抢救一下。

    连着这么几次的事,他是越来越庆幸当时把罗夏送到赤脚郎中那边学点医术,虽然最后只学了个皮毛,但作用还是蛮大的。

    他甚至想着要不要把他送去镇上学一学。

    多学一点肯定没坏处。

    不过这件事还得先放放,现在有更重要的事等着他。

    窑洞那边的生意越来越好,在卖砖块的同时他们也留下一些,趁着这几天的功夫建了第二座窑洞。

    一共两座窑洞,自然就需要更多的人手。

    而这个人手,也自然是从大队里来选。

    这可不仅仅是简单的选人了。

    要是窑洞能一直发展的这么好,在窑洞干活的人以后就不用再下地干活了,而是像在镇上厂子里工作一样,只不过他们每天拿得是工分,但到了秋收之后也是能换钱换粮食。

    所以,谁不想要这个名额?

    恨不得直接去抢了。

    当然了,抢是不可能抢得到,具体怎么分名额还是得知青和他们商量着来,只不过这个消息传出去后,罗建林这边时不时遇到找上来的人。

    也不知道是不是太久没发脾气了。

    居然还有人拎着礼来贿赂他。

    罗建林直接拿起笔,将这些人的名字给划掉,哼声道:“好的不学学坏的,这种人绝对不能要。”

    罗支书也看不上这些人,“是该划掉,不然窑洞那边迟早乌烟瘴气。”

    袁会计看着剩下的名额,有些发愁:“那其他几个人中又该选择谁?”

    窑洞干活的名额,别说其他人了,就连他都有些眼热。

    谁家没儿没女?多少会有些私心。

    但这件事还真不好提,除非自己儿女中真有能耐到令人信服,就算选了也没人有异议。

    可惜的是,他们三家中的儿女还没出息到这种程度的。

    白曼这个时候指了指一个人的名字,“除了这人之外,剩下的三个名额就全由大队决定,只是希望能尽早安排下来,窑洞那边还等着开工。”

    “这人?”

    “你确定吗?”

    “得了,我这几天得躲着朱婆子一些。”袁会计摇了摇头,白曼指出的名字不就是朱婆子的小儿子罗建民。

    这要是让朱婆子知道了,肯定是满大队的炫耀。

    不过说起来他们对罗建民这小子也没什么不满,就上回七岔道大队的事,就算白曼不主动提出,他们也会提。

    罗建林顿了顿,“其他三个名额你们也可以提出建议,窑洞是你们一手成立起来,你们的功劳最大,再说都是将来和你们同事的人,自然得挑选一些你们认为合适的人选。”

    白曼挑了挑眉,“那选容知青可以吗?”

    “……”罗建林憋出一句话,“你还真会选。”

    白曼轻笑着。

    其实她是真的想和容晓晓共事,有她在绝对事半功倍,一定有很多想法,也一定能解决很多麻烦。

    只可惜,想法很好但是成不了。

    “容知青马上就要去外省,肯定是没法去窑洞那边。”袁会计道:“别说是窑洞,咱们红山大队都不知道能把人留到什么时候。”

    “她是个有能耐的女同志。”罗支书点着头,又问道:“对了,她是去隔壁省城的哪个地方?”

    “汤城。”罗建林道:“一看你就老待在家,现在大队谁不知道容知青要去汤城,听说那边临海,好多人好奇海边是什么样。”

    ……

    “汤城?”身穿公安警服的程丰惊讶,“你是说这个人逃逸到汤城?”

    林知野摇了摇头,将一沓调查结果摊开,“他不是逃逸到汤城,而是从汤城来,我调查过附近省城的案件,发现有两件悬案和这次的凶杀案很类似,你们可以看看犯人的作案手法,几乎相同。”

    冯莆先探头看了看,仔细看了好长时间,才皱着眉头道:“还真是,你怎么会想到这不是第一次犯案?”

    “总觉得他作案的手法很熟练,就麻烦档案室的人帮忙调查了一下,具体是不是还不确定,所以……”

    林知野捻起一张纸,视线落在某个地名上,“我想去一趟汤城。”

    第154章

    程丰凝起眉头,“你去汤城?”

    一旁的冯莆歪着头,“如果这几起案件有关系的话,是得去那边调查下情况,但……你要跑过去的话,红山大队的事怎么办?”

    程丰也是这个意思,“这次的杀人案本来和你的关系就不大,找你帮把手就足够给你添麻烦了,就算要去,也是我这边来安排人。”

    “红山大队的事卡在原地,想急也急不来。”林知野耙了耙头发,在接下这件事时,老班长就说过这件事怕是会消耗很长的时间,他落地在红山大队,不需要以这件事为主,如果背后的人露出马脚,便协助当地人调查,如果一直没线索那就等待。

    明面上,信件的案子算是破了。

    但其实都知道,出来认罪的那人不过就是为了替罪。

    主要的人还是躲在暗中。

    此时,红山大队的后山仍旧在挖掘。

    铁皮箱子已经挖出来不知道多少箱,每个箱子里面都装着陈粮,喂猪都喂不过来,都有人提议着要不要养些鸡鸭,反正不费粮食。

    按着这个发展,除非后山真的挖出什么东西来,不然这件事怕是会一直僵持着。

    主要是时间太长久了。

    三十年就开始布局,好些事都已经查无此人、查无此证。

    所以谁心里都有一个底。

    这件事短时间内肯定是解决不了,他心里虽然有遗憾,但也并不是太着急,主要是着急也没用。

    再来他去汤城是为了找一个人。

    一个原本是红山村的容姓人。

    冯莆扬了扬眉头,开口:“去呗,红山大队的事暂时没有进展,与其干耗着还不如做做其他事,有你的帮忙程丰肯定能早点破案,也省得这边再出事。”

    “你一个人去吗?”程丰跟着道:“要不要我安排两个随行的人员?”

    “不用这么麻烦。”林知野说着,“你给我开一张介绍信,我去了直接联系当地的公安,他们会配合我调查。”

    “行,我这就去安排。”程丰点了点头。

    等他离开,冯莆跟着凑了过来,小声道:“红山大队的事怕是短时间内没结果,那你怎么办?难不成真的一直待在红山大队了?”

    除非后山马上挖出宝藏,这样背后的人肯定迫不及待的冒头。

    但谁也不确定什么时候能挖出来,又能不能挖出来。

    就这么等着,也不是事啊。

    “两三年也就算了,如果等个四五年、七八年,你总不能一直待在那里吧?”

    林知野反问,“为什么不行?”

    “当然不行。”冯莆咋呼着,“你就算转业了,也能去各个部门或者大厂,干嘛来生产大队当知青?”

    林知野微微蹙眉,神色有些不赞同。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