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46章

    可听着听着,就有些不乐意了。

    罗建民这小子实在是不会说故事,说的干巴巴的不说还啰里啰嗦,听的是越来越没劲。

    这不,就有几个婆子开始说些损话了。

    一旁的朱婆子不乐意,“我家小子怎么就不行了?他要是不行能让媳妇怀上孕,再有几个月他可是要当爹的!”

    “嘁,谁知道是不是瞎猫碰上了死耗子。”

    “就是,你瞧瞧他这身形,那是一点料都没。”

    “……”罗建民通红一张脸,实在是受不了这些大妈的荤段子,连忙告饶着:“婶婶们,求求你们别说了,我好好说还不行吗?”

    “行了行了,你们一个个的嘴巴真的是没把锁,也不看看这里都有谁,是能什么话都能往外说的吗?”马婆婆白了这些人一眼。

    等她的话一说完。

    容晓晓就能感觉到很多人的视线,但她是什么反应都没,仍旧保持着原先的姿势和表情,就仿佛自己根本就没听明白她们在调侃什么。

    这个时候一定要保持冷静。

    要不然有些人会越说越起劲。

    她倒是无所谓,反正说不到自己身上来,真的有人那么不识趣,那她也不介意反口还上几句。

    容晓晓这边承受的住,马上就要当爹的罗建民可承受不了,这些婆婆们的战斗力实在是太强,而且他一个晚辈也不可能像和兄弟们那样说混话的回敬过去,这个时候面色已经通红。

    朱婆子哼声:“你们得知道,我家建民那可是为了大队被人扣押了一整个晚上,他也是运气好没被打,但白知青找到我的时候,可是把种种后果都给我说了一遍,还说如果我不答应,就趁着晚上将人给救出来。”

    这时,她瞬间挺起胸脯,“为了大队,我家建民挨一顿打又能如何?要不是他为大队牺牲,你们以为这件事能这么轻轻松松就解决了?居然还在这里嘲笑他,你们摸摸自己的良心,是不是太不应该了?”

    “……”

    “……”

    场面突然有些安静。

    这么一想还真是哦。

    想想看,如果换做是他们家的人,能冒着自家人被揍的风险同意白知青的计划吗?

    有可能也会吧。

    可现在不管怎么说,罗建民这小子确实是立了功,这个时候嘲笑他不行,好像是有点过分了。

    “哎哟,我这张臭嘴,就是随便说说。”一个婆子拍了拍嘴,面上确实流露出不好意思的神色。

    “建民可千万莫怪,其实你蛮行的,不像我家小子,硬是结婚三年了还是没点动静,他比你更不行呢。”

    这位也是够捧场了。

    都把自家儿子拉出来踩了两脚。

    听着连声的夸赞,罗建民更承受不住了,赶紧将话题转移过去:“韦家几人被抓了,随行的公安同志都说了,韦家少说都得坐几年牢,其他人几个月到一年不等。”

    这一下,整个小棚瞬间热闹起来。

    “坐牢了?”

    “还真的坐牢了?我以为这件事也就说和说和,他们不一定有什么处分呢。”

    “怎么,还同情他们?这群臭崽子就该坐牢反省反省,这要是被他们闹到赔钱,那我心里这口气实在是出不来,恨不得直接拎着棍子就打上七岔路大队。”

    “谁说我同情他们啊?就是觉得奇怪,以前也不是没闹出这种纠纷,但是这次怎么就坐牢了?”

    虽然韦家等人的处分让他们十分满意。

    恨不得直接鼓掌庆祝。

    但确实也是像这人说的这般,为什么这次就直接坐牢了?

    “他们拉去的一板车砖块那可是价值五十多块钱,再来公安同志以及公社的干部们都是亲耳听见,韦家扬言敲诈勒索一百块钱,还要咱们再赔他们一车砖。”罗建民不等他们去问就赶紧把事情说了出来,就怕有人又说自己不行,“这事可不仅仅是简单的民事纠纷,涉及到的数目太大,更何况韦家的同伴可是当场认罪,所以他们根本逃不了。”

    说起来他其实也被惊到了。

    怎么都没想到,这件事并没有轻轻放下,而是所有犯事的人都受到了应有的处分。

    当时公安要将人带回去时,韦家几人是哭天喊地,瞧着要多可怜有多可怜,不过七岔道大队的一些人居然完全不同情,甚至还轻声骂着活该。

    包括一个眼熟的人。

    那个十来岁的孩子。

    说自己不是小偷的人。

    当时好奇的打听了下,才知道这个小孩居然是韦家的亲生儿子,只不过这人真的不配当父亲,小男孩就是被打到长大,韦家身为人夫、身为人父,不想想承担家里的责任,只知道自己吃好喝好,完全不顾家里死活,那小男孩瘦的不行,听说年前的时候还差点被饿死。

    还是他妈妈跪在大队长面前苦苦哀求,才求来几口饭。

    日子肯定极为难过,所以在韦家要被抓走时,站在人群中的小男孩非但没有惊慌,反而还笑了起来。

    嘴角咧得老高,任谁看着都能看出他的好心情。

    罗建民有些唏嘘。

    可后面的事让他顾不上多注意这个小男孩。

    一开始他不明白为什么那些人突然一下子就坦白,后来在回来的路上才知道,原来这一切是大队长和知青屋那边协商来的安排。

    不过就是一个表情,就让黄海立马溃不成军。

    他这边一开口,其他两人也跟着将事实说了出来,只有韦家一个人还在苦苦坚持。

    可谁会信他的话?

    那个时候七岔道的大队长还站出来打圆场。

    说都是误会,他们这边愿意赔偿任何损失,砖块的钱也不让退,这件事儿就这么了了。

    当时罗建民还以为这件事真就解决了,拍拍屁股各回各家,他们也算是没吃亏。

    “你们是不知道,那个时候白知青突然站了出来,扬声说着这个亏红山大队不能白白吃了,她要反告韦家等人敲诈勒索,以及七岔道大队知情不报,任由这件事的发生。”

    “哗!”

    “连七岔道大队都告了?”

    “我的妈呀,我的鸡皮疙瘩都冒出来了,这还是咱们公社头一个被告的大队吧?”

    “白知青可真厉害,要是我可不敢在七岔道大队说这种话。”

    将一个大队的告了!

    这是他们连想都不敢想的事。

    可偏偏白知青就这么做了。

    真的是……爽到炸了!

    要说七岔道大队的人完全不知晓,那绝对不可能。

    尤其是他们大队的大队长,能说出那么不要脸的话,还说什么误会,自己大队的社员是什么品性他难道还不知道?

    无非就是不作为、不想管,任由这件事发生而已。

    其实这种事在以前也不是没有过。

    大队和大队之间的分歧,很多人都会选择自保自己大队的社员。

    要是一些小事也就算了。

    可要是闹得太过还要护着,那就真的是恨得牙痒痒,却又无能为力。

    最后只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可这一回不同。

    整个大队都被告。

    想想就够刺激的。

    此时的容晓晓也不由露出了一丝笑容。

    女主这一手玩的可真漂亮啊。

    其实就算这么做了,七岔道整个大队也不会真的被抓或者受到处分,但是这么一来以后谁还敢闹事?

    连大队都敢告,更别说个人了。

    而且闹事的主犯可是真的去坐牢,这种震慑力谁不惧?

    容晓晓真的好后悔。

    早知道会来这么一手,就算是天不亮就得起床前往七岔道大队她也能忍了!

    这么大的热闹她居然没能到现场。

    真的是这一年最大的憾事之一了!

    第143章

    这件事做得真的很漂亮。

    几乎是一炮打响了窑洞的名声,周边十三个大队外加镇上的人,但凡会八卦一些的人,那绝对听说了红山大队窑洞的事。

    要知道,这绝对是整个省城头一回发生的事,传到哪里都让人惊呼一声,跟着询问事情的来龙去脉。

    这件事,影响是真的很大。

    还有专门的干事下来调查,虽然七岔道大队最后没落到什么处分,但也是彻底打消了一些想要来浑水摸鱼的人。

    同时也是因为这件事的影响,势必会少了一些单子。

    手段到底太厉害了,难免会有一些人不敢接触,毕竟也不止窑洞这边一家烧砖的地方,水泥厂现在就算买不到,开春后还是能买到砖块,不过就是缓上几个月,还是有些人不想招惹麻烦,愿意多等等。

    但这些并没有影响到红山大队的生意。

    本来他们的生意就是供不应求,白曼之所以会有那个主意,也是因为她从大队长那里等来了一个消息,这个消息更让她有底气这么做,毫不畏惧。

    那就是锻造厂给他们窑洞下的大单子。

    虽说是供不应求,他们这边在短时间内没法烧制出锻造厂需要的砖块,但对方也愿意等,并在隔天将订购单子签了下来。

    有这么一个大单在,真的是给足了他们勇气。

    所以才有了一个既能震慑住人又能把名气打出去的办法。

    就算有那么一些小瑕疵也不要紧,只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总会抹平一些人心中惧怕的情绪。

    反正不管怎么样,对于红山大队来说,绝对是一件大喜事。

    连着几天的忙碌,夜里商量、白日跟着应付调查员,白曼这两天累得不轻,到底还是病倒了。

    好在就是轻微的感冒,吃了药休息两日也就好得差不多。

    这日,她刚从屋子里走出去,打算去窑洞那边看看。

    刚走了一段路,就觉得有些不对劲。

    眉头轻轻蹙起,白曼又没察觉出到底哪里不对劲,直到有两个婆子一脸热情的走了过来,还不等对方说话,就想明白了。

    今日遇见的一些人。

    都显得格外的……热情亲切?

    “白知青,你病好点了?”

    “瞧这张脸蛋都瘦了不少,显然受了大罪啊,是不是冷到了?我这里有个暖水瓶,你带在身上保保暖。”

    “这女人家就是怕冷些,过不久就得烧柴,你家准备柴火了没?等下午我让孩子爷爷给你送一些过去,尽管着烧,要是不够就直说,我那里多备了不少。”

    “对对对,天气转凉你又刚刚病好,可不能喝凉水,我记得你现在住在方妹子家隔壁吧?你要是没空的话就让她帮着把炉子烧着,每天都得喝温水……”

    一声接着一声,白曼都有些没缓过神。

    是真的很恍惚。

    活了两辈子了,她在红山大队生活了那么多年,可不管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和生产大队的社员们都走的并不是很近。

    互相都认识,但很少会凑在一起说话。

    见了面也不过就是互相点了点头,要不就是随意说上几句便各自离开。

    以往看到容晓晓和焦港和社员们相处时,要说完全没感触那肯定是骗人的。

    那时候就感觉人和人之间的差别可真大。

    她用了十几年的时间都没和红山大队的人打成一片,可这两个人来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彻底的融入了这个圈子。

    多少有些羡慕。

    她只身一人来到这里。

    在窑洞没成立之前,大部分的时间都是一个人在生活,一开始没有感觉到,可时间长了之后多多少少都会感觉到一些孤单。

    可那个时候,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对比孤僻的她,另外两个人就显得要更招人喜欢,白曼没有尝过这种滋味,原先以为羡慕的同时又不会太在意。

    可真当自己成为众人的焦点。

    那种感觉真的会让她很是无措,一时之间都有些反应不过来,只觉得脸颊上慢慢在发热。

    不仅仅是这两位婆婆。

    从住处一直到窑洞大概是十五分钟的路程。

    就算腿脚再慢一些,二十分钟之内怎么都能走得到。

    可今天却一直磨蹭到了四十多分钟。

    因为一路上遇到了好些好些人。

    以前遇到这些人的时候,都是互相点点头算是打过招呼,这一回她还没反应过来对方就直接走上前说着话。

    大部分都在关心她的病好了没有。

    有一些人还直接往她手中塞着东西。

    白曼本来是空着手来到窑洞的,等她到了的时候,手上多了一个暖手瓶,一块绑在额头上保暖的帕子,两个水煮鸡蛋和一块玉米饼,还有一瓶祛寒的姜糖水。

    这些都是为她准备的。

    “这是马婆婆给你的吧?她前两天就往这边送,不止给了你还给了我们。”陈树名指了指一旁的大桶子

    里面装着的都是早上煮好的姜糖水。

    这些天越来越冷。

    喝一点姜糖水整个身子都觉得暖和。

    白曼点了点头,嘴角的幅度不由自主的上翘了一些。

    她可没说,她手中的瓶子中放的红糖要多不少。

    马婆婆可是说了,专门给她多放了一勺。

    家里的孩子闻着香馋得都快流口水,硬是没给他们尝一尝,而是专门给她准备的。

    这种特例,是真的让人心中忍不住高兴了一些。

    同时也让她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家人。

    也就只有自己的家人才会在她生病的时候这么关怀她。

    尤其是她妈妈。

    每次感冒发烧的时候,妈妈都是急得团团转,夜里不住的换帕子给她降温,见她精神头稍微好一点后才会松口气。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