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71章

    酒就算再好喝,喝下去后一泡尿就没了,并不是家家户户都舍得。

    其实放在她的婆家,想要弄茅台票并不难。

    她的公公婆婆赚的钱不少,但也是特别节约的两口子,让他们主动花这个钱那肯定是不舍得。

    但如果是小辈的一份孝心,他们肯定也特别的高兴。

    只不过对于她本人来说,七八块钱她能拿得出来,但是茅台票她是真的弄不到手。

    她没本事弄到的东西。

    但是她面前的妹子就轻轻松松弄到手。

    瞧妹子一脸不在意的样子,显然不觉得茅台酒有什么稀罕,就好像她随便去供销社买糖果一样。

    再看满满当当的竹筐。

    这一箩筐的东西花不少钱不说,光是票也得花上不少。

    就算只是一些平常的粮食票和工业票,那也不是普通人就能拿得出来的。

    贾菊越想越觉得这妹子有些来头,特别庆幸自己当初有和她打好关系的念头。

    “十块钱太少了,我是真把你当表妹看,你可不能让自己太吃亏。”贾菊说着。

    茅台酒本来就要七八块钱,这票得来也不易,加在一起绝对不止十块钱。

    容晓晓停下嚼水果的动作,很平静地道:“倒也没怎么吃亏。”

    是真的没怎么吃亏。

    这瓶酒来的比她想象的还要容易。

    当时她悄悄的去将空间里剩下的布料处理,在交易的时候对方拿出了各种票据,那张茅台票就在其中。

    有可能是无意间多塞进来了吧。

    正巧这供销社有茅台酒她就买下了。

    家人也没有爱喝酒的,送礼的话这份礼也太贵重了。

    想来想去还是交易出去比较好。

    如果贾菊不要,她都想着等以后要不要问问焦港,这位不差钱的主应该会有兴趣。

    可这些贾菊不知道呀。

    她还当是妹子卖她一个面子。

    心里是感动的不行,话赶话之间也忍不住多说了几句:“那表姐就承你这份情,不过你也别嫌我啰嗦,这些东西可千万别冒冒失失拿出去卖,谁知道对方是什么人,万一被惦记上可就不好了。”

    说着,她就举了个例子:“你还记得上回卖野猪肉的那位同志吗?我从我嫂子那边听到的,说是有人在打听这人的消息。”

    容晓晓听的坐直身子,也顾不上吃手中的水果了,“表姐,你细说说。”

    贾菊将手中的酒小心翼翼摆放在桌面,紧跟着说起了她知道的事。

    无非就是家属院那边有人在打听。

    那人以为他打听的很隐晦,可其实被他套话的崔婆子心中明清的很。

    说什么家中长辈为了办酒想要多买点野猪肉。

    这一听就是借口。

    反而在说话的时候,崔婆子反而套出了一点那人的消息。

    “明面上说是想再买点野猪肉,可你想想,谁又会这么明目张胆的去打听一个投机倒把的人?难道就不能找找亲戚同事借借猪肉票?这还不比打听一个投机倒把的陌生人来的容易?”

    贾菊跟着说,“崔婆子一听就知道这里面肯定有其他事,左一句右一句的问,就觉得罗冬应该是认识这个人。”

    罗冬?

    容晓晓没见过这个人,但也是听过这人的名字。

    前两天二姑不就是说罗冬和朱婆子的女婿还上门帮他们修围墙。

    听贾菊这么一说,她大概也能猜出事情的经过。

    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她之所以不敢直接去镇上的黑市交易,而是跑到几个小时车程的省城那边去清空空间中的物品,其实怕的就是遇到这样的情况。

    镇上就这么点大,谁也不敢确定会不会遇到熟人。

    她可没有主角光环,不管做什么事都能逢凶化险。

    一个不好,想后悔都没得后悔。

    “不说这个了,我就是想叮嘱一下,你以后要是有什么东西想出手,我也能替你找找渠道,你可千万别冒险。”贾菊也没多说什么,跟着去翻竹筐里的东西。

    连着拿了五六样东西,一共花了十四块钱。

    大头就是那瓶茅台酒了。

    其他东西贾菊也没让她带回去,说是她这边有人会要,本来想着先算钱,最后容晓晓推脱了一下,决定下次来的时候再结账。

    就这样,在贾菊热情的欢送下,容晓晓回了大队。

    回大队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了猪圈,跟焦港说了一下自行车的事。

    刚说完,这人就大叫一声,活也不干扔下给猪喂食的木勺就跑了。

    容晓晓对着他的背影重重翻了一个白眼。

    紧跟着接下他的活,给猪喂食。

    瞧着四头正在哼唧哼唧吃着猪食的宝贝疙瘩,绝对不是她夸张,这段时间这四头宝贝疙瘩长得是飞快,再这么长下去,到了年底的时候猪肚子都有可能拖地了。

    喂了猪,容晓晓让旁边磨贝壳粉的小孩帮忙照看一下,接着就去找人。

    找的是丑牛。

    找到人后,她在他耳边说了几句,并叮嘱着:“绝对不要告诉她是谁让你说的这番话。”

    “表姑姑,我懂!”丑牛重重点着头。

    按着表姑姑说的,他并没有马上去找人,而是在大队中转悠一圈后过了两三个小时才走到一户人家院门口。

    敲了敲门,没过多久就有人来开了门,看到他便问道:“是送柴吗?”

    丑牛摇了摇头,先是确定周边有没有人,然后才小声开口:“白知青,有人让我给你带一句话。”

    白曼微微皱眉,“谁?”

    丑牛又摇了摇头,“我割猪草的时候遇见的,从没见过这个人,给了我一把糖让我给你带一句话。”

    没等白曼再问,他就接着道:“她说大队长的儿子在查野猪肉的事。”

    白曼心中一紧。

    果然……从遇到罗冬的时候她就觉得特别不安。

    “我带完话就先回去了。”丑牛对她摆了摆手,随后转身跑开。

    白曼没有留住人,她心中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容晓晓。

    可随后就被她给否认了。

    容晓晓和丑牛的关系整个大队谁不知道?真要带话,就绝对不会派丑牛来,不然岂不是让人一想就想到她?

    丑牛说是在割猪草的时候碰到的。

    割猪草的地方离大队有些远,走得慢都得一个小时的路程,那会是谁让丑牛给她带话?

    而且确定带话的人并不是现在最重要的事,最重要的事是有人在调查她。

    白曼连吸几口气。

    心中是又慌又有些后悔。

    她真的不该这么不小心,不是不知道这个时代的投机倒把有多严重,只不过上辈子的她并没有经历过这些事,在第一次尝试的时候总会抱有一些侥幸的心理。

    随着这种事做的越来越多,知道其中的惊险和不容易后,才会越来越谨慎。

    可现在她该怎么办?

    罗冬会去调查她,肯定是大队长的意思。

    一旦被找到证据,那大队长会不会去公社举报她?

    如果是这样,那等待她的会是什么?

    直接判刑、要不就是被发配去劳改,不管是哪一种都不是她想见到的。

    “呼…呼呼。”白曼一遍又一遍提醒自己别这么慌乱紧张,她必须马上想到解决办法。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白曼只觉得整个后背都被冷汗浸透了。

    不过这时,她抬起的眼眸中带着一些希望。

    连院门都没带上,就朝着某个方向走去。

    这一路她走的很快,一直走到某户家门前。

    扬起的手没有一丝停留,直接敲响了这家的院门。

    “谁啊?”婆子正洗着孙子的衣服,刚要起身时就被老伴伸手压了压,“我去。”

    他走到院门边,将院门打开。

    等看到来人时,有些诧异,“白知青,你来有什么事吗?”

    白曼抬眸回望过去,她缓声道:“大队长,我想和你做个交易。”

    第55章

    容晓晓让丑牛去通风报信,也没想过会不会暴露自己。

    暴露无所谓,有没有被猜到也无所谓。

    反正她咬死不认就是。

    给她带信的是丑牛,是整个大队中她唯一相信不会将她说出去的孩子。

    容晓晓数了数钱,然后出了院子打算去陈婶子家。

    刚刚推开门,就见到两人从旁边的院子里走了出来。

    二姑家的院门对着路中间,两边一左一右有两户。

    陈婶子一家,以及季家。

    容晓晓在这里住了这么长时间,一直没怎么和季家的人打交道,对方也没怎么搭理她。

    就像现在,马春花本来笑脸盈盈,一看到她就瞬间变成苦瓜脸,对着身边的人说了两句,便又转身回到了屋里。

    倒是和马春花说话的人,挥手和她打着招呼,“容知青。”

    容晓晓对着他点点头,“陈知青,你怎么来这边了?”

    陈树名说着,“马婶婶让我来帮个忙。”

    说着,他扬了扬手里的几个干枣,“还挺客气的。”

    容晓晓眸光意味不明。

    日日恨不得直接霸占二姑院子的马春花会这么客气?

    对此她保持很怀疑的状态。

    两人没怎么过多交谈,随意说了几句话后陈树名便离开了。

    容晓晓也跟着敲响了陈婶子的院门。

    “来了啊。”陈婶子见到她,直接将人拉进院子里,“早两天就送来了,我摊开了在院子里晒了两天,你来看看这些棉花怎样。”

    白花花的棉花铺在垫着竹片的地面上。

    “我都给你挑了挑,你看看成不成,不成直接说就是。”

    “成啊,都是顶好的棉花。”容晓晓捻起一小团,白花花瞧着还挺可爱。

    早先就和陈婶子谈好了价钱,也不担心她会缺斤少两。

    便直接掏出钱塞了过去。

    陈婶子数了数,便道:“你刚在外面是不是遇到马春花了?”

    容晓晓点着头。

    “别搭理她。”陈婶子哼声,“也是多亏了有你,不然他们一家不知道又耍什么阴谋诡计,一定会把你二姑的房子弄到手。”

    就算不是全部占领,也会咬死了弄到一两间屋。

    也是晓晓为大队贡献了不少,不然季家的人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她跟着道:“马春花这人缺点一大堆,但有一点我不得不说,特别识时务,知道不好对付就立马打消念头,不会把人得罪的死死。”

    但同样,也是看准了老姐妹家一个老一个小好欺负,典型的欺软怕硬吧。

    这样的人太让人不耻,哪怕是挨着的邻居,她也不乐意和这样的人来往。

    容晓晓不怎么在乎这人是什么脾性,反正也没打算和她来往。

    不过,她还是好奇道:“陈知青和他们家走得近?”

    一听到这个,陈婶子就来了劲,“我和马春花当了这么多年的邻居,一撅屁股我就知道她拉什么屎,马春花有个闺女你也知道吧?”

    “知道,季婷同志。”

    住的这么近,容晓晓当然遇到过。

    不过没任何交流,因为她不太喜欢对方的眼神,是一种很露骨的嫉妒。

    有时间她身上只要穿一件稍微新的衣物,对方的眼神就直勾勾的,恨不得直接扒下来一样。

    “马春花这是打算替她闺女找个男人呢。”陈婶子撇嘴,“也不看看自家的条件,生产大队里的人她没几个瞧得上,瞧得上的人也不会看中季家,这不就把主意打在知青屋那边了么。”

    “啊?”容晓晓有些惊讶,她还真没想过是这样,“我一直以为大队里考虑儿女的婚姻,第一个排除的就是知青屋。”

    因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知青们都不是本地人,全都是从五湖四海而来的外来人,哪怕现在是在大队里生活,但谁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就回去。

    只要有了回城的消息,那娶妻或嫁过去的儿女们怎么办?

    跟着离开,那就有可能好几年甚至好几十年都没法再见;可要是不跟着离开,难不成就分隔两地守活寡?

    哪怕不考虑这个问题,觉得最近几年不会有回城的消息。

    可下乡的知青身边没亲朋好友,真要出个什么事连帮忙的人都没,就算大队的社员淳朴不欺负外来人,但真的遇到事,社员们多少都会偏向自己这边。

    到时候被欺负了,连帮着说话的人都没。

    不管从哪一方面来说,她都觉得一般在意儿女的父母都不会考虑知青屋那边。

    倒不是说人不好,人再好也逃不了这么现实的问题。

    “还能为了什么。”陈婶子开口:“他们一家眼高于顶,最开始的时你知道他们家看上了谁?看上了大队长的小儿子,就是去镇上当工人的罗冬。”

    偏偏他们自己还不自觉,居然真就请了媒婆上门。

    大队长家肯定不愿意啊。

    都已经进了镇上,大队长两口子自然希望儿子能在镇上成家立业了,退一万步来说,哪怕他们不看中这个,但也不会选季婷当儿媳。

    季家是什么样的人,大队谁不知道?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