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之前住在知青屋的时候,用水都得大老远去挑,洗衣洗澡那是特别的不方便。可在这里就不同,先不说整座院子就在小河的上方,直接吊个桶子下去就能打起河水。
就说说后院专门打的井,是越用越觉得这口井实在太方便了。
据二姑说,为了打这口井当初老祖宗还十分舍不得,现在她是真觉得老祖宗这笔钱花的值。
容晓晓不在意会弄脏衣服,手上一边拿着工具正铲平泥浆,一边问道:“听大队长说你们现在是在玩具厂上班?”
“对,我们都在玩具厂当临时工。”罗冬说着不由停下手中的动作,容知青主动提起玩具厂的事让他觉得格外慎重,脑子里先过了一遍,才开口说道:“我进厂差不多两年的时间,大部分时间都在拆卸组,不过要是忙起来也会临时调动。”
只是因为手中没技术,哪怕调动也都是干一些力气活。
罗冬的话说完,陶宏便也介绍起自己:“我和罗冬不在一个车间,主要工作就是搬运。”
容晓晓有些好奇,“玩具厂都生产些什么玩具?”
她上辈子出生在九零年代中,因为家庭的缘故年幼时期都没什么玩具,唯独记得的是一个棕色毛毛熊,看起来憨憨的,还特别爱掉毛。
好几回搂着它睡觉,第二天早上不是床上多了一些棕色的毛,就是吃了一嘴巴的毛发。
可即使如此她还是特别喜欢它。
因为这是有意识开始,她唯一一个玩具,特别特别珍惜。
那时候她还曾偷偷许过愿,想着等长大之后挣到钱她要给自己买一屋子的玩具。
可真当自己能挣钱之后,在忙碌的生活中她都已经忘记了自己年幼时候的梦想。
如果不是这次提起了玩具厂,她都快记不得这件事了。
“我们厂子主要经营的是铁皮玩具,一共有三个生产线,除了铁皮玩具之外还有少量的木质玩具。”
容晓晓挑了挑眉,“铁皮青蛙?”
这个她知道,按钮后一跳一跳的青蛙,一直到成年后都还能看到它的身影,经久不衰啊。
“那没有。”罗冬摇了摇头,一一介绍起来:“主要生产的是发条铁皮公鸡,听厂里人说,正在计划着该怎么让这只公鸡多一些功能,提升它好玩的程度,除了这个之外还有一些不带发条的铁皮玩具……”
玩具厂的玩具品种并不多。
本来玩具厂就不大,在两年前厂子里也就几十人外加一条生产线,也是多亏了新上任的副厂长,在这两年来费了老大的劲才从海外拉进两条旧的生产线,也让玩具厂的员工整整翻了两三倍。
厂子里的主要品种就是发条铁皮公鸡。
除此之外就是一些光架子的铁皮玩具,这一类玩具每年都会根据不同的形式来改变外观。
这类销售量算不上好但也不差,所以一直保留着。
除了这两类铁皮玩具之外,再有的就是一些木制玩具。
一旁的容婆子听到这里,便主动开口说着:“玩具厂都是一些好人,每年大队长都会从厂子里接到一些手工活派发给我们,也是多亏了这一些活,才能拿到钱换些粮食。”
不仅仅是她,大队里的一些困难户也能接到一些手工活。
这些钱虽然不多,但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那都是救命钱。
正是因为这些钱换来的粮食才不会让他们饿死。
“我爸就是搭个线,主要还是陆叔人好,要不是他的首肯这事也办不下来。”罗冬知晓这件事的一些内幕。
这些手工活其实很简单,一些老爷子老太太们摸索个几天就能学会,所以根本没必要分配给周边的生产大队,厂子里的工人就能弄好。
再来像这类木制玩具的销售量根本就提不上来。
舍得花钱的家长不会给孩子买一个木头玩具。
同样不舍得花这个钱的家长,哪怕价钱再低,比起花钱他们宁愿自己找个木头来雕。
所以这类玩具一直处于不盈利也不会亏损的阶段。
厂子里早就有人提议将这类玩具停产,没必要折腾下去。
这个建议听着是有些道理的。
但最后是陆叔力排众议,坚决保留了这个项目。
原因也简单。
玩具厂现在没有能力收购第四条生产线,如果将木制玩具停产,那所有涉及木制玩具的工人们又该何去何从?
工作肯定还是会有,但很有可能会降薪调到其他的部门,使得其他部门的员工数量超额。
再来,也是因为派发出去的手工活。
这些手工活全都是分发给周边生产大队的困难户,每年下来到手的钱确实不多,可在关键的时候真的能救命。
也或许还有其他原因,罗冬只是玩具厂的临时工并不太清楚厂子里重要的决策,他只知道陆叔的这些决定绝对不是因为想为自己谋划什么钱财,而是出于好心。
这些话他不好直接说,只能在容婆婆主动提起时,让她们知道大部分的原因都是因为陆叔的好心。
容晓晓以前也有听二姑提起这件事,现在算是知道是谁第一个牵的线。
同样大概了解玩具厂的情况之后,也算明白为什么罗冬两人对缎工的技术这么在意了。
缎工简单来说就是操纵锻炼金属的工作。
正好是铁皮玩具厂需要的技术工人之一。
罗冬本来还想着容知青继续问下去,但只见她点了点头后就再也没开口。
心中有些急切,正犹豫着要不要主动一点时,突然听到院门外响起稚嫩的哭喊声。
他这边还没反应过来,就见后院的丑牛突然冲了出来,快速的朝哭声那边跑了去。
一旁的容晓晓见状,想都没想也跟着冲了出去。
罗冬这下没犹豫,对着上屋檐的陶宏道:“你在这边照顾一下容婆婆,我出去看看。”
“行,你过去护着点,这边交给我。”陶宏站在屋檐上看的远,远远就能看着一个小女孩一边哭一边跑,瞧着她跑的方向,好像就是这边。
他先放一下手中的活,踩着梯子下来走到容婆子身边,“婆婆,你这是在编竹筐?要不要我来帮帮忙。”
“不用不用,你坐着歇歇喝口茶。”容婆子看不见,但她听得见。
一听就知道这是谁的哭喊声。
心中微微一叹,那孩子投生到这样的家庭,真的是遭了大罪。
边哭边跑的不是别人,正是招弟。
丑牛第一时间就冲了出去,也不知道从哪里顺手捡来了一根棍子,冲到招弟身边就将她护在身后,狠狠瞪着前方的人:“你不准欺负她!”
张嫦没好气的瞪着他,恨不得直接上前把这两个小崽子给撕了,可一看到他们身后走来的几人,最后到底是憋着气转身离开。
在离开之前还忍不住放了狠话:“赔钱货,你只管躲,躲得了一天我看你能不能躲一辈子,等你回到家我就让你好看!”
说完,便跺着脚离开。
瞧着她的背影,跑得还挺快。
其实张嫦倒不怕丑牛这个小崽子,一个小崽子就算是拿着一根长棍,她总不会连个小崽子都收拾不了。
以前在没人的地方,她不但打过招弟,就连丑牛和虎娃子也是揍过。
反正揍就揍了,一个家里只剩下一个死老太婆,一个家里就一个傻爹,就算她揍了他们家的孩子,也没人会上门找麻烦。
可现在不同了,丑牛突然冒出一个表姑姑。
要是普通的知青也就算了,容知青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真要发生争执大队里的人肯定都不会站在她这边,而是会为容知青出头。
不过那又怎样?
现在丑牛能护得住招弟,招弟要是回了家,她在家里打自家的孩子,总没人能说什么吧?
她就不信那个赔钱货一直不回家。
“哎哟,这张嫦怎么这么狠心,对一个小孩居然能下这么重的狠手!”陈婶子听到哭声也出了院子,一看招弟脸上的巴掌印她是又气又急,蹲下来给她擦着眼泪,安抚道:“不哭不哭,没人敢打你了,告诉婆婆身上还有没有其他伤?”
招弟哭的打嗝,“呜呜……她、她不给我饭嗝……不给我饭吃。”
招弟不怕疼,被打对于她来说那是家常便饭。
她最怕的是没饭吃,饿肚子比挨打还要难受。
“妹妹不哭。”丑牛凑到她耳边,小声地道:“等会去老地方,我给你烤红薯吃。”
要是以前这么一说招弟保准会笑着点头。
可这会儿,她反而哭得更厉害,“她以后不让我出门……我以后、呜呜呜就没红薯吃了。”
容晓晓半蹲,伸手摸了摸她的脑袋,温和道:“不急,你说说发生了什么事,咱们大伙一起商量好不好?”
“对对对,表姑姑老厉害了,她肯定有法子!”丑牛被她哭的冷汗都溢了出来。
招弟这才吸了吸鼻子,没再嚎啕大哭。
一行人牵着她的手走进院子,容晓晓并没马上问她发生了什么事,而是先用温水给她擦了擦脸,紧跟着陈婶子又回家拿了一些膏药给她抹上。
“张嫦真不是个东西,还有那个二柱,二柱怎么说都是她的亲爸,居然也不管管?!”
要不是顾及招弟,陈婶子怕是早已经咒骂起来。
给这孩子抹药,就发现不仅仅是脸上的巴掌印,双手上还有被抽出来的血条,腰上也有被揪出来的淤青。
有新伤也有旧伤,显然这个孩子在家没少挨打。
“不是让你跑吗?”丑牛在边上急的直转悠,不住重复着,“她打你你得跑,不跑会被打疼的。”
此时的招弟正捧着一个馍馍,一口一口吃得特珍惜。
她摇着头,嘴巴都舍不得从馍馍上挪开,“不能跑哦,跑了就没饭吃。”
以前她也跑,跑了后妈就打不着。
可现在跑了再回去,家里就没她的粮食了。
虽然以前也不多,但好歹还能填填肚子。
容晓晓给她冲了一杯果酱水,果酱放得特别多,喝到嘴里满满果香味,招弟一喝就爱上了。
一口馍馍一口果酱水,等她吃完喝完才问起发生了什么事。
“她说我老是爱往外跑,以后不准我出门,让我给家里干活。”招弟舔了舔唇,一直舔到没甜味为止,特委屈道:“不出门我就不能去捡柴了。”
招弟跟着丑牛去捡柴这件事,其实知道的人不少。
在这个院子里除了陶宏之外,谁都知道。
陈婶子知道、罗冬也听家里人提起过,甚至还叮嘱他不要在外乱说,省得害了这些孩子。
丑牛和虎娃子还好,家里人知道也不算事。
可二柱和赵嫦不同,他们要是知道招弟在外面捡柴,那招弟以后肯定会一直捡下去,但换来的钱绝对落不到她手上,甚至恨不得她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干活,永远别停下来。
就算她能挣钱了,家里也不会对她好一丁点,还会觉得她之前落了不少钱,怕是连饭都不会给她吃了。
赵嫦那个人,对自己的女儿都狠得下心,更别说是别人的女儿了。
那是把自己亲生女儿当牛使唤,把招弟当畜生使唤。
满心满眼除了拼生儿子之外,谁也不会在乎。
“丑牛,你带妹妹去后院玩。”容晓晓说着,她对招弟家的事不是太了解,想着正好问问陈婶子。
但有些事不太好当着孩子的面问。
丑牛应了一声,牵着招弟就往后院去。
等两个娃一离开,一旁的陶宏就特不是滋味的道:“怎么还有这样的父母?我要是能有个女儿,那一定会捧在手心里疼着。”
罗冬跟着点了点头,“可不是吗。”
陈婶子怪异的看了他一眼,“陶宏我就不说了,怎么说人家也是娶了媳妇的,你连媳妇影子都没,就惦记要有个闺女了?”
她跟着打趣:“行,等会我就跟你妈好生说说,你这小子也该娶媳妇了。”
罗冬被陈婶子说的满脸通红,“也不是太急呢……”
第60章
招弟家的事,大队里不少人都知道。
就跟朱婆子宠着自己闺女一样,崔二柱一家那是重男轻女到人尽皆知。
招弟的亲妈之所以会去世,就是因为生了一个姑娘后,崔家的人觉得她没用生不出儿子,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一些偏方,弄得身子骨越来越差,最后在第二胎还没生产之前就一尸两命。
“她妈妈去世没几个月,崔二柱就娶了赵嫦进门,一开始的时候赵嫦还一副好人的模样,等她一怀上孕,真面目就摆了出来。”
陈婶子缓缓说着,“你们是没见她耀武扬威的样子,仗着肚子里的孩子那是把崔二柱一家拿捏的死死,对着自己的公公婆婆都能指着鼻子骂。”
不过那也是活该。
招弟妈妈没去世之前,崔家众人是没少糟蹋她,刚生下招弟就被赶去干活,大冬天还没出月子就去河边洗一家人的衣服。
那个时候不是没人瞧她可怜,想劝劝崔家的人。
但崔家人的嘴脸尤为的难看,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令人恶心。
后来赵嫦嫁进来,先是仗着大肚子拿捏住了一家老小,几次嚷嚷着要是他们不给钱、不听话就带着肚子里的儿子一起去死。
崔家盼了那么久的孙子,还真被她拿捏住了。
后来赵嫦生的是女儿,崔家闹得是天翻地覆,崔二柱的妈和赵嫦互相扯着头发打了起来。
一人被打的鼻血直流,一人直接打掉门牙。
结果最后还是赵嫦把他们一家狠狠压下去,家里不管什么重活累活全都归她的公公婆婆做,自己在家作威作福。
“崔二柱的妈后来还在大队抱怨,想着让人替她出出头,可谁乐意搭理她?他们一家受的苦何尝不是招弟妈妈原先受的苦。”陈婶子一脸嫌弃的道:“看着他们狗咬狗才痛快,谁乐意插手他们家的事。”
最开始,崔家说什么女人做点事怎么了?谁家女人不做事?
后来被赵嫦压住,就到处抱怨自己干得活多,大冷天还得去洗衣服。
敢情使唤自己儿媳可以,被儿媳使唤不行?
赵嫦确实可恶,但崔家人被人践踏也不会有人觉得同情。
唯一让人可怜的,就是招弟了。
“招弟出生后就没过上一天好日子,她亲妈走得早,去世的时候招弟才几个月大,崔家根本不管这个孙女的死活,渴了饿了也不管,就任由她在那哭,甚至还想着要将她丢给她亲妈娘家。”
陶宏听得吃惊,“崔二柱能同意?”
“为什么不同意?他巴不得呢,又娶新媳妇进门,以后想生多少个孩子都行,一个不讨喜的闺女,他恨不得直接丢出去。”陈婶子越说越气,“招弟要是有一个好外家或许都不会这么苦,可你们想想看,能将女儿嫁到崔家的人,又岂会是在意闺女的?那边也不是不知道招弟过得苦,但这么多年来没一次替她出头过。”
虽说现在嫁娶都是双方见个面,没什么意见就成了。
但也不是全然不了解,要是她闺女嫁人,她一定会想尽办法去打听对方家里的情况,了解全家人的脾性,要实在是不如意,肯定不会继续谈下去。
就算没招弟的事,崔家在大队的名声都不太好。
招弟妈的娘家要是稍稍打听下,肯定就能打听一些消息出来。
可最后还是将闺女嫁过来,还不是为了比其他家多了一两块的聘金。
“最后还是大队长瞧不过去,说这孩子要是出个什么事,就将他们一家赶出大队,直接上报公社他们虐待儿童,在那之后,崔家人倒是愿意给招弟一口饭吃了。”
“那为什么……”
陶宏不是一个爱凑热闹又爱听八卦的人,干活的地方也都是老爷子们,说得都是一些家长里短的事,或许是头一次听到这么匪夷所思的事,让他十分震惊,久久回不过神。
他知道有些父母会偏心。
就连他父母也是这样,一碗水绝对端不平,但手心手背都是肉,也不可能偏爱这个、亏待那个。
可看着招弟,赵嫦是后妈,恶毒后妈的事他也听过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