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4章

    可再怕,还是得找来。

    他们家老早就惦记着容家的屋子。

    当年红山村大部分的人都举家逃荒,等了一两年日子好过了些,就有不少人家搬到红山村,季家就是其中一家。

    之所以会选择这个位置,当年也是想着容家的屋子没了人,他们不就能不花钱白得几间房?

    可谁能想到,他们这边才将房子建好,容婆子就回来了。

    偏偏这是人家的祖宅,人都回来了他们也不能直接霸占。

    眼红了几十年,看着容家祖孙两住着四五间屋,而他们家那么多人挤在小屋子,是越来越气不顺。

    甚至也怪上了容婆子。

    但凡容婆子早些日子回来,他们也不会把屋子建在这里。

    还能去村子里找找其他地方有没有空屋,就跟老罗家一样,白白得了三间屋。

    可再气,现在也得挤出笑脸道:“你二叔叔绝对不会占你们家便宜,一个月给你们两三毛钱的房租,先住一段时间,等我们家盖了房子再搬出来,你看行不行?”

    别说两三毛钱,就是一分钱她都舍不得花。

    不过儿子说得没错,先搬进去再说,到时候就算不搬出来,难不成对方还能赶他们?

    要真的赶了,就直接说已经给容家祖孙几年的房租。

    反正给没给,除了他们自己谁知道?

    这也是马春花为什么要找丑牛的原因。

    丑牛一个孩子更好诓骗些,到时候说到容婆子那里去,只要她孙子坚持,当奶奶的还能拒绝?

    她伸手从兜里掏出一颗糖果,“呐,给你吃。”

    手掌心的糖果已经融化了些,瞧着黏糊糊的有些脏。

    但糖果对于一个孩子来讲,那实在是太有吸引力了。

    丑牛伸出手,然后……直接推开院门,理都不理她。

    “你个死小子!”马春花气急,怒吼道:“克亲的玩意,你当谁稀罕你们家不成?这么多年住进去的人死了多少个?我倒要看看你们两祖孙……”

    ‘哐当’一声巨响,吓得马春花的话都没说完转身就跑。

    不跑不行啊,椅子都从里面砸出来了。

    容婆子一个瞎子,万一砸到她,还会怪她有眼睛都不知道躲。

    飞速跑回家后,马春花又忍不住有些后悔。

    怎么就憋不住呢?

    现在把容婆子得罪死了,那她儿子结婚的房子怎么办?

    丑牛将砸出去的椅子捡回来,还道:“奶奶,下回砸之前你问问我,我告诉你方位,保准让你砸到。”

    容奶奶气笑了,“你个小淘气鬼。”

    丑牛拎着椅子坐在奶奶身边,拿着小刀将竹子劈成一小片,“谁让他们老是打我们房子的主意,我就是空着也不给他们住。”

    容奶奶放下编制半成的竹筐,她顺着声音的方向望去,缓声道:“丑牛,你得记住了,这套房子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别人得了去。”

    说着,话语中带着些伤心,“不然,奶奶的家人会找不到家。”

    不说季家是不是真会掏钱租房,就算是真她也不会把房子租出去。

    不然她的兄弟要是回家了,岂不是没地方住了?

    “奶奶,丑牛明白!”丑牛重重点头。

    他没见过奶奶的家人,但也是从小听奶奶说过她的过往。

    奶奶曾经说过,如果不是她的家人护着,她活不到现在。

    奶奶活不到现在,那更不会有他的存在,所以他也得感恩。

    ……

    “这里再宽一点,六十厘米的样子。”容晓晓比划了一下,“实在是拿不准,就按这个长度来。”

    李泗看了看,“行,我记下了。”

    说着,拿着锄头开始忙活挖坑。

    就这样一个在前面指挥一个在后面挖。

    俩人配合的还挺有默契。

    毕竟配合的不止一两天了,又怎么可能一点默契都没?

    这几天下来,容晓晓最大的任务就是指导。

    她也不是不能跟着一起挖,但她说的口干舌燥不就是为了少干点活吗?

    术业有专攻,各自做好各自的事才是最好的。

    容晓晓也不管这是不是自己忽悠自己,反正这几天都是带着李泗到处挖坑。

    挖的坑并不是太深,主要是建立一个野草和野草相互传播的缓冲区。

    在试验开始之前她就已经同大队长说过,这些方法并不能百分百解决掉野草的生长,但能够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挖好一处坑,李泗直起腰身,伸手拿下竹帽当做扇子扇了扇风,他望着周边的土地,一脸欣喜地道:“瞧瞧,咱们努力的这几天还真看到了成果。”

    单独来看还瞧不出什么。

    可一旦将两块地放在一块的时候,这对比就出来了。

    上一次集体拔草还是在五天前,他们专门划出一片区域作为缓冲区,这片地和旁边的地一对比,就能看出他们这几天的劳作有成果。

    野草生长的很快,五天的时间那块地已经生出不少野草,马上就要安排人手继续拔草。

    可作为缓冲区的这边,也有野草,但少了很多很多。

    李泗心里算了算,最少能节约出一半的劳动力。

    能分配到地里拔草的劳动力都是一些婆婆嬷嬷,她们干不了重活,平日里除了拔草之外就是在晒谷场做手工活。

    大队长有个战友在玩具厂当领导,每个月都会分配一些手工活给他们大队。

    做好的手工每个月挣不到多少钱。

    但钱再少,对于大队来说也算是贴补了。

    这剩下的劳动力,就能多做一些手工活,每年都能多挣一些。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李泗对容知青的感官很好,“等晚上我就去找大队长,既然有效果,那就把周边的地也都弄一弄。”

    容晓晓没意见。

    这时,坡上的小道上急匆匆的跑过几个人。

    李泗瞧见,大喊道:“你们干什么呢?”

    其中一个年轻人回喊,“罗根妈摔断腿了,我们得把她送去镇上的卫生院。”

    李泗一惊,“怎么这么不小心?严不严重啊。”

    不过没人回他话,全都飞速向前跑去。

    李泗犹豫了下,但是没跟着过去,那么多人送罗根妈去医院完全不是问题,他叹气道:“腿要是给摔坏了,也不知道以后怎么办。”

    “镇上有卫生院,及时送医的话问题不大。”容晓晓安抚着,现在的医疗也还行,就是医疗的费用应该不少,就看那家人舍不舍得花钱。

    “希望吧。”李泗有些发愁,“罗根妈这一伤也不知道要养多久,她照料的那几头猪可缺不得人,不行,我晚上得跟大队长聊聊。”

    容晓晓挑眉。

    李泗深吸一口气,催促着:“容知青,咱们继续吧,你看看这些坑怎么样?”

    容晓晓先是仔细看了看,随后点着头:“挺好,小队长掌握得挺快,不用比划就知道大概的尺寸了。”

    李泗笑了笑,“那就行,我就按这个来。”

    容晓晓跟在他身后,问着:“小队长,我明天能不能请个假?我听说镇上有间书屋,我想去看看。”

    “行啊。”李泗二话不说就答应。

    他向来尊重读书人,尤其是容知青这样有真本事的人,瞧瞧几句话就让他们大队收获这么多,不过就是请假一天,不算事。

    就这样,容晓晓又能偷懒一天了。

    不过遗憾的是,哪怕是休息第二天也得早起,不然她没法搭乘到去往镇上的牛车,想睡懒觉的代价就是走路去镇上。

    想了想,她还是选择了早起。

    “要是有辆自行车就好了。”艰难从床上爬起来的容晓晓嘀咕着。

    忍不住算了算自己手中的钱,最后只能叹气了。

    钱也不少,但买完之后她以后花什么呢?

    更何况自行车还得有票,她都不知道去什么地方弄。

    收拾一番,在其他知青羡慕的神情下出了大队。

    没多久就赶上牛车,一路晃荡的到了镇上。

    先是去了邮局给家里去了一封信,紧跟着容晓晓也确实是去了镇上的书店。

    可惜的是,这里书的种类实在是太少太少,根本找不到她想要的书。

    出了书店又在周边闲逛了下,看了看时间,准点踩入国营饭店。

    “别挤,赶紧报菜。”

    “大米饭四两粮票,一毛二。”

    “这是谁的红烧鲤鱼,赶紧端过去。”

    容晓晓二话不说,埋头就挤了进去,对着女店员道:“两个花卷,一碗红烧肉。”

    “花卷二两粮票、五分钱,红烧肉一块八。”

    容晓晓倒吸一口气,头一回因为花了一块八而肉痛。

    不过,再肉痛也得好好吃一顿!

    交了钱和票就等在周边,空气中的饭菜香味吸进鼻,差点没馋得她流口水。

    好在,师傅们做菜的速度都很快。

    等了大概十来分钟就被端了出来,容晓晓赶紧去接。

    一碗满满当当的红烧肉,外加两个比成年人巴掌还要大的花卷。

    这一瞬间,容晓晓觉得钱花得值。

    贵是贵了点,但架不住分量多呀。

    “唔……”

    咬了一口红烧肉,容晓晓更加满足了。

    分量多还特别香,厨师的手艺很可以呀!

    一边吃着,容晓晓一边觉得自己有些压力了,没尝过也就算了,现在尝到这么美味,以后来了镇上她肯定忍不住跨进国营饭店的大门。

    一次两次无所谓,次数多了她可承担不起。

    可要让她放弃美食,那更不可能。

    就着红烧肉啃着花卷,吃到肚撑,碗里还剩下小半碗的红烧肉。

    容晓晓花了两分钱买了打包的油纸,然后朝着供销社走去。

    可惜的是,这次的运气没上回好。

    供销社里人不多,一看就没新鲜玩意。

    看来是吃不到香喷喷的茯苓糕了。

    容晓晓走到柜台前,问道:“大姐,红糖多少钱一斤。”

    营业员放下手中的活,站起身:“五毛一斤,要票。”

    容晓晓从兜里掏出钱和票,“来两斤。”

    营业员转头去称。

    容晓晓等待的时候,正好看到一个农家人背着塞满的竹筐走进旁边的小屋,等出来的时候竹筐的菜已经没了。

    她不由奇怪道:“供销社还收菜?”

    贾菊将称好的红糖放在柜面,“当然。”

    说着,打量着面前人,“你是刚来的知青吧?难不成你们那边的供销社不收菜?”

    容晓晓摇了摇头,她还真不知道。

    主要也没地知道,家里可没地方种菜,想卖也没得卖,不但没得卖还特缺菜。

    脸上突然一喜。

    她本以为想出售空间中的物资,必须得偷偷卖给镇上的居民,要不就是冒险去黑市。

    如果有正规途径的话,供销社会更保险点。

    她轻声问道:“大姐,如果我这边有一些土豆,你们收的话是什么价?”

    “三分钱一斤收。”贾菊看了看她脸上的神色,“不过,你那来的土豆供销社不会收,他们都是代表公社出售的蔬菜和食物,供销社不会收个人的东西。”

    容晓晓听得认真。

    这个时代还有很多东西她不懂啊。

    “不过……”贾菊左右看了看,很小声道:“你那里要是有粮食和蔬菜,我有个亲戚肯定会要,价格也会比供销社要贵上一些。”

    容晓晓听得好笑。

    这怕是无中生亲戚,分明就是自己想要。

    看来镇上的居民也是真缺东西,定点定量,不想些法子是真不够吃。

    心里想得明白,面上却没表露出来,“行呀,等我分到粮食就给大姐的亲戚送来。”

    到底送不送,那就是以后的事了。

    贾菊也知道肯定不能马上谈好交易,真要这么迅速她反而不安,“行啊,你还要点什么?”

    “想扯布回去做套棉衣和被褥。”

    贾菊犹豫了一下,最后咬咬牙道:“这里还有一点瑕疵的布,拿去当被罩正正好,价格一样不要票,你要不要?”

    “要!”容晓晓笑得眼眸如同月牙般,“谢谢大姐了。”

    对比起钱,票反而更难得,碰到这种好机会她哪里会错过。

    买了步和红糖,容晓晓欢乐离开。

    贾菊看着她的背影,也不知道自己舍出一块瑕疵布对不对。

    这块布还是给她弟媳妇留下的,如今卖给别人,弟媳妇肯定有意见,要是以后能从这人手中买一些粮食也就算了,要是买不到,真就亏大了。

    容晓晓可不知道她想的什么。

    拎着东西满载而归,满足了口腹之欲也体验了购物的快乐,现在天色还这么早,回去了还能接着休息休息。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