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章

    新婚的两个人,暂时还没有找到共同的话题。

    从孙家巷出来后,要过对面街,路过电影院、邮局和县政府门口,再走过一座桥,四十分钟左右,就快到电机厂附近了,周长城师哥嫂子租的房子就在那周边,不算太远。

    周长城个子高,腿长,迈步快,万云跟在后头努力跟上,有点气喘吁吁的。

    过了一会儿,周长城才察觉到万云走得有点吃力,放慢了脚步,笑了一下,不是跟师哥他们一起走路,要等等新媳妇。

    “今天太晚了,师哥那儿不好做菜,我们吃碗米粉吧?”周长城“打铁”一下午,都是力气活儿,已经开始饿了。

    “都行。”万云好脾气地点点头,问他,“不贵吧?”

    她来县里好多次,但还没舍得花钱吃过米粉呢。

    “八毛钱,只有青菜,没有肉,不过加两毛有个煎蛋。”周长城想,今天是他们领证的第一天,大方一点,一碗各要一个煎蛋,往后就不能这样过日子了。

    在老国营饭店叫服务员加煎蛋的时候,周长城心里一直在抠那四毛煎蛋的钱,但看万云吃米粉吃得满头汗,嘴唇红红的,整个人看起来粉嫩青春的时候,又欢喜起来,心想,她吃饭也好看,比两个嫂子都好看。

    万云吃着眼前的汤米粉,不知道周长城的心思,她对这人其实也不了解,心里还有点忐忑,尽量吃得慢,怕新婚丈夫觉得自己吃相不好看。

    他们第一次见面,吃的也是米粉,那是去年过了中秋节之后,在县里西郊的一个小饭馆里。

    什么滋味已经不记得,就光顾着紧张了。

    现在私人可以开店做生意,那小饭馆是当地人家里随意支起来的,只有两张桌子,卖的是平水县的特产,农家米粉,地方偏,生意不好,他们是唯一的客人。

    万雪带着万云,师娘李红莲带着周长城,还有个中间人余姐。

    余姐是县里菜市场猪肉档口猪肉强的老婆。

    余姐平时帮着丈夫卖猪肉,在菜市场认识不少人,没事的时候就喜欢给人牵牵红线,有心无心的,在她手上成了好几对,媒人红包收了几个,渐渐做出点瘾头来了,平时到她家档口买菜的人,都爱跟她呱啦几句,恰好李红莲托她帮忙给周长城留意有没有合适的人,余姐就上了心。

    万雪到余姐档口买过好几次猪肉,余姐看她弯眉笑眼的,应该是个好说话的人,就和她闲聊,知道她老家有个待嫁的妹妹,约了万雪和李红莲在他们档口前见面,认识认识。

    李红莲是个利索的人,万雪也不扭捏。

    一个说家里老头的小徒弟要找老婆,有手艺能挣钱,养老婆是没问题的,但不是电机厂的正式工,又是乡下户口,县里姑娘对他很挑拣,家里爹娘早没了,现在就他一个人,光棍一根,她这个当师娘的要为这大小子操心起来。

    一个说家里妹妹长得灵秀,人品好,会做饭会种地,手脚勤快干活儿不偷懒,爹娘想把她嫁到县城来,但她初中毕业,农村户口,又没有工作,县里稍微有点条件的男人对她也不满意,她这个当姐姐的总想把她从田间地头给拉拔出来。

    这两人都觉得对方没有夸大自己家里的孩子,反复保证人品一定没问题,也没有掩盖不足的地方,都是实诚人,聊得一拍即合,约了时间,就把两个年轻人叫出来相看。

    那顿饭,桌上说话声不断,都是李红莲万雪和余姐三个人在聊天,他们两个正经相看的人倒是没说上几句话。

    后来还是有媒人经验的余姐说:“咱们三个在这儿,他们小年轻不好意思,也不好讲话,我们到外头看看。”

    于是三个大姐推推嚷嚷站起来,一起到外头继续呱啦家长里短的,里头就剩周长城和万云了。

    中秋之后天儿就凉了,阳光也不像夏天那样有劲头,小饭馆的地上和桌子上铺了一层金黄色的光,像成熟稻谷的颜色,看着耀眼温暖。

    万云那日穿的是一件长袖棉布衫,洗得干干净净的,跟她的脸一样,白皙小巧,一双大而圆的眼睛,不笑都带着三分情,笑起来时更是动人,凉爽的深秋空气中,看得周长城手心出汗。

    这梳着两条长辫子的姑娘像是笑到他心坎儿里一样。

    周长城借了陆师兄的白衬衫来相看,他长得高,但是瘦,衬衫穿在他身上有点空荡,好在肩膀宽,撑起了型,五官正气,鼻子高挺好看,那双眼睛没有傲气和滑头,看人的时候带着十二分的真诚。

    万云对他有种外在的好感,她想,这人长成这样,应该不会坏到哪里去。

    她对好男人还没有清晰的概念,但知道坏男人是不能嫁的。

    两人都不是孟浪性格的人,先是朝着对方笑了一下,这才慢慢聊了起来。

    周长城问:“你以前来过县里吗?”

    “来过。”万云其实来的县里西郊的次数很多,都是悄悄地来的,翻山越岭,卖了东西就赶紧走,万雪都不知道。

    “那你结婚后,是要住县里的吧?”周长城又问。

    “嗯。”万云点点头,她要是出嫁,家里铁定没她住的地儿,在万家寨,嫁了人的女儿哪儿还能再住在娘家。

    周长城听了这个“嗯”就高兴起来,他在周家庄也没有住的地方,十五岁得了桂春生的机缘,从乡下跟着师父出来,就一直在县城待着,少年人自小没了父母长辈,在乡下吃过不少苦头,自离开后几乎没有再回去过,他是打定主意,往后不论如何,就是沦落到讨饭的地步都要待在县里的。

    但是县城人多,这几年城乡流动人口大,平水县的人有越来越多的趋势,住房紧张,也不是想落脚就落脚的,所以好多夫妻就算结了婚,也是分开住的。

    二师哥刘喜和他媳妇戴桂珍就是这样,两地分居,刘师哥在县里,他媳妇在老家。

    到了刘师哥休息的那两日,嫂子才带着两个孩子从乡下来县里,或者刘师哥积攒几天假回老家去。

    刘师哥也想过把嫂子带出来,但是嫂子说县城租房贵,她又没工作,怎么都舍不得那点房租,让刘师哥把钱拿回老家起大砖房,给孩子在村里上学用。

    也有陆师哥和魏嫂子这样的,夫妻俩儿在县里,孩子放在老家,得空了才回老家看他们。

    不论是陆师哥还是刘师哥的生活方式,周长城都不想要。

    除了师父师娘一家人,他再没有其他的家人,娶了媳妇,媳妇就应该是他的家人,周长城怕心里落空,只想和家人在一起。

    何况周长城知道娶媳妇是要花大钱的,花了大钱娶来的媳妇还要住老家,一月见一回,甚至更长时间才见一回,他心里总觉得不得劲儿,好像这媳妇白娶了。

    再就是,前年夏天发大水,他从前在周家庄住过的泥砖房老屋都冲塌了,根本没地方住。

    要是这万云和刘师哥的媳妇一样,不肯来县里,他就不点头。

    不过,好在万云并不想待在乡下,周长城心里就欢喜了。

    他是个没有家的人,咬着牙都想有一个自己的家。他对老婆的期待,和两个师哥对老婆的期待,是不一样的。

    万云听周长城说了几句电机厂不给他分配宿舍,县里租房难的事,心里咯噔一下,他不会也嫌自己在县里没工作吧?

    原来万雪给她介绍了个姐夫的同事,那同事挺满意万云的长相,但想想她没工作没手艺,最后这个相看还是不了了之。

    可周长城也只是感慨了一下县里不好找房子,就没有再继续说其他的。

    第003章

    第

    3

    章

    吃过这顿米粉后,万云以为他们两人以后都不会再见面了。

    不过万云也没有觉得过分可惜,周长城的长相是好看,鼻子是鼻子,眼睛是眼睛,一个月还有五十块钱工资,在县城总是吃得上饭的。

    听说没有爹娘了,不用跟公婆住一起,这点挺好的。就是姐姐万雪嫁给姐夫,姐夫好说话,但姐姐对公婆和小姑子也犯怵,见了面,多少也要跟她抱怨几句。

    要是不成,自己就再悄悄多存两年钱,等胆子大一点,就到外面的世界看看去。

    没有走出过平水县的万云,对外面的世界有着不一样的向往。

    前几年,有在万家寨下乡的知青陆续返城,写信回来给旧日朋友。

    不论是广播里,还是知青们写的信,都说外头的世界有了好大的变化,多了许多工厂和机器,商店里的新衣服五颜六色,去到广东那些地方,还能进厂当工人,不用风水日晒,有宿舍,一人一张床,每个月拿到手的钱也多,有的人一个月能赚一两百呢!

    农忙休息时,听着他们聚在一起说起这些话,万云躲在人群后头静静地听,她不是什么话都往外说的人,心里这个小算盘,悄悄拨弄着,谁也不敢告诉。

    外面的世界,听起来真是美好啊!

    本以为跟周长城相亲的事没下文了,谁知立冬前,万雪从县城回了万家寨,喜笑颜开,一是说她怀孕的事,二?*?

    是说周长城想和万云定下来的事。

    现在是新社会了,相看结婚这种事,男方满意,也得万云同意。

    万雪支开想打听周长城情况的兄嫂,关起门来,私下问万云:“你觉得他怎么样?”

    万云心里再有小算盘,也只是放在心里,作为没出过远门的乡下姑娘,见识有限,她其实没什么头绪,只觉得确实也该嫁人结婚了。

    乡下人结婚都早,她今年19岁,转年就20了,在万家寨已经算是老姑娘,万云有些早结婚的同学,孩子都能满地跑了。报纸上说是提倡晚婚晚育,可在平水县和万家寨可不管这些,男男女女,二十岁成家就算晚的了。

    尽管《婚姻法》颁布二十来年了,但万家寨好多人根本不知道结婚是要到民政局去领证的,这地方,不禁十六还是十八,男女双方相看对了眼,讲究的摆两桌酒席,不讲究的给岳家送两担谷子,就是一家子了。

    也就是万家父母看大女儿万雪嫁到县城,收了孙家两百八十块彩礼钱和一辆自行车,这才打着主意,不在乡下找女婿,铆足劲儿要往县里钻营。

    这两年,不论十里八乡哪个人上门问他们万云的事,万春龙和秦水苗都说想再多留幺女两年,私底下却催着让万雪在县城替她找。

    谁知这一耽搁就到了19岁,万家爹娘也不免着急起来,再嫁不出去,就真成乡下老姑娘了。

    万雪对万家是一点留恋没有的,但对自己亲妹妹的事还是上了十二分心,她嫁到县里四五年了,平日少见娘家人,自然是希望县城里能多个亲人常来常往的。

    但孙家宁这种姻缘也不是遍地都是,如果不是孙家姐夫早年上山下乡摔瘸了腿,至今走路都是一拐一拐的,婚期耽误了一年又一年,怎么也轮不到万雪这个乡下姑娘和他结婚。

    万云蹙眉,婚姻大事,爹娘哥嫂都靠不上,也就是眼前的姐姐真心替她张罗。

    面对姐姐的问题,她不知道要怎么办。

    当年姐姐万雪和姐夫相亲后,面对爱笑勤快的姐姐,姐夫一家都很满意,第二日托媒人来问女方的意思,姐姐一听就答应了,一秒钟都不犹豫,不到一个月就跟着姐夫进县城去了。

    万雪嫁人后,万云惆怅了好久才恢复呢。

    万雪看万云那样子,以为她嫌弃周长城不是电机厂的正式工,在县城没有住的地方,劝她,颇为苦口婆心:“家里什么样子你也知道,睡个觉都不好伸直腿。你再不嫁人,别说你爹娘,就是两个哥嫂都要给你脸色看,说你在家多吃粮食。”

    “他们都说我嫁了个瘸子,但我不想嫁在万家寨,农忙时还得拖家带口回家帮忙,你想想从小和你一起玩的小姐妹是不是都这样?我看她们世世代代都要埋在万家寨了。嫁给你姐夫,是我能最快摆脱老家人的路子了。”万雪实在受够了爹娘的偏心和重男轻女,能脱离这个地方,她就立马跑了,“你姐夫腿不好,性子闷了点,但对我是没得说。”

    就看万雪每次回娘家带的大袋小袋,都是孙家宁亲自送来的,就知道这男人确实疼她。

    “你看我在县里虽然闲了一年,现在进了学校后勤,不也挺好的吗?刚开始都不容易,但谁的日子不是一天天过出来的?”

    “家里向来都这样,只看到你吃饭,看不到你干活,累死了也没人看得到。”即使嫁人几年了,万雪说起家里人,语气里都带着恼和恨。

    “周长城这个人,吃亏在没有长辈替他出头,不过我打听过了,他人品是挺好的,本分、踏实,何况他有手艺,有手艺的人总不会让老婆饿着肚子。我说句不好听的,上头没有公公婆婆,下头没有大姑子小姑子,你的日子能好过不少。”万雪做了人这么多年儿媳妇,自然懂得婆媳姑嫂关系不好处理。

    “过两年说不定他在厂里转正了,能迁户口的话,把你的户口一起迁到县里,到时候你农转非,就是城镇户口了。”

    万云知道姐姐当初为什么那么快答应孙家姐夫的提亲,她们姐妹睡在同一张床上,白天干完家里的活儿,夜里躺下来说的想的,都是怎么走出万家寨,如果不是她们姐妹胆子小,没敢出远门,早跟着一些外出打工的人往外头跑了。

    是啊,万雪不挑拣地结婚嫁人,万云私下打小算盘,都是为了离开万家寨、离开这个家。

    自万云能记事的时候,就知道爹娘偏心,好事儿全让两个哥哥和弟弟占了,脏活儿累活儿全指使她们当女儿的去干。

    两个哥哥前后脚结婚,爹娘看屋里实在排不开,就让万雪万云姐妹依着家里的墙搭了个草棚子住,万家寨山多地少,农活儿比平地要累得多,姐妹俩儿干活儿一整日,回到家连间正常的屋子都睡不了,心里能平衡吗?

    到了冬天,万家寨的山风一吹,和着飞雪,那草棚子摇摇欲坠,寒风从草缝里钻进来,棉被不够厚,姐妹俩儿挤在一起取暖,一夜下来,手脚都冻得发硬。

    万雪怨气大脾气大,没出嫁前就成日埋怨,和家里人三天两头地吵,说爹娘把她们姐妹当成旧社会的丫鬟在用。

    但是万家寨是乡下地方,乡下哪个人家不是这样的?

    爹娘都觉得女儿迟早要嫁出去,总归是别人家的人,全指望着儿子们给自己养老,自然就顾不上两个女儿是个什么情况。

    万云听了万雪的话,只是笑笑,有点羞涩,笑起来和万雪的轮廓有点像,她们姐妹都是柔美秀丽的长相,只是万云笑起来更添几分娇俏,仿佛能甜到人的心里去。

    大家都说姐姐万雪有脾气,面相也硬气;妹妹万云脾气软和,面相也柔和。

    其实不是的,万云也有脾气,只是万雪一冲动,说话就大声,大家就把眼睛盯着她,万云不作声,心里却也有股劲儿,不过有人冲在前头,她知道跟家里人计较这些事只是给自己找不痛快,久而久之,就习惯藏起来罢了。

    “姐,那要是以后住县里,我经常去找你。”万云轻轻地回话,这是答应了。

    万雪也笑弯了眼,捏捏她的手,心里快慰,妹妹比她小四岁,跟在她屁股后头长大的,她岂能不知道这些年妹妹在家里吃的苦和闷亏,从前是爹娘哥哥们压着她们,嫂子们来了后又一堆事儿,生的侄子侄女还要她们带,就连最小的弟弟万风都是万云一手带大的。

    万云在家里总归是憋屈的,反正都是大姑娘了,没手艺就没手艺,光身一个,干脆用嫁人这个方式来博一条出路。

    万家的人一商量,掂量了一下周长城的条件,虽然不是电机厂的正式工,但这个女儿迟早要嫁,不如好好谈谈,万云的爹万春龙就伸了三根手指,意思是彩礼的钱。

    彩礼和要求,是比对着万雪当初嫁人时来的。

    周长城一听师娘说万家要三百块的彩礼钱和一辆自行车,他就傻眼了。

    三百块彩礼钱他咬咬牙肯定能拿出来,但一辆自行车,除了要钱还得要票要门路,哪有那么容易?

    就是师父家也是早些年得了个优秀职工的称号,才发的一张自行车票,托人在市里买的自行车,即使在平水县,自行车也是珍贵的。

    周长城跟师娘摇头:“算了,这么高的门槛,我攀不上。”

    李红莲也觉得万家爹娘有点为难人,虽说现在大城市结婚流行自行车、缝纫机和黑白电视机这三件套,但双方条件摆在这儿,他们毕竟是县城不是。

    万家这是嫁女儿,还是卖女儿呢?平水县城里年轻人结婚也没有这么大开口的。

    但李师娘又想着,这跟着自己家好几年的小徒弟过了年就22岁了,老头儿也在她耳边念叨过几次,李红莲就想把这事儿早点办下来,难得长城也和那姑娘看对了眼。

    于是李红莲找了万雪,说了周长城这头的为难,看能不能用点其他的东西弥补一下,比如给老丈人家干打个家具,送两个暖水壶之类。

    万雪自然也知道周长城难做,早先她就不同意爹娘提的要求,以为个个都跟孙家宁当初似的急赶着讨老婆,给钱又给自行车,憋了好几日,趁着过年前回娘家,发了好一通脾气。

    她是出嫁的女儿,按万家爹娘的话来说,就是别人家的大人,回到娘家,比待嫁的女儿更有说话的余地。

    万雪瞪眼直问:“你们是不是非要这三百块钱和自行车?如果没有的话,就是想把万云养到老了?要是决定不嫁女儿了,我当姐姐的就不操这个心了!”

    万家爹娘被万雪的气势给镇住了,怕万雪真不理娘家的事,又怕19岁的小女儿真折在自己家里,万家寨就那么点儿大的地方,人家一听他家结婚要钱还要自行车,都是地里刨食的,现如今,一年到头存两百块也是难的,哪个人家敢上门求亲?

    把万雪万云姐妹和两个儿媳支开,万春龙秦水苗和两个大儿子商量了一阵,说自行车不要了,但是彩礼钱要提到三百六十八,再要周长城给打张八仙桌,要两个暖水壶。

    万雪脾气都发不出来,也知道这是她爹娘最后的退让了,回到县城和李红莲说了。

    听了师娘的传话,三百六十八,是周长城大半年的存款,他犹豫地想着,要不算了,这媳妇也不是非娶不可,过去二十年他没有媳妇不也好好的吗?

    李红莲年轻时是个泼辣人,家里家外一把手,住筒子楼时,和邻居们难免有磕碰的时候,一张嘴在电机厂家属中吵遍无敌手,也就是这两年年纪上来了,嘴上才饶人,眼神和面相都温和了。

    这些年,老头儿的三个徒弟都听话孝顺,敬重她这个师娘,她也把三个徒弟当半个儿子看,尤其是年纪最小的周长城,身世可怜,沉默勤快,跟着他们夫妻最多年,感情又不一样。

    她原来想着,要是周长城钱不够,她和老头儿就借他一部分,好歹把家给成了,但看这小徒弟的脸色,是真的介意万家的高彩礼要求,就知道这事儿难了,心中可惜,好不容易有这么合适的姑娘。

    又转头一想,李红莲觉得也实在没什么好勉强的,结婚这种事,开头没开好,后头多的是拉扯,想着改天买菜的时候得跟万雪好生说一下,推了就推了吧,再相就是了。

    李红莲找万雪去推了这件事,转头也和周长城打了招呼,还说有好姑娘再给他留意,当时周长城脸色平静,看不出来什么。

    可那日干活的时候,不知怎么的,他却一直走神,想起和万云见面的那日,融融秋光和她那张白净的脸,笑吟吟的模样,大眼睛看着他,像会说话似的,看得人心跳噗噗。

    他那日心不在焉,材料没处理好,融废了好大一块钢材,遭了师父的骂,师父生平最讨厌做事不认真的人。

    两个师兄看着大发雷霆的师父都噤若寒蝉,不敢多看师父和这个小师弟一眼。

    晚上下了班,周长城吃过饭,躺在厂里的大通铺上,闭上眼,就想起万云问他:“那你下了班都去哪儿?你去电影院看过电影吗?”

    不知是在梦里,还是醒着,好像还想起万云问他结了婚要住哪里,是不是要和他一起睡电机厂的大通铺?

    那双笑盈盈的眼睛在梦里看着他,不说话,安静地等着他回答。

    周长城转了一下头,半睡半醒着的他也知道,大通铺里睡了十来个男人,又挤又闷,冬天时为了挡风不开窗,屋内还有股难闻的味道,当然不能让她睡这里。

    隔日起床,周长城就发现自己“尿床”了,天冷,他装作赖床,磨磨蹭蹭最后一个起来,趁着没人,手脚麻利地换了条干净的裤子才出门。

    过两日,倒是没有再梦到万云,但是梦到了他在周家庄住过的老房子,老旧大,且四处漏风,唯一温暖的是灶膛里的火。

    梦里的他还很小,垫着脚才能帮忙在锅里炒菜,爸妈和爷爷奶奶都在,一家人围在灶台前吃饭,空了个位置出来。

    奶奶向来疼他,给他夹了好多菜,小小的周长城吃得狼吞虎咽,吃了一半,他忽然听到爷爷说:“家里还要再多一副碗筷。”

    爸妈的脸很模糊,但梦里也能感觉他们似乎很高兴,不知从哪里找出碗筷,摆在小孩儿模样的周长城旁边。

    周长城自从周家庄出来后,已经很少会想起小时候的事情了,亲人们的面孔一年比一年淡薄了下去,到了近来相亲,竟然在梦里又回想了一遍。

    这回醒来后,周长城躺在床上,怔愣了好久,快迟到了才慢慢地爬起来,心里有点苦涩,他21岁了,家里是要多一副碗筷了,可他也拿不准,要不要再跟师娘提一提这件事,毕竟万家的要求确实有点高。

    那日恰好要赶一批零件,周长城忙得团团转,没有时间再回想前头的事,也没工夫琢磨和万云能不能成。半夜下班,冷风直吹,他累得肌肉发酸,和工友们回到大通铺,洗了脚,往被窝里一躺,不一会儿就入睡了,竟又梦到了万云。

    梦里还是头次见面的秋日下午,娇俏的姑娘,不问他话,就扎着两条辫子,温柔地对着他笑,第二天他醒来,又换了条裤子。

    起来把裤子洗好,周长城点点自己手上的钱,就做了决定。

    当日下班的铃声一响,周长城把工衣一换,到电机厂后面的职工宿舍去找到师娘,期期艾艾地把自己存的钱拿出来,递给李红莲。

    李红莲就知道这小徒弟的心思了,笑得眼都眯了起来,满口答应,一定给他娶个好老婆!

    后头的事情很简单,趁着周长城放假,李红莲和万雪带着他去了一趟万家寨,岳家看女婿,说了几句场面话,万家拿了周长城的钱、一张刷了新桐油的八仙桌,还有两个暖水壶,就答应了嫁女儿。

    至于女婿人品如何,彩礼都收了,也没什么好挑的,说好年后过了春天,让万云在家里再帮一次春种,就让周长城把人领走。

    万雪听了娘家的这话,撇嘴,什么叫把人领走?跟领头驴似的。

    万云也不高兴,但跟娘家人拗这个也没意思,他们嫁女儿本就是奔着彩礼去的。

    总之,她们姐妹出了门,就跟娘家没关系了!

    第三次见面就是昨天,是在周家庄摆的酒席。

    那两桌酒席对周长城来说,憋屈得很,请的是他的几个堂叔伯和堂兄,从前这些本家亲戚点他干活儿一点没客气,简直把他是当畜生使。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