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54章

    就在容晓晓觉得这件事没有下文的时候,却突然告诉她有了结果。

    步伐迈得更快了一些,她问道:“是已经调查清楚了吗?具体是什么情况?”

    罗夏皱着眉头,“我也不是太了解,不过我看爸的脸色,感觉不会是什么好消息。”

    对于罗建林来说,确实不是好消息。

    公社的人早已经离开了,他们这次带来了一份调查结果,这件耗时大半年的事到现在也算是落了幕。

    没错,破案了。

    案子是在外省破掉的,犯事的人员已经被抓捕,过段时间就会判决。

    然而此时在办公屋的罗建林一点都不高兴。

    他狠狠吸了一口指尖的香烟,吸了半天发现怎么都吸不出来,这才看到只剩下一个烟头。

    想着从烟盒中再拿出一支。

    结果烟盒里面空空如也,再低头看看地面,地面上丢着好几根烟头。

    顿时有些心疼。

    平日里他只舍得抽旱烟,这包烟还是因为公社的干事来了,拿出来招待贵客。

    结果一不留神,他们三个全给抽完了。

    “这叫什么事啊,花婆子到死都记挂着她的大儿子,本以为一直没有音讯,人怕是在逃难的时候没了,可结果呢?”

    罗支书看着桌面上摆着一堆的信件。

    全都是一些纸张发黄的信件,显然有些久远了。

    而这其中就有花婆子大儿子的来信。

    人家二十年前就往家里寄了一封信来,花婆子不知道,对方又不知情,两母子怕是都以为对方在逃难的时候出了事。

    现在倒是知道了。

    可两母子天人永别,再也没法相见。

    不仅仅是花婆子,还有那时候红山村的好多好多村民。

    摆在桌面上的信件少说也有百来封。

    涉及到的可是好几十户人家。

    就因为有人故意拦截,导致这些人近三十年来都没相聚,肯定都以为是对方出了事,一直毫无音讯。

    “我总觉得这件事有些不对劲。”袁会计一样皱着眉头,他反复的看着那封调查结果,越看越觉得这里面有些问题,“就因为一个邮电局工人和一个容姓人发生矛盾,所以便将所有容姓人都恨上了,这个理由也太离谱了!”

    不是一点点的离谱。

    偏生这件事还就定案了。

    “这个理由确实不太对劲,但这个人也确实是犯事的人。”罗建林沉着脸色,“他盗窃信封的时候可是被公安抓个正着,也是从他家中搜出了这些被隐藏起来的信封,不管是什么理由,他肯定是犯事者里的其中一员。”

    没错,其中一员。

    绝对不可能只有他一个。

    但这件事他们知道也没办法,哪怕调查结果再离谱他们也只能忍着。

    就是因为很离谱,所以他们很明白这件事水深的很。

    不是他们这个小小的生产大队就能捍卫得了的。

    也就在这个时候,罗夏带着容晓晓来了。

    容晓晓进办公屋的第一瞬间,就知道这件事肯定特别不顺利。

    屋内简直被烟雾给笼罩起来。

    刚进去就觉得特别辣嗓子,也不知道他们在里面抽了多少烟。

    罗建林听到容知青干咳了几声,便赶紧道:“罗夏你把窗户都打开通通气。”

    “好嘞!”罗夏连忙应了一声。

    跟着就去开窗户。

    把窗户都打开后还找了一把竹扇扇着风,把烟雾都吹出去。

    也顺便留在办公屋,想听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他们愁成这个样子。

    不等容晓晓发问,袁会计就将调查报告递了过去,罗建林也在她边上说起这件事,大概解释完后,跟着道:“公社那边的人虽然没直说,但我感觉他们的意思是没法再继续调查这件事,犯事的人找到了、被盗的信件也全都找了回来、虽然犯事的理由够离谱,但是偷窃的过程完全都能和他说的对得上,公安那边也确实往下继续调查过,只是什么都没查到。”

    到底是没查到,还是有些人故意隐藏真相。

    这些他们也说不准。

    容晓晓站在桌边,翻看着满满一桌子的信封。

    在里面还找到了自己父亲寄来的几封信件,她很平淡的道:“那就这样吧。”

    随着她的话音落下,屋里显得特别安静。

    倒是一旁的罗夏不可置信的道:“就这样了?”

    容晓晓咧了咧嘴角,但眼里并没有笑意,她反问道:“不然呢?”

    “我同意容知青的想法。”一旁的袁会计开口,他很慎重的道:“这件事水深的很,咱们一个小小的生产大队怎么跟人家斗?”

    “是这个理。”罗支书也跟着点了点头,“现在最重要的是把这些信件都分下去,都过去这么多年了,也不知道来信的那些人还能不能找到。”

    他大概的看过。

    第一封来信还是在二十七八年前。

    而最后一封来信也是在一年前。

    有些人重复来信、有些人在没有收到回信后便停止了来信。

    这么多年谁也不确定那些人是不是还活着,又有没有更换过地址。

    都是一些不确定的事情。

    此时的容晓晓正垂着眼眸。

    她确实没想过再继续查这件事。

    这份调查报告真的很敷衍,敷衍到就像是背后的人在嘲笑他们的不自量力,也是在警告他们别再生事。

    很显然这个势力比她想象中来的要大。

    容晓晓也没有鸡蛋碰石头的决心。

    最少现在是没有的。

    不用太着急。

    都已经过去了三十年也不用争着这一夕之间,这件事慢慢来就是了。

    “对了,容知青你来看看这些信。”罗建林从一堆信封中掏出几封,“这些信封上写的都是你爷爷的名字,全都是寄到你家的。”

    容晓晓接过来一看,可看到其中一封时却突然愣了愣。

    大部分的来信中寄件人的名字都是‘容水根’。

    可另外三封却是另外一个人的名字……

    第151章

    容越根。

    信封上寄件人的名字。

    容晓晓对这个名字很熟悉。

    当时她下乡时,爸就告诉了她三个人的名字。

    爷爷容闽,二姑容问夏以及大伯容越根。

    “这应该就是你大伯的来信,只可惜信件在十五年之前就断了。”罗建林有些叹气。

    说起来容婆子也是真的倒霉。

    明明哥哥弟弟都活得好好的,两人在各自流浪的地方安顿好后,便相继给家里来了信件,结果却因为有人盗窃信件而几十年未见。

    容晓晓抿了抿唇,这真的是出乎意料的事。

    这些信件都被拆开过,显然是被人看过后再放进去的。

    她并没有马上拆开信,而是将这三封信连同爸的那些一起拿在手里,打算回去给二姑看。

    “哎。”袁会计看着一桌的信件,“这也不知道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我都不知道怎么跟他们说。”

    接近三十年的时间,间隔的时间实在是太远了。

    好些容家人都已经去世,这些信件怕是只能烧在坟头,而那些还在苦苦等着消息的人,谁又确定来信的这些人还在世?

    毕竟除了个别几人,其他人的来信都停留在十几年之前。

    就跟容知青的大伯一样,来了几封信后没了音讯,也不确定是不是人不在了。

    如果真的是。

    那给了他们希望结果又失望,任谁心里都不好受。

    尤其是经历过这些事的人年龄都不小,遭受这么大的打击,也不知道能不能扛过去。

    可再叹气,该办还是得办。

    袁会计用了电广播,让原先红山村的人来办公屋一趟,还叮嘱着必须一家人一家人来。

    就怕有些年龄大的老人承受不住,身边有小辈劝着也好。

    在人来之前,罗建林跟容晓晓说起了另外一件事,“白知青先前跟我提议了一件事,我觉得挺不错,不但能给大队带来一些荣誉,也是真算的上利民利国的大好事,只不过……”

    当时他一听,就觉得这个主意好。

    他身为红山大队的大队长,太明白这件事对大队会有什么好处。

    同样,他也觉得是件大好事。

    将猪养好,最后获利的就是整个大队的人。

    等杀猪那日,家家户户也能多吃上几口猪肉。

    所以当白知青一跟他提议,他就觉得可行。

    就是在执行的时候出了些问题,他苦笑道:“我知道你这边很忙,肯定是没法抽出时间去各个大队讲解,就想着焦知青养猪这么长时间,怎么也知道一些。”

    结果哪里知道,他们想错了。

    对于怎么将猪养肥,焦知青确实知道,还说得头头是道。

    瞧着那副得意洋洋的脸色,就知道这段时间虽然偷过不少懒,但也不至于完全没干正事。

    可如果去其他地方讲解的话,肯定不会只问关于怎么让猪增肥的事。

    当场就有人提出,该怎么劁猪。

    焦知青被问得一脸茫然,都没听懂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等他好心讲解一下,结果他吓得直接捂住了下身……

    再跟着有人问怎么挑选小猪。

    焦知青愣了愣,张口就道‘这还用选?当然是选肥的。’

    说得挺理直气壮,也确实如此。

    但谁不知道选肥的好?

    可挑选小猪的大队那么多,每回他们大队都轮不上头一个,瞧着肥一些、精神好一些的猪仔都已经被挑选走,那剩下的中又该怎么选呢?

    然后又把焦知青给问住了。

    傻愣愣的问就不能赶早去挑选吗?

    问的他们是不知道该怎么回。

    容晓晓听得有些想笑,“这就是典型的偏科吧。”

    她挺理解大队长发愁的点,焦港可以对养猪不熟悉,其他地方谁不知道该怎么养猪?无非就是没有一个让猪长肉的法子。

    但不熟悉归不熟悉,不能全然不懂。

    不然等真的去讲解的时候,人家一个特别简单的问题问出来,焦港什么都答不出,就真的有些尴尬了。

    别人也会质疑,他们是不是真的有办法让猪增肥。

    毕竟让猪增肥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见到成效的事。

    就算他们这边有前例,但远处的生产大队又没有亲眼见到,他们总不能扛着四头肥嘟嘟的猪一同去讲座吧?

    怎么着,都得稍微知道一些。

    “讲解的事今年肯定办不成,也赶不上日程,在这期间就让焦港多学习学习吧。”容晓晓说着。

    天气冷再加上今年的猪都快出笼,就算现在开始增肥喂养也没法见到成效,还是得等明年领小猪后。

    正好有一个时间差,让焦港先学习学习。

    “怎么学?让罗根妈教他?”

    在容知青没来之前,猪圈那边都是罗根妈在打理。

    原先是真觉得她养的猪不错,虽然出笼的时候也就两百斤不到,但好歹没养死。

    要知道,其他大队好些人没照顾周到,还不到出笼的时候猪就死了。

    这种病猪还不能吃。

    外省有一个大队不舍得丢掉病猪,就在大队弄了大锅饭,结果全大队的人都中毒,死了好些人。

    在那之后,公社的人就亲自前往各个大队,禁止吃病猪。

    就算公社的人不交代,罗建林也不敢吃。

    好在他们大队的猪养得不怎么样,但没死过。

    这么说起来,罗根妈确实能教一教。

    容晓晓想了想,她问道:“大队长,你知道焦港家里人的电话吗?”

    “知道。”罗建林点了点头。

    不止焦知青,其他知青家里的消息他这边都有。

    就是以防出了什么事,好直接和那边人联系。

    “那你就给他们去一个电话,就说焦港明年会进行全省的养猪大讲,如果讲得好,说不准就不是全省而是全国了。”容晓晓嘴角带笑,“尽量夸着些,相信过不了多久,焦港就能收到很多关于养猪的相关书籍了。”

    知子莫若父,焦爸爸怎么可能不知道自己儿子有几分本事?

    高兴儿子出息的同时又担心他会不会砸了场子。

    自然想着念着给他多补补课。

    容知青这么一说,罗建林瞬间懂了,他决定明天就去一趟镇上。

    眼瞅着前方来了人,容晓晓微微上翘的嘴角抹平,来的都是容姓人,能想象到等会这边会发生什么。

    她是挺爱热闹。

    但这种热闹看得人心中憋闷,是真的不想在这里久留。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