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3章

    焦港挠了挠脑袋,还是没听懂。

    一旁的高辽带着些沉思,“知识?”

    容晓晓点着头,“拔草累吧?你们应该也知道拔草这种活是隔三差五就要来一次,如果我能减缓野草的生长周期,你说大队愿不愿意学?”

    “当然愿意!”陈树名猛地拍了下手掌,“我算是明白为什么你不干活大队还愿意给你工分。”

    哪怕他们是城里人,也知道野草对田地的危害。

    更别说他们拔了这么多天草,如果不是无用,大队也不会派这么多劳动力拔草。

    如果能控制野草的增长,大队就能将这么一批劳动力搁放在其他活计上。

    想着想着,陈树名双眼发亮,略显激动地道,“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提供一些有利的事,大队也能让我们和容知青一样。”

    向来少言的卫东主动问道:“那我们能做什么?”

    容晓晓耸了耸肩膀,“我怎么知道你们能做什么。”

    她最多就是提点一下,剩下的事就和她没关系了。

    而且,她自己还挺发愁的呢。

    拔草这种事不长久,她还得找个既长久又轻简的活。

    至于她说得那些控制野草的法子有没有用。

    忽悠归忽悠,但也不是胡乱忽悠。

    百分百控制肯定不可能,但效果多少还是有,绝对对得起大队给她的工分了。

    容晓晓话头一转,道:“陈婶子那里已经收集到一批棉花,你们可以过去拿了。”

    陈树名连连感谢:“多亏你了,要不然我和高辽都不知道怎么弄来这么多棉花。”

    心里觉得踏实。

    除了干活累之外,他们还特担忧冬季。

    东北的冬天实在是太冷,他们带来的衣物就算全部加起来都不够保暖。

    贺家宝算了算日子,“从下周开始,我们得分班捡柴了。”

    “哎,怎么又得捡柴了。”老知青周红斌叹气,“上工就已经累得不行,回来恨不得直接躺着,结果还得去捡柴。”

    “不捡不行,冬天得备上足够的柴火,不然怎么熬过去?”贺家宝倒没觉得什么,知青屋这么多人,分批去捡也能休息几日,“趁着现在人都在,不如今天就安排好班次?”

    白曼和石迎蓉已经搬到边上的小屋,应该不会和他们一块。

    剩下的话,知青这边一共有十二个人,正好两人一组。

    蔡少英从屋子里走出来,柔声道:“不用算我,收成后我就得嫁人,冬季不在这边过。”

    卫东猛地抬头,死死盯着她看了一会,随后又闷不做声的垂下头。

    杨娟瞧着,狠狠瞪了蔡少英一眼,恶声恶气道:“我看你嫁给一个乡下人,能有什么好日子过。”

    面对这样的恶言,蔡少英并没有回应,而是再一次转身回到屋子里。

    容晓晓旁观着,这三人之间怕是有些故事。

    “那行,不算蔡知青,我们十一个人……”贺家宝正说着,就见有人举起手,他问道:“容知青有什么话要说?”

    “也不用算我,我过段时间打算去其他地方住。”

    容晓晓的话让院子里热闹起来。

    “你要搬离知青屋?”

    “你打算搬去哪里,找到房子了吗?”

    “知青屋这边也没什么不好,干嘛要搬走?”

    贺家宝微微皱眉,走到一侧空地,“容知青,我能和你单独说两句吗?”

    容晓晓点头,朝着那边走过去。

    两人站定,贺家宝轻声道:“你搬出去是想住在本地人家中吧,能不能问问你想搬去哪家?”

    他倒不是想满足好奇心,而是担忧。

    他们大队倒是没出过事,但不代表所有地方都没出过意外。

    一个年轻的女同志搬到陌生人家,如果那户人家中也有年龄相仿的男同志,那就不得不提防一些。

    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他到底在红山大队待得时间久一点,也算了解一些大队的人,可以替容知青做做参考。

    如果找的那户人家不行,还得打消容知青搬出去的心思,也省的以后真出事。

    容晓晓没瞒着,“那没确定下来,到现在也只看到一家稍微合适,如果你有合适的人选也可以给我介绍介绍。”

    贺家宝把这件事记下,跟着问:“你看到的是哪家。”

    “丑牛家。”

    贺家宝心里稍稍松了一口气,“丑牛家确实不错,容奶奶心地很好,虽然眼瞎但也不妨碍她收拾家中,我曾经去过她家一次,整理的特别干净。”

    容晓晓一怔,“丑牛奶奶也姓容?”

    不会这么巧吧……

    是因为嫁入容家才被称呼为容奶奶,还是说本来就姓容?

    第16章

    贺家宝没想到她会这么问,不是太确定道:“应该吧?我听大队都是这么称呼容奶奶。”

    具体叫什么名他就真不知道,他跟着道:“容奶奶几乎不出门,家里也就只有丑牛一个孙子,我和她来往不多,上回还是容奶奶家的院墙塌了,我和其他几人上门帮帮忙。”

    老人家是真的很好。

    他们上门帮忙也没想过要什么好处。

    老人家瞎着眼给他们每人冲了一碗红糖水,热乎乎甜的心里特别暖。

    容晓晓还在想着姓氏的事,突然余光看到旁边的大门探出一个黑疙瘩。

    转头一望。

    好家伙……又是丑牛的小脑袋。

    丑牛也朝着她望来,迟疑一会招了招手。

    容晓晓扬了扬眉头,这是来找她的?

    不过下一秒就知道自己误会了,贺家宝先迈步过去,“你怎么来了?”

    除了丑牛之外,他身后还跟着两个半大的孩子。

    三个孩子相貌不同,但有一点很相似。

    那就是他们身上穿的衣服都很破烂,还极为不合身。

    其中一个小男娃的衣摆都在肚脐眼的上方,箍得特别紧,一看就小了很多号。

    “贺叔叔,你们今年还要柴火吗?”丑牛昂着小脑袋问着。

    贺家宝微微弯着身子,“我得去问问,问后再找你。”

    丑牛摆着手,“不用,我三天后再来找你,还是和去年一样,两分钱十捆,保证捆捆都能烧。”

    贺家宝笑了笑,“行,三天后你过来。”

    丑牛带着另外两个孩子鞠了一躬,才转身跑开。

    容晓晓看着跑开的男娃,她好奇问道:“他们是在卖柴火?”

    “嘘!”贺家宝轻声,“是偷偷卖,虽然是分了班次,但就像周红斌说得那样,干完活回来还得继续干活,多少有些承受不住,想偷偷懒的就能从这些孩子手中买些柴火。”

    说是偷偷,其实整个大队知道的人也不少。

    最少大队长肯定是知道的。

    之所以没有制止,也是因为那些孩子们的家里实在是困难。

    “丑牛和瞎眼的奶奶相依为命,招弟家里有个后妈,对她是不管不问,虎娃子是个弃婴,被大队一个智商有问题的男人收养。”

    反正一个比一个惨,大队也不是没补贴他们,但本来年景就不是太好,家家户户都缺粮食,大队又能补贴多少?

    所以他们自己能找到一点活计也是好事,贺家宝继续说,“两分钱十捆真的不贵,去年从他们手里换来一些,确实挺经烧。”

    容晓晓想了想,“后天让他们来找我,我就算搬出来也得备上不少柴火。”

    “行。”贺家宝一口答应下来,跟着又说了关于丑牛家里住房的事,“丑牛家是挺好,他们家附近有两户人家,陈婶子你应该是打过交道,也是好相处的人,就是另外一家……有些一言难尽。”

    三户人家落住在三角形的三处角上,虽然不是紧挨着,但时不时也会发生一些争吵。

    那一家三间房住了十来口人,个个都不是能干的,你指望我我指望你,全都懒懒散散,十来口人加在一起一年的工分还没有其他四五人的工分来的高。

    懒散也就算了,还会想些歪心思。

    “他们家人口多住房少,也就把心思打在了容奶奶家,容奶奶家里就两口人但是坐落四五间房,是恨不得眼红的直接霸占。”贺家宝说着说着突然笑出了声,“不过别看容奶奶眼瞎,但是凶起来没人能招架得住,拉着一根棍子打的对方哭爹喊娘,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不然能怎么办?

    那家人不占理,更别说容奶奶人老眼瞎,真打了人谁有能奈她如何?

    容晓晓开口问:“这家人别也是姓容吧?”

    听着和男主的家里特别像。

    也是一堆糟心的家人,家里人口多事也多。

    如果真是这家,那她会果断放弃丑牛家里,没记错的话白曼过不久会住到男主家附近,和他们接触太近肯定没好事。

    她的宗旨一直都是看戏可以,参与就算了。

    “不是,他们姓季。”贺家宝说着,“季家也不是坏到骨子里的恶人,欺软怕硬,有时候硬气点会更好。”

    容晓晓放下心,很赞同的点了点头,“就该凶一点,不然两祖孙怕是会被欺负死。”

    “可不是吗。”贺家宝继续说着:“听说容奶奶年轻的时候性子很好,和谁说话都是轻声细语,后来家中接连出了事,她一个寡妇不凶悍一些又如何能将孩子拉扯长大?”

    说来也是心酸,没谁会无缘无故转变性子。

    可想要生存下去,也只能逼自己更凶悍一些。

    贺家宝仔细想了想,“其实真要说起来,容奶奶家中确实是挺好的选择,虽然有个糟心的邻居,但很多事根本不需要你出面容奶奶就能替你解决。”

    大队中也不是没有其他适合的人选。

    但相对来说容奶奶家最适合了。

    一个能扛得住事的老太太、一个还没长大又懂事的小男孩,要是住进去安全方面是不用担心了。

    对容知青好,对容奶奶家也好。

    容知青要是住过去了,肯定会给一些租房的费用,正好能贴补一下容奶奶家

    容晓晓没直接答应下来,而是笑道:“贺知青知道的事可真不少。”

    贺家宝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干活的时候难免听上几嘴。”

    论聊八卦可不单单指一些婶子婆婆嘴多,有些大男人老爷子聊起八卦来更甚。

    他天天跟着一群老爷们干活,还真听到了不少消息。

    自己也没觉得那些人嘴多,单单干活实在是太无聊了,天天八卦也能解解闷。

    ……

    “丑牛,你说知青们会买咱们的柴火吗?”稍矮的小男孩嗦了嗦鼻子,皲裂的脸上带着担忧,“万一他们不要怎么办?”

    丑牛却不担忧,“他们会要的,就算老知青不要,新来的知青肯定也会要。”

    大队都不太欢迎新来的知青,说是一看他们的装扮和神情,就像是城里条件好的人家,根本不是能干活的料子。

    可他特别欢迎。

    不会干活才好,他可以帮着干。

    对方给钱他干活,这叫什么?

    丑牛还小,并不知道这叫什么,他只知道自己特别乐意去帮着干活,这才早早的跑去知青屋问要不要柴火。

    身旁的小女娃期盼着,“希望他们能要多一点,去年光是捡柴我就挣了两毛钱呢。”

    丑牛叮嘱她,“你得把钱藏严实了,可不能让你后妈知道。”

    招弟连连点头,“我埋得可深了。”

    虎娃子特别羡慕,去年挣得钱他早花了。

    专门请去镇上的婆婆给他带回两个大肉包子,他和爸爸一人一个,吃得老香了。

    尤其是爸爸,香得他在家里又蹦又跳,说是长这么大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

    虽然有些羡慕招弟攒下钱,但虎娃子也不觉得后悔买的了肉包子。

    等今年捡柴挣到钱,他一定再给爸爸买个大肉包子!

    至于自己……忍忍也不是不行。

    “我听婶婶们说,今年不管是男知青还是女知青都不是干活的样,有个男知青还直接在地里大哭起来。”丑牛说着听来的消息,“还说他们看着不缺钱,肯定舍得花几分钱买柴火。”

    “太好了!”

    丑牛脸上也难得浮现笑意,“也别三天后,这几日咱们就能去捡柴火。”

    三个小家伙埋头商量着,也不知道商量什么,就是叽里咕噜一通,然后各自欢快的回家。

    丑牛回家时,正好经过小河。

    盯着盯着就忍不住吞咽口水,要是能下河就好了,抓几条鱼回家奶奶一定特别喜欢。

    不过,肯定也会被奶奶拎着棍子打屁股。

    就跟上次偷偷下河一样,奶奶一边哭一边追着他打,屁股肿了两天才消下去。

    丑牛不是不知道奶奶是在担心他。

    可他也是想着让奶奶吃鱼。

    上回大队有人娶媳妇,专门给奶奶送了半条没吃完的鱼尾,奶奶尝了一口全都让给他,说是吃着鱼肉让她想起了小时候。

    奶奶说第一次吃鱼肉,还是她兄弟去河里捞来。

    一家人围着一桌,吃得特别香。

    丑牛也不是因为奶奶想吃才冒险下河。

    而是因为他知道家里没多少粮食了,他还小挣不到工分,也不知道该去哪里找吃食。

    唯有小河里,那里面有很多很多能吃的鱼肉。

    “丑牛。”

    就在丑牛要跨进院门时,后方传来一声喊,那人跑上前,问道:“之前跟你商量的事怎么样?你也知道婶子家人太多,这不你季二叔叔正在相看人家吗,总不能让他结婚了都没地方住吧?”

    丑牛绷着脸,“他又不是我叔叔。”

    马春花舔着脸,“咱们都是这么多年的邻居,岂不比寻常亲戚来得亲?你奶奶当年逃荒回来,我看她可怜还给她塞了半个土豆呢,要是没那半个土豆,你奶奶说不准早死……呸呸呸,说错说错了,你别一副要吃人的模样。”

    瞧着丑牛瞪着眼呲牙的样,她心里就怵得慌。

    别看这小子年龄小,真打起来像是不要命一般,弄得她都怕。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