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7章

    罗支书倒吸一口气,“我就说,好端端干嘛提起电的事,你想将渔网借给罗庄大队,是想让邓汪答应接电线的事?”

    容晓晓轻笑着。

    她再一次抬起头,视线落在发亮的灯泡上。

    灯光发黄并不明亮。

    可在黑暗的夜色中,哪怕只有一点点光源都足以。

    “走通邓汪的路也没用,他在镇上确实有些关系,但不足以让那些人给红山大队批电线。”罗建林细细解释着,“我和邓汪的关系也不差,只要我们能弄到电线和装电的电工,他也会同意给我们供电。”

    说白了。

    电源的来头好解决,难解决的是没有电线以及电工。

    至于去其他地方买电线,那更别想,除非镇上给他们批,不然红山大队绝对买不起。

    那可不是几十块钱就能搞定的事。

    容晓晓摇了摇头,“我不是想走通邓大队长的路,我只是想让他给我们牵个线。”

    “牵线?”

    罗建林皱起眉头,“你是想和发电厂的人接触?”

    邓汪的老战友之一就是发电厂的副厂长,能拿到这台老旧的发电机,除了大队收成好的缘故之外,自然也是走了人脉的关系。

    邓汪要是想牵线,和副厂长也不是不能见见面。

    可见面之后又该怎么说服副厂长?

    罗支书赶紧问道:“你是有办法说服发电厂给我们批电线?”

    容晓晓再一次摇头,“不是我去接触,而是大队。”

    容知青的话让对面的两人再次沉默。

    突然有一种自己老了听不懂话的挫败感。

    “我之前去供销社,听闻能以大队的方式去交易。”容晓晓缓缓说着,“我想着发电厂的职工们平日应该很少吃鱼吧?怎么说也是艰辛的人民工,咱们大队没法替他们分担辛苦,如今得了不少味鲜腴美的鱼,送去交易,让他们尝尝鲜也是好事。”

    随着容知青的话,对面两人眼光不约而同发亮起来。

    到底是大队里的三大头,反应都很快。

    容知青这么一说,他们还有什么不明白?

    大队干农活的社员都羡慕镇上人。

    但经常往镇上跑的人都知道,镇上的人也不是想吃什么就能吃什么,那是有钱也不一定能天天吃饱、顿顿吃肉。

    当然,要是有胆子往黑市跑,那也是能。

    但有岗位的工人,谁敢冒着被处分还牵连家里的风险往黑市跑?

    不仅仅是百姓,镇上的工厂也是如此,一般工厂都备有食堂,食堂想要多弄点肉食也是极为困难。

    罗建林曾经就听玩具厂的战友发愁过,说是食堂的伙食不好,工人们大多在抱怨,可想要弄顿稍微丰盛的饭菜,也是极为困难。

    往简单点的说。

    镇上缺肉。

    但大队现在不缺鱼啊。

    第36章

    容晓晓真觉得可以试试这个方法。

    她倒不是说让大队拿鱼去贿赂,而是去交易。

    这样能让发电厂多一个来货的渠道,解决厂里吃肉的难题。

    同时,对方也给他们一些便利,大队不用发电厂给他们发电机,也不用专门从镇上牵线过来。

    只需要一些闲置或者已经替换下来的电线,以及一个电工。

    这些对于其他人来说很困难,但对于发电厂来讲不算难事,就如现在的红山大队,想拿一些鱼出来也不难。

    当然,这些都是她的想法,能不能实施起来还得另说。

    容晓晓开口,“不过,就是不知道邓大队长愿不愿意牵线。”

    其实没有邓大队长的参与,这件事也不是不能办下来。

    不过既然有熟人,那肯定是有熟人牵线更容易一点,再说了,罗庄大队想借渔网也是想网自家大队的鱼,对于红山大队来说,无非就是耽误几天,其他没有损失。

    “他肯定会答应。”罗支书哼哼说着,“这小子精得很,肯定是听说租渔网的条件才找来的。”

    网二十条鱼只要一条鱼的租金。

    这真的太便宜了。

    尤其是罗庄大队的河很小,花钱花票买渔网不值当,最少现在邓汪没这个打算。

    别看罗庄大队的收成好,可就算再好,那也不是衣食无忧,钱都得花在刀刃上,而不是想买什么就能买什么。

    “我也觉得他会同意。”罗建林跟着道,“我之前跟你提起过,之所以不让社员轻易下河,是因为有人淹死过,这淹死的人就是罗庄大队的两名社员。”

    说着,微微一叹,“眼瞅着日子越来越好,却因为河里的鱼丢了性命,家里的顶梁柱不在,那两个家庭日子也跟着不好过。”

    “是啊。”罗支书点着头,“现在不比以前了,恨不得连地里的野草都扒光了吃,日子越来越好,这人也就更惜命,你要是不借渔网,他就算不吃鱼也不会让人冒险去捞。”

    也就是说。

    摆在邓汪面前就三条路。

    要么不吃、要么花十几块钱去买网,要么就是借用容知青的渔网。

    三选一,谁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第三项。

    尤其是,容知青的条件并不难办。

    她没有收取高额的租金,也没提过分的理由,只是想让他牵个线而已。

    也就是几句话的意思就能借到渔网。

    更何况,如果他们真的以鱼和发电厂做交易,对发电厂也是一件好事,就算不借邓汪渔网,邓汪说不准都会主动揽下这件事。

    “这样,明天再商量商量,看看怎么安排。”罗建林忍耐着激动的心,已经十分迫不及待了。

    能发电,对于大队来说实在是太过重要。

    不然他也不会跑了那么长时间,一直到现在都没放弃。

    连着深呼吸几口,他道:“容知青,明天你来办事屋,我们一起商量下。”

    却不想,容晓晓摇了摇头,“这件事我就不参与了,渔网全权交给大队安排,只要不弄坏,你们想借给谁都成。”

    她就出个主意,接下来的事可没打算参和。

    说服邓汪不难,难得是该怎么和发电厂接触。

    从有这个主意开始,容晓晓就没想过自己上,发电厂不比红山大队,在红山大队她经营这么多,多少有一点话语权。

    可要是在一个谁都不认识她的地方发言,或许最后的结果仍会是自己想要的,但这过程绝对不轻松。

    容晓晓不是一个喜欢给自己找事的人。

    虽然很希望大队能接上电,但这件事她也没打算自己承担下来。

    怎么说红山大队还有三大头在,也轮不到她担下这件事。

    不然什么事都冲上去,光想想就觉得超累。

    有这个空档,还不如想想多吃点什么。

    罗建林想了想,便道:“行,大队承你的情。”

    这下两人也没心思继续看电影了,和家人说了一声后,便一起相伴回到大队,打算把袁会计叫上,好好商量下这件事。

    容晓晓继续待在原地,在最好的位置看完了这部电影。

    电影播放完,观众们还有些意犹未尽,纷纷嚷嚷着再来一部。

    放映员赶紧道:“太晚了,都回去吧。”

    说着就赶紧收拾装备,以他们的经验来看,但凡晚一点就很有可能被留下来。

    放映员都已经收拾起来,其他人就是想看也看不成。

    瞧着时间也确实很晚,明天还得起大早干活,没一会人群就慢慢散开了。

    在回去的路上,丑牛几乎没停下来过,小嘴一直巴拉巴拉,整个人一点都不困,看着很是兴奋。

    显然,第一次看电影实在是太有趣了。

    一直到小河边,他还在回味着,“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看一次。”

    旁边的焦港听到,便道:“要不你明天和我去镇上,我请你看电影?”

    怎么说都是合作过的友谊,他对朋友一向很大方。

    跟着又小声道:“我还可以再带一些花生瓜子去。”

    刚说完就想起花生瓜子没了,他赶紧补充一句,“不如咱们卖麦乳精吧?冲水了带过去,一分钱一杯。”

    容晓晓瞅了他一眼。

    敢情这位做生意做上瘾了?

    “不行不行。”丑牛摆着头,“在大队交易,就算被抓住,叔叔伯伯们看在我是孩子的份上也会放了我,但在镇上不会,我还得陪着奶奶和表姑姑,可不想蹲牢房。”

    焦港讪讪,挠着脑袋有些无措。

    还真没想到会这么严重。

    他要是蹲牢房了,老头子怕是会直接从首都过来把他狠狠揍一顿吧?

    可怕,真可怕。

    容晓晓轻笑着,“丑牛想得周全,比大人还要来得强。”

    这个‘大人’指向很明确了。

    进了大队,各回各家。

    回到家的时候,容婆子和陈婶子还在说着话,两人一边说着手上也没闲着,正编着竹筐。

    容婆子听到动静,“是晓晓回来了吗?”

    容晓晓应了一声,牵着丑牛走进去,“二姑,你怎么还没睡?”

    “她不看到你们回来,哪里舍得睡。”陈婶子笑着起身,“那你们早些休息,我也得回去了,家里那些臭小子们回来肯定又要开始闹腾,没我根本管不住。”

    容晓晓同陈婶子道谢,亲自将她送出去。

    等再回到院子里,丑牛趴在二姑的肩头,又开始说起电影的剧情,头一回知道,这位还是一个小话痨呢。

    她也凑在旁边说了一会话,然后又去了后院将下的鱼篓收了上来。

    此时的红山大队和原先有了一些变化。

    主要是这边的空气。

    多少带上了一些腥味。

    最开始网上来的鱼都进了家家户户的肚子里,后面又分了几次,分来的大部分的人家都舍不得吃,有些腌制有些风干,使得这两日经过一家院子,就能闻到从里面飘出来的鱼腥味。

    二姑的院子也是。

    不过好在附近就两家人。

    也都知道整个大队就他们家的鱼最多,味道就算重一点也没引起注意。

    “表姑姑,我来。”丑牛走了过来,越过容晓晓去拉悬挂在围栏上的细绳,“灶上已经烧好水,你洗洗歇着吧,剩下我来弄。”

    容晓晓轻笑着,“我还不困。”

    丑牛又道:“那你待旁边,我很会杀鱼,你就放心交给我。”

    “我当然对你放心。”容晓晓轻轻拍着他肩膀,“咱们是一家人,我怎么可能不放心你?”

    丑牛听得鼻头有些发酸,‘嗯’了一声后就将拉上来的鱼篓倒进准备好的木盆中,从里面倒出了四条鱼。

    其实丑牛挺惶恐的。

    现在的日子真的很好很好,好到他有时候都不敢相信,生怕这种日子在某一天突然消失,也害怕表姑姑觉得他不是一个能干又听话的孩子。

    所以他想表现的好一点、更好一点。

    这样表姑姑就不会讨厌他也不会离开这个家。

    其实容晓晓能感受到丑牛的惶恐。

    这种极力想讨好人、又极为忐忑的心她曾经也有过。

    说太多安抚再多其实都没有做来的有用。

    她不需要说一些长篇大论、也不用时时去安抚,偶尔的一两句贴心的话再加上平日里的所作所为,只要给予他们姑侄俩一段时间,那种惶恐的情绪也就会慢慢消失。

    容晓晓并没有让丑牛一个人杀鱼,而是蹲下来和他一起。

    也就十几分钟的样子,杀好鱼之后又浸泡在盐水中,两人回到前院梳洗一番便各自回房歇息了。

    ……

    第二天和往常一样,早早起床去上工。

    不过也有不同的地方。

    虎娃子将拌好的猪食倒在猪槽中,见走过来的容晓晓,便开口说道:“表姑姑,焦叔叔今天请了假说是要去镇上一趟,他让我给你说一声。”

    “好。”容晓晓从兜里掏出一块糖果,递过去道:“他去镇上做什么?”

    请假的向来都是她,这次轮到焦港都有些意外。

    虎娃子没客气的接过糖果,给了眼前人一个大大的笑容,“焦叔叔去寄信,他带了好厚一封信走的。”

    容晓晓点了点头,“行,你去忙吧。”

    “嗯!”虎娃子带着糖果欢快的离开。

    他打算将糖果分享给爸爸后再去捡柴。

    焦港不在,猪圈这边就容晓晓一人。

    稍稍收拾一下就将该干的活干完,紧跟着来拉磨的孩子们也过来了。

    大队铲上来的贝类并不多,不过好在田螺有不少。

    每天磨出来的粉末有一部分用在猪食上,还有一部分被大队长拿去试验田地。

    新来的四个孩子都沉默寡言,来了后打了一声招呼便去拉磨,大部分的时候都是安安静静,没人找他们他们也不会主动开口。

    一个人的容晓晓待着有些无趣,正想着要不要找这些孩子们聊聊天时,陈婶子就过来了。

    “晓晓,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和上回不同,这次来的陈婶子是一脸笑容,“我娘家人刚来人递的话,说是他们今年种的棉花长势特别好,下个月就能摘了,你看你这边要不要弄一点。”

    “要!”容晓晓毫不迟疑。

    她没领受过东北冬季的寒冷,但也是听过不少。

    哪怕爸妈给她准备了一些,她自己也多准备了一件棉袄和被褥,但总觉得不太够。

    尤其她还得给二姑和丑牛准备一点,“婶子,你娘家那边能弄到多少?”

    陈婶子说着,“多的不敢说,十几斤还是没问题。”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