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35章

    真的是被打怕了。

    那婆娘根本不讲道理,进门就开始揍人,揍到苦苦哀求都不停手,一直打到她满意为止。

    这次见儿子端着一碗红烧肉回。

    他们家没一人欢喜,而是慌……慌得要命,都想着赶紧将红烧肉还回去,结果人就上门了。

    被低吼的段耀祖什么都没说。

    这会已经钻进床底,紧紧挨着最里面生怕自己被扯出去揍。

    他也好慌啊。

    再说他也不是抢来的啊,正巧着在街上遇到人,闻着他碗里的肉香,忍不住就多说了几句,还没反应过来,装着红烧肉的碗就到自己手上了。

    还没想明白怎么过来的,再抬头吴平祖就不见了人,当时就吓得他赶紧跑了回来。

    ‘咔嚓’一声响。

    这时房门被打开的声音。

    段父目瞪口呆,“谁,谁去开了门?段春!死丫头,又是这个死丫头开了门!!!”

    恐慌中,听到了迈步走进来的脚步声……

    一声又一声的惨叫声传来。

    段春坐在台阶上,双手撑着下巴,完全不为家人被揍感到难过,甚至嘴角还忍不住上浮起来。

    她没有吴阿姨那么厉害。

    在家从小到大都只有挨打的份,即使现在已经满了十六岁,还是打不过他们,最多在被打的时候选择往外逃。

    可吴阿姨不同。

    一人战那么多人,还能压倒性胜利。

    真的是她最最最最佩服的人,没有之一。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吴传芳才走了出来,一手端着红烧肉一手拿着个香肠,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还得让他们补偿一些。

    刚下了台阶,她就道:“段春,去我家吃肉。”

    “好嘞!”段春立马答应,还上前帮她拎东西。

    瞧着这么机灵的小丫头,吴传芳没好气的白了自家的儿子一眼,连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都不如,真的是白活这么多年了。

    不过说起来,整个段家中她最喜欢段春这个孩子。

    别看只有十五六岁,但她比一些成年人都来的通透。

    这个年龄就已经为自己的人生做好规划,甚至还帮了段月不少,段月怎么好端端在差点悔婚的时候又背着小包袱一人进了吴家的门?

    一开始她不懂段月怎么就突然想明白了。

    后来才知道,背后是段春在给她姐姐出谋划策。

    就连先前几次和段家打交道,帮着开门递棍子的都是这个小丫头。

    来往几次后是越来越喜欢她的脾性,更多次邀请来家里玩。

    这个亲家,她认了。

    “吴阿姨,下个月我就没法再去您家了。”段春挨在她身边,还有些稚嫩的小脸蛋上带着笑意:“我前天去报了名,下个月就要下乡当知青了。”

    “你主动下乡?”吴传芳有些惊讶。

    不过转头想想,其实下乡是段春最好的选择。

    不然一直待在这里,始终摆脱不了糟心的家人。

    “嗯。”段春点着头,旁人对下乡会忐忑不安,而她却抱着更多期待,“知青办的叔叔阿姨说,如果我积极响应,便能让我自己选择一个方位,我一直想去南边看看,听说那边有大海,我还从没见到过大海呢。”

    吴传芳沉默了两秒,轻轻道:“是好事。”

    段春脸上的笑意更深了一些。

    吴传芳跟着道:“一个人上路得警惕着些,万事都别逞强,要是遇到不好的事就只管找公社,告状不是一件丢脸的事,实在是不行就大闹,闹到谁都不敢惹你。”

    这番话她曾经也跟两个女儿说过。

    现在转送给段春。

    紧跟着她又说起了两个女儿的事。

    二女儿的果酱小作坊,小女儿的网鱼、猪圈、锻造厂,在说这些话时,带着显而易见的骄傲感,紧跟着道:“所以你看,下乡也不一定只能干农活,你要有想法,当地又有条件,也完全可以为生产大队付出其他的努力。”

    “姐姐们好厉害!”段春听得双眼发光,她完全没有想到下乡还能做这些,甚至已经做好了干苦力的准备。

    “并不止她们,还有很多类似她们那样的知青。”吴传芳一手搭在段春的肩膀上,轻轻拍了拍,“不过阿姨相信你,不管在什么地方,你一定能过得很好,最少比现在好。”

    段春重重点着头。

    眼眶有些湿润,强忍着没落下。

    她深深吐了一口气,换了一个不感伤的话题:“吴阿姨,有一件事我一直不明白,您明明可以收拾得他们不敢再来,为什么总会留有余地,让他们没过多久又起了贪心。”

    她口中的‘他们’自然是段家的那些人。

    以吴阿姨的手段,真的可以一次性解决,不像现在,最开始几天会恐惧,但随着恐惧慢慢消失,又死灰复燃闹上一闹。

    吴传芳想了想,很诚实的回答,“因为很无聊。”

    真的很无趣。

    以前还有一份工作,还能将精力放在工作上,再加上四个孩子都在家,这个一点事、那个一点事,每天几乎没闲下来的时候。

    不像现在。

    工作没了,四个孩子离开了三个,就算多了一个儿媳,但吴平祖小两口真的太闷了,闷到她真的不知道该干些什么。

    好在有段家时不时来闹一闹。

    揍揍人,也算得上是一点小乐子。

    不过这天晚上,容水根给了她一个天大的惊喜。

    吴传芳听到后,整个人差点蹦起来,重复着问道:“你说真的?厂子里真给批了?!”

    第130章

    吴传芳真的很高兴。

    高兴的当下就一把搂住老容,“那咱们什么时候上路?早点出发吧,趁着冬天来临之前赶过去,正好去那边猫冬……不行不行,时间太赶了,我还想着给她们姐妹准备点东西,还有姐姐,

    第一次见面怎么也得准备见面礼。”

    吴传芳正想着要带些什么物件过去,容水根一张老脸臊得通红,连忙将她的手拉下来,别扭道:“孩子在呢。”

    吴传芳直接白眼一翻,一巴掌拍在他的肩膀上,“一大把年龄了,还害什么臊,再过两年你都能当爷爷了。”

    这么一说,一旁的段月就忍不住将手落在腹部。

    她嫁进来也有半年多了,但现在一直没消息,婆婆这话也不知道是不是说给她听得,决定晚上拉着自家男人努力努力,争取早点让公公婆婆抱孙子。

    “咳咳。”容水根轻咳几声,然后说了关于批假的事。

    批假容易,他自豪一点的说,自己现在是机械厂的七级锻工,虽然还不算最高等阶,但也算得上厂子里的骨干技术工。

    进厂这么多年,一直都是勤勤恳恳干活,一年四季很少请假休息。

    现在请了一个月的长假,厂子也不会卡着他,甚至还会各种嘘寒问暖,来询问他是不是有什么难处,身体是不是有什么不适。

    难的是一路向北的介绍信。

    现在可不是一句探亲的理由就能批到条子。

    如果没有正经的事,很难远行。

    最开始,容水根想着如果厂子里不好批探亲,那他就找一个看病的理由,去北方的城市看病治疗。

    为此他还专门托了关系,看能不能先在医院弄一个病例条。

    结果还不等他开始计划起来,就先得到一个好消息,“老程跟我说了,晓晓所在大队附近的城镇有一家厂子急需技术工种,他们弄到一批最新的设备需要修复,召集二十个六级以上的技术工,如果我需要,便能将我的名字报上去。”

    “那我呢?”吴传芳第一个反应不是高兴,而是眯眼。

    如果这老头子要将她抛下,那她绝对二话不说一巴掌拍过去。

    “你当然跟我一块去。”容水根瞧着她的眼神就知道她在想什么,当下道:“老程说会给我一个随行人的名额,到时候你跟我一块去,每天还能拿一些补贴。”

    吴传芳一听恨不得马上去收拾行李,“那什么时候动身?”

    “不急,人员还没凑齐,还得再等等。”容水根也是特别高兴。

    说来也是巧合,偏偏就在红山大队附近,车程不超过两个小时。

    不过这件事对于他来说是大好事,其他技术工却不觉得。

    大老远的跑那么远,而且一去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虽然路上有相关补助,但也不会特别高。

    其他人知道这个消息,根本不愿意报名,你推我我推你,到现在定下来的名额不到三个。

    所以,几个大厂在短时间内都凑不齐二十个名额,“不过也不会很慢,这个月底之前差不多就能动身,那边也急着要人,再推也不会推得太久。”

    吴传芳一听,当下坐不住了。

    离月底也就二十天不到,她还得准备好些东西呢。

    不仅仅给女儿们准备,那边冬季那么冷,他们自己也得准备两身厚实的棉衣,这些物件肯定不是想买就能买到,她还得多去问问,看能不能换到票。

    也不管现在是不是太晚。

    吴传芳就直接出了门。

    她先是去找了自己结交的姐妹们,紧跟着又打算去吴平安那边,他的岳丈是屠夫,要想获得物资比寻常人来得容易。

    有时候她是不得不佩服自己这个三儿子。

    给自己找了一个好人家,入赘过去能少吃好几年的苦,至于会不会丢脸,这根本不是他在意的事。

    “吴妹子?”

    正走在街上,身后就传来一声喊。

    吴传芳转头望去,一下子就认出这人是谁,“陈大姐,你怎么会来这边,真是太巧合了,难不成也是来替谁做媒?”

    她见的这人不是别人,正是最初替晓晓做媒的媒婆。

    这让吴传芳忍不住回忆起那个时候的事,如果当时遇到合适的对象,晓晓应该就不会下乡了。

    只是想想晓晓现在的生活,她又觉得当时没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也不差。

    “是呀,就在前面那条街,两个年轻人挺般配。”陈媒婆笑着,还示意着手中的篮子,“那家人满意的不行,硬给我塞了不少干粮,拎得我手都麻了。”

    吴传芳笑着,奉承道:“陈大姐你人好,不然当初我也不会找你为我家晓晓做媒了。”

    这话是真不假。

    当时想着让晓晓相看,以嫁人的方式留在这里。

    可就算嫁人那也不能随便嫁,是她多方打听才找到的陈媒婆,因为这人的口碑是真不错。

    “你一提起这个我心里就气啊。”陈媒婆是真的很气,不然也不会一直记到现在,“我最后说得那位同志是真的不错,腿上是受伤了,但医生也是真说了养养就好,而且对方还是退伍的军人,模样长得又特别俊……”

    说着,她从兜里掏出一个相册。

    这是她当媒婆的习惯,出门都会带着相册。

    只是相册里面的照片都会时不时更换,一些确定关系的人,就会将照片还回去,留下的都是还在相看中的人。

    不过,有一个特例。

    就是她现在说得这个人。

    那人并没有再继续相亲,听说人也去了其他地方,只是她觉得那位男同志是真的长得俊俏,再加上多少有些遗憾,就一直贴在相册中。

    陈媒婆一边拿出来一边道:“你看看,当时是因为身份特殊的缘故,不好和你多说一些,本想着让你女儿见见人,两人多多相处再自己了解,可谁能想到,偏偏跑出来一个闹事的人。”

    吴传芳接过照片,看了一眼后就挑起了眉头。

    不过她硬是没夸,还略显有些撇嘴:“也还行。”

    说得很不由心,反正她不想夸。

    这人长得再好看也不可能成为她的女婿,干嘛去夸别人。

    “是吧?”陈媒婆只当她夸了,她哼声道:“而且我打听清楚了,那个闹事的人也没好下场,这位男同志当时绝对没有对象,只不过长得好又优秀,难免有几个追求者,其中就是闹事者的堂姐,她自己傻乎乎的被人当枪使……”

    陈媒婆在说什么,吴传芳并没有认真听。

    视线落在这张相片上,上面的年轻人一身军装英姿飒爽,配着英俊的容貌显得格外精神。

    想想,要是这位年轻人能成为她的女婿也不错。

    就是可惜,到底还是错过了……

    容晓晓这会倒是挺开心的。

    办好一切手续后,就能带着二姑出院。

    紧跟着送给二姐一个大惊喜,将打好钢印的自行车送给她当做新婚礼物,再然后……被二姐抱着哭了一场。

    分别的时候二姐是满脸鼻涕和眼泪,容晓晓掏了掏,只能掏出林知青的那块帕子给她擦脸,最后还被二姐给带了回去。

    回程的路上,容晓晓照顾二姑之外,还得想想怎么赔林知青的帕子。

    光回一个崭新的布料好像不太够。

    要不,在上面绣上两朵花?

    可惜她的手工活不太行。

    缝缝补补勉强能做到,但绣花真的不行。

    一路回到大队,容晓晓都没想到该不该在上面绣花。

    只知道等回到家后,耳边全是丑牛的声音。

    “奶奶,你能看见了吗?”

    “奶奶,你有看到丑牛吗,是不是还和以前一个样?”

    “奶奶,这是玉米饼,你还记得玉米饼的样子吗?”

    “奶奶,这是……”

    打从容婆子回到家,丑牛就一直没闲下来过,尤其是知道自家奶奶的眼睛已经能看到东西,那就更欢了。

    哪怕容婆子这会眼睛上还蒙着一块布条,就算睁开眼睛也看不到东西,但丑牛还是把一件又一件的东西拿过来,想让奶奶先熟悉。

    陈婆子也跟着过来了,先是稀罕了一番,紧跟着又在为老姐姐高兴,看着丑牛一遍又一遍的凑过来,她好笑道:“以前可没见丑牛这般高兴,瞧瞧他,走路都快蹦跶起来了。”

    容婆子也被感染到了。

    她伸手落在眼睛上,要不是晓晓极力阻止,真的会迫不及待的将布条摘下来。

    “奶奶,你千万别摘,姑姑说了要等几天。”丑牛挨着奶奶,将她的手往下压,“不能着急哦,你要乖乖听话。”

    他也很想奶奶马上就见到他。

    但是姑姑说了,不可以着急,太着急奶奶的眼睛就有可能没那么好,所以得等着。

    容婆子抓着他的手,缓声道:“好。”

    丑牛又耐不住起来,欢喜着往外跑,“我要去告诉虎娃子和招弟,他们肯定也会很高兴。”

    得到了首肯,便又蹦又跳的出了门。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